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9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拉高經常性薪資 縮減貧富差距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民眾黨不分區,是超越藍綠或消費藍綠?
◆  聯合報黑白集/打詐死角怎清除?
◆  經濟日報社論/拉高經常性薪資 縮減貧富差距







經濟日報社論/拉高經常性薪資 縮減貧富差距


2023-10-29 00:5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主計總處統計,從家戶所得差距、經常性薪資占比到勞務報酬占GDP比重等指標,二○一六年以來持續惡化,貧富差距擴大,國內民眾的體感貧窮也日益嚴重。本報資料照片


行政院主計長朱澤民在立法院被問到,近年來國內貧富差距擴大,是政府的責任大還是企業的責任大,主計長立即回答政府的責任比較大。我們認同主計長勇於負責的態度,但是過去這些年所得分配不斷惡化薪資所得者收入成長幅度低於資本所得者,再加上通膨嚴重導致實質薪資下跌等,再再使得占絕大多數的薪資所得者貧窮感不斷上升。政府不能只是口頭上承認這是政府的責任,卻拿不出任何真正可以解決的辦法。

首先,過去幾年雖然政府加速提高基本薪資,但是長期來看,平均薪資卻沒有明顯增加,這表示提高基本薪資的結果只是造成領取最低薪資人數不斷增加而已。所以只調整最低薪資是不夠的,政府應該帶頭拉高公教人員薪資,並且透過租稅手段鼓勵企業加薪,比方說,加薪部分的扣抵稅額可以用150%來計算。唯有透過加薪來讓勞動所得成長,至少要和資本所得成長率相同,這樣才能維持勞動所得與資本所得分配上的公平

其次,由於長期以來薪資成長低於所得成長的速度,因此薪資所得占 GDP 的比重由民國七十年(1981年)的48.6%下降到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43.0%;同時,企業的資本所得占比則由民國七十年(1981年28.3%拉升到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36.5%。換言之,過去30年來,企業的資本所得成長率遠遠高於薪資,而後者的收入本來就低於前者,因此造成所得分配長期惡化

另一方面,由於國內企業愈來愈傾向資本密集產業,一方面企業的資本支出增加,另一方面,機器折舊則愈來愈大,導至折舊占GDP的比重由民國六十九年(1980年)的10.1%上升到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15.7%。其結果是讓企業的收入再擴大,同時因為扣除折舊之後國民生產淨額會變小,也就是說,折舊擴大等於是產出被高估了。

第三,除了薪資所得占比在下降,經常性薪資總薪資的比例也在下降,由於企業降低經常性薪資支出,改以年終獎金方式支付,可以減少健保與退休金給付,以撙節支出;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為非典型就業人數增加,造成經常性薪資比例減少。不論是那一種原因,最終都會使得勞工退休以後收入減少,這會形成另外一種不公平。因此,如何鼓勵企業提高經常性薪資,這是另外一個政府應該努力的目標。

第四,我們最常看到的所得分配惡化指標,就是最高收入的20%家庭平均所得與最低收入20%家庭平均所得的比例,由民國七十年(1981年)4.21倍大幅擴大到去年6.15倍。其中最低收入家庭20%總收入的占全國總收入的比重由原本的8.8%下降到只剩下6.5%;相反的,最高收入20%家庭的總收入占比則由37.0%大幅上升到去年的40.4%。也就是說,過去這些年,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成長很慢,而高收入家庭的收入增加很快,導致所得分配惡化。

第五,從前年到明年的四年間,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每年平均漲幅預估達到2.3%,這是過去少見的情況。連續多年這麼高的通膨會明顯的造成實質薪資與實質購買力下降,這會讓民眾最有感。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大力拉高薪資,一方面應該要努力控制通膨,才能避免薪資被通膨吃掉

目前我國的通膨計算並沒有把房價包括在內,而過去這些年房價上漲的速度遠遠超過 CPI 漲幅,如果把房價也納入 CPI,那麼主計總處計算的物價指數上漲幅度將會更高,受薪民眾的實質所得會相對更低。

總而言之,雖然我國每年實質經濟成長率還維持在3%左右,但是實質薪資成長率遠遠低於經濟成長率;相反的,資本報酬成長率高於經濟成長率,使得薪資報酬占 GDP 的比重不斷下降,這是導致所得分配惡化最基本原因。因此政府應該努力拉高公教人員的薪資,同時設法鼓勵企業提高經常性薪資,這才是縮小國內貧富差距的最根本辦法。












聯合報黑白集/打詐死角怎清除?


2023-10-29 00:4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中部多所大學淪為「無卡分期」詐騙重災區,近百名大學生因此背債數萬元不等。此為示意圖,與新聞當事人無關。 記者黃仲裕/攝影


中部九校近百大學生遭「無卡分期」詐騙,民眾質疑國家打詐隊在哪裡?也有人認為學生沒社會經驗或貪小便宜才上當。其實,這起詐騙案恰恰凸顯詐騙不論是推陳出新,或是老哏新騙,都不能只靠喊口號或酬庸來打詐。

無卡分期業者廣泛運用金融手段,既有利行銷,也方便信用卡額度有限者或無卡學生。但魔鬼也從其灰色地帶滋生,洗腦鼓勵虛榮、過度消費事小,更惡劣的是綁上重利或半強迫消費,甚或以黑道逼債

此案更進一步混用無卡分期、投資3C產品、拉人頭賺佣金等話術,但骨子裡仍是放餌釣魚。試想,若有人說想花五千買你的高階手機,一定會直覺「當我傻呀」!但如果改為「簽個名助我取得新款手機,先給你感謝金五千,賣出後再分紅」,有多少人能抵擋這唾手可得的誘惑?

說穿了,就是詐團看準想賺快錢的人性與金融知識不足的弱點,讓大批學生上鉤;而政府連堵住新型態網路詐騙都來不及,老套路的詐騙就成了打詐死角。

但蔡政府打詐何嘗不是老套翻新打詐中心打詐國家隊打詐專責辦打詐綱領又是新世代、又是升級版,換個新招牌再忽悠人民一次,主事者被指是副閣揆人馬全無打詐專業,如何領導識詐、堵詐、阻詐和懲詐又如何清除打詐死角洗刷詐騙之島惡名











聯合報社論/民眾黨不分區,是超越藍綠消費藍綠


2023-10-29 00:41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葉信菉攝影


藍白合議題發燒之際,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名單也逐漸浮上檯面。流出的名單雖非民眾黨正式定案版本,也不乏觀風向意味,但其中最引發討論的,如獨派人士陳昭姿陸配徐春鶯等人,就不免令人懷疑,這樣的名單,到底是「超越藍綠」,還是「消費藍綠」?

政黨不分區立委名單既要能吸引選票,又要能反映政黨價值和理念。對民眾黨而言,在單一選區制的區域立委部分不容樂觀,因此要扮演黨主席柯文哲所說的「關鍵少數」力量,不分區立委至關重要。而民眾黨要從柯文哲的「一人黨」走向理念型政黨,也必須在不分區名單中強化自己價值與立場,才有助轉型。

但目前外傳的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名單,可說五花八門,無奇不有。柯文哲愛將黃珊珊、前時力立委黃國昌入列不令人意外,但包括國民黨朱系、韓系人馬,以及可能是由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指定的國民黨地方派系人物也列名其中,如果不是為了觀風向或帶風向,就令人匪夷所思了。

尤其名單上赫然並列著前「一邊一國行動黨發言人陳昭姿,以及外傳曾任大陸國家幹部陸配徐春鶯,最受爭議。表面上,陳昭姿是因推動代理孕母而獲青睞,徐春鶯則是要凸顯對新住民的重視而入列;但兩人代表的意識形態光譜,顯然不是簡單的「超越藍綠話術就可以打破。

政黨要提名徐春鶯或陳昭姿都沒有問題,然從政黨理念觀之,兩人正好代表政治光譜兩端,未來無論執政或在野,民眾黨要如何調和?例如,陳昭姿不但主張特赦前總統陳水扁,還被認為是支持一邊一國的「急獨派」,民眾黨是要其放棄原有立場,或者吸納之?而徐春鶯主張積極推動兩岸交流且與大陸黨政官方往來密切,如此立場與作法,民眾黨是要延續或禁止?這些問題,民眾黨必須說清楚,不容投機搖擺

此外,民眾黨不分區名單也可能納入國民黨派系人物,甚至傳出包括郭台銘推薦的國民黨中常委,以及前民進黨人士。這樣的名單布局,除了吸納不同政治光譜選票,還有裂解藍綠甚至政治分贓疑慮。如若成真,民眾黨成為龍蛇雜處大雜燴,要如何有效運作,不無疑問。

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名單,一開始是以海選為號召,鼓勵各方推薦自薦,但因海選名單幾乎都是政治素人缺乏政治號召力,因此又有了黨內推薦名單,形同是「公開賽」以外又指定「外卡」。從目前情況看,海選只是幌子,基於政治與選票考量的「指定名單」,才是主力。當初海選主張,不免也有騙票之虞

從政黨不分區名單,延伸到柯文哲主張的「聯合內閣」模式,背後的考量也呼之欲出。柯文哲的「聯合內閣」,潛在合作對象除了郭台銘,甚至還有「除了新潮流以外的民進黨人士」。「超越藍綠,以政策為依歸」說得冠冕堂皇,但政治操作上幾乎沒有實踐的可能,只是為了吸引選票裂解對手陣營,甚至是以權位為誘餌,回到柯文哲口口聲聲反對政治分贓

相對於民眾黨傳出「龍蛇雜處」的不分區名單,國民黨的不分區立委名單仍莫諱若深。不過先前曾有傳言稱地方派系以選票為要脅,要求列入國民黨不分區安全名單中。如若傳言屬實,原本應是國民黨門面的不分區名單,反將可能成為「政黨選票絕緣體」。如果藍白兩黨都以政治現實為考量,放棄政黨不分區立委的理想性和理念價值,那麼連立委要勝選也將十分悲觀不管藍白合不合,兩黨對不分區立委提名都應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