.王正方/轉型正義的真正實踐者
.王文華/自己先好好活過一次
.舒國治/觀李安新片「比利.林恩」有感
.嚴震生/以「禮運大同篇」紀念孔子與國父
.蘇蘅/為何美國媒體和民調大挫敗?
.黃介正/美選後三大兵推想定
盛治仁/競選時的手段 執政必被反噬
2016-11-16 00:05 聯合報 盛治仁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 美聯社
川普當選的效應還在發酵中,我想從川普個人和支持者兩個角度來思考這次選舉。川普在競選過程中爭議言論不斷,對於少數族群、女性、穆斯林、移民、甚至外國政府都有令人咋舌的驚人之語。有人分析這些說法都非失言,而是經過算計,可以精準挑起支持者情緒的訴求。這些政治不正確的話,正好說出了許多白人中產階級的心聲,為長年累積的不滿及對未來的焦慮找到宣洩出口。
選舉結束之後,川普陣營立即做了許多修正,發表了呼籲團結的勝選演說,還大讚歐巴馬和柯林頓。政策上包括對柯林頓司法追訴、廢除歐記健保、墨西哥邊境築牆和撕毀伊朗核武協議等,都大幅轉彎。川普還公開呼籲支持者不要散布仇恨言論。
但選民情緒不像電子開關那麼容易被控制。被激怒的選民持續走上街頭抗爭,還有數百萬人連署要求選舉人在十二月十九日投票時棄川保柯,讓柯林頓入主白宮。這個道理很簡單,以台灣來說,一旦衝政府機構或翻桌及激烈抗爭手段成為被認可的抗爭常態,連公聽會都辦不成了。競選時使用的手段,執政時必定被反噬。
更重要的影響,一直被視為西方民主指標之一的美式民主,在這樣的競選過程所帶來的全球示範效果,很值得憂慮。以對立的基調為憂慮的選民找出明確的代罪羔羊,佐以社群網路強大的同質性感染力,必將更激化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對立。美國分析家指出,新媒介開創新模式。羅斯福利用廣播、甘迺迪利用電視、歐巴馬利用網路、而川普利用社群,都開創了新的模式。未來的選舉是否會更對立、更情緒化、更反體制,接踵而來的義大利公投和法國、德國大選,都是值得觀察的指標。
投票給川普的支持者,不一定認同川普選舉時的表現及其高舉的價值。我認識票投川普的美國朋友裡,大致還有對柯林頓家族政商關係的質疑和信仰上反對同性戀和墮胎,以及對於例如歐記健保擴大窮人保障,卻增加中產階級保費等經濟議題的不滿。雖然他們也不認同川普的許多言行,但認為某些議題的重要性,大於其個人的爭議。也有分析指出,我們必須要分辨窮人(最低卅%收入)和中產階級(中間五十%)的差別。民主黨長期政策關懷的對象是窮人,但覺得自己長期被忽略而反撲的是中產階級。連女性白人中產階級都以六十二%的比率支持川普,顯示階級在這次選舉的重要性大大超越性別。
中產階級要的不是提高最低工資或是更多失業補貼,他們要的是能夠提供合理收入的穩定工作,以及未來發展前景。把製造業工廠拉回本土、去除外國不公平的競爭等川普訴求,正好打動了他們。過去談分配著重於對窮人照顧的社會福利政策,在全球化和工業4.0下的世界,感受到威脅的是中產階級。這是全球反體制浪潮越來越大的原因之一,也是各國都要面對的問題。
川普當選後,必定要在政策上回應選民的經濟訴求。這些問題絕對沒有簡單的解方,未來美國貿易政策和國際政治互動,都會有新的布局,對於台灣的可能影響,需要審慎因應。
(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