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30日 星期二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36:充電再出發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40:蝸牛、蚯蚓過馬路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39:用新台幣砸昏你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38:多頭與空頭的交戰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37:老前輩 請上坐?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36:充電再出發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36:充電再出發


2022-09-01 15:23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鼓勵充電再出發。 示意圖(ingimage)



有次去農村參觀,田地上種了很多田菁草本植物),我問農夫種田菁是幹嘛的,他說田菁本身沒什麼用,但等田菁長大了之後,將它翻埋在土裡,可以成為肥料。因為今年是這塊地的休耕期。

田菁當肥料
農地在休耕期,種植肥培作物,翻埋在地裡,一段時間後,微生物分解成可溶性肥料不易分解的纖維可轉變為棕黑色腐植質成為土壤中的有機質,這些都是維持地力最簡便的方法

農地的休耕觀念,在聖經中也有記載,聖經出埃及記說:「六年你要耕種田地,收藏土產。只是第七年,要叫地歇息,不耕不種。」目的在讓土地像人一樣可有休息之時,不致過份使用,可以增加地力。

大學教授的休耕期
從前很多大學,規定教授每任職七年可有一年的休假,休假如何運用由教授自行決定。多數教授都利用休假進修、寫論文,或到國外講學。這一年是大學教授的休耕期,好藉此休息、充電,以提升教學水準。

早年農業的動力靠牛、馬等牲畜,農地休耕期,非但農民及土地可以得到休息,這些終年勞苦牲畜也可以得到必要的休息。這正如同大學教授每七年休假一年,這一年全家多少也可有一些休假規劃,獲得少許疏鬆。

鼓勵充電再出發
現在政府機構及大型公司行號,多有休假規定,最長者每年有一個月之久。以往對於不休假的人,發給不休假獎金,這是錯誤的,因為違反休耕期規劃。好在這項錯誤現多已糾正過來,有的甚至發給出國觀光補助,鼓勵大家休假。未來一年內未休的假如能延至下一個年度累積使用,那就更好了。

因為神創造天地第七天歇息了一切的工這是安息日;六年耕作,第七年叫地歇息,這是安息年的觀念。就如同土地在每季收穫時,可以短暫休耕,但每過幾年就有一較長的休耕期一樣。公務員等人的休假如果可以累積使用,就可在平日休息之外,能有一較長的休耕期。

各位好朋友,你常有休耕期嗎?應多加利用,否則後悔就來不及了!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37:老前輩 請上坐?


2022-09-05 15:03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吸收前輩智慧與經驗,那可能是最佳的理想狀態了。(取材自Instagram)



民國五十七年(一九六八年)政府曾經成立為期兩年的行政院賦稅改革委員會邀請美國康乃爾大學經濟系系主任劉大中博士擔任主任委員。當時我有幸參加賦改會工作,追隨劉先生。賦改會結束後,劉先生安排我去哈佛大學進修一年。路經康大,前往拜訪老長官劉大中先生

前輩愛下指導棋
劉先生帶我參觀康大前,他先去經濟系處理一點系務,我則坐在辦公室一旁等候。後來劉先生問我,剛才有沒有看見一位高個子的美國老先生,他說那個人就是他們前任的系主任。

劉先生說:外國人真好,老系主任回到系裡,只是談談天氣之類的事,絕不會對系務表示意見,。要換成中國人,老前輩來了,小則指導一番,大則還要多所批評,後生晚輩則言必稱是。

前任陰影常在
中國的這種老前輩文化,雖然有其優點,但是流弊亦多。有些大學教授雖已離開系主任職位,但仍在系內授課,新的系主任可能是他的學生,或是因他引薦才得擔任教職的。這時系內事務,都還在這位前輩系主任影響力籠罩下,系務只得蕭規曹隨,改革乏力

由於尊老敬賢已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況且老前輩實力猶在,其影響力自然就很耐久,嚴重者只有上帝讓他走路時,他與你長相左右陰影,才會慢慢消失。老前輩文化在大學裡會這樣,在其他地方如何呢?其實都是一樣,否則就不能稱之為文化了。

讓後生晚輩無壓力
老前輩們如果只是傳授智慧與經驗,對所傳的智慧與經驗並不強力追蹤進度,或是建立一套制度,使老前輩們有機會提供智慧經驗,但卻無力追蹤考核,使後生晚輩能在無壓力的情況下,吸收前輩智慧與經驗,那可能是最佳的理想狀態了。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38:多頭與空頭的交戰


2022-09-05 15:07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多空如能易位想一下,雖然仍不免互鬥,但卻不致於那麼慘烈,你說對不對? 中央社



張太太每天看股票行情,漲了眉開眼笑,跌了愁眉苦臉,凡是政府發出的利多措施,她都大聲叫好。但李先生手中沒有股票,正等待有利時間進場買股票,股價一次跌了三百多點,他高興得不得了,對政府利多措施,他總是批評多多,或語多不悅。

多頭、空頭心情異
張太太與李先生對股市的態度,為什麼截然不同呢?並非兩人理念真有什麼差異,實因張太太手中有股票,以股市名詞來說,張太太是多頭,李先生則是空頭。多空交戰,期盼剛好相反。待張太太股票賣掉後,李先生買進股票時,多空角色互換後,張太太就變成李先生的心情,李先生則變成張太太的心情。

很多人都有搭公車的經驗。等車的人是空頭,希望來車到站都要停,以便有機會上車。上了車以後就成為多頭,希望車子最好站站都不要停,變成自己的直達車。車上、車下,多頭與空頭利益是不一樣的,真的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應設身處地
計程車司機常抱怨,政府對計程車牌照也不管制,拚命發牌,害得他們整天空車遊街,生意不好做。但是有意開車尚未取得牌照的人,一定堅絕反對限發牌照。因為有牌照的司機是多頭,沒牌照的是空頭,二者需要不同,態度當然不同。

從前會計師考試非常嚴格,每次只錄取幾名而已,後來在輿論批評下,錄取人數大量增加,以往未能考上會計師的,現在終於拿到會計師及格證書了。當他們拿到證書後,立刻批評錄取人數應有所節制,否則會造成會計師惡性競爭,品質低劣。

他們的態度為什麼會突然轉變呢?因為未考取時,他是空頭,考取後,他是多頭,多空利益不同是會交戰的。

私心作祟
類似例子不勝枚舉,其實無它,都是「私心私利」在作祟。人若能設身處地的為別人想一想,多空就不會再那麼多交戰。因為我們的角色隨時都在變,有時是多變空,有時是空變多。有時在某些事上我們是空頭,在另外的事上卻是多頭。多空如能易位想一下,雖然仍不免互鬥,但卻不致於那麼慘烈,你說對不對?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39:用新台幣砸昏你


2022-09-06 15:07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貪官污吏,為非作歹的事,哪件不與新台幣有關? 中央社



客人要帶酒女出場,酒女不肯,客人剛好皮包內有好幾十萬元新台幣,他很生氣的把幾十萬元新台幣現鈔搬出來,用力的往酒女頭上砸過去,大聲地說:「老子用新台幣把你砸昏,再抱你上床!」

台幣砸昏你
這樣財大氣粗嘴臉,大家聽了以後,當然都會不屑於這位財大爺的淺薄,不免要唾棄他一番。但是我們自己有沒有財大氣粗過呢?或者我們是否也有被新台幣砸昏過的經驗呢?

有位台胞在大陸禁止抽菸的地方抽菸,警察前來取締,警察說要罰錢。台胞問:「罰多少?」警察說:「抽一枝罰十元。」

這位台胞說著就從口袋裡掏出一百元來,對警察說:「那現在讓我抽十枝。」在大陸上,這種財大氣粗的台胞多得是。台胞有時在大陸惹到麻煩值得同情,但也有少部分惹到麻煩,與台胞財大氣粗心態不無關聯。這是早年情況,現在大陸富有了,相對的,台胞財已不大,當然氣不粗了。

買票淹死對手
台灣現在幾乎年年都有選舉,有次我看到一位候選人說,他的競選策略是用新台幣將他的競爭對手淹死,這樣他就勝選了,什麼民生政策等都是騙人的。因為在買票盛行的地方,錢夠多就能爭取到別人的樁腳,買票價格也能把別人給比下去。台灣流行所謂「選舉最高原則」是:「選舉無師公,有錢就會通!」

但也不要笑誰,能夠自我警醒,當自己有錢的時候,你氣粗的程度小一號就不錯了。

用新台幣把人砸昏,或用錢海將對方淹死,都是不好的心態,人人都應警惕。但更要警惕的是時時告訴自己,不要被新台幣砸昏。因為這種被新台幣砸昏的經驗很多人都曾經歷過。法官被新台幣師砸昏了,往往可以判兇手無罪;教授被新台幣砸昏了,就幫政治人物的爛主張寫文章背書,哪邊勢力大,就幫哪邊寫;學生被新台幣砸昏了,就蹺課去擺地攤。

貪官污吏,為非作歹的事,哪件不與新台幣有關?

所以有人說:「有孫中山可以走遍天下,因為銀彈的威力遠強於子彈,更能把別人都砸昏。」問題是,你我難道是只認識錢不認人的嗎?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40:蝸牛、蚯蚓過馬路


2022-09-07 15:40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我們大家不都是愚昧的蝸牛或蚯蚓,正在試圖穿越死亡的馬路嗎?示意圖(ingimage)



我從前住的社區在故宮博物院更遠的山上,早上慢跑時,常會看到蚯蚓及蝸牛過馬路慘死的狀況。蝸牛行動慢,馬路雖不若市區的寬,但對蝸牛及蚯蚓來說,仍是漫長的路途。

救蝸牛、蚯蚓一命
蝸牛多數是活活被汽車壓過或人踩到,殼碎蝸肉黏黏的留在路上,有的裡面還有很多蝸卵一屍多命

蚯蚓的死,多數是乾死的,因為馬路上缺水缺土不多久蚯蚓就脫水,行動愈來愈慢,最後乾死或被太陽曬死

我看到蝸牛時,會用手捏住牠的殼,把牠搬到草地上去,蚯蚓則用小棍子挑起來移到有土的地方,救牠們一命。

車禍死傷知多少
我不知道蝸牛或蚯蚓知不知道這樣過馬路是很危險的,危險到幾乎注定會送命。有人將牠移開的那一剎那,牠們可能並不情願,甚至很害怕,以為遇到了大災難。人很聰明,應該不會像蝸牛或蚯蚓這樣愚昧,想要過馬路吧?事實不然,因為蝸牛或蚯蚓至少還努力的想爬過馬路。

台灣摩托車很發達,很多摩托車在擁擠的街道上,穿梭在眾車輛之間,以肉身與鐵殼車血拚路程。有的摩托車一家四口一車上路,很容易出事,一出事全家解決。有的成為植物人,民間慈善機構創世基金會收容的植物人,60%是因機車肇事所造成的。台灣摩托車超過千萬輛,裡面不少都是蝸牛或蚯蚓般的在過馬路。

再看計程車亦是如此,除了開車秩序欠佳,易發生車禍外,最重要的是計程車司機易患關節炎、風濕痛、胃潰瘍、脊椎彎曲及攝護腺肥大等職業病。但是這些司機似乎一點警覺都沒有。沒有警覺,當然就不會有預防措施。他們不也是一群要過馬路的蝸牛或蚯蚓嗎?

穿過死亡的馬路
台灣都市空氣污染最大來源機動車輛的廢氣,一輛巴士或一輛摩托車,所排放的廢氣有時像一條龍,只要一輛車,整條街道空氣就污濁不堪。在這樣污染的環境中,肺癌及呼吸道系統毛病都會出來,廢氣中其他毒素更會引起多種病痛。

但是幾十年來我們就一直生活在這種空氣污染的環境裡,我們大家不都是愚昧的蝸牛或蚯蚓,正在試圖穿越死亡的馬路嗎?

有一條路人以為正,至終成為死亡之路。」(聖經箴言14:12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