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31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打造蘭展成觀光動力火車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4337/web/ 

◆  聯合報社論/拜登失言俄政權更迭,暴露美國求戰私心
◆  聯合報黑白集/小心!凍漲電更缺
◆  經濟日報社論/打造蘭展成觀光動力火車





經濟日報社論/打造蘭展成觀光動力火車


2022-03-31 00:46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台灣國際蘭展在台南後壁盛大展出。記者謝進盛/攝影


2004年開辦的年度性「臺灣國際蘭展」,因疫情停辦兩年後重新出發,從3月26日到4月5日在台南後壁盛大展出。今年展出主題為「蘭花奇幻世界」,除眾多單株蘭花爭奇鬥艷,吸引民眾流連忘返之外,主題館中依不同背景和蘭種建構的各種奇幻世界,宛如仙境一般既綺麗且夢幻,讓訪客驚嘆連連,逐景拍照留念。白色蘭花經奈米噴染,變成烏克蘭國旗的黃藍蘭花,除表達反侵略戰爭之外,也讓遊客見識了應景的時髦科技。

這項在台南「蘭花生物科技園區」舉辦的「臺灣國際蘭展」,已經和世界蘭展、東京蘭展及亞太蘭展並列為世界級重要蘭展。由於累積了豐富的蘭展經驗和國際知名度,國貿局和外貿協會提前於飯店辦理「蘭花線上洽談會」,鎖定台灣前十大出口及潛力市場買主和通路商,邀請16國買主和我國主要供應商進行超過百場的一對一線上洽談會,擴大蘭展的商業效益。

台灣蘭花產業以種源多、育種育苗和催花技術傑出而聞名國際。台灣花卉市場一年約200億元,出口60億元,蘭花占八到九成。台灣蘭花年產占全球三成、約9,000萬株,一半在台南生產,故台灣蘭展在台南舉辦是實至名歸。依統計,2021年台灣花卉出口約1.7億美元,以2014年已達2.4億美元來看呈現萎縮,須研究突破之道。論者認為台灣業者不重視品種權、研發速度慢、出口市場過於集中,是主要原因。然而,消費者的消費意識不足、買花賞花未能成為生活習慣、政府對研發育種和品種權維護的投入不足(農試所花卉中心僅有十名研究人員),都是有待突破的問題。

許多國際藝術展演都成為吸引觀光人潮的賣點;台灣蘭展在台南市政府和業者合作下,也吸引諸多旅行社提供一到二日的套裝旅遊行程,為台南各地觀光景點和旅館帶來了生意。然而,如果和國際知名的「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比較,就發現台灣蘭展在帶動觀光旅遊業上,還有極大潛力,有待開發。

首先,是蘭展沒有其他吸引人的活動搭配,形成較長的活動期間,以招引外地或境外觀光客到府城和周邊多停留幾天,以衍生更大的觀光人潮效益。愛丁堡藝術節的表演場次高達1,700場,持續三周左右,吸引500萬人前往朝聖;一整個月所有飯店全部爆滿、漲價到數倍之高。以台南府城豐富的歷史資產,絕對有潛力發展許多活動,填滿一到兩周的活動期間,愛丁堡經驗值得台南市參考學習。

其次,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的舉辦,是當地所有「利害相關方」共同組成委員會舉辦的,可充分照顧各方需求和利益。台灣蘭花展若要獲得更好的效果,應學習這種模式,才能營造更好的配套,衍生更大效益。舉例而言,如此難得的年度盛會,在展區附近的著名景點「後壁菁寮老街」,竟然在周一絕大多數商家處於「公休」,讓眾多看完蘭展、聞名順道探訪的遊客全鎩羽而歸,顯示蘭花展的地方配合不足,削弱了蘭展的效益。

其三,蘭展的設施空間不足,加上設施品質仍未臻於國際水準,有待改善。以參展蘭花之多,只有兩個大展廳遠遠不足,造成個別蘭栽必須緊密相靠,減損其展出效果和價值感;觀眾也感受人滿為患,減損觀賞品質。蘭展的消費配套活像一般夜市,和「國際」頗有距離;停車區域不足、接駁相關資訊提供和硬體設施都有顯著改善空間。政府如若標榜「國際級」而要年年舉辦,有必要顯著升級。

台灣蘭展是台南難得的旅遊資產,在軟硬體配套上應再精進,成為台灣在國際展覽的重要指標之一,我們期待能成為地方旅遊觀光的動力火車。













聯合報黑白集/小心!凍漲電更缺


2022-03-31 00:45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破天荒第一回,審議電價卻「不做決議」。本報資料照片


蔡政府天不怕地不怕,不怕外界批評,唯一忌憚的就是選舉。因此,明明能源價格飆漲,物價齊飛,但電價審議就能「不做決議」。原因很清楚:年底選舉在即,民進黨怕得罪選民。

破天荒第一回,審議電價卻「不做決議」,其實是故布迷陣;說穿了,就是「繼續凍漲」。這跟外界的猜測不同,原本大家以為,這回至少要調高工業用電價格,以免老是納稅人在幫忙補貼工業大戶。誰料,蔡政府就連這點小小的「公平正義」都不肯做,經濟部繼續偏袒工商大戶。這些官員真墮落!

蔡政府一心想著選票,但它難道沒想到,一直凍漲電價會有什麼後遺症?台灣住宅用電是全球第三低,工業用電是全球第五低,一個不生產能源的國家卻把電價訂那麼低,大家在生活中當然就會漫無節制地暢所用電。如此一來,豈非讓缺電的問題愈發凸顯,發生停電和跳電的機率也就愈高?

「以價制量」的道理,古今中外都奉行;但對蔡政府而言,再多大道理,也比不上眼前賺取選票來得現實而急迫。因此,政府的能源政策破洞百出,卻可以拒絕修補;電網脆弱不堪,都能推給基層員工,乃至各種小動物。如此熱中短線操作的政府,到底有什麼維持台灣永續的心思與關懷,讓人懷疑!

電其實不只是電,它映照了政府的無能與虛偽。











聯合報社論/拜登失言俄政權更迭,暴露美國求戰私心


2022-03-31 00:43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美國總統拜登。美聯社


拜登歐洲行在最後一站華沙發表演說,堅決反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更隨口說出:「天啊,此人不能繼續掌權!」由於他語帶威脅,引發全球震撼,認為拜登的說法,似在暗示俄國人民應起來推翻普亭政權。

幾十年來,拜登在參議員、副總統和總統任上常常脫稿失言;此次照例被白宮發言人澄清,國務卿布林肯則直接否認美國有對俄的「政權更迭」計畫。在俄烏戰爭逾月的關鍵時刻,拜登的表述被解讀為有弦外之音,除不恰當,也暴露美國的私心。

一個國家的政權更迭與否,應由該國自己決定,不勞他國費心。冷戰時期,美國覺得有機可乘時,就去扶植流亡政府,暗殺他國領導人。後冷戰時期,美國動輒發動顏色革命,試圖顛覆他人政權,被其他國家認為是安全威脅。

因厭惡普亭,欲去之而後快,拜登講起來很爽,但只會把情勢弄得更棘手。國際社會已注意到,美國跟法、德不同,似乎很不希望俄烏戰爭盡快落幕。拜登在波蘭的演說完全未提到和談,反而希望擴大戰場,讓俄軍深陷烏克蘭,最後耗盡軍力與國力。

法國總統馬克宏就說,他不會使用拜登的煽動性字眼,他會從烏克蘭的情勢來考慮,希望先停火,再透過外交手段要求俄國撤軍,「如果我們想達成,就要避免在行動與言語上激化情勢」。德國總理蕭茲也說,「政權更迭」不是北約的目標,他也相信不是美國總統的目標。就連英國都說,如果普亭撤軍,經濟制裁就可以取消;現在拜登的說法,難道是要一直打進莫斯科去嗎?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的會長哈斯表示,拜登的說法,「讓困難局勢更加困難,讓危險局勢更加危險」,因為普亭認為拜登的話證實了他一直以來認定的觀點。這次失言,可能會讓好不容易出現和談契機的局勢再度惡化,時間拉得更長。在內外壓力下,拜登被迫連續兩天澄清,但並未道歉。他宣稱,只是在表達內心的「道德憤怒」,而非政策宣示,他也否認此話可能導致情勢惡化。

俄烏戰爭進入第二個月,美國想打持久戰的意圖益發明顯。上周的北約峰會,拜登提出「長期抗戰」戰略,聲稱戰事可能打上幾個月或幾年,要求盟邦在經濟和軍事上做準備。對歐洲國家而言,長期作戰經濟負擔沉重,難民問題難解,在在相當棘手。但對美國來說,自己不在戰爭圈中,只要提供武器讓烏克蘭代打,即可讓俄國陷入泥淖,自然樂得輕鬆。史丹佛大學歷史學家佛格森認為,由此可看出,美國何以無意透過外交調停來達成停火,也可說明拜登為何一再激怒普亭,稱他為戰犯、屠夫。

美國助烏抵擋俄軍入侵,原本站在道德高處;但拜登提起「政權更迭」,就讓全球回想起當年小布希總統出兵伊拉克的「侵略」行徑。如此一來,美國就落入不正義的一方。俄羅斯便能大剌剌指責,美國的真正目的不是幫助烏克蘭,而是要顛覆俄羅斯,這也讓有意調停的國家增加了困難。

克里姆林宮的憤怒可想而知,其發言人強烈表示,誰來統治俄羅斯,是由俄國人民決定,而不是美國總統決定。這也更證實普亭的懷疑:美英企圖延長戰爭,拖垮俄國,讓普亭下台,以便一勞永逸地解決烏克蘭的問題。但如果普亭被迫鋌而走險,甚至動用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將造成更恐怖的災難。

這次拜登的失言,正如火上加油,愈否認,愈像認知作戰,對於戰事降溫絲毫沒有幫助。如此嚴重的失言,只會折損美國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