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家觀點】柯承恩/後疫情工作模式的挑戰
◆ 【名家觀點】彭双浪/我們需要資訊採購專法
【名家觀點】柯承恩/後疫情工作模式的挑戰
2023/01/31 03:06:12
經濟日報 柯承恩(作者是台灣大學名譽教授)
2023年承接著過去幾年國際政經局勢的巨大轉變、新冠疫情的衝擊、人口老化的加速等現象,許多國家產業界相繼面臨企業工作型態的轉變與人力資源不足的挑戰。(本報系資料庫)
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承接著過去幾年國際政經局勢的巨大轉變、新冠疫情的衝擊、人口老化的加速等現象,許多國家產業界相繼面臨企業工作型態的轉變與人力資源不足的挑戰。台灣處於白領人才外流但又勞動力不足的情況已有相當長的時間,而近幾年各種衝擊匯聚而至,企業更需要積極思考如何調整人力資源的發展策略,以便在後疫情時代能夠持續強化企業整體的競爭力。
這三年多來的新冠疫情使得國內外社會的工作型態有著明顯而加速的改變。對於在辦公室的白領階級來說,以往必須要在同一時間在同一空間集中上班的模式,因為疫情而轉變,使得每周五日固定到公司上班的傳統型態開始動搖。許多企業例如金融機構、顧問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等各種服務事業,都開始容許員工可以有幾天時間在家工作,後來發現此種作法在效率上未必會降低,員工適應後對此種作法也有正面的反應。導致疫情趨緩後,許多員工反而表達支持公司繼續維持此種做作法,或僅作部分的調整,而非完全恢復以往五日的公司上班模式。
而在工廠或服務業現場的工作者因為受到疫情的衝擊,因為疫情工作情況不穩定,出現了退出原來工作甚至勞動市場的情形。最近國內航空公司就因為人力短缺而出現了加班、休假、抗議等的爭議。美歐的航空公司也因為人力不足出現空中交通大亂的情況,而取消航班,行李掛失,造成旅客抱怨連連等問題。餐飲業也有服務人力不足的問題,導致營業上的困難,甚至勞資之間的糾紛。這些都顯示出疫情加速促使人力市場的轉變,包括供需數量與本質上的轉變。
此種現象都指出人力市場浮現出多種面向的「新常態」。其中,「工作與生活平衡」是社會對於工作與生活意義的重視。「彈性工作時間」則是員工對於工作的開始與結束時間有一定的自主能力。「彈性工作場域」則是工作地點可以是傳統的辦公室,也可以在自己的家中,甚至在任何適當的地點。「混合工作型態」則是工作的時間、地點、線上線下等的各種組合。根據近期出版的經濟學人,富裕國家有三分之一的工作時間是在線上進行。此種新常態的工作之可以發展,除了因應疫情的需要,也是因為當前資通訊科技的發展所提供的機會。而企業為了吸引人才,也需要考慮因應此類新常態工作模式的發展。當然不同特性的產業會有不同的做法,例如設備密集的製造業與人力密集的服務業就可能採用不同組合的新常態模式。
由於勞動市場的結構性問題,特別是社會整體人口減少造成人力短缺的情況。即使可以用 IT 科技或自動化設備等來提高生產力,整體人力供應仍然相對不足,企業需要適度提高薪資報酬吸引員工、留住人才。
從社會宏觀面來看,企業創造的價值需要有更高的比率分配在人力資源上,而不能過度強調對股東的短期報酬。企業獲利的分配的調整也是促成產業勞資和諧,降低社會貧富不均的重要機制。
當然在「新常態」的工作模式下,企業如何管理多元的工作模式,而不會因為工作型態的多元化造成管理上的失焦與效率的降低。企業需要深思,如何以更有創新的思維來設計新常態下的管理與激勵機制,讓優秀人才在彈性工時、彈性場域、線上線下混合工作等情況下,有更大自主空間,激發潛能,持續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
台灣大學名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