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3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內閣新瓶裝舊酒 四大任務能達成?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2827/web/ 

◆  聯合報社論/國民黨會重蹈二○二○敗選覆轍嗎?
◆  聯合報黑白集/摩登原始醫療奇觀
◆  經濟日報社論/內閣新瓶裝舊酒 四大任務能達成?






經濟日報社論/內閣新瓶裝舊酒 四大任務能達成?


2023-02-13 04:01  經濟日報/ 社論
蔡總統宣布陳建仁接任行政院長,期許新團隊是「溫暖堅韌」的內閣。記者劉學聖/攝影


蔡總統宣布陳建仁接任行政院長,期許新團隊是「溫暖堅韌」的內閣,並針對新內閣提出穩健邁向疫後復甦、強化社會安全體系、提升國家基礎建設、推動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等四大任務。

陳建仁在31日上任時,表示會建立「溫暖堅韌」的新內閣,似乎有意和蘇內閣區隔。但改組的幅度卻很小,並沒有給國人氣象一新的感覺,更與敗選責任的承擔不成比例,和過半民眾不滿意蔡總統拚經濟的表現以及期望內閣大幅改組的民意相左,因此陳內閣能有多少突破性的政策或積極的改革作為,已經被打上很大的問號。

再論四大任務。首先,「階段性盤整各項防疫措施」,似乎只求讓生活朝向更開放、正常,讓受到疫情衝擊的社會復原,聽起來顯得保守而且遲緩,並未正視去年經濟成長未能保3的局面和今年經濟更不樂觀的趨勢,許多對內、外的開放措施更遠遠落後於國際至少半年以上。

例如室內口罩鬆綁,遲至2月20日才部分解禁;小三通因疫情中斷三年,重創以觀光為主的金門,今年初實施僅一個月的「金馬民眾春節交通專案」,以金馬地區之民眾、陸配為限,以致雙方船舶合計載運只有4,299人次。7日起雖號稱續行「專案常態化」,仍排除台商、台生,離正常的小三通還遠得很。兩岸的空運航點,因疫情只剩四個,許多台胞返鄉過年還需繞道香港,倒退到三通之前,毫無溫暖可言。新內閣實有必要儘速增加航點,才能實現交通部長衝刺大陸觀光客100萬的目標,讓受創多年的觀光產業及時脫困。

在「社會照顧體系總檢討」方面,從育兒到長照,租屋到房貸,學貸壓力到缺工,再到掃毒、掃黑等措施,面對這兩年的經濟變局,確實是很大挑戰。曾任年金改革委員會召集人陳院長,卻對最早破產的勞保毫無任何改革作為,加上去年投資嚴重虧損,以致於勞保將在五年內破產,只知連年由稅款撥補上千億元,令人懷疑陳內閣會勇敢地改革社會照顧體系。

尤其受食物成本上升影響,CPI去年年增率2.95%創14年新高今年1月更惡化到3.04%,侵蝕薪資所得,更因房市三箭(健全租屋體系、房產稅制改革、建20萬戶社宅)全部跳票,使房價所得比創下歷史新高,讓青年和弱勢買不起、租不起和租不到的問題更為嚴重,而負責住宅、社福政策的官員大多留任,如何減壓人民的負擔、安定社會民心,令人擔心。

在「持續提升國家基礎建設」方面,竟是完善農漁村基礎建設,確保農漁民生計,提升農產品競爭力,強化中小企業體質,協助傳統產業再造,達到低碳目標等,大多和基礎建設無關,也難理解如何能強化農業、中小企業、傳統產業的競爭力或體質。

反而是八年8,800億的前瞻建設計畫,第1期及第2期特別預算合計3,300多億,行政院109年度總績效檢討報告,內容殘缺也沒具體效益,審計部的審查更指出,第1期特別預算已屆期二年,仍有39%分支計畫尚未執行完竣;第2期特別預算保留比率22%,部分已完工營運計畫效益未如預期。新內閣未確實檢討並詳實報告相關計畫執行成效前,應停止執行第3、4期特別預算,更不宜再另外編列基礎建設計畫。

最後,在「持續推動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方面,仍強調在過去推動5+2產業創新的基礎上,鞏固半導體產業優勢,讓台灣鞏固在全球供應鏈關鍵地位。其實是延續補貼優勢產業的扭曲性作法,造成產業發展失衡,付出所得分配及缺電問題惡化的代價。新內閣若不能提出補救之道,四大任務恐怕只是新瓶裝舊酒,依舊乏善可陳。













聯合報黑白集/摩登原始醫療奇觀


2023-02-13 03:57  聯合報/ 黑白集
面對缺藥議題,衛福部長薛瑞元11日下午緊急舉行缺藥研討會議,並親自主持,將勸說藥廠增加產能,若無法增加產能將由藥商加強醫院、診所、藥局等分配機制,解決缺藥問題。本報資料照片。記者陳正興/攝影


聯合報獨家報導基層藥局缺藥,抗生素、制酸劑、退燒藥都缺貨,藥師忙著調度藥物,甚至必須「以藥易藥自力救濟。而且不只西藥缺貨,許多中藥材和科學中藥也缺貨,中醫師同樣只能互相支援調貨。基層中西藥齊缺,政府不是反應遲頓,就是束手無策,台灣醫療被推回以物易物的摩登原始時代。

中西藥同時告急,原因各有不同,但除因疫情解封、疾患增加外,主要還是與原物料和藥材短缺有關。尤其中國大陸掌握了全球絕大多數的原料藥供應,國內中藥材更幾乎都來自對岸,而大陸疫情發展也讓自身藥物需求量大增,加上貨運交通受阻,都加劇了台灣的中西藥荒。

然而,去年大陸全面解封,疫情瞬間大爆發,民眾搶購退燒藥,蔡政府不但冷眼旁觀,還冷言奚落。尤其金馬民眾及兩岸台商呼籲重啟小三通時,當時的行政院長蘇貞昌竟以恐讓大陸民眾來台搶藥造成防疫破口為由拒絕;衛福部長薛瑞元更說,不一定是回來才會增加藥物需求,現在也能開始搜刮藥物寄過去。

蔡政府官員罔顧人道操弄反中卻沒看到原料藥和中藥材都主要來自中國大陸。蔡英文總統後來談話才表示願意對大陸疫情提供協助,雖是空話居多,但總算釋出善意。事實上,兩岸交流,互通有無,共同尋求和平繁榮發展,才是硬道理。












聯合報社論/國民黨會重蹈二○二○敗選覆轍嗎?


2023-02-13 03:59  聯合報/ 社論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左)、新北市長侯友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總統大選,國民黨情勢依然混沌。被認為可能參選的新北市長侯友宜和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迄今不是大打太極,就是大談團結;四年前退黨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一句「我在等國民黨的一套辦法」,幾乎已是最明白的表態了。但不論是起心動念語帶保留按兵不動,三人顯然各有顧忌;而其背後考量,無非避免重蹈民國一九年(二○二○)大選覆轍。但民國一九年(二○二○)的「覆轍」到底是什麼,國民黨真的記取教訓了嗎?

面對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此刻國民黨的情況,與四年前頗為類似。一來都是九合一選舉大勝、總統選戰情勢一片大好;二來則是競爭組合類似。上次大選,國民黨的提名,主要是韓國瑜、郭台銘與朱立倫三人的競爭,最後由韓國瑜代表出戰;這次大選,郭台銘和朱立倫仍然是潛在競爭者,侯友宜也與韓國瑜相同,都是現任市長。上次選舉國民黨慘敗,這次眾人戒慎恐懼,可以理解。

回顧四年前的大選,黨內主事者與競爭者以自利為出發各種盤算與算計,才是敗選關鍵。掌握黨權的吳敦義,企圖為自己量身打造初選制度;韓國瑜捨棄高雄選民付託,一句「Yes, I do.」重創「韓流」風潮;郭台銘初選落敗,仍謀求自行參選,後來雖未參選,卻造成藍營分裂。而朱立倫拒絕擔任韓國瑜副手,侯友宜等地方諸侯只想保留實力,與選舉保持距離,甚至刻意切割。初選紛爭,也擴大了支持者「非誰不選」的分化效應。及至吳敦義為能在選後持續發揮影響力,提出一份荒腔走板的不分區立委名單,還將自己排在安全名單內,致使輿論大譁,終為國民黨整體選情敲下最後一記喪鐘。

如今郭台銘有意再戰,卻不再如四年前高調,主要是不願再面對初選競爭;侯友宜之沉潛,則是要為「落跑」解套。朱立倫雖然強調絕無私心,一切以勝選為最大考量,但藍營支持者卻擔心,朱立倫是否會如四年前的吳敦義般橫柴入灶,一意為己謀私,將大好局勢拱手讓人。

平心而論,就個人條件而言,郭台銘、侯友宜與朱立倫各擁優勢。郭台銘在商界表現無庸置疑,長期關注公益事業,二年前捐疫苗助全民度過疫苗荒,累積了很高的民間聲望。侯友宜政治意識形態較為淡薄,相對免受政治口水侵擾,更是支持率最高的地方首長。而朱立倫歷經多個地方、中央職位,資歷完整;操盤九合一大選,也凸顯其政治功力。

但無論任何陣營,都不可能有絕對完美的候選人,各擁優勢,也各有缺點。如果黨中央能夠毫無私心,以勝選為考量提出候選人,而未獲提名者也能全力支持黨提名人選,優缺點就能互補;反之,則是內鬥與觀望搬上檯面,缺點無限放大,優點變得微不足道。

國民黨雖然在去年九合一選舉大勝,但要在明年大選「下架民進黨」,情況仍不容樂觀。在野陣營迄今仍無整合跡象,如選戰形成「三強鼎立」局面,只會讓民進黨因此得利;國民黨提名紛擾,如果被帶到選戰中,則會讓藍營自己先分裂。可以說,步步為營且團結的在野陣營,都未必能達成政黨輪替目標,何況是分裂。

民國一○九年(二○二○)殷鑑不遠,如果國民黨的政治領袖為一己之私扭捏作態或謀求以權術換取權位,必定會讓原本凝聚的民心逐漸流失;而如果提名底定後仍各自為政,更將是自掘墳墓。黨內初選也好徵召協調也罷,如何能夠促成黨內團結,才是首要之務;有意參選的藍營政治人物也應捫心自問,競逐大位究竟是為了權力或者人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