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8日 星期四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除舊布「心」 敬天畏地

udn 論壇報初七 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2002/web/ 

◆  杜絕新冠疫情帶來的貪腐風險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除舊布「心」 敬天畏地
◆  與民對話 拜登一時難過的中國門檻
◆  新冠疫苗 應訂全國接種日
◆  兩岸釋善意 何不跨界合作護海洋
◆  防疫以科學為根據 勿急拒陸疫苗
◆  英文作文章 能增加海巡能見度?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除舊布「心」 敬天畏地


2021-02-18 03:20  聯合報 /   郭瓊瑩(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系主任)


送走動盪多變的鼠年迎接牛年,全球人類均殷切期盼「牛」轉乾坤。在傳統習俗中,過新年總提醒大家要除舊布新,以嶄新的心態檢討過去、布局未來,值此疫情依然猖亂之時,前人的叮嚀似乎特別有感。

」未必不好,「」未必就對,新與舊之區別與進化,其實並不在時間與外在之態勢,卻繫乎真正的心態」。今日全球人類引頸渴求新冠「疫苗」之質與量時,但見強國間的另類戰爭,此時任何資源之掌握,均可在瞬息間進化為國力及談判籌碼,正如碳交易,不平等的國勢如何談公平交易」與「人權平等」?

儘管各國競爭依然風雲詭譎,惟如能回到最基礎之「的本質,則心態之轉化與重新定位,或許得以在此紛亂局勢中,再找回人類生存初衷。不必流於八股,惟經驗中與市井小民互動交流,其反饋之智慧,卻令人茅塞頓開。

在一次與阿美族朋友互動中,他說:「用手搗糯米釀酒,我們一定要遵守祖先之告誡,每一步驟均不得馬虎,因為阿嬤在天上看我們作,沒有釀出來的酒不香,味道不對…」。這幾乎是各國原住民對祖先告誡皆有的敬畏,在沒有文字記載傳承中,恪守之「天律」宛若一種信仰,是如此真、純、淨

祭神拜廟竟也成為年節慶典政治人物必要行程,惟這種一窩蜂譁眾取寵式行禮如儀」,卻少見其虔誠心境反射。每每進入鄉間,常見在聚落之五個方位各駐有守護神,那座不到七十公分高的營寨,總會令人肅然起敬並有一種安定感。無論是迷信或自方輿地理學之具象化,其所傳遞出對浩瀚天地之敬仰與責任感,已化約成無形的倫理規範,儼然成為生命中之 DNA。

同樣以為只有藏人會堆瑪尼堆」,走過五大洲後發現以石堆來指引、提醒、祝福同行者,其實存在於全球各地,而其核心理念就是一種人道之投射與轉化。再回到現實生活中,每每看到公園中立著「請勿踐踏草皮」之告示牌,總是無限遺憾,其關鍵並不在行為上之限制,如擁有無垠草場之外蒙牧民們,深知草原是其牲畜之糧食也是生計支柱,因此蒙古人傳統靴子前端翹起,得以讓人走過草原時絕不傷大地……,這是數千年來傳承之美德

迎接牛年,期待大家不分尊卑貴賤回到初心,正如對待擎天崗之水牛,我們應師法自然,但不必刻意如寵物般呵護特定物種,畢竟大自然生態系自有其運行軌跡,吾人要做的就是除舊布心,敬天畏地。












英文作文章 能增加海巡能見度?


2021-02-18 03:21  聯合報 /   陳國銘/出版業(基隆市)
蔡英文總統(左二)去年十二月十一日至高雄主持「安平艦」下水典禮表示,若能在海巡艦艇上塗裝「TAIWAN」,執法時能夠被國際更清楚辨識。 本報資料照片


報載海巡署將在所屬艦艇上漆 Taiwan 字樣,藉此提升海上執法識別度。基本上說,此等做法無異多此一舉,不如增加海巡艦艇在有事海域的巡邏次數來得實在

海巡單位遂行勤務,通常是海上執法或是護漁,環境保護、海上救生救難、經濟水域巡邏、反走私、偷渡等非軍事勤務。為求高能見度,各國海巡單位人員值勤時穿著橘色或紅色救生背心,這些顏色鮮豔裝備,都有利我方與敵對方識別。艦艇塗裝以白色系為主,但在船艏上會漆上斜槓顏色,旁邊以某某國家的英文 Coast Guard 標記。這種斜槓漆於船艏以利識別,顏色各國不同,例如美國海岸防衛隊艦艇漆紅色,日本海上保安廳漆藍色等,但這種識別法基本上為國際接受,行駛公海船舶看到這類船隻接近,就知道是某國海巡艦艇來了。

台灣海巡艦艇,早些年也漆上這種斜槓標誌與國際接軌,顏色為紅白藍三色,中間白色為T字樣,這已經十足代表 Taiwan 的意義,況且新漆上 Taiwan 一字也沒有特別大,效果遠不如艦艏斜槓標記來得顯眼;其次,有心犯案歹徒或是敵對國家船員,也不會沒事拿望遠鏡看來緝查船隻,是中國還是台灣的,因為他們首先要務是加速逃跑,而非認識台灣。因此,海巡艦艇以增加 Taiwan 提升海上執法識別度命題,基本上不存在。

最後則是,現今南海各國的經濟水域多半重疊,有爭議海域也很多,這些爭議或是說對峙狀況出現時,也都是要海巡單位艦艇去相互較勁,只要海巡艦艇多出去幾次,國際間自然就能提升台灣的國際能見度

比較可惜的是,近幾次周邊海域有事時,似乎都看不到海巡署艦艇。去年中國抽砂船在馬祖海域橫行時,沒看到幾艘;上周中國要派遣四艘海警船進入釣魚台時,也看不到海巡署有表示。國際上有許多場合都是海巡艦艇能曝光的機會,捨此機會不派遣海巡艦艇前往,卻只在英文 Taiwan 上下功夫,難免會給外界這是大內宣的又一表徵。













防疫以科學為根據 勿急拒陸疫苗


2021-02-18 03:17  聯合報 /   沈政男/醫師
圖為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的新冠疫苗。新華社


新冠防疫接下來的成敗關鍵,是疫苗的取得與施打;指揮官陳時中認為,須採購三千萬劑才夠,目前已從國外找到兩千萬劑,也準備預購國產疫苗至少一千萬劑,但對於大陸生產的疫苗,他表示「尚未列入 COVAX 名單,三期試驗也沒有論文發表」,因此暫不考慮,但也鬆口可以推薦大陸疫苗。

事實上,大陸早在去年十月就宣布將加入 COVAX ,並在今年二月初提供一千萬劑疫苗給 COVAX ,世衛也展開緊急使用授權審核。如果未來 COVAX 釋出的疫苗,包含這批大陸製劑,台灣恐怕必須事先擬妥對應方案。陳時中說,「如果很多人想打,可以考慮修法」(現行法律禁止輸入大陸血液或免疫製劑),既然如此,何不做個民調?顯然,這是推託之詞。

如果說沒有第三期試驗相關論文發表,就不宜進口,那麼輝瑞、莫德納與 AZ 疫苗,都是在去年十二月才於醫學期刊發表三期試驗成效,為什麼指揮中心早在數月前就與對方洽談疫苗?那時連一、二期試驗論文都沒發表可知,指揮中心先入為主,排斥大陸疫苗

大陸疫苗至今已發表一、二期試驗論文在知名醫學期刊,第三期試驗程序也公布,但台灣國產疫苗呢?一期試驗論文發表了嗎?二期試驗做完了嗎?怎麼就決定採購一千萬劑?試問,屆時如果緊急授權上市,會比大陸疫苗更可信賴嗎?國人敢打嗎?

對大陸的偏見,也展現在疾病命名,事實上全世界只有部分台灣人還在使用「武X肺炎」,而指揮中心雖然改用「Covid-19」,就是不願使用「新冠肺炎」,究其原因,除了擔心被貼上親中標籤,也受到刻板印象影響,對中國製就是不屑一顧

防疫應以科學為根據,如果 COVAX 都接受大陸疫苗,未來相關三期試驗論文若也發表,指揮中心應重新客觀評估,才能給國人多個疫苗選擇。

另一個不宜先入為止的議題,是部桃院內感染。陳時中認為相關人員沒有大疏失,也即將重新營運;問題是,如果沒有找出院內感染來龍去脈,如何確保不會重蹈覆轍?

以參與插管而染疫的住院醫師案八三八來說,未來進行重症插管時,除麻醉科醫師,是否一定要感染科醫師在場,值得重新評估。如果非進去不可,就應檢討到底哪個環節出問題,才導致病毒被帶出隔離病房。最離奇的案八八九,如何從源頭七樓感染到十二樓去,即使清查所有醫護抗體,依然無法解惑。

此外,醫護感染人數明顯多於病患,原因何在也值得探討。如果這些問題都無法回答,與其貿然讓部桃重新收治新冠病患,不如將其排序挪到最後。如果部桃可能出事,同等級的其他部立醫院,也應檢視防疫流程,避免類似狀況發生。













兩岸釋善意 何不跨界合作護海洋


2021-02-18 03:18  聯合報 /   華健/基隆市海洋保育協會理事長(基隆市)
「海巡06」輪為台灣海峽首艘5,000噸級大型海事巡航救助船,將重點在台灣海峽水域執行水上交通巡航監管、應急救援等任務。圖/取自香港文匯網


過年前,蔡英文總統對大陸喊話,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主席認為,如此釋放善意,有助兩岸融冰。只不過年後,海巡署在蔡總統指示下,將在所有艦艇舷側,陸續加上醒目「TAIWAN」字樣。有專家認為,此舉可能與大陸福建首艘五千噸級海事巡航救助船海巡06」有關。

其實,「海巡06」,讓人感興趣的是,這艘船除具備充足的對外供電及對遇險船進行封艙、堵漏、排水、切割船艙等海上人命救援能力,並配備充足的滅火和溢油等應急系統。其中的溢油監測系統,可結合測算與繪製的浪高與海況等環境數據,全天候監測海面溢油分布與漂移情況。

面對連結兩岸的海洋與當中生命所面對的威脅,解決關鍵在於兩岸合作,共同保護。例如汙染防治、確保漁業永續和保育珍貴海洋生命,透過合作可望更能收效且也更有效率。發生船舶遇難、溢油等意外事故時,更可通力合作,救助人命、降低各類損害。即以大型海上溢油事件為例,透過共同建立的緊急應變體系,收到好的效果。

這類跨界合作有成的實例,法國、義大利、摩納哥針對鯨類,在地中海利谷里亞海建立的合作機制德國、荷蘭、丹麥的瓦登海合作透過跨界海洋保育合作,甚至可改進彼此關係。約旦與以色列致力保護珊瑚礁與觀光資源的紅海海洋和平公園

兩岸政治領袖在新年以行動釋出善意,何不先談談如何建立共同維護鄰近海洋環境的合作機制,讓大家的海洋,先成為贏家。













新冠疫苗 應訂全國接種日


2021-02-18 03:20  聯合報 /   王任賢/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台中市)
國內未來新冠疫苗接種,挑戰會更大。圖/美聯社


如果真如指揮中心所言,台灣能取得三千萬劑新冠疫苗,將是史無前例的疫苗接種計畫,絕對要記取去年流感疫苗接種亂象的殷鑑;務必打一場有規畫的疫苗戰,讓全世界刮目相看。

民國八十七年,詹啟賢署長首次提出卅一點五萬劑流感疫苗接種計畫,當時這麼少量還被監委叫去談話,談的重點是質疑如何找得到這麼多接種對象?由誰來負責接種?當時詹署長的解決方案也是創舉,竟能說服醫師跨出醫院,到社區執行疫苗接種

醫院是照顧病人的地方,正常人接種疫苗不能在醫院執行,健保也無法給付看診費用,所以醫師無法協助疫苗接種。詹署長以公務預算編列評估接種適應症疫苗看診費用將醫療人力引入社區對政府規畫人群執行接種,才成功跨出大量接種第一步。

這項政策執行到現在,流感疫苗接種量也三級跳到六百多萬劑,醫院也可接種疫苗。沒法在預期時間內達到預期目標數窘境,仍常出現。規畫的接種量,是依據感染風險族群總和,每年依循都有不同,實際接種時往往不知道人在哪,知道在哪也叫不出來接種。以民國 98 年(二○○九年)新型流感為例,明知道老人、肥胖、孕婦、有重大傷病卡的是風險族群,但就是找不到人在哪,知道在哪也不願接種。那一年死亡的人都是落在這些族群,如果當初疾管局能聽從吳敦義院長指示,好好掌握風險族群強制接種,死亡人數絕對可大幅降低

未來新冠疫苗接種,挑戰會更大。新冠是全民疫苗,剛開始疫苗初到貨,或許還有餘力做人情,接種醫療人員及即將出國旅客等最高風險族群。後續疫苗千萬可別隨到隨打,繼續區分次風險或次次風險族群;這樣下去,去年流感疫苗相對剝奪感就會出現,亂象立現。因為全國都是一樣,硬性劃分風險階級,會造成階級矛盾

正確作法應是政府先別急著逐步接種,應該趕緊到貨,囤積到二千三百萬劑後,訂定全國接種日,發出動員令。待遇如同總統大選,全國放假回戶籍地接種疫苗。高鐵也應仿照罷韓時優惠票價與加開專列,積極配合接種。疫苗接種交各區衛生所,依戶籍逐戶接種,各級醫療人員動員,如同選委會徵調選務人員。台灣能一天選出總統,新冠疫苗就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全民接種

新冠是計畫強制接種,疫苗免費,老百姓不能選疫苗,要相信政府採購的都是好疫苗,要不怎會選得比別國慢。疫苗統一接種,原標籤都應換貼指揮中心標籤,也可交互二劑追加。全國疫苗接種日前,政府必須盡力撫平先前一些非專業反疫苗言論,最簡單就是請政風去查,才能順利為疫苗接種鋪路。

新冠疫苗同步強制接種,是防疫最後一哩,之前風風雨雨,都可因此而「牛」轉乾坤。指揮中心該放棄舊思維,才能有突破空間。













與民對話 拜登一時難過的中國門檻


2021-02-18 03:22  聯合報 /   樂為良/自由作家
美國總統拜登十六日在密爾瓦基參加有線電視新聞網舉辦的里民大會,回答民眾提問。 法新社


拜登上任未滿一月,便以「里民大會」形式與草根溝通,創了美國總統先例。原意是想借此讓民眾知曉他會如何去解決種族歧視、疫情控制與無證移民等民生問題。然,因主持人岔題,使得中國人權成了焦點。他說:「中國大陸必將因人權問題招致反彈」。一場「與民對話」成了「伐中大會」。

在回答維吾爾人在大陸境遇之問時,拜登給了個符合其政策的原則性回答,也就是說,美國對台灣、香港、新疆,都會提供保護。他說,習近平知道這點:「中國大陸要想成為世界領導者,就必須獲得其他國家信任,只要大陸持續進行與基本人權背道而馳的行動,就難遂願。」

這答案拜登在選前到就任後公開說了數次,並無新意。不解的是,一些持著既定立場的人或機構,非要拜登再三以此方式指說大陸方休。這種存在於一些歐美國家學術、政府與媒體的偏見,成了拜登中國政策最難跨過的一檻

川普四年,把反中趨勢最大化並無所不用其極把中國政府形象推回比文革時期還糟,無視大陸改革開放的努力,也把兩國關係倒退到冷戰時期。一些媒體更有「凡不利於中國者皆真,凡中國好事皆為宣傳或造假」的偏頗

就以最近幾件事為例。全球疫情蔓延,災情最慘重的幾方,反怪罪中國遲報,或甘脆說「中國製造」。人類歷史發生過這麼多次疫情,他們非要到武漢找病毒的起源結果專家調查後發覺,武漢實驗室無此能力,但一些媒體或者扭曲專家意見,或者自行做出與這些科學家相反的結論。

在新疆問題更是如此。這明明就是川普印太戰略中的一計,幾國外交與新聞人員一再報導,最後變成中國要「滅絕維吾爾族」。其實只要走一趟新疆現狀,便不至如斯。但這既為圍堵中國崛起所需,中方說破嘴自清也沒用,就如當年誣指海珊擁有生化武器,對其攻擊早已箭在弦上般

講究自律與品德的拜登,當然知道幕後真相,但以目前美國情勢,他無法以「給每個人尊嚴」方式對待中國,不能示好更不能示弱。就像他在現場,必須認定中國人權有問題,卻未附和維吾爾人遭滅絕之說。對他來說,前者是真後者是假

拜登首要之務,必須在三個月內控制住疫情、讓企業復工、讓孩童安全返校上課,擺平警察執法與黑人平權運動的衝突,才有就任蜜月期後的話語權。在此之前,人事與法案過關,需要共和黨配合,一時無法擺脫前朝設下紅線,必然對中強硬。要回歸「平等互惠」交往,得待美國有效重回國際舞台,重拾主導地位後才行。

拜登對中國有戰略性耐心,習近平亦知其難處,暫時不會與之針鋒相對。仔細觀察可以看出這種微妙默契。












杜絕新冠疫情帶來的貪腐風險


2021-02-18 03:16  聯合報 /   吳成豐/靜宜大學終身特聘教授(台中市)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球經濟與生命健康的傷害巨大,但一項隱伏性因子「貪腐」議題,執政當局不可掉以輕心。

國際透明組織(TI)一月底公布,全球民國 109 年(二○二○年)的「清廉印象指數」(CPI例行性年度調查。迥異往年報告,特別提醒國際社會對新冠肺炎可能引發貪腐的關聯性。

先看去年全球 CPI 表現,整體而言並沒有多大進步,僅四十三分(滿分一百)。四個華人社會國家或地區,新加坡排名第三(八十五分)、香港十一名(七十七分)、台灣廿八名(六十五分)、中國大陸八十名(四十二分)。這是台灣評分最好成績,或因民國 107 年(一八年)提交「聯合國反貪腐公約國家報告」,交國際專家審查有關。

國家清廉度高低,影響因素很多,比如司法獨立、公部門資訊透明與言論自由等等。但管理學界由有效管理組織成員角度分析,認為有效管理與「管理距離及管理幅度高度相關亦即人口愈多,管理距離就愈遠,且幅度愈廣,就愈不易管理,對清廉度掌控難度愈高

新加坡與香港比台灣小,人口僅六、七百萬人。但韓國人口五千一百多萬,是台灣的兩倍多,其得分竟只少台灣兩分;另日本人口一億二千多萬,得分七十四,高出台灣甚多。台灣人口二千三百多萬,自民國 91 年(二○○二年)五十六分,進至民國 109 年(二○年)六十五分,進步算亮眼。但若由人口數管理距離與幅度推算,台灣沒有沾沾自喜理由,不如日本,也未必凌駕韓國

最後,該探究的是,TI 的警告全球動盪不安的新冠疫情,不僅是健康與經濟的危機,同時也是貪腐危機?由於貪腐的可能潛在影響,會戕害公平與合理的全球應對疫情作為,會使無數人喪失生命。

TI 警告雖未明講細節,但從許多國家處理疫苗分配的歧異及差別作為中,不難窺其端倪。很多國家已批評富裕大國取得疫苗,甚至有壟斷疫苗之嫌,在各國搶購疫苗動用國家資源之外,各國也有因疫情造成經濟不振下採行的多項紓困計畫,在在均可能涉入隱藏性貪腐行為

防疫與重建經濟紓困措施固然重要,但投入大量資源的同時,可有健全的監管機制及透明的行政倫理系統呢?貪腐行為不太可能在地球絕跡,除了貪是人性外,現實層面上,貪腐既無法滅絕,那就要管理它;透過倫理領導管理機制力道,逐日逐年降低貪腐產生機率,拿台灣為例,努力將 CPI 得分由六十五提升至七十多分或更高,這是管理

當然,評分並非全然正確可信。但有心的執政者建構一個公私部門合作的倫理系統,管理花樣萬千的貪腐行為,不讓貪腐的魔鬼藏在細節裡,並不是絕對做不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