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家觀點】范疇/中國金融地下水系出問題了
◆ 【名家觀點】徐遵慈 / 正視新南向國家政治風險上升
【名家觀點】范疇/中國金融地下水系出問題了
2023/02/14 02:48:36
經濟日報 范疇(作者是「前酹預策」創辦人)
金融如水。金融體系用比喩說,可分為地上水系和地下水系。這兩層水系,都有湖泊、蓄水池、引道、方向、流速等等所有和流動性相關的因素。差別在於,地上的可觀察、可測量、可預估,但地下的不能。引起金融風暴的,往往不是地上水系,而是地下水系。由於事前不容易看到,事後諸葛亮們就稱其爲「黑天鵝」。但事實上,只要戴上眼鏡,事前就可看到那其實是灰犀牛。
30年前,一個台商朋友在內蒙古買了一塊數百平方公里的草原,準備養馬及騎馬,買的時候芳草滿地,地塊上還有九個「海子」(蒙古語的「湖」)。15年後,寸草皆無,海子都枯竭了,地塊上只剩九個大坑。那是因爲那塊草原的地下有個水系,通道的走向和流域都無從得知。反正,地上水都由地下流失,去了哪裡不知道。
每個國家的金融系統都有地上、地下,這是常態。國與國之間(或說主權貨幣之間)差別在於:兩層之間的總流量比例、流速、流域。以美國為例,美元體系的地下水極大,且貫穿全球;雖然美國政府避諱提到此事,但是,有所感知的人,即使是普通平民,永遠可以從豐富的自媒體當中一窺究竟,近可財富自保,遠可究責政府及機構。
中國則不然。人民幣及外匯的數據,屬於「國家機密」,凡是質疑官方數字者,輕則禁言、封(互聯網)帳號,重則入獄。那麼,中國金融的「地上水系流失至地下水系」的問題究竟有多嚴重?
2月11日,中國網站上出現被稱為「數據挖掘機」的「老蠻」(蠻族數據)之一篇貼文,這位民間學者多年來逃竄於中國各網站上,其預見的指標性極強,且帳號屢禁屢返。此處一字不改摘錄要點如下:
「…民國一O九-一一年(2020-2022年)我國全口徑順差貿易(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及非金融類投資)合計達到了 1兆8,977億美元,但是這筆主要由民企出口掙出來的順差資金,沒有在任何宏觀金融數據裡體現出來。它憑空消失了 ! !…近兩萬億美元失蹤意味著什麼?…這處失血傷口如果找不到…第一個後果就是外債會大面積暴雷…人民幣就此變成廢紙…糧食安全和能源安全都無法得到保證了…再接下來,戰爭一定會爆
發…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能不能熬過去,我個人是存很大疑問的。」
其實這完全不是新聞,早在大半年前,台灣的民間經濟學者已經在熱議這問題了,其中一位正確地指出:「美元和人民幣兩權流動性只有一個方法可以交流,就是經過央行的資產負價表,但經過央行資產負債表一定會導致外儲變化」。這道理就說明了一件事:民國一O九年-一一一年(2020至2022年)間中國官方宣布的外貿順差近2兆美元,然而期間内也是官方所公布的外匯存底數額並未顯現,同時期的中央財政及全國地方財政,皆處於赤字擴大狀態,答案似乎只能有一個:人民銀行及國有銀行通過五鬼搬運作帳,用帳外方式把錢挪去填補各種金融窟窿,例如 P2P 融資平台的數千億暴雷、房地產業暴雷、城投債暴雷等等。
關鍵問題還是,地下水系的窟窿究竟有多大?中國官方數字中,單是地方政府的帳面負債就是人民幣70兆元,加上帳外的65兆元城投債,這已經超過全國132兆元的 GDP。民國一一一年(2022)全中國地方政府的總收入才11.5兆元,單單付利息就吃掉了70%。中央政府的應對是「誰家的孩子誰家抱」,明白表示「地上水系」巳枯竭了,再也無能五鬼搬運了。
我依稀看到了朋友的內蒙古牧場。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哲學所碩士、台灣大學哲學學士、新加坡國家初級學院理科;連續創業者,從事數位教育、數位遊戲、衛星遠距教學、零售連鎖、人力資源、企業及政府組織戰略等行業於美國、新加坡、台灣、中國達30年。曾出版《台灣是誰的》、《中國是誰的》、《大拋錨》、《台灣會不會死》等書(台灣八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