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3日 星期一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期待島國的「藍」色經濟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2827/web/ 

◆  拒陸官員弔唁 破冰失契機
◆  大師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佛光樓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期待島國的「藍」色經濟
◆  夏立言訪陸…九二共識 重新拉往各表方向
◆  陸釋放訊息…回到九二共識 兩岸春暖花開
◆  朱雲漢的真知灼見…期許引導AI為善、制止為惡的使命
◆  盼有溫暖體恤的新學期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期待島國的「藍」色經濟


2023-02-13 05:07  聯合報/ 郭瓊瑩(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主任兼教授)


二月二日國際濕地日剛過。「」為濕地的古字,望文生義就是水與陸交會之處,過去它一直被視為無用之地,因此很多有「湳」、「浦」、「澤」、「埤」、「洲」之地名均可考證原為低窪、不受青睞之地。

依國際拉姆薩Ramsar公約定義,凡「沼澤、泥沼地、泥煤地或水域所構成之地區,無論是天然或人為、永久或暫時、靜止或流動的淡水、鹹水或兩者混合,其水流低潮時不超過六公尺者」均可定義為濕地,它包括了海岸、內陸以及人工濕地。

台灣的「濕地保育法」歷經廿多年之立法倡議,終於民國一○二年(二○一三年)立法通過,並於民國一四年(二○一五年)二月二日正式施行,具有特殊意義。迄今已公告的濕地計一二八處,包括國際級、國家級及地方級,惟也因島國平地資源有限,多數濕地均位於西部平原如觀音藻礁、七股鹽田、潟湖、香山濕地…等,其土地利用確有諸多競合之威脅,如風機、太陽能光電、養殖以及大型填海造陸工業區之開發…等。

近年因應氣候變遷之威脅,專家長期研究發現,「濕地」之碳匯功能高於森林,當干擾變動不大時,各項開發與生產過程產出之CO2可長期貯存於濕地中。

換言之,原是被視為無用之地,在民國一三九年(二○五○年)淨零排碳之標竿驅動制約下,除了用科技降低製程中之碳排,另一方面更需透過人工造林(綠碳)與保護濕地(藍碳)增益碳匯效能。依「濕地保育法」精神,濕地之保護、保全、修復乃至人工濕地之創造,它必須結合保育與明智利用以極大化生態系服務與生活地景保全。

台灣雲嘉南地區有許多魚塭、鹽田,昔時潟湖留下之低地、埤圳系統…若結合潮間帶保護與海岸林復育,應可轉化為重要的碳匯資產。即便台灣島嶼之海岸與河川並未盡有利於行船,但西部台十九線、西濱快速道路若得以運用水路行船,替代耗能的公路運輸減碳外,在觀光旅遊面應可開創另類利基。

日前,台北巿蔣巿長因內湖交通問題,提出是否可強化藍色公路水上運輸功能,許多人或未必有感,但就台北盆地發展史而言,我們本靠河運與國際貿易接軌的。今日只因公路取代河運,再加上河川清淤曠日廢時政績難以立竿見影,也因此一直被忽視。

以大台北都會區而言,基隆河、淡水河、新店溪、大漢溪之河運功能早已衰退,但若這是另類「藍」色經濟曙光,且是低碳環保路徑,為何不可成為國家重要基礎建設計畫?

紐約與紐澤西之渡輪、香港與九龍半島之渡輪又快又便宜,解決了開車通勤族之困境。如果基隆港與沿岸各社區得以推動內港與外港之綠色水上運輸,同樣也可舒緩水都山城之交通困境。自濕地藍碳到藍色公路經濟,此絕非天方夜譚,實繫乎治理者之遠見與智慧。










拒陸官員弔唁 破冰失契機


2023-02-13 05:07  聯合報/ 孔令信/大學教師(台北市)


星雲大師的圓寂追思法會原本就是一個宗教性懷念與感恩告別儀式,向大師告別,完全是個人與大師之間的因緣關係。蔡政府卻在大陸派團來台弔唁人員名單上做了「嚴審」的動作,讓葉小文等部分中國官員被拒絕來台。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在回應國台辦的抗議時表示,原本申請的一百廿人,包括陸港親友、信眾寺友、宗教人士都已核准,但因過去陸委會及國台辦間有業務聯繫機制及慣例默契,若是國台辦或統戰部門的現職人員,必須依照機制提出申請;基於入境目的、維安等級,都須按照慣例安排。

蔡政府當然有權審核入出境人士,但這是向大師告別,入境目的單純,行程與兩岸「官方互動機制」慣例並不相同,更重要的是全團是「團進團出」,基本上是由佛光山發出邀請、安排相關行程,明顯地是民間交流而非官方協調交流。蔡政府既然能同意大師的親友、信眾及宗教人士來台,卻特別對於中國官員「拒絕來台」,不啻向大陸方面發出「官方代表弔唁就不必了」的訊息。

陳建仁內閣在這次的兩岸民間交流中「過度謹慎」的因應,不但沒有廣結善緣,反而自綁手腳,不敢大方和對岸涉台官員接觸,錯過了兩岸交流破冰的契機。

拒絕對方官員的理由牽強,既是同一個弔唁團,若真有涉及到國安與立即危險人物,當可理直氣壯拒絕入境;然而,想藉以往機制來要求對方官員申請,根本架床疊屋反造成更大的不便。

星雲法師是兩岸宗教界與全球華人推崇的大師,他的圓寂告別是佛光弟子發心而舉辦,大師是乘願來去自如的菩薩,豈會在意?可惜的是,蔡政府和綠營人士表面上接踵趕往佛光山弔唁,對於大師超然物外的胸襟卻一點都沒有體會。忘了六祖慧能的「幡動?風動?心動?」之爭的禪趣,一再自我設限;自己的心動得不得了,卻怕人看見,找了好多理由來遮掩自己的「害怕」!英仁體制只知謹小慎微,不敢大開大闔!由此可見啊!










大師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佛光樓


2023-02-13 05:07  聯合報/ 吳敦義/前副總統


二月五日,正當大多數國人歡度元宵之際,詎料傳來星雲大師圓寂的噩耗。今天,佛光山就要舉辦圓寂讚頌典禮,送大師最後一程。

民國七十九年六月十八日,我就任高雄市長。佛光山雖在原高雄縣區,但它是南台灣最殊勝的佛教聖地,所以我常至佛光山向星雲大師請益,這份因緣並未隨我的身分與職務不同而改變。

多年來,每逢佛光山有重要活動,我都盡可能參加;每隔三、五個月,若是有南部行程,我也都會到佛光山聆聽大師開示。因為與佛光山互動頻仍,與大師座下的慈惠法師、慈容法師、慧傳法師、現任住持心保法師、佛光會祕書長覺培法師乃至主廚蕭師姑等等都極熟稔,因而聽聞大師捨世,實至感哀慟。

二月八日,我與內人至佛光山雲居樓大師靈前獻花致哀,思及過往種種,悲慟之情遽湧心頭;接受媒體訪問時仍未能自抑,致而中斷訪問,對媒體朋友誠是抱歉之至!

民國一○五年三月二十七日佛光山在高雄小巨蛋舉辦禪淨雙修大法會,我受邀參加並致詞,當時的高雄市長陳菊未到場,僅由副市長吳宏謀代表出席。不過,在我之後致詞的星雲大師,卻在結束講話前説:「吳副總統很能幹,他本來就是我們的高雄市長,但他的後繼者陳菊市長做得比他好。」大師的話,在場僧俗二眾大多認為是客套話,但部分親綠媒體卻藉機大做文章,甚至以「星雲當面稱讚陳菊  打臉吳敦義」大加渲染,有些藍軍支持者為我大抱不平,嗔怪大師「損吳捧菊」,我則以「大師是當敦義為自己人才如此」安慰大家;事實上,即使我出國,如果大師在美國西來寺或日本的本栖寺,都會約我見面,我們的情誼可見一斑。何況佛陀紀念館園區內諸多工程,必須市政府高抬貴手,大師説些讓陳菊開心歡喜的話,並不為過啊!

民國一○三年七月三十一日深夜,高雄發生連環氣爆,造成三十二死、三百二十一傷及多戶民宅受損的悲劇。隔日,馬英九總統即南下至現場勘災、慰問傷亡人員及家屬,我則在馬總統南下的次日回到高雄,為救災人員打氣並自掏腰包捐了三十萬元聊表心意。隨後馬總統即打電話給星雲大師,禮請佛光山承辦一場全國性的追思祈福大法會,以慰七三一氣爆及稍前一周澎湖空難的亡者之靈,星雲大師當即應允。

然而,由於法會舉辦日期緊迫,籌備時間有限,大師座下弟子壓力甚大;令人意外的是,在籌備協調會上,公部門的代表居然公開反對星雲大師以承辦單位身分致詞,致使佛光山代表至為不悅,協調會瀕臨破局,法會也可能因而夭折。幸好我指派參與協調的行政院南部服務中心副執行長林清強積極斡旋,雙方終於取得共識,法會也如期於八月十二日在高雄小巨蛋舉辦。

猶記,那年國民黨主席改選,我在選前至佛光山拜訪,大師勉我務必參選以振興國民黨。他言詞愷切地說:「如果你不選,我來選!」關心敦義與黨國之情,溢於言表。

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問我一生何所求,平安幸福照五洲。」這是大師自撰的詩偈,誠為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身求安樂的菩蕯情懷。

提倡人間佛教、展現佛教現代化風貌,大師對佛教與國家貢獻甚多。如今「大師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佛光樓」,至盼大師乘願再來,度化娑婆世界苦難眾生,阿彌陀佛!











夏立言訪陸…九二共識 重新拉往各表方向


2023-02-13 05:07  聯合報/ 陳賀煦/研究生(桃園市)


「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立場沒有變過」,根據國民黨新聞稿,在與國台辦主任宋濤的會面上,國民黨再次公開重申「一中各表」的立場,這個行動具有重大象徵意義-這是繼習近平在民國一○八年(二○一九年)發表「共謀國家統一的九二共識」後,國民黨試圖將「九二共識」重新拉往「各表」方向的一次嘗試。這次,國民黨能成功讓九二共識贏得台灣人民的信任嗎?

此次訪陸的目的,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的定位是「顧民生、解決問題」,從已公布資料顯示,夏立言一行確實以訪問台商、台生為主;而就實際經貿交流方面,也向陸方傳達台灣農漁民和各產業心聲,希望處理需要解決的問題。在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會晤時,這些意見也獲得陸方積極正面回應。這凸顯九二共識在解決兩岸事務性與經濟性問題上的實用性。卅年前,九二共識被發明時,本就是要處理國共內戰後因兩岸阻隔,無法通商通航的問題;九二共識是否再次發揮其功效與特性,並成兩岸關係穩定的壓艙石,值得玩味。

夏立言在宋濤面前坦然宣示「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原汁原味還原九二共識的舉措,具有重大政治宣示意義。此外,不僅是公開宣示,更搭配以關懷台商、恢復航點等實際行動作為支撐。

以對等、理性的姿態帶回實質的經貿成果,並重現九二共識中「一中各表」的重要內涵,堪稱是夏立言一行訪陸最大的貢獻,也是美中台兵凶戰危、兩岸關係緊張中為數不多的好消息!













陸釋放訊息…回到九二共識 兩岸春暖花開


2023-02-13 05:06  聯合報/ 吳建國/退休大使(新北市)
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右)九日在北京會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左)。 圖/國民黨提供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半年內二次登陸,這次還連續見了宋濤、王滬寧,這是兩岸關係轉折的一件大事;大陸涉台高幹藉此會見,對台灣、美國及國際釋放重要訊號。

對台灣-藉此告訴蔡政府與台灣人民:兩岸關係絕不是鐵板一塊,只要回到「九二共識」就能春暖花開,開啟晤談之門。注意王滬寧強調「台獨與和平水火不容」,因此號稱延續蔡英文「四個堅持」、以「和平保台」替代「抗中保台」路線的「務實台獨工作者」賴清德,無論姿態如何放軟、言詞如何轉調,只要不脫下「台獨」標記,對大陸一切示好都只是竹籃打水,無法改善兩岸關係。

對美國-別再「以台制華」把台灣推向火線,想在台海製造第二個烏克蘭、拖住中國崛起。兩岸問題不同於俄烏衝突。美國介入兩岸爭端無法站在道德制高點。再者,美國不是鼓吹兩岸問題和平解決嗎?只要美國這「境外勢力」不攪和,兩岸隨時有坐下來談的機會;請美國自證其言,選擇台海是要戰爭或是和平。

對國際-美國一直稱中國要以武力進犯台灣,改變南海與台海現狀,因此呼朋引伴要求盟友對中國孤立制裁。現在請國際看看,若非美國摻合,兩岸有機會回到馬政府時期的合作共贏。兩岸可以談,「和則兩利,戰則雙輸」。大陸與台灣不管以何種理由點燃戰火,只會讓美國鑽空子、漁翁得利,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成泡影。

夏立言這次訪陸,比去年八月登陸多了天時、地利,可以預見蔡政府主管兩岸關係的陸委會必會酸言酸語,講一堆反對黨不能代表政府、兩岸只能在不設先決條件下復談的空話;綠媒與 1450網軍、側翼則會激烈攻訐,抹紅抹黑、帽子滿天飛,卻改變不了民進黨對兩岸關係無計可施,賴清德所謂的和平保台,只不過是抗中保台的偽裝。











朱雲漢的真知灼見…期許引導AI為善、制止為惡的使命


2023-02-13 05:03  聯合報/ 陳力俊/中研院院士(新竹市)
中研院院士、中研院政治所特聘研究員朱雲漢5日辭世,享壽67歲。圖片取自中研院政治所網站


朱雲漢院士於日前溘然辭世,英年早逝,令人不捨。朱院士是國際知名研究國內外政治經濟、兩岸關係、民主化等領域泰斗級學者,但近年來亦致力於研究人工智慧(AI)對人文社會之影響。本人因為協助財團法人中技社規劃 AI 相關研討會,有緣邀請朱院士分別於民國一○七年、一九年(二○一八年與二○二○年)以「AI在政治領域的影響跟挑戰」以及「展望後新冠病毒世界的科技與社會:AI 帶來的社會、政治與經濟變革機遇與挑戰」發表精闢演講、分享真知灼見,得以略窺堂奧。

朱雲漢院士在「AI在政治領域的影響跟挑戰」演講中作有系統的論述。首先是已經產生的一些影響,包括國家職能、政府機器運作的整個影響。社交媒體的風行造成嚴重問題,AI技術跟大數據也可以把政治過程、政治人物的言行更透明化。一方面國家的管理能力可以跳躍式的升級,人力可以大幅精簡;如沒有隱私權保障的邊界,國家將來可以對社會做無死角全覆蓋性動態管理。另一方面,它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將來網路戰爭形勢會非常恐怖。

AI 技術跟潛能帶給人類社會非常大的政治難題。社會內部、富裕國家與落後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會變成極為可怕。但如果能夠有新的社會契約跟新的國際規範,讓數位科技生產力快速提升,以及普惠性的效益能夠全面釋放,有可能透過 AI 革命把人類社會帶向分享經濟跟社會主義的境地。

在民國一○九年(二○二○年)演講中,他首先談到 AI 大顯身手,包括生醫科技運用、宏觀疫情監控、疫情阻隔與風險管理、虛擬互動替代實境互動、機器人替代自然人;人類將全面迎接 AI 驅動的社會變革之巨大挑戰,涵蓋超級智能政府、超級科技巨獸的來臨數位資本主義與數位共產主義的競爭,以及為善 AI 與為惡 AI 的拔河。再論及超級智能政府成為必然趨勢、國家與市場的地位升降、智能政府對自由權的威脅以及在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關鍵角色。

朱院士並痛言巨大到無法無天走火入魔的注意力經濟,對社會的扭曲、壓制創新與競爭、威脅民主與人權、扭曲財富分配與製造社會對立與仇恨;分析數位資本主義與數位共產主義的競爭,數位作為生產要素的特質,集體創造、數位資產的權利界定與分配、AI 時代的生產與分配的創新模式、AI 時代的必要社會保障制度。總結強調引導 AI 為善、制止為惡,並期許以「AI 為善」為時代使命。

朱院士並自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起,領導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團隊中技社支持下,進行三年為期的「AI 治理準則探討研究。中道遽逝,但已打好堅實基礎,所遺團隊成員皆為崢嶸學者,必能秉持道德風範,以豐碩成果告慰朱院士在天之靈。













盼有溫暖體恤的新學期


2023-02-13 05:03  聯合報/ 張芬芬/台北市立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台北市)


老師好累!學校今天開學,全國中小學老師已上緊發條,準備承接新學期工作。在此之際,防疫指揮中心宣布二月廿日室內口罩解禁,唯學校晚二周實施,且學校可自主加嚴。

對此延後與加嚴的口罩新制,老師必會配合,然想到即將面臨的每日測量體溫、防疫消毒、填表上傳等瑣碎的工作,更為加重老師的「開學前焦慮症候群」,因為八爪章魚似的日子又將降臨!

老師像什麼?過去老師像園丁、牧羊人、心靈工程師。現在老師像八爪章魚、血汗勞工、責任無限公司—這些新圖像凸顯台灣老師工作忙亂、負荷超標,其中更隱藏著不解和心累。

目前台灣老師所處脈絡不僅是世紀大瘟疫,更有上路三年半的一○八課綱;這是廿年來最大規模的教育改革,理想高遠,師資與課程教學的調幅甚大,再加上考招連動。還有插入的新政策—雙語教育、本土語課程、生生用平板,種種變因匯集,造成台灣教師負荷空前沉重,疲累感日趨嚴重。

民國一○六年(二○一七年)教育部曾為減輕教師負荷而推動行政減量,作法是延長評鑑、減少研習日數;然實際上教師行政負荷卻有增無減,甚至為此犧牲教學本務。

以學校公文量看,筆者詢問北北桃三都十所國中小,民國一○九-一一一年(二○二○至二○二二年)公文量,整體顯示三年來收文量向上攀升;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全校收文約八千到九千五百件;以一年上班二百五十日計算,每日收文卅二至卅八件。有些公文公告或存查即可,僅需做幾個電腦動作,但經年累月的這類機械操作,帶給老師的是時間和思維的碎片化,甚至讓思維陷入枝節,難以凌空見林。

這樣的腦力使用不利老師的統觀,讓老師像陀螺般旋轉,不易覺察行進方向。何況很多公文,後續的處理是動員全校人力物力,進行系列宣導、調查、評鑑或比賽;這類活動往往還包括規劃、執行與撰寫報告等皓首窮經的工作,可能全校老師都被某紙公文帶進行政深淵裡。

老師的疲累不止來自龐雜的公文處理與瑣碎的電腦作業,更多來自心累—對台灣教育的不合理現象、不友善氛圍及不專業表現,覺得不解,卻要盡力配合所帶來的心累:

一、不合理現象:成就明星學校/校長/老師/學生比正常教學重要嗎?為何不是改進英語教學,而是推動雙語教育?新舊評鑑的本質有差別嗎?外鑠規範過多,是否斲傷老師的自發自主?

二、不友善氛圍:民國八十八年(一九九九)這類申訴專線給學校和老師帶來灰心挫折;高中生申訴案裡學生對學校、老師的對立態度;零體罰法規對老師管教能力的負面預設;愈發頻繁的霸凌/性平申訴造成的疏離。

三、不專業表現:大學學測數學命題難易度暴起暴跌;學習歷程檔案不用於高中生性向探索,卻用於大學選才淺化教材窄化史觀,奢言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新內閣上路,號稱溫暖堅韌,我們期待未來的教育政策展現溫暖體恤、堅守專業。溫暖並非以情感勒索老師,讓老師無奈配合,消耗能量;而是提出符合教育專業的政策,激發老師前行的熱誠,且真心誠意照顧老師的心理健康,減輕老師負荷,回歸教學本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