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8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為高油價找俄羅斯當替罪羔羊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6803/web/

◆  聯合報社論/S-70C墜機的警示:不對稱戰力未得先失
◆  聯合報黑白集/一個落跑,各自表述
◆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為高油價找俄羅斯當替罪羔羊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為高油價找俄羅斯當替罪羔羊


2022-06-28 03:52  經濟日報/   社論
近期國際油價波動劇烈,一度漲破每桶120美元大關。 路透社


近期國際油價波動劇烈,一度漲破每桶120美元大關,其原因有二:成品油價格高漲,與原油溢價創歷史新高,煉油廠回補庫存壓力拉升原油需求上升;俄烏戰爭不歇及美歐對俄羅斯的能源制裁。

先就成品油溢價高漲來看,隨著暑假旅遊旺季來臨與主要國家邊境管制鬆綁,旅遊需求回溫,激勵汽、燃油需求增加。但煉油廠卻受到缺工、薪資上漲、投資意願低迷影響,致產能遲遲未能回到疫情前水準,再加上中國考量能源安全及環保問題下,北京當局縮減50%的精煉油出口配額等因素,推升短線成品油和原油間溢價,汽油、柴油與航空燃油三大成品油價格亦持續飆升。而汽、柴油價格高漲已引起美國民怨,也是導致其通膨率遲遲無法回降、聯準會加速升息的主因之一。

在美國期中選舉時程逼近下,總統拜登急欲抑制能源價漲以平息民怨,除了鼓勵煉油廠提高產能以解燃眉之急外,更刻意地將高油價造成的通膨問題,歸咎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利避開鼓勵化石燃料生產和民主黨長期環保政策相衝突的批評,且可把罪名戴在本是敵對方的俄國頭上。

問題是,要緩解當前居高不下的通膨壓力,且兼顧對俄羅斯的能源制裁並不容易。因此,美國與歐洲盟正在設法成立一個買方卡特爾,其絕對目標是要限制俄羅斯的石油收入,而非限制俄羅斯所產石油流入市場。畢竟,若俄羅斯能源果真自市場退出,必將導致國際油價漲至難以想像的地步。所以,相較於對伊朗原油的全面封殺,目前美國及其盟友則是想設法透過歧視性條件,讓俄羅斯原油吸引力低於國際原油標準合約,使其要順利出售勢必要給買家一定程度的折扣。這樣一來即不會造成全球能源供給缺口擴大,也可削減俄羅斯因能源出口所獲得的收益,以限制其對烏戰爭的金援力道。

其具體作法包括美國及歐洲盟國持續對俄羅斯實施能源禁令,但不進一步限制俄羅斯能源銷往非歐美地區。在買家變少下,俄羅斯原油議價能力自然會減弱,所售的原油價格勢將下滑。俄羅斯原油將被迫大量轉移銷售至中國、印度兩大新興市場,能源銷售將由過去大多由陸路銷往歐洲轉向海運,除了設備不足外,必將大幅增加運輸成本;同時,透過歧視性的石油保險機制限制俄羅斯原油售價,如要求保險業者設定一個油價上限。因俄羅斯石油運輸多由歐盟或英國保險業者承保,限制保險價格上限將導致俄羅斯能源的新買家不願意以超過上限價格購買俄羅斯原油。

然而,就過去一段時間歐美對俄羅斯的能源制裁情形看來,6月15日俄羅斯基準油價烏拉爾原油和布蘭特原油價差達33.67每桶美元,反映歐美的能源制裁確實導致俄羅斯原油價格大幅折價。

惟國際貨幣基金(IMF)資料顯示,俄羅斯在2021年的財政平衡油價為69美元,而目前烏拉爾原油價格大致在70美元左右,略高於財政平衡油價。即使在戰爭花費及經濟衰退下,現今烏拉爾原油價格應已低於今年的財政平衡油價,但俄羅斯原油成本僅約每桶20美元,為全球開採成本最低的地區之一,是以俄羅斯能源只要還能出口,就依舊會給普亭政府帶來持續性的收益。

綜上,美歐想讓俄羅斯原油打折出售,而不讓國際油價大漲的如意算盤,縱使能讓俄羅斯能源出口收入減少,卻未必能讓普亭在俄烏戰爭大幅讓步。

因此,這個看似兩全的能源制裁方案,充其量只是拜登為美國通膨壓力找個替罪羊而已,加以俄羅斯原油成本極低,美歐及其盟友根本沒有和其打價格戰的優勢,如此作法不過是更凸顯歐美對俄羅斯能源制裁的左支右絀困局罷了。











聯合報黑白集/一個落跑,各自表述


2022-06-28 05:05  聯合報/   黑白集
民進黨徵召新竹市長林智堅轉戰桃園市長、竹市副市長沈慧虹參選新竹市長,兩人今參加記者會首度同框。記者王駿杰/攝影



上次總統大選,綠營痛批韓國瑜「落跑」;這次選舉,民進黨則對「落跑」做出合理化解釋。並不是民進黨突然想通,而是這次落跑的,是民進黨自己人。

林智堅曾說「無意參選」桃園市長,會「做好做滿」新竹市長,突然華麗轉身,將請辭跑到桃園參選。其副市長沈慧虹,也將辭職參選新竹市長,形成「正副市長同時落跑」的現象。下一個是陳時中,可能請辭衛福部長及防疫指揮官,參選台北市長,前仆後繼落跑。

民進黨再度發揮口才,為林智堅落跑解套。有的說他政績好,有的說他規畫的建設已發包,不算落跑。問題是,政績好壞、發不發包都不是正當理由,不足以解釋他違背對選民的政治承諾,更無法自證「昨非今是」。

黃珊珊對是否辭職參選則忸怩以對。柯文哲為其解套,說在工作中爭取認同,最後再請假參選,也算「新選舉模式」。這看似為「帶職參選」找正當性,實則是藉口「不落跑」為「濫用行政資源選舉」找基礎。四年前,柯文哲以市長爭取連任,自無須請辭;但黃珊珊難道是爭取「連任副市長」?

林智堅請辭參選是礙於法規,因此找盡理由為「落跑」開脫;黃珊珊必須「帶職參選」,是唯恐失去既有行政優勢,所以用「不落跑」自辯。兩者都是政客話術,今昔對照,令人啞然失笑!












聯合報社論/S-70C墜機的警示:不對稱戰力未得先失


2022-06-28 05:05  聯合報/   社論
海軍反潛航空大隊一架機號2303的S-70C反潛直升機,22日執行試飛科目操作時,疑似裝備故障於左營神鷹基地本場跑道重落地(紅圈處)。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海軍S-70C反潛直升機在保養試飛時墜毀,機工長劉尚鈞傷重不治。這是蔡英文任內第十一架軍機事故,總統依慣例「哀慟不捨」,指示國防部釐清事故原因。在美方拒售MH-60R海鷹反潛直升機後,這起事故之警示意義格外重大:美國不支持的軍售案,台灣即束手無策;發展不對稱作戰影響軍備更新,尚未嚇阻共軍,自家國軍就得先賭命。如此充滿風險的軍購政策,如何保衛台灣?

三個月前,美國務院通知我國防部,美方將不同意售給台灣MH-60R海鷹反潛直升機。後續多起軍售喊停,均是因不符「不對稱戰力」所致。國防部長邱國正以「買不起」粉飾遭美拒售,並未提出替代方案。海軍兩款反潛機型機齡都逾卅年,空軍早已汰除S-70C;軍方被問及是否再採購海鷹,只稱會依國防部指示爭取。然而,美國不賣,台灣如何取得?

馬蔡兩任政府推動採購海鷹反潛直升機,已完成預算編列,卻因美國強銷魚叉飛彈而遭延宕,誰料美國最後竟拒售海鷹。川普和拜登為推不對稱作戰,屢干涉我軍備升級案,拜登的強勢更甚川普。這顯示美國對台軍售政策已出現重大轉變,華府對台海軍事部署強勢主導,不出售其規畫外的武器給台灣。除推翻海鷹案,更撤銷E2D預警機輸出許可,連已通知國會批准出售的M109A6自走砲,都以「供應不及」為由喊停。最新清單要看「蒙特瑞會談」結果。

拜登上台後,國務院以二○二七年前共軍可能犯台為假想,要求強化不對稱戰力,軍售項目計畫在二○二五年前交付。美國透過調整項目,強力干預我國建軍與作戰思維,事先並未與我高層溝通,更不考慮我現有武器老舊,基於安全亟需大幅更新。

儘管邱國正強調不對稱作戰是指作戰型態,不影響武器籌獲及戰備;但軍備汰舊更新有時間壓力是不爭的事實,S-70C失事反映的只是冰山一角。值得深思的是,這些建案並非我方片面提出,而是經美台多年評估與協商得出的戰力需求,亦考量過解放軍實力進展。然而,拜登國安團隊改弦易轍,是想在台海打造什麼樣的戰場?

川普時代推不對稱戰力,並未干擾我方建軍計畫;而今,我國防部卻得等拜登團隊拍板替代方案,才能調整五年兵力整建計畫。美方倉促推翻我建軍計畫,卻未提出完整對案;如此一來,要在三年完成交裝難度甚高,反弱化我防衛能量。「不對稱戰力」定義曖昧,甚至有諸多矛盾。例如,不支持提升台灣海空偵搜能力,如何對中共產生嚇阻?要求台灣從灘岸到城市部署大量飛彈,只是針對「開戰後」消耗解放軍戰力,無法防止中共摧毀我方關鍵設施。戰略學者即質疑,當美中機艦在台海頻繁亮劍,美弱化台灣防禦力,形同誘使共軍開戰。

美方重大政策調整,引起諸多質疑。耐人尋味的是,這些異議竟由美台商會與台灣美國商會向國務院率先陳情,直指新軍售政策聚焦「不對稱戰力」,將使台灣失去關鍵戰力。兩大商會點出的問題,恰是不少國安學者憂疑之處。畢竟,以成本為由推動不對稱戰力,把國防重心放在「開戰之後」,這對台灣未來顯然太不負責任。

美國參眾兩院各自通過國防授權法草案,包括挺台軍購發展現代化軍力、美台互通防空能力及聯合演習;對比拜登政府的作為,有如天壤之別。蔡政府豈可用國會法案大內宣美台「堅若磐石」,另一方面又對白宮唯命是從,把國防戰略當成投名狀?不對稱作戰已在烏克蘭戰場歷經檢驗,台灣能改寫悲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