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0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開放技術移民 提高國家競爭力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國中割頸,民進黨就是校園安全最大破口
◆  聯合報黑白集/招生海嘯,教育部裝睡
◆  經濟日報社論/開放技術移民 提高國家競爭力






經濟日報社論/開放技術移民 提高國家競爭力


2023-12-30 00:4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學家警告,全球技術移民人數銳減,將打擊工作年齡人口成長。 美聯社


過去40年,中國大陸推行經濟改革開放,台灣製造業乘勢運用中國龐大勞動力,組裝製造資通訊產品,席捲全球市場。中國經濟量體擴大,對於周邊國家產生取代性競爭壓力,尤其對於以亞太總部經濟為號召新加坡產生最直接影響。面對如此危機,新加坡不但沒有在這波紅潮中被吞噬,反而淬鍊再生,成為亞洲四小龍中唯一平均國民所得超過5萬美元國家,而且在民國一○八年(2019年)世界經濟論壇WEF國家競爭力排名中高居世界第一

李光耀率領的新加坡執政團隊,面對中國崛起威脅,30年前即制定《以高素質人力資源維繫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戰略具體作法有二:首先,以新加坡國立大學與南洋理工大學核心打造菁英教育體系,除高薪禮聘世界一流名師駐校,更大力挖掘印度及中國頂尖理工與人文學子,給予全額獎學金,並於畢業後提供工作簽證及永久居留權,將這些來自他國的優秀種苗,留為己用,終讓新加坡今日成為世界菁英人力最為密集國家,吸引微軟、易利信、IBM 等世界知名企業,在新加坡成立研發中心。

其次,新加坡大量開放技術移民,給予鄰近東南亞國家具專業技術人才(如水電技師、土木技師、餐飲達人、資深服務領班)工作簽證,並於一定工作時間後給予永久居留權。

新加坡這套戰略並非全新發明,美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之所以成為世界科技強國,除因二戰所奠定紮實工業基礎外,與戰後50年大量引進外國理工人才提供全額獎學金及優渥工作機會,有非常直接關係

美國與新加坡壯大自己的策略,說穿了就是「引進外國優秀人力資源,提高國家與企業競爭力,把餅做大,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讓本土國民充分就業提高所得。」

值得關注的是,對於外來移民最保守的日本,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推出世界排名前百大高校畢業生,年齡40歲以下,經過面試,可取得在日五年工作簽證政策,意圖吸引世界各國優秀年輕族群加入日本企業,提高國家競爭力

反觀台灣,除民國七十四年-八十九年(1985-2000年)大量留美資深人才返台加入科技界協助台灣資通訊產業推上世界舞台其他時間多是腦力及技術人才淨輸出國。台灣未來面對國際激烈競爭、美中等大國意圖把持品牌與供應鏈主導權,加上國內高齡少子趨勢,國際競爭力似有逐年下降之國安危機。

國與國之競爭,其實就是各自擁有菁英人才質與量的競賽,而菁英與技術移民或許是資源稀缺小國所必需。過去台灣外勞引進政策,偏重公共工程體力勞工及家庭照護人力,如此或可解決社會一時燃眉之急,卻無法從根本壯大國家競爭力。當世界各國吸納外國優秀菁英移民,我政府官員與民眾卻普遍認為,開放一個聰明外國移民來台,台灣就會有國民失去工作機會。這個迷失,困鎖台灣超過半個世紀,在過去全球經濟有序分工時代,或許台灣人才尚能自給自足,但面對地緣政治與經濟分工結構巨變,這種政策將造成國家競爭力快速衰退。

媒體報導,我政府已與印度簽訂備忘錄,規劃引進10萬印度移工,立刻引發各方熱議。勞團擔心如此將剝奪本地低階勞工工作機會

其實這個議題的關鍵不在從何引進,而是國家移民政策應進行全面反思。我們需要了解,唯有爭取全球優秀人才加入台灣,提高企業競爭力,把餅做大,方能提供台灣本土民眾更多就業機會。因此我們主張,引進印度移工(移民)方案,應該至少設定20%名額在於科技人才及技術性移民。

如若台灣仿效美國及新加坡,依據未來社會及產業發展所需腦力與技藝結構,自人力資源充沛國家選擇性引進成熟工匠與明日菁英,則台灣未來不僅企業國際競爭力可以維繫,勢必創造更多工作機會,提高平均國民所得,將是全社會之福。










聯合報黑白集/招生海嘯,教育部裝睡


2023-12-30 00:3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教育部公布112學年度大專校院新生註冊率,全國有19校低於6成,其中以高苑科技大學的15.7%最低。記者劉學聖/攝影


十九所大學招生不到六成註冊率淹水線」,最低一所僅十五%。不僅如此,台清交等頂大也有五十二個碩博士班註冊率掛零,原因是報考者太少且未達錄取標準。此事早在預料中,但蔡政府在裝睡,教育部在裝睡,各校都在裝睡。

卅年前民間團體推動教改運動」,希望紓解升學壓力,結果走岔成「廣設大學」,阿貓阿狗的專職都搖身變大學。於是,我國大學由五十多所激增為一五○所,升學率由一成變為九成九。但學生品質日漸低落技職人才則被掏空,年輕人工作高不成、低不就。

這個問題,十幾年前即已發現,但始終不改。隨著少子化日趨嚴重,台灣的青少年人口已完全填不滿大學過剩空洞,因而訂出私校退場機制。但許多學校寧可拖著,教育部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看著學生在空蕩的私校間被不斷轉手。在兩岸和平的年代,不少陸生填補了我們學生不足空缺,如今連這塊拼圖也丟了。

可悲的是,大學發給年輕世代「高學歷證書,但這對他們的就業與社會地位毫無幫助台灣過半青年的薪資仍達不到繳稅門檻旅宿業缺工還得仰賴進口移工高學歷」與「低薪資」的落差,折射了當年轟轟烈烈「教改」的眼高手低裝睡的人叫不醒,潘文忠當了七年教長,他裝作自己與此無關












聯合報社論/國中割頸,民進黨就是校園安全最大破口


2023-12-30 00:2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教育部長潘文忠強調學校要特別注意學生違禁品的管理。記者李芯/攝影


新北市一名國三學生在教室遭他班同學持彈簧刀割頸喪命,引起社會震驚。教育部長潘文忠一席「學校應注意管理學生違禁品」的風涼話激起基層教師憤怒。蔡總統臉書還在拚選舉,力推賴清德的政見願景,也引起大批網友不滿進而灌爆蔡英文和賴清德臉書質問:「說好的社會安全網呢?」校園割頸案引發的社會不安與政治效應,正逐漸擴大。

國中校園發生割頸案,各界驚駭之際,潘文忠要求學校需特別注意學生違禁品的管理;這聽在第一線教師耳裡,不僅是冷漠的官腔官調,更是不知民間疾苦。目前教育的環境,一味強調保障學生的人權,相對的,教師的管教權卻不斷遭到限縮教育部去年修改輔導管教辦法後,老師連檢查學生書包都可能遭到究責。如今校園出現殺人彈簧刀,教育部長卻要求教師管理學生違禁品;難怪有老師要求潘文忠親自到校園示範如何管理,家長團體更怒批教長講話太冷血。

校園不平靜,教師無助,家長也不安。民進黨於是開始政治操作帶風向,把責任推給新北市政府要求請假參選新北市長侯友宜「回來處理」。賴清德更見縫插針,在臉書發文稱政府正全力投入協力新北市政府因應後續事宜,同時誇讚高雄市政府反霸凌多麼具有成效。賴清德轉移蔡政府社會安全網破洞焦點,又明捧高雄實打侯友宜卻不提近年高雄霸凌案翻倍新北減半事實民進黨的操作手法,與利用新北幼兒園餵毒烏龍案來打侯如出一轍推光自己的責任後,就不必再面對問題

說穿了,民進黨這種「權力歸中央、出事歸地方」的推諉心態,就是校園安全的最大破口。親綠的「人本教育基金會」長年推動學生人權,教師管教動輒挨告,甚至演成政治事件,逐漸導致教師心生恐懼而放棄管教;除使校園紀律廢弛,更損及一般學生安全。不僅如此,民進黨立委范雲更不斷要求各校檢討充滿威權思想的黑心校規」,規定需有兩名以上家長會代表在場,教師才能檢查學生書包,否則需受罰。范雲今年還與人本教育基金會舉行記者會,要教育部對某高職畢業旅行檢查學生行李徹查究責。如今國中生帶彈簧刀進校園,潘文忠說盡風涼話,但誰能攔查?一名學生平白喪命,范雲則穩坐民進黨不分區安全名單,繼續撕扯校園安全破口

每個學生都有平等受教權,不應被標籤化。但校園霸凌學生攻擊教師事件頻傳教師管教權卻遭剝奪,這是合理的教育環境嗎?學校不能拒絕接受行為偏差的學生或曝險少年,但教育部提供給教師的,卻是一堆窒礙難行輔導管教辦法,和貧乏的專業輔導人力資源。教師連自身都難保,要如何保護學生的安全和受教權?學校教師要扛的,除了學生在家庭中欠缺的教育,還要扛起政府愈補愈大洞的社會安全網,他們怎能不心力交瘁

在臉書被灌爆後,蔡英文終於打破多日沉默,發文稱一直努力在建構更完善的社會安全網。但小燈泡媽媽、時力黨主席王婉諭則痛陳,社會安全網漏洞多,補太慢。賴清德聲稱,將落實社會安全網2.0及修改學生輔導法;聽起來,又是一堆空洞口號。侯友宜則批評,以目前蔡政府的規範,學校與執法人員再怎麼賣力都於事無補,因為相關的制度是「假人權之名,行保護惡人之實」。

民進黨高舉學生人權,卻沒收教師管教權,也剝奪了多數學生受教權與安全守護校園連紀律都無法維持,談什麼教育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