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7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N倍券發放非當務之急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1809/web/ 

◆  聯合報社論/國安外包美國,民眾能放心送子弟服役?
◆  聯合報黑白集/藍營倒戈演義演不完
◆  經濟日報社論/N倍券發放非當務之急






經濟日報社論/N倍券發放非當務之急


2022-12-27 05:19  經濟日報/ 社論
政府起初發放三、五倍券是以達到振興經濟為目的。(本報資料照片)



財政部預估今年稅收將超徵逾4,500億元,因而引發立委要求財政部發放現金,還稅於民。財政部代理部長阮清華表示,雖然總預算實徵數超過預算數,但加入特別預算仍有短絀;若要還稅於民,恐怕得舉債支應。所以,不如採用過去三、五倍券形式。

發放三、五倍券是為了達到振興經濟的目的。然而,是否有可能既未達到目的,卻反而引發通貨膨脹?這有待學理解釋,以及進行資料驗證。我們可以先檢討去年國發會所發行規模達到 1,200 億元的五倍券影響效果,然後再推論是否有必要再發行 N 倍券。

五倍券雖然和五張新台幣千元紙鈔不同,但兩者購買力類似,因而可視為同樣的政策。從總體經濟學的觀點,此政策實施過程可以簡化如下:財政部先發行公債1,200億元,因而從民眾收回1,200億元,政府再將此1,200億元,以五倍券方式發放給民眾。換言之,政府同時增加公債發行與支出;然而,對民眾而言,則是擁有價值等於政府支出金額的公債。因此,五倍券是否創造效益,取決於民眾是否視公債為財富的一部分。凱恩斯學派、新古典學派以及理性預期學派,由於對民眾行為有不同假設,從而獲得互異的推論。

首先,民國十九年(1930年)代開始崛起的凱恩斯學派,認為透過1億元的赤字預算,導致政府增加1億元支出,但可產生1億元以上的效益。這是因人民認為擁有公債愈多,代表財富愈多,而會增加商品或勞務的購買。因此,廠商會增加投資與僱用勞工,使得更多勞工有錢消費,依此類推就產生滾雪球式乘數效果。而國發會認為,發行五倍券的影響效果是2,000億元因而乘數是1.67(2,000億元/1,200億元)。

其次,從19世紀末開始風行的新古典學派則認為,政府發債所增加的支出,在可貸資金市場上,會和民間廠商互競游資,因此會導致市場利率上升,以致排擠民間投資。由於民間投資效率高於政府支出效率,所以若排擠效果顯著,則可能降低國民所得。

最後,民國五十九年(1970年)代開始流行的理性預期學派則認為,增加公債發行不會產生財富效果。這是因為民眾預期政府會增加後代子孫的稅負,以償還公債。因此,民眾會以贈與或預留遺產方式,來抵銷政府想達到的效果。

哪個學派的預測能力較高?可以加入現實狀況來推論。首先,凱恩斯學派認為乘數效果不小於1的說法充滿內在矛盾。若發行五倍券1,200億元可產生至少2,000億元的效益,那為何不發行十、百倍券?其次,新古典學派所謂發行公債可能降低國民所得的講法,要再加上政府同時發債及增加支出,可能導致通膨的論點。為了控制通膨,央行必須升息,因而減損國民所得。最後,理性預期學派的說法要成立,必須人們不但都有後代,且都關懷後代。

由於廠商進行投資曠日廢時,因而可比較五倍券發行前後,如何影響民眾就業意願,來推估其效益。就五倍券發行前一個月的去年9月與使用到期的今年4月互相比較,勞動參與率分別為58.93%59.16%,而失業率則分別為3.92%3.62%。這代表,五倍券刺激民眾消費,從而有助廠商增加僱用非勞動力以及失業者。

五倍券是一個「無中生有」,但希望達到「點石成金」的政策。由於五倍券並未對每位民眾過度補助,因而產生了小於發行規模的效益。相對地,美國在新冠肺炎疫情時期,曾給予絕大多數民眾每人1,400美元的現金補助,卻在今年同時出現通膨與經濟衰退;今年1至11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一直高於7.1%,而國內生產毛額則在今年第1及2季,分別較去年同期衰退1.6%0.9%而直到第3季才上升2.9%

美國的經驗,值得我國借鏡。今年我國每個月的消費者物價年增率介於2.36%至3.59%之間。因此,近期若發行 N 倍券,則可能會類似美國,先出現通膨惡化,之後必須靠升息來滅火。因此,N 倍券的發行確實非當務之急。










聯合報黑白集/藍營倒戈演義演不完


2022-12-27 05:16  聯合報/ 黑白集
民進黨康裕成(左)、無黨籍曾俊傑聯手出擊,各以35票成為高雄市議會新任正副議長。記者劉學聖/攝影



民進黨縣市長選舉慘敗,在高雄和基隆的議長選舉扳回一城。國民黨則狀況不斷,除高、基遭綠營裂解,花蓮有一堆人跑票,張峻一當選議長即宣布退黨。國民黨中央對地方生態顯然掌控失靈,民進黨則挾完全執政的資源,策反取利

最戲劇化的,是高雄市議會。國民黨資深議員曾俊傑宣布退黨,馬上宣布與民進黨合作,助綠營拿下正副議長。選民砲轟:「選前國民黨選後踢開黨」、「裡外不是人背骨仔」,還揚言罷免他,這些都是剛好。曾俊傑從沒沒無聞的地方議員,變成全國知名「叛徒」,也算一戰成名。

曾俊傑說,與民進黨合作,是因「國民黨長期分裂」。但國民黨除了他倒戈,其餘廿八票一票未跑分裂的就是他自己民進黨共開出卅五票,就算沒曾俊傑這票,也能過半。副議長寶座平白給了一個叛將,綠營自己人難免不平,也埋下隱患。

無論曾俊傑叛逃張峻退黨鬧劇乃至基隆前議長倒戈對國民黨都很難看。但這些「背骨」此際露出原形,也算不幸中的大幸;早點除去內鬼,對國民黨未必全是壞事。

綠營掌握高雄正副議長,等於「完全執政」,施政再出問題就別再推給「議會掣肘」。而國民黨若要打贏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仍得靠基層支撐;若老是上演「倒戈演義」,要怎麼向選民交代?











聯合報社論/國安外包美國,民眾能放心送子弟服役?


2022-12-27 05:18  聯合報/ 社論
蔡英文總統今天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將拍板兵役延長一年方案。記者劉學聖/攝影



蔡總統今將拍板延長兵役案,民進黨總召柯建銘暗示,本案將由立院「查照案」變為「審查案」;亦即,要拖在野黨下水。美國稍早一再催促台灣延長役期,蔡政府唯恐影響選情遲未宣布;但選後民進黨將延役視為敗選主因,導致府方一拖再拖。延長兵役屬於三軍統帥決策權若要改由立院審查相當荒謬。尤其,社會普遍質疑蔡總統執行的是美國旨意,對國防自主已失去信心。

兵役延長為一年,原本由政府頒布行政命令即可實施;所以,國防部長邱國正日前才會說「年底前就會公告」。誰料,此案一拖,繞進國安會議一圈,竟要把送立院「查照」改為「審查」。其潛台詞,不是蔡英文變謙虛了,而是她要把燙手方案丟出來,讓在野黨一起燙傷。這是民進黨的慣技除了破壞體制也極不負責更居心叵測

近兩年,美國干預我國安政策日漸直接。我方軍購清單,多次遭到拒絕或延宕,美方藉此主導我建軍轉為不對稱作戰。美國最近更透過國會立法,擴張我方採購額度並主導軍售項目,蔡政府愈發難以抗拒美方推銷的武器,或拖延擴軍。此外,美方更安排官員明年學人計畫進入我政府部門「交流」,此舉也被解讀為「監軍」。

台積電被迫擴大赴美設廠規模,先進製程也提前推進至三奈米,已引起國人憂慮護國神山被掏空。如今,美方又主導兵役延長及增加對台融資軍購,在在讓人感到美國的手不斷伸進台灣,推升我國戰備,甚至把台灣變成其美中角力的馬前卒。諷刺的是,蔡政府還自詡這是美國「挺台」。

我方除接受不對稱作戰構想外,拜登政府還要求我落實全民皆兵加強後備戰力,並陸續派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前國防部長艾思博先後來台,敦促我國恢復徵兵並延長役期至少一年。蔡政府還特別砸一千多億元採購波音客機,以交換美國的《國防授權法案》,由美方提供台灣五年一百億美元無償軍援。豈料,美撥款委員會最後只通過明年廿億美元一般軍事貸款給台灣,我方還得支付高息。民主、共和兩黨都有議員反對贈款給「富有的台灣」,其中之一,竟是取得波音訂單的葛理漢議員。

根據美國媒體的分析,美方取消無償軍援,可能與美中關係暫時和緩有關。但也不能排除美方保留無償軍援作為籌碼促使台灣持續配合提升軍力。無論如何,美國重新安排對台軍售並結合融資,加上要求擴充兵力指導作戰,我國防部決策勢將失去獨立和自主。

更值得注意的是,國防授權法通過「台灣學人計畫」,將派遣國安及經貿官員駐台。表面上看,這項計畫是為增進美台軍事安全與經濟政策協調;但一個國家的行政及立法部門可以任意讓外國官員進駐,這是聞所未聞的事,台灣在美國監軍下如何維持主權獨立?難道台灣已淪為美國的託管國?蔡政府在要求立法院「審查」兵役延長案,也必須把此案攤開來,供公眾檢視。

美國拆分台灣矽盾,重新部署我建軍計畫,難道還要派官員親臨監督執行?美方對我國的支持,人們自能感受,也知感謝。然而,有些微妙的改造是在黑箱中進行,台灣民眾看不清執政者要把國家帶往何處,當然心存疑慮。拜習會後,白宮積極與中國對話,卻逼著台灣延長兵役、強化台灣防禦能力,這是降低其地緣政治風險的兩手策略。問題是,蔡政府自甘成為大國對衝兵凶工具滿腹政治盤算,國人怎麼會放心把子弟交給這樣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