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1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從張忠謀談話看捍衛晶片製造地位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9396/web/ 

◆  聯合報社論/半數年輕人窮到免繳稅,是誰的政績?
◆  聯合報黑白集/登革熱讓人想起的事
◆  經濟日報社論/從張忠謀談話看捍衛晶片製造地位






經濟日報社論/從張忠謀談話看捍衛晶片製造地位


2023-10-31 00: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近期有兩場演講值得關注,媒體普遍重視的是10月14日他以「自己人」身分出席台積電運動會的談話,當天張忠謀提到台灣半導體的優勢可能只剩20、30年的光景。另一個媒體較少著墨的是張忠謀在今年9月19日國際法官協會年會開幕式演說,他表示,台灣必須捍衛晶片製造領導地位

這兩場演講的內容其實可以串連在一起來看,張忠謀想要傳達的意思是:若台灣不能捍衛晶片製造的領導地位,就會像早年美國的製造業投資環境一樣,被其他國家取代,最終失去在半導體的優勢

台灣產業雖然有許多螞蟻雄兵創造了世界級隱形冠軍,但真正能稱得上世界級的產業,是以台積電為主晶圓代工創造半導體生態圈。民國一○五年(2016年)蔡英文總統上任後推動的5+2產業政策忽略半導體產業,張忠謀就向蔡政府喊話,指政府可以推動新產業,但不應忽略已是世界級半導體業。蔡政府當年改弦更張,重新將產業發展政策納入半導體業,與張忠謀的建言有相當關係,這也讓近年台積電護國神山的招牌愈來愈亮。

台積電的壯大,固然是台灣經濟發展之福,但也讓台灣經濟面臨新的挑戰:如果台積電陷入成長極限,甚至被競爭者追上,這不僅對台積電是考驗,對台灣經濟也將會造成關鍵影響。

張忠謀在台積電運動會上示警台灣半導體的優勢只剩20、30年,這不僅是講給台積電員工聽,更是說給政府聽,要政府想想,若要維持一個世界級的產業,政府該做好哪些事?

近年台積電對公司成長路線的研判,其中必然包含台灣的生產環境究竟能支撐台積電多大的產能。台積電赴美國、日本與德國設廠,固然有張忠謀口中的「地緣政治兵家必爭之地」因素,台灣的水電供應、綠能與人才的提供是否已到了天花板,恐怕也是台積電轉向海外擴張的另一考量。簡言之,台灣的生產要素配套可能已跟不上台積電的成長曲線,台積電必須走出台灣,才能擁有足夠的人才、能源或綠電。

在台灣,顯而易見的考驗是人才與綠能供給。近兩年台積電在國內外大舉擴廠,產業界已見識到台積電的人才磁吸效應,紛紛反映國內現有大學或技職體系的人才供應已有跟不上的情況。

其次,台積電已加入RE100,今年稍早台積電宣布把民國一三九年(2050年)全球營運100%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提前至國一二九年(2040年),並將原民國一一九年(2030年)公司生產營運據點使用再生能源比率40%提升為60%。對照台灣目前的綠能發展太陽能與風力發電運用雖已成熟,但總產量別說難供整體產業所用,光供應給台積電就已顯得吃力。政府寄望的氫能發展進展有限,不像日本已投入數千億元研發並已具商轉規模。

缺了人才與綠能這兩塊,對台積電這樣的世界級公司而言,勢必難以在台灣繼續大舉擴張產能,這也是張忠謀擔心的,眼前的台灣投資環境很不錯,但如果沒有政府政策的引導與支持,台灣的投資環境很可能重蹈美國當年經驗,逐漸被其他國家趕上。張忠謀看好日本可能是另一個發展半導體業成功的國家,著眼的除了日本擁有跟台灣類似優質工程師人力,另一個就是日本的能源與綠能供應發展走得比台灣更踏實,符合台積電要落實RE100 目標需要

張忠謀在台積電運動會上說,未來台灣發展半導體的環境可能不像現在這麼有利,這跟國家政策發展有關。張忠謀要提醒政府的是,台積電需要具競爭力生產環境,包括土地、能源與人才,政府都還有努力的空間。張忠謀在台積電運動會上帶頭喊「我愛台積,再創奇蹟」,再創奇蹟前,政府還得把基本功做好才行。













聯合報黑白集/登革熱讓人想起的事


2023-10-31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台南市登革熱疫情趨於穩定,但防疫未鬆懈。圖/南市衛生局提供


南部登革熱疫情已逾兩萬人確診,死亡人數則超過四十人。疫情最嚴重的台南市,有民眾因「妻死母住院」,怒告上自蔡總統、下至市府相關官員瀆職,真是情何以堪。

近年登革熱有三次大爆發。民國一三年(二○一四年)病例數超過一萬五千,幾乎集中在高雄;次年超過四萬人確診,台南躍居榜首,和高雄皆逾百人死亡,震驚全國。今年疫情,台南「一枝獨秀」,病例占總數近九成,已成名副其實的「登革熱之都」。

這令人想起,高雄、台南登革熱疫情的「黃金交叉」,正發生在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擔任台南市長任內。當時,賴清德為議長賄選案堅持不進議會備詢;最後因疫情肆虐,才勉強進議會。其後,台南市府因疫情遭監察院糾正,賴清德的「賴神」威名一落千丈。

疫情不降溫,進駐台南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只好延長進駐時間。他直言,台南疫情嚴重是因公權力未雷厲風行未整頓閒置老屋空地太多等因素;其實就是「市府輕忽」。八年前台南登革熱疫情,監院糾正案就指台南市府「疏忽疫情」;八年過後,仍毫無長進。

諷刺的是,當年輕忽登革熱疫情」的賴清德,其後卻官運亨通市長任期未滿即接任閣揆;院長下台,又出任蔡總統副手;如今更成為「民進黨總統參選人」。人命與責任,成了笑話。













聯合報社論/半數年輕人窮到免繳稅,是誰的政績?


2023-10-31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主計總處統計,從家戶所得差距、經常性薪資占比到勞務報酬占GDP比重等指標,2016年以來持續惡化,貧富差距擴大,國內民眾的體感貧窮也日益嚴重。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季青漫畫


主計總處公布調查去年國人家戶所得最高廿%和最低廿%的差距擴大六.一五倍,貧富差距創十年新高;而受僱人員報酬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則降為四十三%創下歷史新低貧富不均惡化,而勞工薪資報酬降低,主計長朱澤民坦承「政府責任大過企業責任」;他說,政府因此採取財政及社福手段改善所得分配。然而,不從根本解決低薪貧窮與貧富差距,卻不斷發放救濟和補貼,真是一個有效能、有遠見的政府該做的事嗎?

這次大選,要求改革稅制不公的議題發酵,成為各界議論焦點。財政部主動發文答辯稱政府推動稅制改革,已有近半數年輕人和中低所得戶不用繳綜合所得稅」,計達三百多萬戶。此話一出,引爆眾多年輕族群反彈。有人譏稱,就是因為年輕人薪水太少,連生活都有困難,根本達不到政府所要求的納稅門檻;那麼多年輕人不納稅,也能當成「政績」嗎?也有人不滿地問,自己工作多年,薪水不高,卻年年繳稅,從來不在政府「優惠」的免繳名單上;那麼,政府的稅改到底在改革什麼

依今年的綜所稅申報規定,每人所得稅免稅額為九.二萬元,單身者標準扣除額為十二.四萬元,薪資扣除額為二十.七萬元。因此,單身青年只要合計年收入未超過四十二.三萬元,即可不用繳稅。如果全台有近半數年輕人不必繳稅,即意味著有半數年輕人所得未達四十二.三萬門檻,都屬於「窮忙族」,照顧自己都來不及,遑論貢獻稅收、回饋社會。

蔡政府雖標榜年年調高基本工資,但根據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受僱員工薪資調查結果,扣除物價上漲衝擊後,每人每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平均僅四萬一,三五七元,為十年來最大減幅。從這個數字看,即不難理解年輕族群低薪化多麼普遍;可笑的是,政府竟拿他們「不必繳稅」來吹噓,自以為是德政一樁。尤值得注意的是,在受僱人員薪酬占 GDP 比重下降的同時,營業盈餘的比重則升至卅六.五三%,創史上新高。亦即,相對於員工的低薪,資方取得的生產利潤比重越來越高,這正是貧富差距擴大核心癥結

全民無緣共享經濟成長果實,財富集中貧富不均情況加劇,朱澤民承認主要責任在政府,但他仍選擇性地解讀有利數字,並反過來巧妙地正當化大撒幣政策。這就是蔡政府的魔幻話術:人民感受到的貧窮與不均,都不是事實;而政府不斷的撒幣與揮霍,都在福國利民。問題是,這種話術,還有多少年輕人願意埋單?

朱澤民聲稱,政府透過社福措施改善財富分配,民眾不要汙名化社福支出是大撒幣。朱澤民的盲點,也正是蔡政府的盲點。一個國家要改善貧富差距更積極手段應該從生產端利潤分配及薪資提升做起,而不是從末端利用政府社福手段進行補貼。原因是,政府的救濟往往缺乏效益又失之偏頗常常夾帶政黨私心,甚至用以遮掩自己無能。尤有甚者,假福利之名把政策買票正當化,不僅黨政不分,更是後患無窮。從某個角度看,這種解決手法,其實是在讓大家「均貧」!

聯合報日前推出「貧窮台灣」專題報導,指出台灣經濟成長果實僅科技業有感低薪和高物價造成更多近貧黑數,台灣正陷入「體感貧窮」。低薪與高房價,讓青年看不到明天;空談願景,讓青年聽不下去;這就是賴清德進校園拚選票卻屢遭學生挑戰的原因。被蔡英文消費過的感覺,讓他們無法再信任賴清德。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91:怎麼愈擦愈髒?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95:嚴師出高徒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94:尊師重道 家長有責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93:守口如瓶何其難?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92:早上吻別丈夫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91:怎麼愈擦愈髒?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91:怎麼愈擦愈髒?


2023-11-02 15:17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怎麼愈擦愈髒? 示意圖,非新聞當事者。圖片來源/ingimage


消基會民國九十八年(2OO9 年)4月檢測大賣場及餐廳等處提供的濕紙巾,發現多數的濕紙巾生菌數含量過高。關於這則新聞,報紙上的標題是「濕紙巾,小心愈擦愈髒」。濕紙巾的用途是用來除菌,使被擦的東西更乾淨、更衛生,但是怎麼會愈擦愈髒,比不擦更糟呢?主要當然是因為濕紙巾本身不乾淨,出了問題。

永遠洗不乾淨的碗
有次我在家洗碗,很努力的洗,碗卻還是油膩膩的,後來才發現,菜瓜布久未清洗,上面滿是油污,用滿是油污的菜瓜布去洗碗,怎麼有辦法洗得乾淨呢?我趕快換了一塊新的菜瓜布,很輕鬆地就把碗洗乾淨了。

有個貧窮落後的國家,貪污舞弊已是見怪不怪的現象。有位僑商家人被綁票,他們去警察局報案,請求緝拿綁匪、救出人質,不料綁匪與警察是一夥的,贖金綁匪與警察平分,所以案子如何發展就不必再説了。警察是要保護人民的,現在居然與綁匪成為一丘之貉,夫復何言?

民國九十七年(2008年)第四屆監察委員上任,有位監委的父親送給女兒一首〈裁縫詩〉:「手攜刀尺走四方,線去針來日日忙,量盡人間長與短,自家長短幾時量 ?」這首詩的意思是説,監委一天到晚量別人的長短,但自己的長短也應量量,才能守住正道。

監察委員的素質
監察委員與古代御史的性質與任務並不完全相同,但是「大公無私六親不認不傷無辜」的心態與做事原則應該是相同的。談到御史,大家就想到高風亮節,早年有些監委形象並不好,有人戲稱監察院是殘害忠良院,與其配合的官員沒問題,不與其配合的好官,常成為被彈劾的對象,上一屆監委中就曾有一位因貪污被判刑者。這樣的監察院如何能揪出不肖官員呢?不是愈擦愈髒嗎?

我們管教孩子,先要看看自己這塊濕紙巾或菜瓜布是不是已經髒透了。耶穌在馬太福音第七章 3-5節,曾用了一個比喻:「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的梁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剌呢?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剌。」

梁木是塊大木頭,刺只是梁木上極小的一點屑屑而已。自己有極大的罪惡,卻不自我檢討,反而要去糾正別人極小的過失,合理嗎?有資格去教訓別人嗎?別人會聽得進去嗎?這個人即使是你的孩子,他也不會服氣的,不會有用的

企業家父與子
有位企業家,自己對外公開的妻室有三位,他的兒子與媳婦離婚另娶,這位父親氣急敗壞的將兒子趕出家族企業。媒體評論時,卻沒有太嚴厲指責這個兒子,但這不代表兒子做的是對的,而是與其父相較之下,兒子的道德瑕疵顯然小了一點。

這個兒子決定離婚再娶時,可能也曾想過父親的反應,或許他推測父親自己有三房妻室,而他只是離婚再娶,父親應該不會激烈反對,這是因為他自認自己眼中的刺,比父親眼裡的梁木小多了。父親頂多嘴上念念,不會有甚麼大動作的。

作父母的,當然希望孩子有高尚的品德,但是自己眼中有梁木,卻要去掉孩子眼中的刺,談何容易?必須先檢討自己,在孩子面前不能成為假冒偽善的人,否則就事倍功半了。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92:早上吻別丈夫


2023-11-03 15:13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上班前與妻子擁抱並吻別,夫妻彼此相愛,生活會更豐盛丶 快樂。 示意圖,非新聞當事者。圖片來源/ingimage


韓國趙鏞基牧師在其著作《今日嗎哪》書中,引述德國一家保險公司的統計資料:「上班前與妻子擁抱並吻別的丈夫, 較可能在生活中遇到好運。這樣的丈夫可以多活五年,很少發生車禍;請假少5O%,薪水多25%。夫妻彼此相愛,他們的生活會更豐盛丶 更快樂。」

但是擁抱和親吻對中國丈夫來説,可能是個高難度的動作。

東西方的家庭教育
因為對中國男人來説,除了戀愛或新婚期間外,很難開口對妻子説「我愛你」。上班前與妻子擁抱、親吻,就更不容易了,但只要試著去做,就會發現簡單易行,這比送鑽戒、送寶石更可貴。所以沒有錢送鑽戒的丈夫,就給愛妻來個親吻、擁抱吧!

人與人之間的肢體接觸,傳達著許多的愛。所以握手、擁抱、貼臉、吻手已經成為社交禮儀。夫妻之間當然更要如此行,上班前親吻一次,下班後再一次擁吻,兩顆心一起跳動,恩愛夫妻可期。

父母在家裡,要多行愛的教育,其中一項就是上學前、放學後,不要忘記給孩子一個擁抱、親親臉頰。遇到特別的日了,或是孩子有特殊表現,或遇困難痛苦,父母的擁抱,都能帶來意想不到鼓勵或安慰效果

睡前的擁抱
我們有時會處罰孩子,孩子會流淚、會抱怨,睡覺前給孩子來個擁抱,表示原諒了孩子,而且還是很愛他的,凝結的氣氛及低盪的心情一定要在睡覺前結束,父母及孩子才能睡得安心,睡前的擁抱就是方法之—。

有人問:「父母親可不可以在孩子面前擁抱?」當然可以,這是愛的示範。孩子會加以模仿,成家後將成為他們家庭生活的一部分。有對老夫妻,丈夫上班前一定會擁吻妻子,太太説:「沒拉窗帘,被鄰居看見,不好意思。」先生説:「有什麼關係?有人看見了,説不定也會學呢!有些害羞但有益的事,總要有人帶頭做,使之成為風氣才好。」其實上述這對老夫妻,就是我和蘇老師。

有年春節我去印尼第二大城泗水教會講道,有空訪問一間韓國牧師辦的學校,有幼兒園、小學及初中,學生三百多人,放學時,學生排隊跟老師道別,他們道別的習慣是學生拉著老師的手,往自己臉上貼一下,説聲「再見」。我是訪客,他們也對我這麼做,感覺真好。

握手與擁抱之道
我們台灣的孩子,很少跟別人握手,好像握手是大人的玩意,小孩子跟人握手,會顯得俗氣或老成,這是錯誤的。握手是比擁抱更簡易而安全肢體接觸,傳達愛的方式。我們常説「握手言和」,為什麼言和要以握手來表達呢?因為握手有愛、有接納的意思

家人之間的擁抱,應該就像社交場合握手一樣自然。可是很多家庭,很少或甚至從來不相互擁抱的。久之,家人失去傳達愛最簡單的方法,十分可惜。現在很多家庭,靠著送禮物來傳達愛,所費不貲,應該趕快試試擁抱之道吧!

hug備增溫馨
在國外,當我們遇到朋友時,他們會熱情的跟我們擁抱,表示歡迎,也會要孩子跟著做。擁抱一般習用的英文是「Hug」,所以現在國人見面也會笑著説「哈格」一下,並對孩子説:「跟爺爺『哈格』一下。」這應該是很溫馨發展

家不只是房子,家裡要有愛,有情感在其中流動,那才是家。人們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念念不忘自己的家,覺得回家真好。家裡要有愛,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來個「哈格」就行了!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93:守口如瓶何其難?


2023-11-07 14:00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守口如瓶何其難? 示意圖,非新聞當事者。圖片來源/ingimage


舊約士師記第十三章至十六章,有四章書敘述大力士參孫的故事,內容引人入勝,而且隱含很高教育意義

參孫失敗故事
參孫的母親不能生育,但有神的使者向她顯現,對她説,她將會生一個兒子,但不可剃他的頭髮,這是必須守的約。參孫因有神的祝福,所以力大無比,曾經徒手打死一隻獅子;殺死一千個非利士人。又有一次,參孫被敵對的非利士人圍困,他半夜起來 ,使力將城門的門扇、門框、門閂一起拆下來,扛在肩上,扛到附近的一座山頂上。

參孫雖然力大無窮,但是他有個極大的缺點,就是他不能守密,這是他的致命傷。有次,他愛上一名非利士女子,在婚宴上他出了一個謎語,猜對的有獎,但大家都猜不出來。非利士人威脅新娘子,一定要從參孫那裡套出謎底,否則要放火燒他們全家

新婚妻子苦苦哀求參孫説出謎底,參孫説:「我連父母都沒有説,怎麼可以告訴妳呢?」新婚妻子就哭著求他,參孫終於心軟,就將謎底告訴她,非利士人因而説出正確答案。參孫知道心愛的妻子背叛了他憤而離去

美人計奏效
非利士人發現參孫實在太厲害,就採用美人計。當時參孫迷戀一位名叫大利拉美女,非利士人答應給她鉅額金錢,換取大利拉藉美色去騙取參孫力量來源的祕密。參孫與大利拉如膠似漆的同居,大利拉三次要求參孫説出他暗藏力量的祕密。

參孫三次都用假話騙她,大利拉天天逼問,參孫最後終於道出祕密是藏在頭髮裡。他出生時,神就告訴他,絕對不可剪髮,一旦剪掉頭髮,他就會像平常人一樣的軟弱,失去力量。

非利士人知道這個祕密後,趁參孫熟睡在大利拉腿上時,將他頭上的七條髮辮剃掉,參孫的力量頓時失去了,被非利士人捉拿。非利士人剜掉他的眼睛,用銅鍊拘索他,押在監獄裡推磨,受盡苦難與屈辱。

內線交易來自多嘴
有個上市公司要購買國外的一項專利,如談判成功,對公司是一項重大利多,股票將會大漲。承辦科長有天拿了一份要簽約的卷宗到董事長室。在途中碰到一位董事,董事寒暄「在忙些什麼?」科長説 :「好消息,買某項專利要簽約了!」董事是位有心人,趕決利用家人名義,下單購買大量公司股票,後被人檢舉渉嫌內線交易承辦科長也因而被公司開除

人能做到守口如瓶,嚴守祕密,是一項重要美德,對一生的事業及人際關係均有莫大助益。一個大嘴巴的人,表面看是心直口快,事實上卻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人。政府機關,公司行號裡,有哪一位主管會把重要的事交給不能守密的大嘴巴呢?父母在管教孩子時,如果能隨時教導並以身作則,訓練他們成為守口如瓶的人,將來除在工作崗位上能獲得重用,也可避免禍從口出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94:尊師重道 家長有責


2023-11-08 14:00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尊師重道 家長有責。 示意圖,非新聞當事者。圖片來源/ingimage


有個學生喜歡在學校裡惡作劇,掀女同學的裙子、捏女同學的屁股。當告訴家長,家長卻不當一回事。老師氣急了,就擰那個學生的耳朵。這一擰不得了,學生回家跟家長告狀。家長怒氣沖沖的去找校長,老師只好賠不是,向家長及學生道歉。

家長的不良示範
老師道了歉,學生更加有恃無恐,繼續掀女生裙子、捏女同學屁股。

有個初中生,在學校裡耍老大,向同學收保護費,還恐嚇被害同學,他老爸是某某幫的堂主。連老師都不敢惹他,有位勇敢老師報警處理,這個學生的老爸真的到學校來鬧事,要求學校撤告。

從前在學校裡,老師一言九鼎,孩子回家言必稱「老師説的」,老師管教學生比現在輕鬆很多。老師受到尊重,也用心教學以為回報。可是現在不同了,大家已不把「尊師重道」放在心上。

老師兩面不討好
尊師重道被遺忘了,被忽視了,大多都是溺愛孩子無知父母所造成的。大家不尊師重道,老師缺少為師的尊嚴,非但管教無力,老師也不想使力。

有位女老師被公認是位敬業的嚴師,有次因故處罰學生,被家長告,新聞鬧得很大。學校要記她過,教育局要徹查,她還要向學生及社會道歉。這位老師後來流著眼淚説,都是因為她想學生好,太雞婆,以後少管—點就好了。

老師當然不應該因為少許的委屈,就放棄老師的職責。但是老師也是人,不是聖人。校園裡有學生偷盜、扮黑道大哥、欺負女同學,受害學生及家長痛苦,老師更痛苦。怎麼辦?

不負責任的家長根本不管,但是你處罰了他的心肝寶貝,他絕不善罷甘休。學校、社會、教育主管無法給老師支援,反而一味打落水狗的樣子,請問如果你是老師,你要怎麼辦?

尊師的榜樣
談到尊師重道,就會想到成語「程門立雪」。宋朝學者楊時及游酢,兩人拜儒學大師程顥為師。程顥逝世後,二人改向程顥的弟弟、也是儒學名家的程頤學儒。當他們去拜望程頤時,程頤正在閉目養神,二人不敢驚動,在門口—尺多深的雪地裡,恭恭敬敬的站著等候,乃有程門立雪成語。楊時及游酢當時已年過四十,且都已中了進士,年紀及地位都不低,仍然如此尊師,真不容易。

尊師重道不僅是中華文化精髓,在外國也是被尊崇的。諾貝爾獎得主,發現鐳的居禮夫人,知道她在波蘭的法語老師欲圓再回法國一遊的夢,但因貧困無力實現,居禮夫人乃敦請這位老師到法國,住在她家,並負擔其一切開銷,以盡弟子之禮。波蘭成立鐳研究所時,邀請居禮夫人主持開幕典禮,在貴賓雲集的會場中,居禮夫人看到台下有位坐輪椅的老婦人,是她的老師,她特別跑下台,親自推著老師到台上來,共享殊榮

諾貝爾獎得主世人景仰居禮夫人,在尊師重道上的表現,大大值得學習。

師道常存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一次電視訪問中説 :「美國應該向中國學習尊師重道精神。」我們都愛孩子,但孩子的青春年華,都在跟著老師學習。若不能尊師重道,反而羞辱老師,絕非孩子之福。所以做父母的,除要教導孩子尊師重道外,自己更應立下尊師重道的好榜樣。師道可存,孩子才有良好的受教環境。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95:嚴師出高徒


2023-11-09 14:15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嚴師出高徒。 示意圖,非新聞當事者。圖片來源/ingimage


有天夜晚,晴空萬里,又逢陰曆十六滿月,月色動人,我跑到外雙溪住家頂樓陽台,替月亮照了一張相。有天我跟朋友説:「你看,這張在美國照的月亮漂不漂亮?美國的月亮好像真的比較圓!」他説:「真的耶!好像比較大、比較圓。」我説:「騙你的,這是在我家樓上照的。」兩人哈哈大笑。

留美回來 講話大聲
美國近百年來,科技、物質文明發達,所得高。因此在各方面都顯得比別人進步,形成強勢文化,大家動輒標榜美國如何、如何。在台灣出國留學,如不特別説明,留學就是留美的意思。在政府裡上上下下,在大學裡講話有影響力的,大多都是留美回來的他們的想法、制定的政策,在在受到美國的影響。因此乃有美國月亮比較圓的詼諧語出現。

美國有很多東西值得學習,但不表示,樣樣都可套用在我們國家,在管教孩子、教導學生方面,尤其是這樣。美式教育已成為教育的主流思想,但以美國的教育標準來衡量並指導我們的教育方式,其實是有問題的。

珍惜尊師文化
中國有五千年歷史,在教育方面有許多獨到之處,大家不應妄自菲薄,一味仿效外國。例如中國人常講「嚴師出高徒」、「教不嚴,師之惰」、「尊師重道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孟子説:「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都是至理名言

在這樣的教育思維下,我們造就許多卓越人才。可是到了今天,老師管教稍微嚴一點,很容易就挨告;小則記過、免職,大則被判刑。説學生是「遲到大王」,就被判刑,原因是侮辱孩子,使得孩子因此不想上學,茲事體大。其實這是我們對孩子過分嬌生慣養,少有磨練以致。

此外,如果現在學校教育都以孟子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理念管教學生,恐怕大部分的老師都要被記過或判刑了。人要承擔大任,的確要經過一番磨練,才能磨出「鐵打身體鋼般意志」的棟梁之材。像現在這麼多的「草莓族」,老天怎麼會降大任於他們呢?這些人將來可能都是庸碌之輩

主流思想不一定對
有次媒體報導,有教育專家説,美國小學老師跟學生講話,都會蹲下來,以便與學生等高,彼此可以目光相對表示尊重親切,言下之意是,我們的老師不夠水準。

我在想,如果老師跟學生講話時,要求學生目光一定要看著老師,養成孩子將來與人談話時,都能雙目注視講話的人,該是多麼好的習慣呢!但是在美國月亮比較圓,教育主流都是美式思考環境下,大家只好跟著走。跟主流思想不同的,很容易被扣上不懂教育卻大放厥辭的帽子。

我們這個年紀的人,多有被嚴師管教的經驗,當時在學校見到這樣的老師,大家都心存敬畏不敢言笑。但後來回憶起來,最值得感謝的,反而是這些嚴師。

嚴師常出高徒
有位朋友英文不怎麼好,但發音卻很標準,問她原因,她説因為國中英文老師很嚴格,發音不對就屢次被糾正,不達標準,絕不罷休,大家都怕死她了。結果班上每個同學的英文發音都很標準,後來都很感謝這位嚴格的英文老師。

我們如果希望自己孩子成才,就應該讓孩子接受磨練,嚴師是應該被尊重、被鼓勵的。所謂嚴師當然不是指亂來一通的嚴格,因此不要用少數不好的特例來反對嚴師的存在。父母要管好孩子,一定要跟老師配合,被嚴師管教是孩子的福氣,做父母的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被忽視的城市邊陲生命力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9396/web/ 

◆  道路設計不當 官逼民反
◆  合理標線 杜絕檢舉浮濫
◆  柯的誤診 恐加速玩殘文官
◆  當個合理傻瓜 藍白勿陷囚徒困境
◆  學習猶太族群科技領導力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被忽視的城市邊陲生命力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被忽視的城市邊陲生命力


2023-10-31 00:03  聯合報/ 郭瓊瑩(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主任)
全球最大的貧民窟Kibera係奈洛比都市地理邊陲,也是社經邊陲,但卻有多彩的生存生命力。郭瓊瑩/攝。
即使是「貧民窟」,但卻仍有旺盛生存生命力,其充分顯現在社區之環境色彩上。郭瓊瑩/攝
社子島有淡水河流域發展之豐富人文歷史,惟因防洪因素今日成為都市邊陲,其未來再發展似應有更大之與水共生想像空間。郭瓊瑩/攝
在大台北的都會區邊陲南勢角地區卻蘊藏了豐富多元的移民文化,宛若異國邦城,充滿人情味。郭瓊瑩/攝
在大台北的都會區邊陲南勢角地區卻蘊藏了豐富多元的移民文化,宛若異國邦城,充滿人情味。郭瓊瑩/攝


城市邊陲在規畫術語上可稱之為 Edge City 或 City Edge,它自有其空間範疇之社經文化界定。惟在現實社會中,當我們已習慣於「城市中心論」之價值觀時,那些發生在城市邊陲的人事物則極易被忽視,甚而被歧視。

剛自肯亞奈洛比開會回來,這些年來之發展其已有相當現代化之CBD(城市商業中心),咫尺之隔即有全球最大之貧民窟Kibera,該區兩平方公里內住有近兩百萬人。當然,用已開發國家的視角來看,這些人怎麼可能如此生活?如何與天地同生?當深入生活社區,卻發現不同的社經生命體,其實自有其求生維生之道與天地共存之韌性

綜觀全球十大貧民窟,其生命力其實高於今日台北車站周邊之「都市遊民生活圈」。畢竟這些貧民仍賣力用心地求生存掙生活,而非等待救濟。而就今日之大環境圈來看,無論首都或偏鄉都會發現在都市邊陲紋理中之些許「冷點」,它們確實存在於不同社經階層中。

台灣早已是個相當具包容性的社會,即使有明確的都市計畫使用分區,卻未曾出現如西方社會之階層分野。也因此,在各大都會區中,仍依舊可見不同社經階層共生之實況。惟雖是共生共存,但是否共「榮」共「友」,則仍有相當之斷層。正如奈洛比一條道路相隔為高級區,另一邊則為平民乃至貧民區

在首都台北,雖未有所謂貧民窟,但夾雜在舊市區紋理中之老社群,當無能力被「都更」時,其生活空間狀態的確宛如貧民窟」,各種現代化公共設施均未能接軌

實質基礎公共建設外,現實仍存在著因地理政治因素,許多昔時之眷村移民移工僑民生活圈,如新北市中和區華新街,這裡匯集了來自各地之僑民(緬甸馬來西亞雲南越南印尼…),宛若異國邦城

該區相對於市中心確為城市地理上之邊陲,惟一步入社區卻發現即便短短幾條街,幾乎每個店面都是一個遷徙、生存、生根、轉型再生的「故事」。每一位接觸過的人幾乎都是其人或其父母遷徙移民駐居生活寫真,也是其生命歷程膠囊,令人有時空凍結錯覺。而在聽不懂方言中,卻見其過去生活史之再現,悠然、自在、和善、熱情…即使同為「移民」後代的我們,似已有世代隔閡之感。

頃見今日之氣候移民戰火難民,以及社經移民,這世界的移民景觀刻正快轉。據統計,全台已有卅萬移工/民,而其下一代亦已逐漸成長成年,是否亦得以被認同或有管道優先進入台灣的教育體制中?看到來台第一代之東南亞移民,似乎也看到了華人移民在歐美之影子。台灣位處特殊地緣政治區位,我們是否應有責任讓這些邊陲社區移民後代得以真正融入我們的社會,成為平等共生共存大家庭? 










道路設計不當 官逼民反


2023-10-31 00:07  聯合報/ 周孝宇/都市計畫技師(台北市)
今年6月30日起,恢復人行道、行人穿越道等違規臨停與違停檢舉,違停也納入記點制,各地交通違規檢舉爆量,民怨四起。記者侯永全/攝影


違停記點新制,看似立意良善保護行人安全的措施,卻引起職業駕駛的強烈反彈,除找民代申訴,甚至預告將發動百輛計程車包圍交通部抗議。然而對支持交通改革者而言,交通違規就是不對在先,若不嚴懲違規者,對於守法者而言不公平。

二方觀點激戰,看似都有理,但問題的癥結點究竟出在哪裡呢?

台灣的街道設計隨意到完全沒有邏輯可言,此類無邏輯又可分為二類公共設施設置標準不一、步行空間私有化

首先,公共設施例如路緣石、植栽、路燈、車阻設置標準不一,同樣一個城市中,路緣石有各種不同的高度;有些地方為了方便汽機車進出,直接設置為斜坡狀,也有些地方路緣石高度達到卅公分以上,停車在路邊打開車門會直接碰撞路緣石。步行空間的私有化,指新開發建案的人行道或開放空間,完全交由私部門規畫設計,造成本來應該連續的人行動線,被建案的土地範圍分割為一段段不同的退縮距離、地磚材質、植栽種類和洩水坡度,此種情況在重劃區的步行空間更是明顯。

筆者曾於八月十八日投書民意論壇,提出五點街道設計的建言,包括「確認行人優先」,街道設計同時要考量卸貨貨車或攤販等提供城市服務者;「建立街道層級和標準化設計規範」,應設置有強制效力的細緻街道設計規範;「科學化分析及重新規畫街道」,在街道分析的過程應重視科學和事實、減少直覺和常識;「街道設計納入都市計畫通盤檢討重點之一」,街道設計之統籌可由都市計畫委員把關;最後,「停止步行空間私有化,設置實體人行道」,地方政府要勇於擔起設置連續人行道的責任,不能將公共利益事項全部交由私部門規畫設置。

回歸此次違停記點新制的爭議,不論中央與地方政府應先反求諸己:街道設計是否已健全?街道設計的計程車停等空間及貨車卸貨空間是否已完備?政策是否已充分與利害關係人溝通?如果上述事項皆已完備,取締和開罰才是正當的手段。如果不設置充足、分布合理的卸貨和計程車停等空間,卻又要雷厲風行的執法,不是要官逼民反嗎?

現今台灣的街道設計考量不周,未能有效運用道路空間,造成行人、自行車、汽機車、計程車和卸貨車輛互相對立且沒有贏家,然而政府卻要嚴厲取締交通違規;這就像進到露天垃圾場,卻嚴厲禁止隨意亂丟垃圾,豈不怪哉?











合理標線 杜絕檢舉浮濫


2023-10-31 00:10  聯合報/ 陳清雲/立法院法制局局長(新北市)
臨停等待超過3分鐘就屬違規停車。記者周嘉茹/翻攝


交通部自今年六月卅日開放民眾檢舉人行道、行人穿越道等違規臨停,且違規記點加嚴;職業駕駛人因擔心影響生計而抗議交通部之政策,也引起社會關注。

違規受罰,天經地義,開放民眾檢舉,以補警力不足,也是解決問題的輔助措施,但交通標線不當,並無法真正解決違規臨停。

交通主管機關應檢討道路設計、臨時停車空間的需求配置,及紅線禁止停車標線浮濫畫設問題,才能正本清源,改善行人通行環境與改善交通秩序。

至於檢舉案件爆量,是因禁止臨停之紅實線畫設過於浮濫;而地方政府會把紅實線「畫好畫滿」,是因為黃實線於晚上八點以後,至次日早上七點開放合法停車,已無法規範停車秩序,也造成一種標線,白天與晚上卻有不同規範效力之問題。

因此,建議應把交通部與內政部會銜之《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第一六八條第四項黃實線開放夜間合法停車」的規定刪除,並請地方政府就行政專業,以因地制宜之事實需求,全面檢討紅實線畫設浮濫的問題。

亦即,在重要路段會妨害交通之處,如在設有彎道、險坡、狹路標誌路段、槽化線、交通島或消防栓、十字路口或轉彎區等畫紅實線,用以禁止臨時停車,其他路段則改畫黃實線,以便利民眾上、下車臨時停車所需,才能杜絕檢舉氾濫之亂象。

上述法規修改之後,主管機關即以可臨時停車之黃實線,取代部分不影響交通之路段上的紅線禁止停車標線;黃實線僅提供三分鐘有臨時停車必要之車輛,職業駕駛人送貨或乘客上、下車即無違規臨停問題,浮濫檢舉將消失於無形,職業駕駛人之民怨也可一併解決。

再者,如夜間有停車需求之地區,因黃實線取消夜間可停車時段之規定而受影響,則可依地區需求,選擇部分於夜間行車量較少之路段,畫設「時段性禁止停車」之停車格,即可將停車與檢舉浮濫完全改善,可謂一石二鳥之計。

因此,為有效杜絕違規停車及違停檢舉與記點新制所造成之民怨,刪除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第一六八條第四項,即屬刻不容緩。

地方主管機關應通盤檢討以黃實線取代紅實線的路段,將標線做符合比例的合理規畫,即使開放檢舉違停也不會產生浮濫檢舉,有嚴重影響交通之路段再落實科技執法,將能有助於交通平權之實現。












柯的誤診 恐加速玩殘文官


2023-10-31 00:23  聯合報/ 桂宏誠/民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台北市)
民眾黨總統選舉參選人柯文哲。記者劉學聖/攝影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過去曾主張「重建文官體制」,本以為他呼應前副總統呂秀蓮指責民進黨「玩殘文官」的嚴重性。但自柯文哲擺出競選總統的陣勢後,才知道他主張先凍結再修憲廢除考試院,與重建文官體制背道而馳。

柯文哲常以總統可任命六千多個職缺的例子,強調總統可「勝者全拿」政府的職位資源。這種誇大的傳說由來已久,十多年前在馬英九當選總統尚未就任前就曾有媒體報導,馬上任後可任命或主導任命的職務約達七、八千個。

如果柯文哲常以科學方法看事情,此刻應說明總統可以任命的六千個職缺是哪些?否則就只是看了媒體的報導或幕僚的說法,未經查證就隨之信口開河而發生了「誤診

事實上,我國政府機關被認為「官員」的職務中,的確有如「聘任」及「聘用」等不須經公務人員考試及格的職務。但該等人員得以任職政府機關,其條件與資格仍受到法律規範。而總統會介入這種職務的機會不多,如「口譯哥」派駐美國代表處的政治組組長,以及行政院各地「服務中心」的執行長等,但都是違反《聘用人員聘用條例》進用的「黑官」。

類此情形,法律的主管機關是考試院,但聘用的人是否符合法定條件和資格,以及實際擔任的職務有無違法,都由各院自行審查決定後,再報考試院備查即可。為什麼這樣呢?就是因為考試院抵擋不住執政黨和行政院的政治壓力

再者,經濟部及財政部等所屬公(國)營事業機構的董事長及總經理等高層,國民黨執政時期訂有六十五歲屆齡退休的規定。但民進黨全面執政後就改為六十五歲退休為原則,經報行政院核准後則可繼續任職。考試院雖主管公務人員的退休,但管不到公營事業人員,行政院也才能說改就改。

考試院主管的《公務人員任用法》規定,教育人員、醫事人員、交通事業人員及公營事業人員之任用,均另以法律定之。此規定雖存在了幾十年,但迄今仍未制定關於公營事業人員任用之法律。究其原因,仍是行政院抵制考試院人事職權

考試院的職權若能發揮,可促使行政院和立法院尊重文官體制穩定性,並為院際間審慎共同作出決定制衡機制。柯文哲雖然很強調政府體制制衡,但他卻未必知道制衡本意

更嚴重者是,憲法增修條文明定要設省政府及省諮議會,地方制度法第三條也規定「地方劃分為省直轄市」及「省劃分為縣」,但台灣省和福建省於賴清德擔任行政院長時已實質廢除。柯文哲竟要仿效此違憲的做法,稱他若當選了總統,會以不提名考試院人事的方式「凍結」考試院。如此不思如何提振考試權文官體制恐將被加速玩殘











當個合理傻瓜 藍白勿陷囚徒困境


2023-10-31 00:21  聯合報/ 伍豪/文史工作者(高雄市)
為了促進「藍白合作」,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右)、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左)30日閉門會,然而不論會後的四點結論或記者會,雙方都暗藏機鋒。記者林伯東/攝影


藍白合話題持續延燒,雖然昨天國民黨與民眾黨舉行政黨協商會議,會後共同發表四點聲明,唯只聚焦理念、政見、立委,並未觸及總統人選方案。藍白合作談判曲折拖延,讓支持者猶如霧裡看花,焦急不已。這場合則兩利、分則兩害的「非零和遊戲」,卻因雙方堅持追求自己政黨的最大利益,讓這場政黨合作恐陷入賽局理論中的經典案例「囚徒困境」。如雙方持續為私利僵持不下,最終可能全盤皆輸,讓民進黨繼續一黨獨大,甚至恐把台灣推向戰火的邊緣,故兩邊主談者不得不慎。

囚徒困境」大意是:有兩個涉及同一案件的嫌疑犯被單獨監禁,檢察官給他們的條件是:其一,如果你招供,另一個不招供,那你可立即釋放,你的同夥則要坐牢十年;反之,就是他逍遙自在,你坐牢十年。其二,都招供,那兩個都坐牢五年。其三,都不招供,那釐清無其他犯罪證據後,最多關押半年後釋放。在此情況下,假設兩個犯人有互信基礎,他們的最佳策略應是都不招供,以獲取半年後釋放。然因人性自私的天性,兩個囚徒都會掉入檢察官的陷阱,最終都選擇認罪。

套用上開理論,把兩個囚犯改成藍白兩黨,他們的選項由「認罪」、「不認罪」改為「退讓」、「不退讓」;理論上,基於爭取自己最大利益天性,兩黨最終必定無法退讓,反使綠營坐享漁翁之利。

日本經濟學家川西諭在所著《所有問題都是一場賽局》一書,對於「囚徒困境」提出以下解方,藍白主政者或可參考,以免感情用事,做出損人不利己的決定:

一、跳脫個人迷思,將思考格局拉高至整個賽局結構。二、把對手意向及時間因素納入,採動態式擴散賽局思考。三、利用「賽局樹」、「反向歸納」(排除最不利行為選項)等思考工具,找出最適當的因應策略。四、將各種情境對兩方造成的利弊予以量化,以利比對找出對整體最大利益的「納許均衡」(指任一參賽者,單方面均無誘因偏離此均衡)。

此外,川西諭強調,他認為「賽局理論」重點不是在如何贏過對方,而是要當個「合理的傻瓜」,努力創造雙贏,才能獲得安定、永續的利益。

比起經濟議題政治顯得更複雜、更不理性,也更難以量化,所以經濟模式或許難以直接套用並解決藍白合作的爭議。惟經濟學者對人性探討所提出的建言,包含「拉高思考格局」、「聚焦整體利益最大化」或「當個合理的傻瓜共創雙贏」等,都是值得在野黨參考的。希望藍白兩黨能以更大的格局避免陷入「囚徒困境」,進而創造政黨輪替,以為台灣民眾謀取更大福祉。









學習猶太族群科技領導力


2023-10-31 00:11  聯合報/ 徐作聖/陽明交通大學科管所退休教授(新竹市)


在台灣,「領導力」是一個具深度意涵卻又空泛話題。從政客的自我吹噓、經管學者的潤飾,到科技研發產業發展自我感覺良好邀功工具,好像「領導力」只是另類國家隊全民運動

最近以哈加薩走廊衝突,引發一波對猶太族群研究與檢視。這個族群在商業、教育、媒體、經濟、資通訊與黑科技、人工智能、新興科技、學術研究、醫療、國防技術、諾獎得獎率等方面都取得了傲人的優勢。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全球猶太族群約一千五百萬,占全球人口約○點二%,如何發展出獨特優勢仍是眾說紛紜,也許是宗教文化及教育,也許是生活態度,也許是大環境所逼產生生活哲學。可以確定的是,猶太文化雖不可複製,但學習猶太族群在發展科技產業上的領導力卻是當務之急。

上周在北京講學時特別提到,中國人普遍富不過三代,但猶太族群幾乎都能延續十代以上,最大的關鍵在於:其領導力源自於「先見林再見樹」的系統思考長線布局,而在強調教育敬天畏人尊敬宗教,加上家族文化加持之下,絕少因為短期利益放棄大局

二戰結束以來,猶太族群在美國矽谷各類產業發光發紫者眾。拿高科技業來說,不論是 Google、Meta、Amazon、OpenAI 等,或是以硬體為主的 Intel、Apple、Tesla 等,幾乎全是猶太族群的天下猶太族群主導的企業有一共同特點:建構系統性/策略性的 Godzilla 平台,並利用媒體廣為宣傳,棲身在矽谷,打著全球產業鏈分工標準平台架構,形成特殊的全球分工結構

雖然矽谷「重軟輕硬」的去工業化現象嚴重,但高科技系統及網路平台提供無限槓桿優勢及全球分工格局,讓主導者享有巨大的操作空間,使得科技領導力及產業整合有發揮的空間,是現代科技領導力強者恆强精髓所在

在猶太人主導的產業或科技發展進程中,外行人當道的機會非常有限。台灣創意無限常掛嘴上,但法匠當道善辯搞分化是其專長,台式零星煙花式綜藝式科技發展,就是缺乏領導力表現

世界的科技發展正在快速的轉動,但台灣正陷入科技發展國家隊」的虛無縹緲境界,特別是大內宣搞氫能低軌衛星通訊碳捕獲存儲再利用精準醫療等。這些由歐美先進經營有成產業,台商在外圍搞代工無法進入系統整合體系中,科技領導力難有發展的空間。

大陸科技實力在某些區塊已有領先全球的趨勢。台灣抄襲美國「去工業化」的心態不足取,但學習猶太族群科技領導力卻是當務之急。產官學各界在思考產業轉型當下應跳脫戀屍矽谷,發展自身的領導力與前瞻視野。

模仿矽谷高科技創新,卻忽略族群文化因素,這就是典型「戀屍矽谷」的迷思。事實上,複製猶太族群的優勢於兩岸產業互動過程中,並非不可能的任務。希望檯面上的三位參選人能放棄不必要的意識形態,為台灣科技創新與領導力創造另一個奇蹟。



劉維公/民調誤國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劉維公/民調誤國
◆  朱宗慶/進階之路雖迂迴 步步都是累積







劉維公/民調誤國


2023-10-31 00:20  聯合報/ 劉維公(作者為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民意調查對選舉的影響性不可言喻,懂得專業術語才不會落入數字陷阱。圖為投開票所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余承翰攝影


今年的選舉,參選人不是主角,民意調查才是主角。參選人提出什麼政策內容不重要,大家關心的、討論的焦點往往是參選人民調數據高低起伏

從來沒有見過一場選舉中有這麼多的民調數據。有花錢請調查公司做的民調、也有網路 KOL 不需要成本自己做的民調;有走在街頭隨意採訪的民調,也有蒐集網路聲量統整出來的民調。

民調進行頻率從每天、每周、到每個月都有,民調變成是快時尚商品生命周期愈來愈短;調查執行樣本則是從全部來自市話的民調、調整市話與手機比例的民調、到全部來自手機的民調,每個都說自己的抽樣方式很合理。

側翼團體進行政治攻防做的民調,也有謹守媒體守門人分際做的民調。有不公布的內參民調,也有製造假新聞政治宣傳民調。有某一陣營支持者一聽到就掛電話的民調,也有另一陣營支持者會踴躍表達想法的民調。

民調的內容與方式五花八門,彷彿有民調,有真相。好像不做民調,選戰一定會輸;做了民調,就會看到選贏的機會。

正常來說,民調被當作是了解民眾想法一項實證研究工具。然而,正如納托.湯普森Nato Thompson)在《文化操縱》(Culture as Weapon. The Art of Influence in Everyday Life)一書中指出的,民調如今已經變成是操縱民眾想法思想武器。湯普森寫道,帶風向成為政治形勢的一個決定因素每個權力機制都在精心設計迎合民眾感受訊息

民調原本只是輔助決策單位社會大眾進行對話的一種方式。現在,竟然搖身一變成為政黨推出選舉參選人最終決定方式當代台灣民主政治敗壞,跟政黨開始採取用民調決定參選人是誰,兩者之間絕對脫不了關係。

民主不再是選賢與能,而是讓懂得玩弄民調政客為所欲為民調提供當代民粹主義興風作浪機會,愈懂得煽動民眾仇恨值政客,民調出線機會愈高民調是當代民主獨裁者最喜歡掌權手段持續向民眾製造恐懼感即可取得骯髒民調政治利益民調為當代後真相政治創造滋生蔓延沃土,只要不斷滿足民眾無知胃口,在社群媒體加乘下,民調成為讓民眾反智弱智最佳工具

民調的好處政客最知道,民調的弊病卻不被選民當作一回事。我們一定要清楚,民調問卷設計有非常大的限制,同時扭曲病態媒體大環境充斥著錯誤與惡意訊息,常常左右選民的判斷。民調不該在當代民主政治發展過程扮演關鍵角色

今年,民調的惡性腫瘤大爆發。這是台灣民主政治發展悲哀




2023年10月30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拜習會有譜 美中關係小陽春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9361/web/ 

◆  聯合報社論/新疆旅行團車禍撞出蔡政府的為政不仁
◆  聯合報黑白集/關於戰場的實話
◆  經濟日報社論/拜習會有譜 美中關係小陽春






經濟日報社論/拜習會有譜 美中關係小陽春


2023-10-30 00: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總統拜登(右)廿七日在白宮接見中共中央外辦主任兼中國大陸外長王毅(左)。(新華社)


美國總統拜登10月27日會晤中國大陸外交部長王毅,拜登表示,美中都需要以負責任方式管理雙邊關係下的競爭,也要維持溝通管道暢通;拜登另強調,美中也要一起處理全球挑戰

王毅訪美是應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之邀,與美方高層就中美關係及共同關心國際問題深入交換意見,據了解,也談到11月於舊金山舉行的 APEC 領袖高峰會時,安排拜習會。

中美關係跌宕起伏,似乎又到了峰迴路轉氛圍向好的時刻了。回顧這一輪中美關係的惡化,始自川普上任後的次(民國一○七年(2018))年3月,美方突然對中國發起貿易戰、投資戰、科技戰,這一輪前所未見的組合拳攻擊,一度把中國打得相當狼狽,雙方關係當然也就急轉直下。

民國一一○年(2021年)3月,中美外交高層在阿拉斯加安克拉治會談中方首席代表楊潔篪對美方義正辭嚴地說,「你們美國沒有資格說,從實力地位出發與中國對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是中方對美方的第一次反擊。這期間,又陸續發生美國狠打中國華為,並扣押孟晚舟事件(民國一七年(2018年)12月)及情報氣球事件(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2月)。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2月,中國正式對外發表《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一文,將美國定位為貽禍全球霸權,雙方關係到達了空前低谷,為民國六十八年(1979年)雙方建交以來所僅見。就在此時,美國開始轉變態度,從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上半年開始,陸續派出國務卿布林肯、財政部長葉倫、商務部長雷蒙多訪華,並一再釋出訊息,希望雙方領導人舉行峰會,一度寄望於9月在印度舉行的G20峰會,但因習近平未參加而未成,因此把希望放到了11月美國主辦的 APEC 峰會。

中美關係從變化惡化,再急轉直下到達谷底,如今又似開始緩和,迎來一股和煦之風,其中轉折的脈絡與邏輯如何觀察?關鍵主要在美方。因為中方雖然也說出重話,但中方的基本態度始終一貫,希望中美之間能相互尊重平等對待合作共贏,只是美方一貫嗤之以鼻,並且確認中國已成為美國霸權地位的最大挑戰者、威脅者,從而極盡一切手段打擊中國。那麼,美方為何又開始轉變對華態度與政策呢?

一方面,是美國無論內、外,目前都面臨了許多麻煩。內在形勢,在經濟方面美債危機,美債總規模已高達33兆美元,30年期與10年期美債殖利率先後升破5%,創下民國九十六年(2007年)以來最高水平,已被形容為「美債火山」。政治方面,除兩黨持續內鬥外,即將進入民國一一三年(2024年)大選季,拜登與民主黨都面對了相當的壓力。外在形勢俄烏戰爭陷入膠著之際,以巴衝突突然爆發,整個中東亂成了一鍋粥,在自媒體打破了西方媒體壟斷下,美國的道德雙標也大大損害了美國的國家形象內在外在形勢讓美國已無法全力對付中國,甚至還反過來希望中國在一些方面協助美國。

不過,更大的關鍵恐怕還是在兩個形勢。一是科技戰的重大挫敗,美國聯合盟國之力打壓中國華為,四年之後,竟然被華為突破,美方在震撼之餘不得不冷靜思考一連串貿易戰、科技戰失利的原因。

二是來自於台海的壓力。美國深知北京在一中原則下解決台灣問題的立場與決心,並且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持續強大,讓美國在西太平洋特別在台海面對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美國雖盡全力支持援助台灣軍備,但效果如何難有十足信心,偏偏就在此時,中東又出狀況。美國知名風險投資智庫貝萊德近日發表報告指出,美中之間戰略競爭依然全球市場面臨的「最大地緣政治風險」,美中關係解凍依舊「脆弱」。該報告公布的「地緣政治風險指數」顯示,華盛頓與北京之間的緊張關係是「高風險」,遠高於俄羅斯與北約之間,及哈瑪斯襲擊以色列後的中東局勢。這或許在相當程度上可以理解美國對中國態度與政策何以出現變化調整的一些深層次因素了。或許季辛吉也看到了此點,最近他呼籲中美之間要和平與發展,因為「這才能為世界帶來和平與進步」。













聯合報黑白集/關於戰場的實話


2023-10-30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記者黃仲裕/攝影
波波漫畫


義務役將恢復為一年,賴清德屢拍胸脯保證,義務役負責守衛基礎設施,「不會上戰場」。此話兩度遭國防部長打臉,邱國正說:一,穿上軍服就是軍人,有些義務役也要支援戰鬥部隊;二,槍砲一響,台灣沒有前線、後方,哪裡都是戰場。

蔡政府延長兵役,卻說小兵不會上戰場,完全是政客的叫賣術。如果政府沒把兩岸關係搞那麼糟,如果不是自甘當美國棋子,年輕人哪需要服一年兵役,還得冒戰爭之險?

賴清德的說法,也許是對軍事外行,也可能只是想哄騙年輕人。邱國正說得直白,一語道破台灣缺乏防禦縱深事實:戰爭一旦開打,哪裡是前線和後方?看看以色列和哈瑪斯的衝突就知道,以國遭飛彈密集襲擊,加薩幾被夷為廢墟;數不清的人命損失,幼童、平民、記者、維和部隊都有,誰前線、誰後方?

依國防部的規畫,義務役士兵負責守衛基礎設施」,還包括負責守衛灘岸」。試想,一旦敵人企圖搶灘登陸或潛入破壞我方設施,負責防守義務役小兵都不必還擊或搏鬥嗎?那麼,賴清德說「不會上戰場」,到底算什麼承諾

同樣的問題,蔡總統也是一派輕鬆。她說,只要台灣夠強,就不會變戰場,青年就不必上戰場。問題是,「台灣夠強」根本是個假命題,「草螟弄雞公」的故事大家都聽過吧?












聯合報社論/新疆旅行團車禍撞出蔡政府的為政不仁


2023-10-30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陸委會29日下午就新疆旅行團意外,遭業者批評因為禁團令導致沒有保障,強調「沒有必要將本案硬與兩岸是否推動恢復團體旅遊相牽連」。報系資料照/記者廖士鋒 攝影


台灣國境解封已超過一年,迄今卻仍未解除旅行社赴陸的「禁團令」。台灣旅行團近日在新疆發生一死三傷車禍,觀光署連忙澄清,該團為旅行社自行邀集親友團屬於自由行範疇。事實上,在蔡政府拒不開放組團令下,赴陸團早已被迫地下化,不僅合法業者生計無著,旅客更毫無保障,蔡政府眼中完全看不見人民的需求與痛苦,死抱著「對等開放」也掐死了台灣的經濟前景

兩岸因地理與文化因素,自然形成綿密關係,在市場高度需求下,台灣四千多家旅行社,九成都有經營大陸市場。蔡政府上台後,兩岸關係趨於緊繃,蔡政府第二任更高舉「抗中保台」,利用仇中大發政治紅利並不樂見兩岸熱絡往來,疫情一爆發,更順勢關上兩岸交流大門,如今禁團令早已超過三年。

自從台灣解嚴及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以來,旅行業者招攬赴陸旅遊團,回歸自由市場商業機制。如今這種片面行政力禁止業者組團赴陸做法,不僅倒退回戒嚴時期,除了旅行社業者無以為繼,更讓占比最高華語領隊面臨失業,已有侵犯憲法所保障工作權之虞

蔡政府用政治力蠻橫切斷兩岸正常互動往來,然而,根據觀光署統計今年截至九月,我國民眾出境第一大國為日本三百萬餘人次,其次是中國大陸一一七點二萬人次。許多赴陸民眾仍有參加旅行團的需求,在市場的供需原則下,於是被迫轉而地下化,興起所謂的「落地成團」,由台灣旅行業代訂機票與飯店,旅客到了當地再結團旅遊,還要事先統一說詞,以規避觀光署稽查,成業界公開的祕密。台灣開放赴大陸旅遊超過卅年,如今竟要如此偷偷摸摸「祕密結團」,蔡政府口口聲聲以民主自居,簡直就是民主之恥

然而,這種因為制度逼迫業者遊走灰色地帶的做法,除了侵犯業者生存權,如今更對消費者權益造成危害。這種私下組團的做法,不僅旅遊品質難以保障,一旦發生意外,旅客更可能面臨求助無門,這種罔顧人民安全的惡政,也難怪會被批評是「制度殺人」。

蔡政府堅持兩岸對等開放,要求大陸也須同時放寬陸客團來台,而不願先釋出善意開放組團令,否則早在陸方五月間宣布恢復旅行社經營台灣團客及自由行時,我方便可順勢解除禁團令。說穿了,蔡政府也並非真心想開放陸客來台,只想以此做為重啟兩岸小兩會事務協商的籌碼,完全都是政治考量

近來民進黨立委趙天麟爆出外遇陸籍女子,更遭披露當時該女就是持陸客醫美簽證來台,也讓過去曾為台灣賺進大筆國際醫療財、如今也尚未恢復的陸客醫美健檢簽證受到討論。台灣醫療品質質優價廉,疫情前,許多具有雄厚財力陸客持此電子簽證來台進行高階健檢,一年最多為台灣賺進近兩百億醫美財。如今同樣隨著兩岸交流停擺,平白把大筆商機拒於門外,使得醫院更加仰賴健保挹注,在健保點值不斷稀釋下,造成護理人員待遇出走形成惡性循環

蔡政府對大陸仍緊閉大門,過往關係緊繃的中美兩國,近日卻是互動密切,美國總統拜登接見大陸外長王毅,讓十一月拜習會露出曙光,美國交通運輸部同時宣布中美定期直航客運航班將從每周四十八班增至七十班。顯示即使在對抗競爭下,中美都在為復甦國內經濟有所讓步

反觀蔡政府對旅行業苦苦哀求聲充耳不聞;而這場新疆車禍,更凸顯蔡政府為了自身政治利益,硬是拉著人民的經濟與安全陪葬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政黨的結婚觀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9361/web/ 

◆  年改得過且過 不值得信賴
◆  談談打打 聯合政府 藍準備好了嗎
◆  擴大遠距醫療 健保未跟進
◆  被萬聖節牽著走 不消費就搗蛋
◆  鼓勵讀博班 要讓學生看到前景
◆  打詐宣傳 不如培養防詐意識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政黨的結婚觀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政黨的結婚觀


2023-10-30 00:18  聯合報/ 潘襎(作者為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館長)


最近媒體最熱門的話題應該是政治上的「結婚說」,兩個政黨在選舉前為了獲勝,大談結婚觀。這門政治婚事,一方想確認結婚對象,一方有被逼婚的感覺。這些年來,兩性、第三性受到更多元理解,如此辛辣話題出自於兩位老男人,倒是令人瞠目結舌。

其實,與其說「結婚」二字,漢字裡面「婚姻」更有實質意義。因為結婚只是說明締結連理的雙方關係,不似婚姻兩字更為深刻。婚姻涉及複雜關係,包括結婚後的財產分配、子女生養、財產繼承,還有兩個家族從此成為法律上認定的親屬關係,涉及情感認同、權利與義務等關係。

「婚」從女部,「婚」古字同「昏」,指女性婚嫁,姻則指婿方。遠古有搶婚習俗,大多發生於夜晚,強取為妻,往後婚禮大多在晚上舉行,肇端於此。今日工商業社會,結婚儀式有中午也有夜晚。古代一夫多妻,迎娶正室,儀禮莊重,側室則從簡。古人慎婚,有六聘之禮,分別為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首先執雁以為采,古人認為雁為候鳥,知時守信,故大禮為玉帛,小禮則執雁雁也常為士大夫見面禮,亦稱摯、贄。今日婚姻多為自由戀愛,古人聯姻則徵信以守禮。

日本這個國家誕生於一段浪漫的神話故事。男神伊邪那岐與女神伊邪那美降落在淤能碁呂島,男神與女神相約,「我們繞著天之御柱結婚吧!您從右繞,我從左繞,隨後男女相逢。」國家起源,出自繞柱的邂逅,婚姻而繁衍後代。

史學之父希羅多德Herodotus)在《歷史》中提到,兩河流域有神殿的聖娼傳統,古希臘神殿相因襲。古希臘羅馬社會只有自由公民才有結婚權利,其餘女性皆無,何況奴隸或者聖娼西洋婚姻儀式古代天主教世界,被視為聖事sacramentum),與聖洗、堅振、聖體、和好、膏油、聖秩與同被列為七大聖事,婚姻是教徒信仰中的大事。新人在神父見證下舉行神聖儀式,發誓彼此相愛扶持。中世紀以後,經歷文藝復興,主權國家成立婚姻關係由世俗的國家律法所保護與維繫。二十餘年前在法國留學時,出席一場美術展覽,女畫家介紹她一旁的男士為 cohabitant,法文意思是「同居者」。在法國同居也有一定法律保障,男女身分為未婚(celibataire)、結婚(marié(e)),此外則有寡婦(veuve)。民國八十八年(一九九九年)開始又有一種「民事連帶契約」(Pacte Civil de Solidarité),介於結婚與同居之間,一方提出離異即能成立。

清領台灣初期,嚴禁男子攜眷來台,被稱「羅漢腳」,多滋事擾民。婚姻關係人口繁衍生物學觀點之外,還能維繫社會穩定,隨著社會價值觀逐漸多元,男女、第三性依據律法、禮俗、價值觀、宗教信念而維繫的婚姻關係。近代以來普遍認為婚姻基礎為「」,或許加上古代婚姻的「」,才是維繫關係穩定要件。市井小民期許婚姻能白頭偕老,兩千多年前古人就說「瑣瑣姻亞,則無膴仕」(《詩經節南山》),意思是說,牽牽扯扯裙帶關係,無法委以重任,居高位者的婚姻關係更須自持。政黨之間的聯婚,當以信為始,豈能無信於民!












年改得過且過 不值得信賴


2023-10-30 00:35  聯合報/ 董保城/東吳大學法學院客座教授、政治大學法學院兼任教授(台北市)
許銘春表示,改革面向很多,將持續溝通、搜集意見,至於年改推動期程則需要審慎周延規畫。記者曾學仁/攝影


執政黨總統參選人就國策願景稱「選的是下一任四年,不是未來十年」,遭大學生批評是「得過且過」,揭櫫民進黨執政無法確保國家長治久安;包括當初信誓旦旦稱不改革會破產的軍公教年改又將提早破產,以及對勞保改革承諾在野黨總統參選人定要撥亂反正,方能博得選民青睞

民進黨執政後推動年金改革宣示以「健全年金財務,促進制度永續」、「確保老年生活,經濟安全無虞」、「兼顧職業衡平,實現世代互助」為目標。然而,今年總統蔡英文國慶演說稱:「還沒走完年金改革的最後一哩路」,並稱「下一階段勞保財務改革」還要凝聚共識;面對預估民國一一五年(二○二六年)即將破產的勞保,曾揚言掉了烏紗帽都要改革的勞動部長許銘春,上周在立法院的專案報告不僅呼應總統說詞,更坦白年底前沒有辦法提出改革方向

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推動的軍公教年金改革,使得軍公教同仁先遭受不少的社會輿論批判,年改通過後,諸多不合法理的改革措施再使得軍公教人員的退休金遭到大幅扣減,蔡總統更曾宣示「年金破產」將成為歷史名詞。但始終面臨破產在即的勞保卻仍未改革,如何達到「兼顧職業衡平,實現世代互助」?蔡總統這樣的宣示,讓軍公教同仁仍感到國家實質歧視,更無體系間正義可言

報載今年七月公務人員退撫儲金新制上路,舊有退撫基金預計到民國一三五年就會用罄,政府仍將分年撥補避免斷流。銓敘部官員坦言「目前還沒辦法達到當時年改最理想的預估目標」,也就是「維持一個世代基金不用罄」。而新年度關於社會保險基金不足問題,相較於勞保撥補金額創新高達一千三百億元退撫基金撥補卻僅編列一百億元,看不到執政黨有健全退撫年金財務能力及意願

我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計算不列入房價,近兩年來的漲幅已超過二%,造成國人的實質薪資變成負的,受薪階級都已經過得很辛苦,更遑論退休的軍公教人員退休所得替代率仍要每年調降一點五%,要如何面對沒有希望、只有絕望的未來?受到通膨影響,軍公教及勞工皆走向「均貧」,還加深了社會對立。

軍公教年改實施的結果,包括:取消優惠存款、調降所得替代率、退休金計算基準修正為最後在職十五年平均俸額等,不僅導致公務員士氣及行政品質下降等問題,也嚴重影響公務員人才培養,教師亦然;公教人員延後退休比例逐漸提高,更反映對退休後經濟保障之不安,造成「老的想退不敢退」、「新的要補進不來」的社會問題

民進黨年改淡化政府贍養責任忽視了憲法對公教人員之最終職務的適當照顧,而非僅是最低限度之生活保障尤其司法院釋字第五九六號解釋提及:「公務人員與勞工之工作性質、權利義務關係不同,國家對勞工與公務人員退休生活所為之保護,方法上自亦未盡相同,公務人員退休法暨公教人員保險法中關於『養老給付』之規定等,係國家為履行憲法保障公務人員之退休生活而設。」大法官指出勞工與公務員不同,制度設計也有不同,此波年改把公教和其他職業幾乎等量齊觀,已嚴重影響公務員士氣與退休制度之健全性。

企盼在野黨總統參選人,至少能先停止所得替代率繼續調降到六十%的規定(若能停在一一三年,則服務卅五年的退休公教人員替代率可維持在六十七點五%),並徹底考量通貨膨脹、職業衡平、國際及社會情勢,在符合憲法法理原則的前提下,使全體國民在年金制度中能獲得平等的關懷與尊重。











談談打打 聯合政府 藍準備好了嗎


2023-10-30 00:32  聯合報/ 楊雨亭/作家(台北市)
民調顯示多數人不滿民進黨執政,藍白合「還沒開始就結束」的可能性卻漸增。圖為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左起)與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波波漫畫


開春以來,面臨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總統大選,各黨派無不卯足全力,奮力拚搏。其中最戲劇性的發展,無疑就是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三月就擘畫出的天下三分戰略:「藍白綠的分合,將決定二○二四台灣的政治版圖」。雖然朱立倫的三階段整合論在實際過程中並未按照其所設想步驟發展,但過去半年來的選情走向基本符合這個規畫。

國民黨一開始設想自己處於弱勢,採以虛待實的哀兵戰術,步步為營,打團隊戰;在剩下的日子裡,國民黨應繼續以事緩則圓的原則掌握局勢,見招拆招,低姿態、少犯錯,一方面等待對手自亂陣腳,一方面不斷累積小勝,爭取非綠選民支持的極大化,如此最後的勝利仍然可期。

反觀柯文哲的民眾黨,由於持續具有穩定百分之廿的民調利基,因此柯心高氣傲,過度輕視國民黨,頻頻出言無狀,在侯友宜敦厚謙讓的回應下,社會大眾開始產生對侯的同情與尊敬。由此藍白氣勢開始逆轉,柯虛張聲勢、聲東擊西製造出來的虛胖開始露出原形。得民心者得天下,國民黨與藍營皆應了解這個意義。侯友宜要帶領的不只是藍營選民,而是所有的台灣人民。民主制度有競爭,然勝出者代表全民的安危與榮枯。民進黨執政最大失誤之處,在於只代表綠營支持者的權益。

柯文哲一向對毛澤東打天下的氣勢與方法甚為佩服,他所提出的「聯合政府」,正如毛澤東在抗日戰爭結束後對國民黨提出的統戰策略。此後打打談談,談談打打,國民黨最後全線潰敗。國民黨如今在自己選票可能不足的估計下,針對柯所提「聯合政府」及其談談打打的做法,除應謹慎應對外,確實需讓出部分實際政治權益,以滿足民眾黨的需求,團結其多數的年輕支持者。

另外,不論聯合政府也好、政黨聯盟也罷,國民黨與民眾黨嘗試在政治上結盟,需逐步釐清其中的機會與問題,不能只為了一時勝選徒喊口號。就是贏得了選舉,執政過程中必然產生現在還無法看到的不少磨合問題,將減低執政成效,由是民進黨於民國一一七年(二○二八年)東山再起,不是不可能。而若依目前態勢估計,彼時習近平進入第四任期,兩岸關係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因此目前藍白進行合作協商,除為了結合選票以勝選,還需考慮到如何建立機制,使勝選後的聯合執政得以順利進行。

中華民國民主政治道路走到今天,說明民主並不是簡單的選舉政治,而是充滿了許多不可知的變數,大家都在學習中。近代重要思想家林毓生曾說:「中華民國當前的歷史任務是邁向更實質的發展法治、自由與民主,這是全國上下的共識,也是與中共隔海競爭最大資源。」在我們實際進行的過程中,知道民主政治的落實,必須有社會大眾的參與及表達,以及盡量保持中立的媒體,只由政黨操作或少數領袖人物的操弄,並不是真實的民主政治












擴大遠距醫療 健保未跟進


2023-10-30 00:30  聯合報/ 單鴻昇/政大法學院兼任助理教授(新北市)
衛福部口腔健康司長賴向華表示,衛福部正在研擬「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打算透過教學醫院以及部立醫院合作,讓牙醫師除了醫院看病外,也提供偏鄉醫療服務。牙醫師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衛福部去年十一月預告修正通訊診察治療辦法」,除原先偏遠地區病患與特殊例外狀況外,更擴大服務對象,將慢性病患長期用藥照護、疾病末期照護以及行動不便照護,如失能或身心障礙者亦納入。此外,未來都會地區一般住宅長照服務機構皆可執行遠距醫療。目前醫界討論多集中在一旦大幅開放,未來基層診所是否會因衝擊而造成分級轉診制度破壞

未來遠距醫療的適用範圍雖擴大,但並非所有患者皆得享有健保給付。依民國一○九年(二○二○年)十二月施行的「全民健康保險遠距醫療給付計畫」,其適用地區仍限定於山地離島地區,並且執行遠端醫療在地端基層診所遠距端醫療院所科別,皆設有限制。未來「通訊診察治療辦法」雖然開放都會地區居家照護或機構照護之失能高齡人口使用遠距醫療服務,但這類病患卻無法享有健保給付

可以想見,都會地區經濟能力較高的高齡人口,因醫療資源充足,將欠缺自費使用遠距醫療服務的誘因,而都會經濟弱勢之高齡人口,卻因遠距醫療未納入健保而無力使用該服務。若希望讓更多人使用遠距醫療服務,健保給付問題亦應一併檢討,才不會喪失運用遠距醫療照顧更多高齡人口的美意。













被萬聖節牽著走 不消費就搗蛋


2023-10-30 00:28  聯合報/ 趙哲聖/開南大學資傳系助理教授(桃園市)
台北市「天母搞什麼鬼」萬聖節嘉年華活動,今年邁入第15屆,28日在天母運動公園週邊登場,大批民眾精心打扮一起共襄盛舉。記者林伯東/攝影


萬聖節,這個西洋擴散全球的「」節日,因融合了諸多元素,恐怖、可愛、調皮、時尚,到有吃也有玩,最重要能消費,讓小孩著迷、年輕人炫耀,大人茫然配合的節日綜合體,逐年壯大,勢不可當。

萬聖節為何能成世界各地主流節日?從根基教育炫耀性休閒,到商業世界融入文化消費後的操作,讓此節日益加風行。

首先,拜雙語教育壯大下的幼教體系之賜,小小朋友被少子化的浪潮推向輸人不輸陣的幼兒園,似懂又不知的學著英語、拼寫字母。每年十月末,就看著幼兒園如何把萬聖節的元素,導入小孩的腦袋瓜;家長配合採買變裝道具、商家配合安排發糖樁腳,當然店家更是企畫此節日的各種食品和活動。有了智慧型手機,萬聖節換裝小孩,成為父母在社群世界炫耀分享的話題;小孩們從學校、老師、同儕到家人都在「裝扮」的氛圍中沾染。這種底層的根基教育,讓萬聖節成為每年重要的娛樂活動。

其次,休閒社會的興起,每一個被消費的名目,總要產生其「正當性」。如同馬上到來的「雙十一購物節」,是從「光棍的11」開始正名,單身要購物脫單的多年推演,到後來成為購物節的同位詞。萬聖節會成為泛年輕人參與的節日活動,無非也是。光是擁有一般人所擁有的手機或衣著不足夠,還必須透過「炫耀性休閒」,刻意炫耀時尚與流行;藉由參與派對或舞會,展示自己與萬聖節的關連性,透過名人展現的萬聖節穿搭,「將原本萬聖文化轉化成自然」,時尚獵奇、流行模仿,到標新立異;萬聖節「幫」愈來愈大,年輕人也靠融入此節日來彰顯與維繫存在感。

最後,消費做為促進文化消費的基底,各種產業若能與萬聖節沾上邊,他們便能帶動消費者的慾望,從參與各種萬聖節的相關事務上「起飛」。這些裝扮自我的小孩、年輕人到名流,在自我不斷的「被他人注視」裝扮中,靠購買廣告中的商品,我消費故我在。

透過萬聖節相關物品或活動的象徵儀式逐漸擴大,讓眾人產生相似的節日認同。這些製造認同的素材,不是節日的歷史文化,而是資本社會企業強加在消費者身上的。「不消費、就搗蛋」,消費者只能被牽著鼻子走,回不去了!













鼓勵讀博班 要讓學生看到前景


2023-10-30 00:20  聯合報/ 林志忠/陽明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退休教授(新竹市)
根據各校註冊組網站公開資料統計,比較台灣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成功大學、陽明大學等頂大,從2012年至2022年這10年前後的博士班人數,竟然減少了28%。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內博士班教育早已七零八落,最近教育部也急了,於是推出救急方案,企圖以每月數萬元作為博士生工作費或獎勵金鼓勵研究生就讀博士班。姑且不論這項做法難以起太大作用(因學生看不到畢業後的前景),目前零落的博士班教育面臨以下的嚴峻問題與後果:

一、獨學無友孤陋寡聞缺憾。博士生在一個博士班人數有限的學術環境裡學習,難以培養視野與建立學門知識廣度。缺少同儕間的切磋,將陷於「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的窘境。這是國內博士班教育困境很難以言喻的一點。一個在學博士生若只與論文指導教授有深入討論,而無其他博士生同儕間的親切交流,將缺乏激勵作用,並欠缺可能帶給彼此的生活調劑及爾後事業上的相互扶持

二、在缺乏博士生的環境裡,難以培養優質的碩士生。一個研究團隊有經驗豐富的博士生(和博士後研究員),方能對碩士生提供有意義的建議、經驗及密切專業指導,碩士生才有機會獲得紮實訓練。而在一個只有碩士生的團隊裡,可能淪為經驗稀疏的碩二生帶領茫然的碩一生,兩者半斤八兩,甚至不知(實驗)為何做對/做錯了,遑論磨礪專業技能?目前(資通訊)產業界覺得碩士生還堪用,是因為他們很可能是由「殘留」的博士生訓練出來的,仍有一定水準。等實驗室再無博士生帶領碩士生時,產業界就會面臨可怕人才衝擊。

三、前景明朗才能激發學生攻讀博士。要激勵學生就讀博班,需讓學生看得到就業前景,而不只是強調在學期間的每月幾萬元補助(讓博士生生活無虞當然必要)。博士畢業生大多數將走向產業界,少數走向學術界。因此,教學和研究的環境及待遇,無疑是對追求知識和創新技術有熱忱的學生最重要的考量。所以,高教環境與體制至關重要。

產業界宜有藍圖說明,擁有博士學位和只有碩士學位者,工作十至十五年之後,在公司的發展落差/天花板在哪裡?同時,公司欲進一步提升時,將面臨哪些挑戰亟需藉助博士級研發人員的領銜投注。

要鼓勵學生就讀博士班,除解決讀博期間的生活負擔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看得到畢業後的事業發展前景












打詐宣傳 不如培養防詐意識


2023-10-30 00:20  聯合報/ 范振家/博士候選人(高雄市)
台中市林姓電玩店業者與旗下業務,涉嫌利用無卡分期向學子行詐,檢警拘提二人到案,查扣涉案手機、合約等贓證物。記者陳宏睿/翻攝


近日,震驚社會的「無卡分期」詐騙案件在中部地區大學園區浮出水面,數百名大學生深受其害。這不僅是一個警鐘,提醒我們所認為老哏傳統的詐騙手法仍舊存在,而且更凸顯了年輕一代在面對詐騙時的無助,與政府和教育體系在防詐意識及認知教育上的不足。

「無卡分期」詐騙案的犯罪手法並非新型詐騙模式,而是一種較為傳統的「買空賣空」類型的詐騙。犯罪者運用「上線拉下線」創造一種假象,讓受害者誤以為能通過簡單的手續獲得利益。這種基於不實承諾的欺詐模式也稱為「龐氏騙局」,雖不是新型詐騙手法,但仍有許多大學生被騙取金錢甚至背負債務。

大學生普遍缺乏社會經驗和金融知識,他們平日在人際溝通上很流暢地運用操作各類資訊平台,但在現實的日常生活仍缺乏資訊辨識能力,對金融交易流程、法律常識等方面的基礎認知亦不足,使他們成為詐騙犯罪的理想目標,容易被詐騙分子利用。例如,對於「未滿廿歲不會通知家長」的承諾和所謂的「免責條款」,被害學生並不了解這些都是無效的法律承諾。本案同時利用了學生們想賺外快的心理,及對同儕的盲目信任,甚至將另一位同學拉進被害圈,最後導致他們在不明就裡情況下簽訂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合約,同時也背上了沉重的債務。

當前的教育體系似乎無法充分應對學生遭詐騙威脅,學生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識,例如金融合約的簽訂、免責條款的效力,以及成年人的法律地位等,對於財務責任和金融交易的認知也非常有限,這種缺口使他們容易受騙,還可能對他們的未來造成長期負面影響。

面對新舊詐騙手法的雙重威脅,行政院推出了以「識詐」為方向的宣傳活動,強調最新的網路詐騙方式,但傳統的詐騙手法依然沒有消失。政府這種偏向性的宣導,使得公眾尤其是年輕人,對傳統詐騙手法的警覺性降低;他們可能誤認為只有新型詐騙才是威脅,而忽視了那些同樣具有威脅性的傳統詐騙手法。

政府打詐,應以「培養防詐意識認知」替代「宣導詐騙手法資訊」。對於目前政府以「識詐」為防制詐騙工作重點,筆者建議應以兩階段目標為重點。短期目標,通過廣泛且密集的宣導活動來觸及所有民眾,更應該關注「廣度」和「深度」的成效,避免同溫層資訊傳遞的限制;長期目標,藉深入的教育模式和內化機制,在各級學校制定相關必修學程,培養學生自我保護能力,強化金融知識和詐騙防範意識。培養防詐意識與認知能力,就如同讓人對詐騙病毒產生免疫力,如此「人性始終抵抗不了詐騙」將不會成為你我的魔咒。



朱宗慶/進階之路雖迂迴 步步都是累積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朱宗慶/進階之路雖迂迴 步步都是累積






朱宗慶/進階之路雖迂迴 步步都是累積


2023-10-30 01:02  聯合報/ 朱宗慶(作者為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藝術總監)
第二屆「JPG擊樂實驗室」選出5組新生代實驗團隊,將打擊樂結合塔羅、職業摔角、魔術和電子互動等不同元素組成表演。圖/朱宗慶打擊樂團隊提供


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十月,打擊樂團在陶瓷品牌瓷林的協助下,成立了「JPG擊樂實驗室創新育成計畫,期望透過提供諮詢輔導資源串連以及製作經費等方式,為卅五歲以下的擊樂世代,搭建一個支持陪伴培育基地鼓勵年輕團隊不要怕失敗,勇於嘗試不斷挑戰,來為打擊樂開創不同發展視野

計畫辦理至今,已進入第五屆共有逾廿組實驗團隊入選「JPG擊樂實驗室」培育計畫。歷經過工作坊期中交流成果發表和影像記錄探索與嘗試醞釀與呈現,以及回顧與展望育成過程後,許多實驗團隊延伸實驗核心概念持續精煉製作內容,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讓他們不但體會突破艱辛和喜悅,也生出信心和繼續追求藝術勇氣,更獲得了專業社群青睞,有機會更上層樓,登上具國際水準專業舞台

這次「JPG擊樂實驗室」便有三部作品《打扮得剛剛好》、《潘朵拉幻象-無限穿梭》、《一剎》受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所青睞,予以支持合作,即將在十一月演出。除了是實驗室多年來累積的成果展現之外,對於這三組年輕擊樂家而言,也是夢想之路再進階

過去,我們一路陪伴著這些年輕藝術家成長,如今進入劇場,更上一層樓的同時,則是他們獨立面對更多挑戰的開始。除了自己的作品得再精雕細琢之外,還要接受社會的檢驗,不僅僅是來自觀眾的反饋,如何和演出與製作團隊溝通磨合,都是必須經歷的過程。尤其人與人之間總不免產生誤會與衝突,為了讓作品能夠完美呈現,就要學著去找尋化解的處方,藉由溝通、釐清不必要的誤解、減少矛盾,找到緩和的空間,最終才能把作品與大家分享。

這個過程不見得一帆風順,就像在作品最初的「孕育期」時,團隊於實驗中歷經了無數次失敗;但這些失敗經驗卻能看出部分探索的成果,更會看到許多值得再探索的潛能,最後轉化為發展中的作品呈現。「進階期」亦然,許多的「第一次」經驗或許會讓舞台之路磕磕絆絆,甚至讓人焦頭爛額、心灰意冷,但這些「不足」經驗的累積,卻也都是再創新的契機;只有透過一次次實際去做,才有機會縮短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我始終相信,有做就有累積,或者,去做才有累積;在生活、工作、藝術的追求上,不同領域、階段都是如此。對於這些年輕擊樂家,我會站在更寬廣的角度來思考他們的未來發展。實現夢想過程不會一蹴可幾,但每一步都是累積,最終都會化為生命的養分,只要頂著困難再往前走,就會離夢想愈來愈近。

進步從來不是直線,路迂迴一點點更接近夢想。我們都對成功懷抱期待,但無論成功與否,在這段迂迴進階之路,透過點滴累積,我們終會發現,耕耘自有收穫,結果甚至可能出乎你的想像!


2023年10月29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拉高經常性薪資 縮減貧富差距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民眾黨不分區,是超越藍綠或消費藍綠?
◆  聯合報黑白集/打詐死角怎清除?
◆  經濟日報社論/拉高經常性薪資 縮減貧富差距







經濟日報社論/拉高經常性薪資 縮減貧富差距


2023-10-29 00:5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主計總處統計,從家戶所得差距、經常性薪資占比到勞務報酬占GDP比重等指標,二○一六年以來持續惡化,貧富差距擴大,國內民眾的體感貧窮也日益嚴重。本報資料照片


行政院主計長朱澤民在立法院被問到,近年來國內貧富差距擴大,是政府的責任大還是企業的責任大,主計長立即回答政府的責任比較大。我們認同主計長勇於負責的態度,但是過去這些年所得分配不斷惡化薪資所得者收入成長幅度低於資本所得者,再加上通膨嚴重導致實質薪資下跌等,再再使得占絕大多數的薪資所得者貧窮感不斷上升。政府不能只是口頭上承認這是政府的責任,卻拿不出任何真正可以解決的辦法。

首先,過去幾年雖然政府加速提高基本薪資,但是長期來看,平均薪資卻沒有明顯增加,這表示提高基本薪資的結果只是造成領取最低薪資人數不斷增加而已。所以只調整最低薪資是不夠的,政府應該帶頭拉高公教人員薪資,並且透過租稅手段鼓勵企業加薪,比方說,加薪部分的扣抵稅額可以用150%來計算。唯有透過加薪來讓勞動所得成長,至少要和資本所得成長率相同,這樣才能維持勞動所得與資本所得分配上的公平

其次,由於長期以來薪資成長低於所得成長的速度,因此薪資所得占 GDP 的比重由民國七十年(1981年)的48.6%下降到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43.0%;同時,企業的資本所得占比則由民國七十年(1981年28.3%拉升到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36.5%。換言之,過去30年來,企業的資本所得成長率遠遠高於薪資,而後者的收入本來就低於前者,因此造成所得分配長期惡化

另一方面,由於國內企業愈來愈傾向資本密集產業,一方面企業的資本支出增加,另一方面,機器折舊則愈來愈大,導至折舊占GDP的比重由民國六十九年(1980年)的10.1%上升到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15.7%。其結果是讓企業的收入再擴大,同時因為扣除折舊之後國民生產淨額會變小,也就是說,折舊擴大等於是產出被高估了。

第三,除了薪資所得占比在下降,經常性薪資總薪資的比例也在下降,由於企業降低經常性薪資支出,改以年終獎金方式支付,可以減少健保與退休金給付,以撙節支出;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為非典型就業人數增加,造成經常性薪資比例減少。不論是那一種原因,最終都會使得勞工退休以後收入減少,這會形成另外一種不公平。因此,如何鼓勵企業提高經常性薪資,這是另外一個政府應該努力的目標。

第四,我們最常看到的所得分配惡化指標,就是最高收入的20%家庭平均所得與最低收入20%家庭平均所得的比例,由民國七十年(1981年)4.21倍大幅擴大到去年6.15倍。其中最低收入家庭20%總收入的占全國總收入的比重由原本的8.8%下降到只剩下6.5%;相反的,最高收入20%家庭的總收入占比則由37.0%大幅上升到去年的40.4%。也就是說,過去這些年,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成長很慢,而高收入家庭的收入增加很快,導致所得分配惡化。

第五,從前年到明年的四年間,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每年平均漲幅預估達到2.3%,這是過去少見的情況。連續多年這麼高的通膨會明顯的造成實質薪資與實質購買力下降,這會讓民眾最有感。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大力拉高薪資,一方面應該要努力控制通膨,才能避免薪資被通膨吃掉

目前我國的通膨計算並沒有把房價包括在內,而過去這些年房價上漲的速度遠遠超過 CPI 漲幅,如果把房價也納入 CPI,那麼主計總處計算的物價指數上漲幅度將會更高,受薪民眾的實質所得會相對更低。

總而言之,雖然我國每年實質經濟成長率還維持在3%左右,但是實質薪資成長率遠遠低於經濟成長率;相反的,資本報酬成長率高於經濟成長率,使得薪資報酬占 GDP 的比重不斷下降,這是導致所得分配惡化最基本原因。因此政府應該努力拉高公教人員的薪資,同時設法鼓勵企業提高經常性薪資,這才是縮小國內貧富差距的最根本辦法。












聯合報黑白集/打詐死角怎清除?


2023-10-29 00:4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中部多所大學淪為「無卡分期」詐騙重災區,近百名大學生因此背債數萬元不等。此為示意圖,與新聞當事人無關。 記者黃仲裕/攝影


中部九校近百大學生遭「無卡分期」詐騙,民眾質疑國家打詐隊在哪裡?也有人認為學生沒社會經驗或貪小便宜才上當。其實,這起詐騙案恰恰凸顯詐騙不論是推陳出新,或是老哏新騙,都不能只靠喊口號或酬庸來打詐。

無卡分期業者廣泛運用金融手段,既有利行銷,也方便信用卡額度有限者或無卡學生。但魔鬼也從其灰色地帶滋生,洗腦鼓勵虛榮、過度消費事小,更惡劣的是綁上重利或半強迫消費,甚或以黑道逼債

此案更進一步混用無卡分期、投資3C產品、拉人頭賺佣金等話術,但骨子裡仍是放餌釣魚。試想,若有人說想花五千買你的高階手機,一定會直覺「當我傻呀」!但如果改為「簽個名助我取得新款手機,先給你感謝金五千,賣出後再分紅」,有多少人能抵擋這唾手可得的誘惑?

說穿了,就是詐團看準想賺快錢的人性與金融知識不足的弱點,讓大批學生上鉤;而政府連堵住新型態網路詐騙都來不及,老套路的詐騙就成了打詐死角。

但蔡政府打詐何嘗不是老套翻新打詐中心打詐國家隊打詐專責辦打詐綱領又是新世代、又是升級版,換個新招牌再忽悠人民一次,主事者被指是副閣揆人馬全無打詐專業,如何領導識詐、堵詐、阻詐和懲詐又如何清除打詐死角洗刷詐騙之島惡名











聯合報社論/民眾黨不分區,是超越藍綠消費藍綠


2023-10-29 00:41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葉信菉攝影


藍白合議題發燒之際,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名單也逐漸浮上檯面。流出的名單雖非民眾黨正式定案版本,也不乏觀風向意味,但其中最引發討論的,如獨派人士陳昭姿陸配徐春鶯等人,就不免令人懷疑,這樣的名單,到底是「超越藍綠」,還是「消費藍綠」?

政黨不分區立委名單既要能吸引選票,又要能反映政黨價值和理念。對民眾黨而言,在單一選區制的區域立委部分不容樂觀,因此要扮演黨主席柯文哲所說的「關鍵少數」力量,不分區立委至關重要。而民眾黨要從柯文哲的「一人黨」走向理念型政黨,也必須在不分區名單中強化自己價值與立場,才有助轉型。

但目前外傳的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名單,可說五花八門,無奇不有。柯文哲愛將黃珊珊、前時力立委黃國昌入列不令人意外,但包括國民黨朱系、韓系人馬,以及可能是由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指定的國民黨地方派系人物也列名其中,如果不是為了觀風向或帶風向,就令人匪夷所思了。

尤其名單上赫然並列著前「一邊一國行動黨發言人陳昭姿,以及外傳曾任大陸國家幹部陸配徐春鶯,最受爭議。表面上,陳昭姿是因推動代理孕母而獲青睞,徐春鶯則是要凸顯對新住民的重視而入列;但兩人代表的意識形態光譜,顯然不是簡單的「超越藍綠話術就可以打破。

政黨要提名徐春鶯或陳昭姿都沒有問題,然從政黨理念觀之,兩人正好代表政治光譜兩端,未來無論執政或在野,民眾黨要如何調和?例如,陳昭姿不但主張特赦前總統陳水扁,還被認為是支持一邊一國的「急獨派」,民眾黨是要其放棄原有立場,或者吸納之?而徐春鶯主張積極推動兩岸交流且與大陸黨政官方往來密切,如此立場與作法,民眾黨是要延續或禁止?這些問題,民眾黨必須說清楚,不容投機搖擺

此外,民眾黨不分區名單也可能納入國民黨派系人物,甚至傳出包括郭台銘推薦的國民黨中常委,以及前民進黨人士。這樣的名單布局,除了吸納不同政治光譜選票,還有裂解藍綠甚至政治分贓疑慮。如若成真,民眾黨成為龍蛇雜處大雜燴,要如何有效運作,不無疑問。

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名單,一開始是以海選為號召,鼓勵各方推薦自薦,但因海選名單幾乎都是政治素人缺乏政治號召力,因此又有了黨內推薦名單,形同是「公開賽」以外又指定「外卡」。從目前情況看,海選只是幌子,基於政治與選票考量的「指定名單」,才是主力。當初海選主張,不免也有騙票之虞

從政黨不分區名單,延伸到柯文哲主張的「聯合內閣」模式,背後的考量也呼之欲出。柯文哲的「聯合內閣」,潛在合作對象除了郭台銘,甚至還有「除了新潮流以外的民進黨人士」。「超越藍綠,以政策為依歸」說得冠冕堂皇,但政治操作上幾乎沒有實踐的可能,只是為了吸引選票裂解對手陣營,甚至是以權位為誘餌,回到柯文哲口口聲聲反對政治分贓

相對於民眾黨傳出「龍蛇雜處」的不分區名單,國民黨的不分區立委名單仍莫諱若深。不過先前曾有傳言稱地方派系以選票為要脅,要求列入國民黨不分區安全名單中。如若傳言屬實,原本應是國民黨門面的不分區名單,反將可能成為「政黨選票絕緣體」。如果藍白兩黨都以政治現實為考量,放棄政黨不分區立委的理想性和理念價值,那麼連立委要勝選也將十分悲觀不管藍白合不合,兩黨對不分區立委提名都應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