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6日 星期一

【專家之眼】布林肯和王毅通話透露美中新方向

◆  【專家之眼】布林肯和王毅通話透露美中新方向
◆  【專家之眼】民進黨政府超徵的稅收究竟用在哪裡?







【專家之眼】布林肯和王毅通話透露美中新方向


2022-12-26 08:23  聯合報/ 陳一新/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榮譽教授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國外長王毅日前通話,雖說是各自表述立場,但卻也透露美中關係未來數年的新方向。圖為王毅(右)今年9月23日在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駐地會見布林肯。新華社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國外長王毅日前通話,雖說是各自表述立場,但卻也透露美中關係未來數年的新方向,布林肯將在明年初訪問中國大陸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第二次實體峰會鋪路。甚至布林肯與王毅通話的主要目的則是為明年的布王會的會前通話讓對方了解彼此的立場

首先,他們兩人都認為美中關係是兩國國際關係中的重中之重。他們的對話顯示,美中之間的脫鉤完全是子虛烏有之事,因為美中彼此都互相需要。其次,儘管美中不可能脫鉤,但高度競爭卻不可免。但雙方都表示競爭不會也不必然代表雙方會走向衝突。為了避免競爭轉變成衝突,甚至戰爭,雙方也都同意必需設定密集溝通與解決分歧防護欄

第三,台灣是中國的最重要核心利益之一,美方則期望兩岸能避免戰爭,重啟對話機制,走向和平發展。在十一月雙方第一次實體峰會時,美中兩國曾希望為雙方關係畫下紅線,但在拜登總統提出兩岸應避免戰爭與重啟對話機制習近平並未做出直接回應。這次雙方通話也為針對紅線做出明確的承諾,不無可能會是雙方未來努力追求的目標之一。

第四,在二十國峰會(G20)前後,與會的各國領導人都對習近平趨之若鶩,爭相期望與中國加強經貿關係。習近平也都以老大哥的姿態和他們交往,唯獨對美國總統拜登改容相見。美國的軍事實力與高科技力量是讓中國特別重視主要原因

所有共產主義國家包括類似獨裁國家都是以實力原則看待國際關係,中國自然也不例外,所以對美國才特別尊重。美國要求台積電在美國設廠投資,補足了美國製造業中晶片供應鏈的漏洞。由於中國在晶片發展上與美國相去甚遠,自然希望美國在晶片的供應鏈上網開一面,不對中國趕盡殺絕。

第五,這次布王通話也顯示美中兩國會繼續朝向更多合作的方向發展。中美兩國已經同意恢復重啟國防領域方面對話,也同意繼續在氣候變遷議題上合作。這次布林肯與王毅在通話中也透露兩國不無可能在戰略防疫進行合作

自從「白紙運動」之後,北京當局已下定鬆綁清零政策,但據上海復旦大學一份醫學研究報告顯示,清零政策取消後,中國大陸因新冠疫情感染致死的人數可能會超過150萬人。因此,王毅表示,希望中美兩國未來能在戰略防疫上加強合作,以便早日讓中國人民的生活恢復正常,並在經濟上走向復甦。

最後,中國需要美國與世界,美國與世界也需要中國。俄烏戰爭之後,全球供應鏈不是失調就是斷鏈,許多強國也都以維護自己重要產業供應鏈,作為國家安全重要寶藏。因此,許多企業家與專家學者倡言,全球化與自由化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惟觀諸美中兩國與大國的政經關係,全球化與自由化的時代雖因供應鏈而失調、斷鏈重整與重建而有一番新氣象,但全球化與自由化的時代並未完全退潮













【專家之眼】民進黨政府超徵的稅收究竟用在哪裡?


2022-12-26 08:16  聯合報/ 陳國樑/政大財政系教授
本年度稅收超徵,將會突破5,000億元規模,不過,稅收雖有超徵,並不代表政府有「發錢還稅」的能力。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根據財政部日前發布稅收初步統計數字,累計1至11月稅收已經超徵3,554億元按過去兩年12月稅收初步統計數字109年為1,423億元110年為1,349億元估算,進一步考慮修正追加數,本年度稅收超徵,將會突破5,000億元規模。

如此離譜的超徵數字,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可以從三個面向解讀。首先,超徵的稅收是未能納入政府施政計畫的財源,出現如此鉅額的稅收超徵,表示政府預算程序失效、數字管理失靈。

其次,當年度超徵的稅收,並未編入預算,一旦行政部門有調度使用上的裁量空間,即不受國會的監督,如此一來,超徵的稅收,彷彿是披著小說《哈利‧波特》書中的「隱形斗篷」般、成為「看不見的預算」,形成財政紀律的破口。

最後,也最令人擔心的是,如果超徵是結構性問題,是在陳腐老舊的稅制下,國人所「莫名其妙」多繳的稅,那麼超徵的稅收就是「不義之財」,租稅正義蒙羞。

就字義言,「超徵」是稅賦的「超額徵收」;既然「多收」了,當然應該退還,因此,要求「發錢」的「還稅於民」聲浪四起。但此「超徵-還稅-發錢」的連結,其實是過度簡化問題見樹不見林

課稅收入為「總預算」之歲入項目,但「特別預算」往往並無稅收(或其他歲入)可供其歲出所需,因此,特別預算財源多以舉債方式因應。例如,《中央政府海空戰力提升計畫特別預算歲出金額2,370億元即全數以債務舉借因應。為避免債留子孫,運用總預算超徵的稅收,以減少特別預算債務的舉借,理所當為。問題在於,若特別預算歲出金額過於龐大,則會出現稅收連年超徵、政府債務也連年上升的情形。

蔡英文政府主政的過去六年累計超徵的稅收為8,069億元本年度以5,000億元計合共超徵1.3兆元。然而,前瞻基礎建設、新式戰機採購、防疫振興與海空戰力提升計畫四項特別預算,合共歲出2.16兆元。簡單加減可以得知,即便將超徵的稅收,全數用作特別預算財源,尚有缺口8,600億元

因此,稅收雖有超徵,並不代表政府有「發錢還稅」的能力。在超徵的稅收全數用於減少舉債(或還債)、債務餘額仍然繼續增加的情形下,表示雖然稅收有超徵,但仍然不足以供政府支出所需、仍須舉債;此時若執意要「發錢還稅」,則每「還稅於民」一元,就必須舉借新債一元。還稅係供當前世代享用但卻要由後代子孫埋單;除非還稅所發的每一塊錢,都存下來留給子孫,否則就有如當前世代,「穿越時空」去搶劫後代子孫,堂堂地進行「跨代際的掠奪」。

一旦考慮政府施政整體所需,超徵的稅收應如何運用,再清楚不過了。首先應做到「不舉新」:以今年度超徵的稅收,因應今年度歲出的不足,避免舉借新的債務、而使債務攀升;現在有超徵的稅收,要用錢,怎好意思厚著臉去向子孫伸手?

其次是「要還舊」:超徵的稅收,要用於既有債務的償還。政府歲出與歲入的差額,每每以舉債方式因應,造成債務的累積與堆疊。在當年度支用無虞下,超徵的稅收應該用作債務還本,避免債留子孫。

最後,在債務不再繼續增加、債務存量開始下跌的情形下,一部分超徵的稅收,或可考慮「循預算程序」,用於各種施政所需(包括編列預算發錢還稅」)。

筆者支持「還稅於民」的主張,但絕非「發錢還稅」。所謂「還稅於民」,在於:全面檢討稅制,廢除不合時宜之稅目與課稅標的,找出稅制結構中,無租稅之名、卻有租稅之實的「隱藏性租稅」,以使稅制透明公正、確保納稅者權益進而提升整體稅制正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