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維公/選一個重視心理保健的縣市長
◆ 范疇/俄烏戰後秩序重建之建言
◆ 陳立恆/政治是藝術,不是幻術
◆ 葉金川/清零政策逐步轉與病毒共存
劉維公/選一個重視心理保健的縣市長
2022-03-31 00:40 聯合報 / 劉維公(作者為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心理保健是當代城市發展所面臨的迫切危機課題。 圖/ingimage
真心期待有志年底縣市長選舉的政治人物,不要再只是夸夸而談,他或她將如何打造最新的智能城市、創意城市、宜居城市、生態城市…。這些選戰考古題很容易回答,內容也往往千篇一律。真正認真有遠見的政治人物應該會注意到,心理保健是當代城市發展所面臨的迫切危機課題。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官方網站的最新資料,民國 109 年(二○二○年)台灣總共有二百,八十八萬六,千七百四十人因「精神、行為和神經發展疾患」問題就醫。在民國 100 年(二○一一年)時,這類問題的就醫人數是二百,二十七萬二千,三百一十三人。十年之間增加六十一萬四,千四百二十七人,成長百分之廿七。其增加速度超過同一時期腫瘤就醫人數的成長率(其數字為百分之廿一)。
政府統計單位將失智症、酒癮、思覺失調、妄想、情緒障礙症、焦慮、壓力等,都列為心理健康出狀況的問題。單就「焦慮、解離、壓力相關、身體障礙和其他非精神病的精神疾患」此一分類項目來看,它在民國 109 年(二○二○年)的就醫總人數是一百,四十六萬八千,四百四十六人。相較於民國 105 年(二○一六年)的一百,三十三萬五千,七百九十五人,焦慮症相關的就醫者增加十三萬二千,六百六十人,成長率為百分之十。
在台灣,每十人就有一人需要心理健康的協助。每一百人就有六人正在為焦慮、壓力等情緒所困擾。而且,心理健康問題正不斷惡化中。
諾瑞納・赫茲(Noreena Hertz)稱當代人活在孤獨世紀中,孤獨「是一種集體的存在狀態,讓我們個人以及整體社會都受苦」(引自《孤獨世紀》The Lonely Century一書)。倦怠不再只是個人某個時間點上短暫的身心折磨,「它變成我們的當代症狀」。《集體倦怠》(Can’t Even)作者安妮・海倫・彼得森(Anne Helen Petersen)這樣描述年輕人的命運。
心理保健跟生態保育一樣重要、一樣緊急。三月廿六日「地球一小時」在世界各地有許多響應的活動,媒體也有大篇幅的報導。但,三月十八日「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知道的人實在不多。現今人們對心理保健的重視,遠遠落後於極端氣候災難、貧富差距惡化之後。
城市治理的思維與作法,正處於典範轉移之際。城市發展將心理保健列為核心政策項目,絕對是必要的推動目標。
英國國民保健署致力於推動的社會處方簽(social prescribing)政策,以及艾瑞克・克林南伯格(Eric Klinenberg)在《沒有人是一座孤島》(Places for the People)書中所倡議的社會基礎設施觀點,都應該積極引進成為重要的城市發展政策。
我們的政客熱中於推動轉型正義、十八歲投票權等選舉動員議題。如果他們能以同樣的心力去建立心理保健政策,那該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