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5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人民幣崛起 衝擊美元霸權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  聯合報社論/延兵役:蔡總統給天然獨世代的戰爭預告
◆  聯合報黑白集/鐵杵與金箍棒
◆  經濟日報社論/人民幣崛起 衝擊美元霸權








經濟日報社論/人民幣崛起 衝擊美元霸權


2022-03-25 03:19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本報系資料庫


俄烏之戰打得正酣,這一場看似區域性的戰爭,正在產生的一些蝴蝶效應卻不容小覷,影響極其深遠。人民幣崛起對美元霸權的衝擊即為其中之一。

華爾街日報報導,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國沙烏地阿拉伯正與中國針對以人民幣計價石油合約進行積極協商;這並不是第一次出現此類聲音。2017年開始,中國就敦促沙國用人民幣進行石油交易,換言之,相關協商已持續談了五、六年,但今年的進度加快,這駱駝身上的最後一根稻草,自然跟俄烏戰爭有關。習近平近日可能拍板出訪沙國的計畫,如果習近平閉關二年多來的首次出訪選定沙烏地阿拉伯,情勢將更明朗。

整個情事的發展,說到底,是美、沙關係出現了結構性的變化。在一般印象中,美、沙關係一向固若磐石。美國歷任總統從柯林頓、小布希到歐巴馬、川普,幾乎每一任總統上任後都會宣稱和沙國有著「非凡的友誼」,但美沙同盟關係並非表面看上去那麼牢固,因為左右美沙兩國關係的兩大核心要素,石油與安全,特別是攸關沙國王室安全,都正在出現變化。

一般可以看得到的原因有:一,在沙國和葉門武裝衝突中,美國政府沒有給沙國足夠支持;二,美國試圖改善與伊朗關係,重啟伊核協議談判時,沒有充分考慮到沙國和阿聯酋的意願;三,沙國對美國去年突然從阿富汗撤軍感到震驚。

然而,如果與下列三個結構性的因素對比,以上三項原因幾乎就無足輕重了。第一,美國的頁岩油革命,改寫了石油史。以前,美國一向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最大客戶,在1990年代美國每天進口200萬桶沙國石油,但在2021年12月已經下降到不到50萬桶。甚至,美國已從最大石油進口國變成了全球最大石油生產國,美國在石油上,與沙國關係已從原本的依賴變成了競爭。第二,沙國王儲賓沙爾曼,行為處事風格明顯有別於老國王,特別是在異議記者哈紹吉遇害事件後,王儲對美國心存芥蒂,美國對王儲也頗有異見。第三,這次俄烏戰爭爆發後,美國立刻凍結了俄羅斯的外匯儲備,以及所有美元資產,這對沙國這樣的油霸財霸來說,是巨大的衝擊震撼。

與此同時,沙國與中國的關係卻出現了本質上的重大變化。一,沙國已是中國的第一大原油供應國,中國購買了超過25%的沙國出口石油;二,藉由一帶一路,中國在基礎建設與工程上對沙國提供了許多幫助。2018年,中國助沙國建成麥加─麥迪那高鐵;2019年,沙國和中國簽署了35份合作協議,涉及金額高達280億美元;三,美國CNN報導,沙國正在中國幫助下積極製造自己的彈道導彈;並且,中方也積極投資王儲重視的項目,即沙國未來特大城市Neom計畫等。所有以上這些,足以解釋何以美沙及中沙雙邊關係的巨大變化了。

《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向沙國購買的石油,如果以人民幣計價,無疑將提升人民幣的地位。此外,沙國還在考慮將人民幣計價的期貨合約,即所謂的「石油元(Petroyuan)」納入沙國石油公司(Aramco)的計價模式。平實以論,目前講「石油元」言之過早,但人民幣原油期貨被認為「動搖石油美元市場份額」這一點應屬事實。沙國揚棄當年美沙兩國有關必須堅持以美元計價石油交易的約定,將直接衝擊美元霸權。

儘管美元因不斷印鈔持續貶值,但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地位始終屹立不搖;如今形移勢易,由於美沙關係的結構性及幾乎不可逆轉的巨變,如果沙國加上俄羅斯及伊朗等一眾石油輸出國,均改採人民幣作為石油計價貨幣,則對美元霸權及今後的全球權力格局將產生巨大影響,必將引起全球高度關注。











聯合報黑白集/鐵杵與金箍棒


2022-03-25 01:35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國民黨中常會通過徵召提名台南市議員謝龍介參選台南市長,主席朱立倫誇讚謝是「鐵杵磨成金箍棒」。記者林俊良/攝影



無論是媳婦熬成婆,或鐵杵磨成繡花針,皆不足以形容謝龍介獲提名參選台南市長的艱辛。他能破繭而出,意味著國民黨終於開始甦醒了。支持度一再探底的國民黨,這次堪稱是為求生而奮力一搏。

很多人納悶:謝龍介口才便給又驍勇善戰,何以被拋在地方數十年,從未被提拔到中央參贊機要或給個高位?這點,恐怕跟他的鄉土形象,與傳統國民黨「不麻吉」有關。鄉土味其實不是缺點,只要上頭有貴人提攜,照樣能衝上雲霄;可惜謝龍介兄就少了一點運氣。

從大陸退守台灣的歷程,塑造了國民黨的二元結構:中央由知識菁英負責統治與決策,地方則由派系負責選票供輸並擺平利益。兩個系統形成封閉環,甚少往來。謝龍介一介單幹戶,當然難獲青睞。

但網路開啟了民粹時代,韓國瑜四年前捲起空前韓流,嚴重搖晃了這台因二元扞格而嘎啦作響的老舊機器。拱衛在韓兩側的都是底層庶民,老國民黨雖樂得坐收選票,心底卻仍不是滋味。

這次陳以信與謝龍介之爭,又犯了二元矛盾的老毛病,要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黨中央一直糾葛。謝龍介最終脫穎而出,證明黨仍得面對現實!但鐵杵磨成金箍棒的譬喻卻帶點勉強,謝龍介若是鐵杵,幹嘛提名他?國民黨下一個考驗,是看提不提名羅智強!














聯合報社論/延兵役:蔡總統給天然獨世代的戰爭預告


2022-03-25 01:38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當蔡政府把兩岸情勢升高到如此緊繃,為保衛台灣的安全,延長兵役顯是勢在必行的國防要求。 圖/中華民國陸軍臉書粉專


俄烏戰爭開打逾月,台灣作為被強烈暗示的「下一個」,人們旁觀、捐款、議論之餘,也逐漸形成「延長兵役」的氛圍。繼總統府稍早稱正在研議延長役期,國防部長邱國正進一步在立院表態,擬以「不修法」的方式恢復義務役為一年。他強調,只接受訓練四個月軍事訓練的兵,「不能打仗」。俄烏之戰,讓許多台灣民眾認清了戰爭的殘酷現實。

然而,邱國正的表態,也讓不少人為他捏了一把冷汗,認為他把話說得太早太滿。第一,兵役延長與否是三軍統帥的權責,總統府說「研議」是一種政治語言,邱國正卻將它具體化,似不明智;第二,年底選舉當前,此刻談延長役期是票房毒藥,後果顯非邱國正所能承擔;第三,若要以「不修法」方式延役,兵役延為一年,但新兵只能接受四個月軍事訓練,這樣的說法相當矛盾,令人不解到底意欲何為。

但追根究柢,矛盾的不是邱國正,矛盾的其實是蔡總統。蔡英文執政六年來,不斷在兩岸之間製造敵意,讓原本每年上千萬的陸客不再來台觀光,讓高峰時多達十三萬的陸生壓縮到僅剩六千多,讓原本順利出口到對岸的農漁產品遭到刁難拒絕,讓原本頻繁的學術及藝文交流變成一灘死水,讓陸委會和海基會失去原有的溝通及協調功能,讓原本和平交流的兩岸人民變成敵意相對。正因為對抗的氛圍一層層地堆疊,任何個人或團體稍微表現出一點不同意見都被抹紅,雙方仇恨日深,也導致近年共機共艦擾台事件層出不窮。

也因此,走到今天,台灣必須延長兵役,以便因應像烏克蘭那樣驟遭敵軍入侵蹂躪的災禍,會是意外的發展嗎?以南北韓的分裂情勢,南韓的役齡男子必須服上兩年的兵役;在以色列,男子須服役兩年半,女子則為兩年。而以兩岸人口和幅員的偌大對比,台灣男性僅須受四個月的軍訓,顯不符合比例原則,我們有用心抗敵嗎?

民進黨對此振振有詞,聲稱把徵兵制改為募兵制、把役期縮短為四個月的是前總統馬英九,他應該道歉。但別忘了,馬英九縮短役期改為募兵,是建立在「兩岸和平發展」的思維下,國民才能享有這樣的安逸條件。蔡英文既然選擇以「抗中」為基調,她就必須維持更高的戰爭準備,這樣才能平衡政策的目標與手段。如果蔡政府既要快意發射仇恨砲火,又要無限享受安逸生活;其結果,就會像澤倫斯基那樣為烏克蘭引來戰火,讓人民家破人亡。以蔡英文之見,共軍在戰場上會比俄軍慈悲嗎?

蔡政府把「抗中保台」喊得震天價響,這是個很誤導的口號,因為徒「抗中」不足以「保台」,而「保台」之道亦非僅「抗中」一途。而當蔡政府把兩岸情勢升高到如此緊繃,為保衛台灣的安全,延長兵役顯是勢在必行的國防要求。從烏克蘭的例子,人們已看到美國及歐洲國家如何明哲保身,但求置身於戰事之外。此際,那些曾被蔡總統欽命為「天然獨」世代的年輕人,即必須扛起他們的「天命」,準備接受從軍衛國的訓練,這是「抗中保台」的真實試煉。

天然獨世代曾蔑視祖輩對戰爭的恐懼,曾怨嘆上一代對他們的經濟剝奪;但作為年輕世代,除了利用鍵盤反中或抹紅他人,他們也有殘酷而真實的世界需要面對。他們必須學習如何抗敵,如何保家衛國,必須犧牲青春時光入伍學習戰技,乃至如何殺人。天然獨世代在政治抗爭場子吶喊過後,要面對真實的國家使命,這是蔡英文留給他們的時代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