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日報社論/推演兩岸加入CPTPP的新挑戰
◆ 聯合報黑白集/炒完高端炒地皮
◆ 聯合報社論/當政府低級錯誤成為日常,都咎在包商?
經濟日報社論/推演兩岸加入CPTPP的新挑戰
2021-10-06 03:13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日本、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11國,2018年3月8日在智利聖地牙哥共同簽署CPTPP協定。 法新社資料照
中國大陸在9月16日正式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台灣在9月22日也宣布將申請加入 CPTPP。依據 CPTPP 第30章規定開放亞太經合會(APEC)成員加入,均為 APEC 成員的台灣與大陸當然有權申請加入。大陸雖然早已表態將認真考慮加入 CPTPP,但是以往所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大陸主導性強,品質也不高;而此次正式申請門檻高且美國色彩濃厚的 CPTPP,多少還是出乎意料。
至於台灣很早即表明加入 CPTPP 的高度意向,不過以往台灣主要是由內部建構符合 CPTPP 環境下,遊說各國支持,營造台灣加入 CPTPP 的良好氣氛。而此次由政府宣布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身分申請加入 CPTPP,再加上兩岸申請入會時機相隔很近,自然格外受到關注。
未來台灣申請過程,除了必須做好市場開放準備外,還必須因應大陸阻撓。在過去兩岸申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雖然當時 WTO 一再強調是兩個獨立個案,但最終也必須屈就於政治現實,達成台灣不能早於大陸入會的共識。
由於大陸不少經貿措施與 CPTPP 相抵觸,反觀台灣很早就在準備加入 ,經貿規範與 CPTPP 相容性較高。未來對台灣最理想狀況是台灣可以順利加入 ,而大陸則不得其門而入,由目前兩岸經貿體制之差異,確實是有其可能性。大陸在台灣提出申請後表示台灣必須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並強調台灣過去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身分加入 WTO,並不構成先例。顯見在兩岸關係惡化下,大陸對於台灣國際參與空間更加打壓。所以未來大陸即使無法進入 CPTPP,也會阻止台灣入會;更不太可能坐視台灣捷足先登,台灣早於大陸加入 CPTPP 的可能性大減。
回顧兩岸雙邊經貿開放,基本上大陸對台灣開放較多,而台灣對大陸限制較嚴。即使在兩岸加入WTO,大陸給予台灣最惠國待遇,台灣仍然維持對大陸的經貿限制。而後在兩岸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也是大陸台灣開放幅度較高的不對稱模式,例如大陸對台灣539項產品包括18項農產品免除關稅,但台灣只將大陸267項工業產品納入免稅範圍。
除了 ECFA 雙邊機制外,早期大陸也單方向將包括鳳梨、蓮霧及釋迦等15項農產品免關稅,利用契作採購台灣農產品,另外針對在大陸投資及創業的台灣人民也有一系列優惠政策。大陸的讓利政策,各方解讀不一,但動機當然不單純,主要是以經濟來籠絡台灣,並增加台灣對大陸的經貿依存度。當兩岸關係不佳時,大陸開始全面檢討讓利措施,也開始縮減規模,例如取消農產品契作,以及最近對蓮霧及釋迦的進口限制,均成為引發兩岸交鋒的焦點。
在兩岸都加入 CPTPP,雙方必須一體適用 CPTPP 的優惠待遇。屆時台灣對大陸不開放,但對其他 CPTPP 成員開放,類似 WTO 雙軌模式將會行不通。台灣必須將現行對大陸的經貿措施,由低於 WTO 標準,大幅提升到超越 WTO 的 CPTPP 門檻。事實上 ECFA 開放範圍只侷限在項目不多的早期收穫清單,之後的服務貿易及貨品貿易協議因為台灣社會高度疑慮,以及反中情結下而觸礁。但是台灣未來在 CPTPP 下對大陸的開放,將遠高於服貿及貨貿的標準,例如台灣除了需全面或大幅解除目前對2,445項大陸貨品進口禁令,還要搭配 CPTPP 快速降稅時程;對於外資及陸資開放範圍以及審查機制必須一體適用。在其他領域例如金融及專業人士對大陸特有的限制,也需通盤檢討。
如此一來,加入 CPTPP 對台灣的衝擊,遠高於台灣對其他成員開放的影響。台灣在進行加入 CPTPP 影響評估時,如何面對在 CPTPP 架構下的兩岸經貿關係,也須未雨綢繆做好準備。
聯合報黑白集/炒完高端炒地皮
2021-10-06 04:54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高鐵延伸宜蘭站址成為政治風暴,引發學界反彈。圖為高鐵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高鐵宜蘭站址翻騰政治風暴,高官捲入炒地。立法院長游錫堃質疑決策不專業,要政院別留汙點,有如正國會龍頭對決蘇系大哥。英系掌門人陳明文限交長王國材月內擺平此事,否則下台,助勢敲打蘇揆。
英系和正國會聯手剿蘇,戰場遍地開花。黨鞭柯建銘力推政院修法讓新竹縣市合併,陳明文等人反對量身訂作;豈料新系黨秘書長林錫耀率員挺蘇,升高對立。林錫耀曾是蘇的班底,「新蘇聯軍」對抗「英正同盟」,讓後蔡時期派系對抗宛如軍閥割據,搶的是寸土寸金的地盤。
蔡蘇補貼台商資金回流,炒熱工業區土地,各地派系爭設科學園區,炒地歪風毫不受疫情影響。在科學園區發源地的新竹,政客乾脆圈地炒作升格,以便延續竹北重劃區光速飆漲的榮耀。宜蘭雖標榜無煙囪,也學西部利用高鐵設站炒地,希望將人口外流鄉鎮鍍金。
蔡總統談社會住宅,稱土地財源俱缺,致居住正義難伸張;她的同志卻利用政策大肆炒地。央行總裁楊金龍嘆說,房價要回到一般人買得起「太難」;國家隊則從高端疫苗炒到土地,攻無不克,央行如何擋得住黨國機器?
民進黨在野稱土地是「母親」,執政便把土地當「黃金」。大疫來時炒疫苗,景氣回溫炒土地,難怪蔡主席說,民進黨這塊招牌是有重量的。
聯合報社論/當政府低級錯誤成為日常,都咎在包商?
2021-10-06 04:53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外交部國慶影片畫面誤植引起廣大批評與質疑。圖/取自外交部國慶影片
外交部發布的國慶影片「2021,台灣有你」,將瑞士的阿彭策爾山誤植為玉山,被網友發現後引發批評。外交部二話不說,立刻把責任推給承製影片的包商;但隨即被外界起底,這家公司三年內連續獲得外交部四個「限制性標案」,質疑其間有不尋常背景。可議的是,外交部擔負外交重責,卻連自己的護國神山都不認得,竟敢用他國的山岳偽充,丟盡台灣的顏面。
這已非外交部首次在宣傳上出包。民國 105 年(二○一六年)的國慶酒會看板,要炫耀台灣夜市卻用了香港街景圖片,外交部也把責任推給包商。民國 106 年(二○一七年)新版晶片護照發行,則將桃園機場航廈誤植為美國華府杜勒斯機場圖像,被民眾發現,成為笑談。這些錯誤,一則反映了包商的草率與投機,二則反映了外交部官員不學無術及驗收粗疏。拿著別人的風景資產冒充成自己的招牌,這種低劣而不誠實的宣傳心態,「台灣有你」又如何?
這家誤植玉山的包商「阿賴耶電影公司」,是民國 107 年(二○一八年)十月成立,資本額僅一百萬元。該公司取得的第一個標案,是外交部招標的一個攝製虛擬實境案;耐人尋味的是,該公司是在招標截止前五天才正式設立。其後三年,阿賴耶電影公司更連續透過「限制性招標」,取得外交部四個標案。亦即,這些標案似乎是專為該公司量身打造。無論如何,阿賴耶公司任意剪輯阿彭策爾山的空拍影像,不僅顯示它缺乏敬業精神,更暴露它以侵犯他人著作權為家常。而外交部所貪圖的,究竟是該公司的虛擬影像處理能力,還是它侵權盜用影片之廉價?
從農委會的「一四五○」事件開始,到「春露」幫台鐵打造新形象,到「幫推」、「投石」兩公司透過文化總會四年拿下政府八千多萬元標案,再到「科學人」的萊豬廣告爭議,以迄阿賴耶的盜接影片,人們不斷看到新興行銷公司寄生在政府周邊吃香喝辣,以「宣傳」為名,不擇手段地混淆視聽,不惜造假。這個政府最厲害的地方,就是不斷地花人民的錢、洗他們的腦,讓百姓相信政府很會做事,並藉此養肥綠營的網軍。
玉山被誤植為阿彭策爾山,影片仍被外交部堂堂推出在國際放送,可見所謂的「本土」或「愛台灣」,在蔡政府官員或那些賴此維生的承包商眼中都不是什麼珍貴不可或移的信念,只要影像足夠華麗炫目即可。深一層看,撇開大內宣行銷不談,這些年政府「無所不外包」的各種標案,還扮演一個更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專供政府官員卸責之用。只要是標案出了問題,一律推給包商,政府就兩手乾乾淨淨,一點責任都不必沾染。例如,四年前的八一五大停電,是中油外包商巨路公司因更換卡片不當,造成大潭電廠停止運轉;太魯閣號事故,是包商違規施工使卡車滑落軌道,造成四十九死;核二廠二號機則是清潔人員移動椅子,因誤觸開關而造成停機,都無從究責。
試想,當一個政府的「低級錯誤」頻率高到這種地步,人們會覺得這部國家機器能正常運作嗎?當政府上上下下都在外包業務,任何錯誤都能順手推給包商,民眾能期待官員負起責任嗎?
諷刺的是,太魯閣號肇事包商李義祥,被發現使用「小畫家」軟體剪貼兩張假的圍堰圖片當成工程紀錄照片,遭判刑六個月。然而,這是在出軌事故後的抓鬼補救,已無濟於事。那麼,盜用阿彭策爾山影片的阿賴耶公司,事發後只發表一紙聲明道歉了事;如此,外交部的失職責任就算結清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