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0日 星期一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解構民主基金會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垃圾百岳12年去化? 太樂觀!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解構民主基金會
◆  粽香裡都是愛的故事
◆  印度大選的啟示與展望/台灣需找新莫迪們
◆  印度大選的啟示與展望/民選專制不得人心
◆  政院提覆議 政局更加對立
◆  請正視花東鄉親行的權利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解構民主基金會


2024-06-10 00:34  聯合報/ 周韻采(作者為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


自韓國瑜當選立法院長後,民進黨為了誰接任民主基金會董事長及執行長不斷發動攻勢,甚至一些掛著民主招牌的社團也紛紛表達對韓國瑜接任的憂慮。我之前納悶,不過是一年一點五億經費的機構,民進黨何須如此大動干戈?這一趟訪美時,我有了解答。

民主基金會乃參照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NED)成立的,由政府編列預算,除補助政黨外交外,大多以自辦或委辦項目與其他民主國家交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入以 NED 為核心建構的全球交流網絡。

例如,NED 於民國一○九年(二○二○年)展開 Sunnylands 計畫,匯聚印度-太平洋地區的民主領導人,討論民主治理的具體行動,每年擇一亞太國家舉辦會議。由於台灣與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皆無邦交,民進黨官員或其支持團體就化整為零藉參加此計畫與其他國家交流。

立委及媒體僅披露民主基金會為綠營小金庫,但影響更為全面而長期的是綠營透過基金會建立與其他國家,尤其美國的溝通管道,輸出「民進黨為台灣民主正統,其他反對勢力皆為親中」的思路,讓外國人士偏聽

這套寄生模式在蔡英文執政時期達到巔峰,眾多親綠民間側翼團體,主要為上一屆在立法院成立的開放國會委員會成員賴基金會補助生存,更利用基金會國際網絡,與負責美國民主黨政黨外交的國際民主協會National Democratic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NDI)及共和黨美國國際共和研究所International Republican InstituteIRI)建立深厚交情與人脈,左右其對台灣政局的看法,一則鞏固國際對民進黨的支持;再則出口轉內銷,向選民展示民進黨受國際支持,反對黨不被接受。

原本 NDI 與 IRI 亞太辦公室設於香港,因香港國安法實施後,遭中國大陸驅逐出境,於民國一○九年(二○二○年)十月後遷駐台北,然跟反對黨仍屬點頭之交,也未合辦過活動,與跟民進黨的水乳交融呈現巨大反差

就在青鳥行動期間,IRI 人員投書《The Diplomat》,雖因我們的拜訪溝通,文中承認國會賦權(非擴權)的正當性,但強調可能會被「一小撮親中立委利用,檢視監測大陸假訊息的民間社團,乃至危害台灣的民主韌性。」如此赤裸裸的言論應是綠友友們怕改組後的民主基金會不再繼續豢養他們,遂透過友好國際人士發聲。民主基金會資源濫用至此,令人痛心!

今年一月後立法院生態丕變,台灣有新的民意,民進黨不能再在國際上壟斷各政黨的代表及話語權。故在機制上,民主基金會各項活動及補助皆應透明化,各政黨皆應被保障公平用基金會資源,打破親綠團體壟斷 NED、NDI、IRI 及相關團體的資源及資訊。民主基金會同時應協助反對黨建立與華府政黨機構聯繫管道,讓反對黨可將新民意忠實地反映給國際友人












垃圾百岳12年去化? 太樂觀!


2024-06-10 00:34  聯合報/ 陳文卿/環保服務業(新竹市)
垃圾山遍布全台,被立委戲稱儼然是「台灣新百岳」;圖為南投草屯鎮掩埋場,垃圾堆積如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垃圾百岳」躍登昨天聯合報頭版頭條,環境部長說,至少要十二年才能將這些垃圾完全去化,表示大家必須再忍受十二年的髒亂汙染。對於號稱將成為 AI 科技島的台灣,實在不怎麼光彩。

但彭部長的說法,若僅是針對既有的垃圾山之移除,必須假設垃圾堆積量零成長;也就是說,目前每天產生的垃圾量都能有效處理。而這樣的假設是太樂觀了!

垃圾山如果僅是堆積,就像土石堆置場一樣,對環境的影響還可以忍受。最麻煩的是產生惡臭、汙水等,甚至悶燒造成空汙等問題。所以,將垃圾中的生物性有機垃圾移除,或至少不要再增加,才是當務之急。

生物性有機垃圾以廚餘、廢蔬果為最大宗,是每位國民日常生活所產生的,現在全部丟給環境部處理,但環境部的處理設施容量有限,必須農業部與內政部來共同幫忙。

包括飼料利用或厭氧消化利用,農業部都是以防疫理由將城牆築得高高的,不允許或僅限定在極端嚴格的條件下,才接受廚餘進到畜牧場再利用。當去化無門,就只能堆積成惡臭的垃圾山了。

以可同時處理廚餘和禽畜糞的畜牧場厭氧消化處理系統為例,明明投入廚餘可使沼氣產生量倍增,增加農戶的綠能發電收益,農業部硬是限制不得在農牧用地設置共消化生質能中心。因此即使畜牧場的厭氧消化場有餘裕的處理容量,仍無法合法的接受廚餘進場處理。

非洲豬瘟防疫誠然是重要的問題,但廢水處理廠即使遠離豬隻飼養區域(豬舍),因地目仍為農牧用地,而不能收受廚餘共消化處理,此顯不合理。如此僵化的規定若能解除,將可大幅提升廚餘之去化途徑,降低垃圾中的廚餘量,而減少垃圾的惡臭,對舒緩垃圾山的壓力將大有助益。

除農業部外,內政部轄屬的下水道汙水處理廠,對生物性有機廢棄物的處理都可助一臂之力。讓垃圾不再發臭,是移除垃圾山之前的第一步,建議跨部會協商共謀解決之道。














粽香裡都是愛的故事


2024-06-10 00:34  聯合報/ 李月治/服務業(台北市)


端午的粽香,藏著各種故事。昨天早上去菜市場向熟識的攤販買了幾顆粽子應景,老闆娘是一位喪偶的新住民,靠著這個四季變化貨品種類的攤位,拉拔兒子長大,兒子即將成為大學新鮮人。攤位上掛滿南部粽、北部粽、豆沙粽、鹼粽,全是她親手綁的粽子。她說最近天天忙到凌晨三、四點,小睡一會兒,趕緊起來準備去市場做生意。粽子裡包的是她對生活的熱情、希望和祝福。

旁邊出現新的攤位,是一位年輕人在賣菖蒲艾草,想必是自己去山上採摘來的;另有一位年輕媽媽在賣手作香包。這些打拚的人們趕在節日賺點錢,他們認真生活的身影最動人,粽香飄散在此起彼落的叫賣聲中。

鄰居越南新住民姊妹巧手包了四四方方的越南粽,送了我兩顆,她念念不忘越南粽的好滋味,循著永恆的香味,記憶故鄉的往事。

節慶往往是婆婆媽媽大展身手和愛心的節日。友人的媽媽擁有一手好廚藝,年輕時開過小吃店。友人手足先後成家自立門戶,媽媽不願麻煩子女,成了獨居老人,自己一人過得簡單,一手好廚藝無處施展,像失去戰場的戰士。

唯有每年端午,她會包一兩百顆的粽子餽贈親友,成為她近年最期待也最快樂的事。從採買到清洗、包粽,她一人包辦,不假手他人。友人問媽媽累不累,她說一年就這一次,提早準備就不會太累,老人家很願意施展好廚藝,也很有愛心,粽子不僅分送親友,也分送周遭的弱勢,讓粽香串起人間情誼。

今年媽媽生病了,他們幾個兄弟姊妹商量,仍然要請媽媽包粽子,只為了讓媽媽做她最喜歡做的事,他們請媽媽列出清單,他們負責採購,讓媽媽手把手教他們包粽子。朋友說媽媽病情不樂觀,今年或許是最後一次吃到媽媽包的肉粽,他們希望傳承媽媽的手藝,不讓媽媽的味道消失。而為了讓食慾不好、腸胃不好的媽媽也能開心吃粽子,他們選擇用一般米而不用糯米包粽子。

無獨有偶,我散步時邂逅的一位八十幾歲的獨居老伯,每年都會包家鄉湖州粽子,等孩子們端午節回來,打包好讓他們帶回家,那是他最開心最有成就感的時刻,粽子裡包進對子女滿滿的愛。

端午,紀念屈原、吃肉粽、划龍舟,年年粽飄香,而粽香裡都是愛的故事。














印度大選的啟示與展望/台灣需找新莫迪們


2024-06-10 00:34  聯合報/ 方天賜/清大通識中心副教授、政大外交系訪問學人(新竹市)


印度國會大選結束,莫迪總理九日宣誓續任總理,成為繼尼赫魯之後,史上第二位得以三連任的印度總理。然而,莫迪及所屬的印度人民黨在這次大選「慘勝」,雖然仍是第一黨,但在十年後首次失掉國會的絕對多數,需要仰賴執政聯盟才能在國會過半。「經濟學人」雜誌評論說這是印度民主的勝利,似乎暗示執政黨的挫敗才符合民主,其實是種西方慣有的傲慢,過於簡化了當代印度政治發展的脈絡。

莫迪這幾年在國際上已經成為印度的代名詞。平心而論,他的元首外交頗具魅力,大大提升印度的能見度。在他的治理下,印度的國際影響力也逐漸成長,擠進世界大國之林。如今的印度在國際上左右逢源,已非十年前可同日而語。但在國內,莫迪自主政以來即擺脫不了宗教爭議。重建印度教羅摩神廟、廢除喀什米爾自治、修訂新公民身分法等政策,都被貼上歧視穆斯林印度教民族主義標籤。

印度教徒占印度總人口近八成,就選舉而言,確實是最大的票倉。印度人民黨在過去選舉中,也是藉由凝聚印度教支持者而起家。但印度教民族主義這張神主牌在這次大選中不再發揮魔力,執政黨甚至在羅摩神廟重建地所在的選區落選印度人民黨在國七十九年(一九九○年)代便是利用「拆除巴布爾清真寺,改建成羅摩神廟」的議題而逐漸崛起,可以說是該黨的發跡地,如今連在此地都難以勝選,便是一葉知秋

雖然影響印度大選結果的因素很多,但也應驗了台灣一句俗諺:「先顧腹肚,才顧佛祖」。很多選民之所以未再支持執政黨是因為經濟考量。雖然印度的總體經濟表現亮眼,但貧富差距問題仍大。通貨膨脹及失業率是基層民眾更為關切的議題,而非重建神廟。印度農民在大選前聚集首都集會抗議,反映了並非所有群體都享受到經濟成長的果實。對這些民眾而言,已經給莫迪體制十年了,現在要的不能再只是口號式願景,而是要看到更具體的產出,例如就業機會。

在聯盟政府體制下,莫迪第三任施政勢必受到更多的限制,諸如廢鈔令之類的驚奇應該不再容易見到,許多部會必須讓給盟黨掌理。但這樣也許可以讓莫迪政府回歸於經濟建設,而非印度教民族主義工程。當年莫迪從古吉拉特省長成為印度總理,憑藉的就是該省的經濟成長。建立富強的印度,才是莫迪總理應該要追求的歷史地位

莫迪連任也有助台印關係發展,莫迪是極少數訪問過台灣的印度領導人。他近期在社群媒體上與賴清德總統的互動,展現出他對台灣的善意與友好。但他也很清楚地將台印關係定位為「經濟及科技夥伴」關係,迴避賴總統提到的印太和平與穩定訴求

以現況而言,將台灣與印度定位為「戰略夥伴」過於好高騖遠,但台印可以成為互惠的「發展夥伴」,包括盡快落實台印移工協議、吸引更多印度生來台就讀等。另外,面對印度重回聯盟體制,台灣可能要加強與印度地方及政黨的聯繫,台灣當年就是在莫迪擔任省長期間與其建立友好關係。這可能是莫迪總理的最後一個任期,台灣需要尋找新的「莫迪們」。












印度大選的啟示與展望/民選專制不得人心


2024-06-10 00:34  聯合報/ 曾士宇/大學教師(新竹市)


印度大選舉結果於六月初揭曉,讓人意外的是現任總理莫迪並未獲得連續第三次壓倒性勝利,他領導的印度人民黨甚至未能獲得國會多數席位,使其無法自行組建政府。

自民國一三年(二○一四年)首次掌權以來,莫迪一直在印度聲勢浩大。在五年前的選舉中,他的政黨獲得大幅超過半數席位而與較小聯盟夥伴贏得五四三個席位中的三五三席挾絕對多數,粗暴對待反對派。這次莫迪的政黨僅獲二百四十席,需要在理念不盡相同的合作夥伴幫助下才能組成聯合政府。反對派印度聯盟由曾經占主導地位的印度國大黨和廿多個地區性政黨組成,儘管選舉環境極其不公平,但幾乎與印度人民黨的得票數相當。

莫迪執政十年裡,致力將一個由世俗民主制度維繫的多元化國家,轉變為印度教優先國家,使人數達兩億的穆斯林少數民族邊緣化。他在擔任總理前,曾因「嚴重侵犯宗教自由」,被美國禁止入境長達十年。他的批評者說,他日益專制,對異見的鎮壓創造了寒蟬效應,使印度更加接近一黨制國家。經濟成長雖然迅速,但大多讓頂層致富印度人民黨利用權力、金錢和壓力來分裂其他政黨並積極招降納叛。它有效地將主要媒體變成宣傳武器,在經濟與職位上酬庸自己人,並讓執法機構打擊反對派。

莫迪將繼續擔任總理,但他推動的「印度教主義」,將印度變成印度教民族主義國家計畫,最終還是遇到了障礙他需要兩個公開宣稱是世俗政黨的地區政黨廿八位議員合作組織政府,這讓莫迪的反對者抱持希望,認為他們的影響力可能會減緩莫迪將印度轉變為印度教優先國家的進程

政府控制的媒體將這次選舉視為一場註定的、自然的勝利者和一群無足輕重之人的較量,莫迪多次宣稱自己由上帝派來。最終,以國大黨甘地為代表的反對派印度聯盟贏得了因莫迪治理失敗及媒體錯誤訊息而受累的選民的支持這個年輕的聯盟訴求重點,是莫迪未能為許多公民帶來最低限度的經濟收益,他們也面臨著歷史上的高失業率、物價上漲和日益加劇的不平等

印度大選的結果讓台灣選民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民進黨執政八年,透過立法院絕對多數「沒有通不過的法案與人事案」,五權在握、控制媒體、豢養網軍、扶持側翼;以沒收黨產、農田水利會及司法控訴等方式打擊在野黨;關閉不友善的中天電視台;推動溯及既往、非我族類的「退休軍公教」年金改革;大肆酬庸綠營人士、縱容支持者貪腐等,可謂卯足了勁,希望可以永久一黨專政。不料一月大選結果,不僅讓民進黨淪為國會少數黨,賴清德也倖靠藍白分裂僅以四成選票當選總統。

觀諸賴清德就任三周來的言行,似仍緊抱「台獨」與「非核家園」神主牌,斷絕人民亟思安居樂業的想望。另一方面,無視民進黨已不再掌握國會多數,不僅反對自己在野時推動幾乎雷同的國會改革法案,同時「當家鬧事」鼓勵所謂「青鳥行動」,仍然以為靠話術顛倒是非可以大行其道,執政起手式令人不能樂觀。

印度大選結果再一次顯示「民選專制政府」不得人心,希望賴政府能知所進退,以人民福祉為重,方是執政正道。











政院提覆議 政局更加對立


2024-06-10 00:34  聯合報/ 林清汶/世新大學法律系兼任副教授(台北市)


立法院近日三讀通過國會職權條文修正案,行政院立即宣布將提出覆議,並提出七大原因,強調提覆議是為了捍衛憲政秩序。總統府表示,等收到行政院的覆議理由書,總統會審慎評估妥適決定。民進黨將多管齊下啟動「輿論戰」,全台宣講、延續青鳥、網路空戰三路並進;透過立委與各級民代、黨公職在全台遍地開花宣講,期盼以地方包圍中央的「民意」施壓藍白立委,並延續「青鳥行動」熱度,讓更多民眾關注覆議,但完全未思考覆議帶來的負面影響。

其一,覆議雖是憲法賦予的法定權限,但除非攸關重大事項,不宜率爾為之。中華民國憲政史總共只有十三次覆議,賴政府甫上任就提覆議案,顯示對於憲政秩序的蔑視,讓政局更加對立。

再者,包裹式覆議的內容空泛抽象,完全是為反對而反對。民國九十三年(二○○四年)「三一九槍擊事件真相調查特別委員會條例」聲請釋憲,大法官會議於同年作出釋字第五八五號解釋,宣告「部分條文違憲」立即失效,而並非全部條文違憲。同理,行政院如能針對國會職權改革案具體指陳何者違憲,更能爭取多數民意認同,而非如此全面性的否決,甚至於案子還未送到行政院,院長卓榮泰即聲明將提覆議。

其三,民進黨延續「青鳥行動」的全台宣講,名為「反濫權、護民主」,第一場在花蓮縣、第二場在新北市、第三場在台北市,要讓全台民眾深入解國會最近發生的事情。當家又要鬧事,加深民眾與政黨間的仇恨值,所為何來?民進黨已經取得中央執政權,何以仍要遍地開花搞民粹、鼓動民意對立,將政局搞得沸沸揚揚?如此下去,執政當局如何推出福國利民的政策與法案?

多數民眾無不期待在總統大選後,朝野能偃旗息鼓,回歸正常生活,未料立院議場仍戰雲密布,又有共軍圍台軍演,維持赴陸旅遊禁團令讓旅遊業者哀鴻遍野,大陸取消一三四項 ECFA 優惠稅率等,民進黨選後各種舉措和應對違反民眾期待,完全失去當權者高度,讓人民成為刀俎而自享魚肉,這絕不是我們要的民主。
















請正視花東鄉親行的權利


2024-06-10 00:34  聯合報/ 陳劍賢/台東縣議會秘書長(台東市)


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積極推動花東交通三法,但在黨內仍有疑慮及民進黨強力杯葛反對,加上苗栗縣長鍾東錦稱花東三法是假議題、交通部前部長賀陳旦稱花東三法綁架民主,法案面臨被擱置的命運,但也請國人傾聽花東鄉親的心聲。

目前花東鄉親咸認,花東交通最迫切需要的是花東快速公路的興建,但該工程一波三折;公路總局一○六年之可行性評估報告,以交通流量不足為由停止興建花東快的計畫。但公路建設應以全國民眾的利益來考量,不只是以花東居民的利益來考量。經花東鄉親積極爭取,復於一○九年十月重啟花東快速公路可行性評估,目前已進入期末報告階段,預計今年八月完成,接著才是環境影響評估。傅崐萁以特別條例的方式提出花東快速公路建設案,無非是請中央正視花東鄉親行的權利,加速完成可行性評估及未來的環境影響評估,早日完成花東快,否則牛步化行政效率,未來環境影響評估又要拖幾年,對花東鄉親行的權利非常不公平。

其次,花東鄉親認為花東交通最迫切需要的是花東鐵路及南迴鐵路雙軌化。花東對外交通主要靠鐵路,除北迴線為雙軌外,南迴鐵路因依山傍海,路基受河谷及山谷地形的限制,沿山坡興建,大部分為單軌且彎道甚多。花東線及南迴線鐵路仍有二百六十公里為單軌,雙向列車常在小站等待以避開對向列車經過,徒耗時間;而南下北上的快車、區間車及貨車皆在同一軌道行駛,是否安全?令人質疑。

六年前十月,由樹林開往台東的普悠瑪號列車因超速翻覆,造成台東鄉親十八人死亡的悲劇;三年前太魯閣號撞工程車,造成四十九人罹難、三百人輕重傷,釀成台鐵半世紀來最嚴重的慘劇。花東鄉親不解,台鐵重大事故為何皆發生在東線鐵路上,莫非東部人的命不是命?咸認政府重西輕東,西部縣市高鐵、高速及快速公路四通八達,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競相爭取捷運或輕軌,相形之下,東部鐵路的雙軌化、截彎取直及預警系統均仍未完成

花東交通三法中,環島高速鐵路及國道六號延長至花蓮兩案朝野各界似有共識暫不宜辦理,但建請中央正視花東鄉親行的權利,早日興建花東快速公路、完成花東鐵路及南迴鐵路雙軌化,確保花東鄉親安全回家的路,並能縮短台東與花蓮行車時間,促進花東區域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