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3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東亞之行 力推公平貿易

udn 論壇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聯合報社論/各國布局川普亞洲行 台灣戒慎應對
.聯合報黑白集/薩德破冰 新外交指標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東亞之行 力推公平貿易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東亞之行 力推公平貿易


2017-11-03 02:4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川普就任後第一次東亞之旅,訪問日本、韓國、中國大陸、越南及菲律賓等五國。就政治外交層面而言,川普上任後東亞局勢更加詭譎多變,除了北韓不斷挑釁之外,兩岸問題也陷入僵局,另外南海領土爭議也暗潮洶湧。川普的造訪除了希望就這些問題做進一步釐清;也顯示美國仍然高度重視東亞,並未背離歐巴馬重返亞洲的主張。
追求公平貿易以及消除貿易赤字是川普經貿政策主軸,而東亞地區正是美國貿易赤字的主要來源。川普造訪的中國、日本、越南及韓國在2016年分別是美國第一、第二、第六及第八大貿易赤字國家。這四國合計約占美國貿易總赤字的三分之二,若能與這些國家在市場開放問題上有所進展,有助於削減貿易赤字,問題也解決了大半。
不過這些國家與美國的經貿問題也不盡相同,日本在美國退出TPP之後,一直不希望TPP從此煙消雲散,希望美國能夠改變初衷,不要輕言退出。另外日本也積極推動沒有美國的TPP可以早日生效,為此還設計了一套各國可以先選擇TPP協定部分項目不開放,若在美國重返後再開放的暫時性凍結條款,可說是費盡心思。不過美國似乎並不領情,反而主張美日應先建構雙邊FTA,消除日本非關稅障礙,確保公平貿易,並做為美日同盟的基礎。
另外,日本對於目前重新談判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也非常關心,因為美日貿易逆差主要來自汽車產業,美國更對日本汽車業在墨西哥設廠,利用NAFTA關稅優惠之便,大舉輸入美國,剝奪美國國內就業機會更為不滿。所以要求新版NAFTA制訂嚴格的原產地規定,此將使日本在墨西哥的汽車廠幾乎要大半轉移至美國;不但使日本汽車業成本大幅上升,對其全球布局影響更大。
中國大陸是美國最大貿易逆差國,與美國的貿易紛爭從未間斷。美國目前貿易的措施,矛頭主要是針對中國大陸。川普是中共19大之後首位造訪中國的外國元首,雙方也希望能夠營造一些和平氣氛,但由於美中之間巨幅貿易逆差,短期不可能縮減,中國大陸多項市場進入障礙,直接衝擊到美國產業利益。美中雙邊經貿關係有如走在鋼索上,雖然不至於爆發貿易大戰,但是未來貿易摩擦仍會層出不窮。
對於韓國而言,雖然之前韓國對於美國要重談美韓自由貿易協定,反彈非常強烈;但在川普的強硬態度下,也必須乖乖地重返談判桌。
另外川普訪問的越南與菲律賓,除了維繫雙邊關係外,也將參加APEC經濟領袖會議及東協峰會,無疑是向世界宣示美國仍將亞太視為重要的經濟夥伴。特別是APEC今年所揭示「創造新動能,育成共同未來」的主軸,強調包容性成長,與川普推動公平貿易,避免財富分配不均的主張類似,所以這也是川普會大加著墨的重點。
綜合而言,川普東亞之行的重要目的就是再次傳達美國推動公平貿易的決心。美國雖然仍是世界最大經濟體,主導世界經濟發展,但東亞地區,特別是中國大陸,透過勞動生產取代了美國製造業在全球的地位,連帶拖累到美國經濟。尤其在川普國內政策推動不順利,又身陷「通俄門」事件漩渦中,聲望直線下滑下,預期川普必然會採取更強硬的對外貿易政策。
台灣仍應關注此次川普的東亞之行。雖然美國財政部10月最新的報告才將台灣由匯率操縱觀察名單除名,而中國大陸、日本及韓國仍列名其中,台美經貿問題或許沒有這些國家來得嚴峻,但是川普的經貿政策一向是先有棍子,才可能有胡蘿蔔,所以未來美方的壓力仍會接踵而來,台灣必須積極面對,沒有什麼可以迴避的空間。台灣必須先解決一些既有的台美經貿問題,以符合美國公平貿易的原則,台美關係才有可能突破。

聯合報黑白集/薩德破冰 新外交指標


2017-11-02 23:34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中國大陸與南韓同意擱置薩德爭議,修補雙邊關係。圖為習近平(右)今年七月在德國會見文在寅(左)。 新華社



十月卅一日,大陸與南韓外交部同時公布就薩德飛彈防禦系統而達成的協議,促成習近平文在寅在越南APEC領袖會議上的會面,但是對一般人來說,達成協議的意義,在於限韓令解禁。
當天,韓流明星宋仲基和宋慧喬的世紀婚禮,竟然可以網路直播,即時新聞蜂擁而至,下午六點登上即時搜索榜第一名,高達一億六千萬條。
過去一年多可不是這樣的,自韓國同意美軍部署薩德以來,大陸雖未明說要報復,卻開始非正式的經濟制裁,包括汽車銷售急落,團客減少三分之二,樂天免稅店大虧損,韓國損失一百廿億美元,經濟增長率因此被拉低了零點四個百分點。
最讓年輕人有感的,就是限韓令,除了韓國藝人禁止出現在大陸電視上,網路上也幾乎找不到關於韓流明星的報導,薩德破冰協議,讓限韓令可望解除。
此一突破,與南韓外交部長康京和前一天在國會的三點立場宣示有關:韓國政府不加入美國反導體系,韓國政府未考慮追加部署薩德系統,韓美日安全合作不會發展成為三方軍事同盟。
但是真正關鍵的是,是大陸理解到這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典型兩敗俱傷例子,傷害了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只要韓國有此承諾,就順勢下台。
十九大之後出現的新務實外交,是有意義的;現在的習近平更有自信,也更能超脫過去的窠臼做法。如果對南韓如此,對日本也如此,對台灣會不會有更靈活的思維?

聯合報社論/各國布局川普亞洲行 台灣戒慎應對


2017-11-02 23:2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美國總統川普展開任內首訪亞洲,蔡英文總統強調,台美溝通良好,審慎樂觀看待川習會。圖為蔡總統抵達索羅門群島訪問,與媒體茶敘。 中央社



川普出訪亞洲前夕,當蔡英文精心安排過境夏威夷,高呼「台美關係前所未有的友好」之際,習近平也與文在寅打開了因薩德飛彈防禦系統部署南韓造成的中韓關係僵局。稍早,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和國務卿提勒森分訪亞洲,為川普準備前來推銷的「印太戰略」鋪路;日本則呼應美國,倡議日、美、印、澳四國戰略對話機制。川普亞洲行尚未啟程,各國搶先進行戰略布局,台灣更須審慎因應。
從南太平洋回頭遠眺兩岸,蔡英文表現出對於川普亞洲行將與習近平會晤的密切關注;她強調,我們隨時掌握資訊,台美溝通狀態良好,並且審慎樂觀看待川習會。不過,除了去程與川普先後停留夏威夷,留給外界一些想像空間外,蔡英文還是多次公開喊話,期待川普此行能讓人看到美國對維持亞太和平穩定的承諾,讓周邊國家「能夠有一些感受」。
對於川普亞洲行可能牽動的亞太新情勢,台灣似乎只能仰諸美國給予的「感受」;但大國戰略博弈當前,各國積極布局,台灣不能漠然。
最明顯的是陸韓打破薩德僵局。過去一年,陸韓關係因薩德部署鬧僵,大陸對南韓發動了一場外媒所稱懲罰性的「非正式經濟戰」。限韓令既出,南韓經濟重創。南韓幾個月來一直尋求北京的諒解與突破;韓媒還揭露,這次是文在寅跳過外交部,由青瓦台主導與大陸方面的秘密會晤和幕後談判,以解開韓中關係死結。至於大陸除要求釐清薩德的安全威脅外,顯然也不願雙方關係持續惡化,把南韓更推向美國和日本的懷抱。
為了破冰,習近平以恢復各領域交流合作示惠,並以越南APEC的陸韓峰會拉攏;南韓則回報以「三不承諾」:不加入美國區域飛彈防禦系統,不將韓美日安全合作發展成三方軍事同盟,不追加部署薩德系統,且既有部署的薩德系統也不損害中方戰略安全利益。換言之,川普串訪之前,陸韓已先透過一場戰略安全與經濟政治利益的交易,突破僵局;文在寅帶領韓企重回大陸市場,取得面對川普經貿施壓的有力籌碼,也有助於爭取大陸協助解決北韓核導問題;習近平則初步澄清薩德的戰略安全疑慮,並阻擋美日韓軍事同盟,搶先穩住了區域均勢。
相對的,川普此行雖然著重北韓核武問題和經貿公平互惠,並訴求一個自由與開放的亞洲,但他的「印度洋—太平洋」新戰略,卻意在串連從東北亞、東南亞到南亞諸盟國,遏止中國勢力,維繫美國的印太領導地位。日本更要藉著川普來訪,力拚日本、美國、印度、澳洲結盟,建立四方對話機制,促進從南海經印度洋到非洲的自由貿易和國防安全合作,而實質上則劍指「一帶一路」,尋求抗衡中國經濟與軍事擴張的聯盟。
但台灣更多的關切只放在川習會上。外交部急著要求美方「不要以台灣為籌碼、不要犧牲台美關係、不要有任何意外」;蔡英文也提早在川普啟程前過境美國表態,強調台灣是美國可靠的夥伴,會在區域安全與投資貿易和美國持續連結,更以大幅增編國防預算的保證,回應美方對台海軍力失衡的關切,同時也喊話要川普勿忘美國的亞太安全承諾。
不過,美中台三角關係早已傾斜,而川普則更關注北韓威脅和經濟利益。除了APEC的經濟舞台外,對於川普此行帶動亞太情勢的遷移,台灣既沒有太多角色,也作不了什麼戰略布局,卻得擔心淪為美中交易的籌碼或強權角力的犧牲品。因此,蔡英文雖刻意彰顯「台美關係前所未有的友好」,也不加掩飾地表達對美國的熱切期待,但對川習會仍難掩戒慎之情。
川普亞洲行,中韓打破僵局,美日預為部署;而兩岸僵局依舊,台灣憂惴難解。只是,當蔡英文決定走上「靠美親日遠中」之路時,難道沒設想過如此必然結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