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9日 星期一

【專家之眼】英國的今天,台灣的明天:損不足以奉有餘

◆  【專家之眼】英國的今天,台灣的明天:損不足以奉有餘
◆  【專家之眼】解釋超徵 不要胡說八道!






【專家之眼】英國的今天,台灣的明天:損不足以奉有餘


2023-01-09 07:53  聯合報/ 劉明德/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政治學博士
英國10萬護士日前大罷工。歐新社



幾天前,專欄作家 Allister Heath 在每日電訊報《Telegraph》發表「Nobody wants to confront the truth:Britain is becoming a poor country」一文,某報給這篇文章下了個很貼切的標題:「英國正變成窮國 卻無法弄清楚原因」。那麼,本文就來探討英國變成窮國的根本原因。

老子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這句話的意思是「好政府想盡辦法促進社會階層流動,壞政府想盡辦法阻止社會階層流動」。因此,只要看看一個國家的貧富差距,如果明顯,那就是壞政府當政,反之,就是好政府當道,像北歐國家就屬於之道,而台灣和英國就屬於之道

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很多國家都有罷工,但若問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全世界罷工最多的國家是哪國?那麼,應該是英國。為什麼罷工現在成了英國人的「全民運動」?這也是本文想要解開的謎,而這個謎跟「英國為什麼變成窮國」有著同樣的答案。

在解謎之前,先看一段小過去。民國一一O年(2011年)11月30日有超過200萬名英國公務員罷工。民國一O三年(2014年)7月11日,英國數十萬公務員罷工;民國一O五年(2016年)4月,英國的初級醫生全體發動「5日大罷工」,被認為是英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醫療罷工;民國一O七年(2018年)2月22日至3月16日,包含劍橋、牛津在內的眾多大學教師罷工…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6月27日,英國刑事律師罷工,這是英國史上第一次的律師罷工,罷工延燒到10月10日才落幕。

時序進入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11、12月罷工潮來襲。鐵路、海事和運輸工人全國聯盟在11月10日罷工,12月13、14、16、17、23到27日又罷工;英國150所大學的7萬名教師在11月24日罷工,同一天,蘇格蘭的中小學和部分幼兒園教師罷工;11月24、25日11.5萬名郵政員工罷工。12月15日以及20日,10萬名英國護士罷工,是護士工會成立106年來的首次罷工;12月21日,數千名英格蘭和威爾士的救護車接線生罷工;12月23到26日28到31日有1,000名邊檢人員罷工…。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的第三天,鐵路員工又罷工了,而且長達一周。

展望未來,英國人還將罷工,因為裝睡的英國政府是叫不醒的。

為什麼英國人被迫罷工?其一,因為工作量過重。為什麼過重?因為縮減人力,明明是該雇二個人卻只雇一個人,當然負荷過重。其二,因為非典型就業太多。在英國,整體有三分之一的學術人員不在編制內,其中,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LSHTM)的比例高達72%

其三、退休金大幅縮減。資方(包含政府)的藉口是財政困難。為什麼會財政困難?錢若不是亂花、被高管中飽私囊就是被高管拿著「退休基金」去投資而賭輸掉了,以至於能拿到的退休金減少了35%。其四、待遇太低。根據大學和學院聯盟(UCU)秘書長 Jo Grady 所說,英國高教員工的實質薪資不增反減,「自民國九十八年(2009年)以來下降了25%」。

那麼,怎麼證明英國政府是「損不足以奉有餘」呢?這裡引用倫敦國王學院化學系教授 Helen Coulshed 的話:「一些副校長們的年收入達到了50萬英鎊,並且可以報銷各種奢侈品的費用。與此同時,學校裡的教職工和博士生卻在使用 food bank (領救濟)。」這裡的副校長代指大學董事會、校長、副校長們等管理層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導致今天英國不可挽回的衰敗,不是一時半刻生成的,不是俄烏戰爭所觸發的高通膨造成的,也不是脫歐造成的,而是英國政府從民國六十八年(1979年)至今所不遺餘力推動的新自由主義,已經四十年多了,這是英國所有問題的癥結所在。

新自由主義是什麼呢?其實就是私有化和壓榨:不斷削減人力、縮減公務預算、大砍退休金、賤賣國產、國營事業(鐵路、水、電力、油氣、電信、郵務、公宅…)私有化教育私有化公醫私有化污名社會福利變賣公共設施(如公立的圖書館、公園、游泳池、博物館、警察局等),以上都是發生在英國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

在新自由主義的鐵蹄之下,英國逐漸變成了兩個世界,一個是世襲人世界:衣食不愁、住豪宅、上牛津劍橋、出入高檔餐廳。另一個是世襲人世界,即使有工作(因為低薪)都必須排上長長的隊伍以領取免費食物,並在暖氣與食物之間做著艱難的選擇,這就是英國的現狀,沒錯,您沒有看錯,曾經大英帝國

台灣政府跟著英國實施新自由主義:替富人減稅、炒高房價、醜化公務員、剝奪公務員該有的待遇、破壞文官體制、醜化國營事業、國營事業民營化、確定給付變成確定提撥、壓榨員工、非典型就業滿天飛成立國安基金…種種「損不足以奉有餘」,導致人心不安,有一天,台灣就變成了另一個英國。










【專家之眼】解釋超徵 不要胡說八道!


2023-01-09 07:33  聯合報/ 陳國樑/政大財政系教授
2022年稅收超徵,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布普發現金每人6000元。本報資料照



稅收超徵的檢討,最大的障礙在於—行政部門一味的自以為是、不肯認錯;最讓人失望與不解的是—積非成是、顛倒是非。

根據媒體報導,對於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稅收之所以超徵,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原因在於:「政府編列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營利事業所得稅,當時是以經濟成長5.08%來編,但實際成長6.53%。」此言顯示上從首長、下至幕僚,對於總體經濟數據都沒有足夠的認識,貽笑大方。至於:「超徵是政府行政效率與民眾努力成果」之說,則是囂囂然地綁架國人,強登為其宣揚行政領導政績的樂隊花車。

行政院院會於民國一一O年(2021年)8月26日通過《一一一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並送請立法院審議,蘇院長所言之「經濟成長5.08%」,乃指中央銀行於民國一一O年(2021年)6月17日召開第二季理監事會、上調民國一一O年(2021年)台灣全年經濟成長率預估之數值;而「實際成長是6.53%」,乃指行政院主計總處國民所得統計所公布之民國一一O年(2021年)經濟成長率實現之數值。

首先,財政部預估稅收,所使用之總體經濟環境參數,來自央行的估計結果;若將稅收預估失準,歸因於總體經濟實際表現超乎預期,是財政部將責任「甩鍋」給央行。又,過去九年,稅收有八年超徵,是以央行一次又一次地錯估總體經濟局勢,財政部則是「死心塌地」的一次又一次地被央行「誤導」,乃至稅收累計超徵1.6兆;「政府行政效率」?讓人笑到哭出來!

其次,中央銀行估算之「經濟成長率」,其定義為當年度相較前一年度,實質 GDP 的變化情形。由於「實質 GDP」係根據「基期價格」計算,稅賦的課徵,是根據「當期價格」計算,在價格不斷變化的情形下,以「實質」之經濟的變化,估算「名目」之課稅收入的變化,道理何在?

退一步言,不考慮實質與名目的差異,在成長率為6.53%下,民國一一O年(2021年)所實現的 GDP 為21.74兆元;若該年成長率僅有5.08%,略加計算可知,GDP 會下修為21.44兆元。換言之,超乎預期的成長率,使 GDP 上升了2,959億元。

然根據財政部截自目前之估計,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超徵數卻是4,500億元。試問,何以2,959億元超乎預期的經濟成長,竟然可以帶來4,500億元的超徵稅收?由於稅收等於稅基乘稅率,難道我國「有效稅率」高達152%(2,959億元 ´ 152% = 4,500億元)?

目前財政部對於稅收預估採黑箱作業」;表面的說詞是:稅收之預估,以過去年度實徵數(結算、未分配盈餘與暫繳申報自繳稅額以及查核補徵稅額)為基礎,參據預測之經濟成長率,並納入稅制調整因素編列之。按此,稅收之預估,參數有三:過去實徵數、經濟成長率與稅制調整因素。過去實徵數為實現數據,不會有預估失準的情形;因此,稅收預估失準,問題只可能出在經濟成長率預估與納入考慮的稅制調整因素。

但在經濟成長率預估符合「預測效率性」下,據以編列之各年預估稅收與實現稅收之誤差(實際稅收減去預估稅收),會出現正值與負值交錯的情形;亦即,超徵與短徵應交互出現,絕不會有過往九年、八年超徵偏誤現象,按此推論,可以進一步排除經濟成長率預估失準的因素。

因此經由消去法,稅收預估會出現系統性低估,「魔鬼」就在稅收預估過程中,納入考慮的稅制調整因素。一般而言,基於穩健原則,財政部對於稅收預估會趨保守,不僅容易達成預算數,也能抑制政府支出過度成長;在實際操作上,則可以透過試算、審慎挑選稅制調整因素,來達成目的。

所以解決稅收估計之系統性偏誤,其實一點也不難,只消建立稅收預估的標準作業流程、杜絕目前之「黑箱作業」,人為判斷所造成的系統性偏誤,必然會大幅地下降。

最後,真正難打的是地穴深處的「大魔王」—檯面下的稅制結構問題。如果超徵是在陳腐老舊的稅制下,因「不明不白」的規定,而使國人「莫名其妙」多繳的稅,那麼超徵的稅收就是「不義之財」。在建立稅收預估標準作業流程之際,必須同步全面檢討稅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