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清志/殯儀館可否再利用
◆ 葉銀華/OpenAI事件與永續發展目標
◆ 陳亮恭/運命唯所遇,循環不可尋
◆ 闕志克/粵港澳大灣區的三城之爭
◆ 劉維公/賴皮寮政權
◆ 廖元豪/憲法護你這麼久,還說它是神話?
◆ 魏國彥/長三角的長遠憂患
葉銀華/OpenAI事件與永續發展目標
2023-12-30 01:12 聯合報/ 葉銀華(作者為陽明交通大學資管與財金系教授)
個性內向、靦腆,還有點社交恐懼症的 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卻能對國會議員侃侃而談,讓他們了解什麼是AI。法新社
十一月中旬 OpenAI 董事會突襲式解除創辦人兼執行長奧特曼的職務,但在員工、投資人、社會等多重壓力下,六天後又宣布奧特曼回任、多數董事離職。此事件引發以「非營利組織」董事會控制營利組織的營運,所產生之治理目標衝突的爭議。
OpenAI 本身是非營利組織,宗旨為確保人工智慧的發展符合人類的利益,並促進技術的協作和分享,強調 AI 的永續發展。然而為了 AI 的龐大投資與人力資本,僅憑非營利組織的運作無法因應,乃下設營利組織進行更大規模投資與吸引人才。此一事件雖是個案,但引發一般企業在追求永續發展時,是否也會產生如此事件的治理目標衝突?本文結合公司治理與永續發展,提出企業經營的新目標,藉以避免如此事件之目標衝突。
大家普遍誤解企業經營只追求股東權益或只在意利潤。從實務運作,當公司滿足客戶的需求而有營業收入時,要先支付人工成本、原料成本、製造費用、管銷費用,也就是員工、供應商,以及公司有業務往來者皆先獲得報償。其次,要支付利息費用、員工教育訓練費用與投入環境保護費用,亦即債權人拿到償付、提升員工人力資本,以及維護公司所在之社區大眾的權益。再者,有獲利須繳納公司所得稅,政府也拿到稅收,此乃公司對公益的貢獻。
因此,在收入分配給上述「非股東利害關係人」後,如果有剩下的才屬於股東的,當然若剩得非常多也全都屬於股東,所以股東是公司風險的最終承擔者,也讓其擁有公司所有權,如此公司才有意願承擔風險,方能增加規模與價值,進一步促進經濟成長。
亦即,企業經營不是僅為了股東或一味地追求利潤。股東是公司擁有者的先決條件是「非股東利害關係人」的合理權益有受到保障。因此,我將公司經營目標,從極大公司價值,轉換成至少先確保「非股東之利益關係人」的合理權益下,再追求股東價值最大。
接著,公司的利害關係人日益重視永續發展的議題,例如:供應鏈的國際大型企業,要求代工廠或供應商必須減碳排放與提高永續發展績效、債權銀行或債券投資人將永續發展納入授信審查及投資標準、政府將淨零排放列入長期目標、股市機構人將永續發展納入投資標準。因此,公司必須與利害關係人溝通,調查各利害關係人對於相關議題的關切度,以及各議題對公司衝擊的顯著性,進而鑑別出公司在永續發展應該注意的重大要議題,並且釐定各議題的具體目標,藉以落實執行(利害關係人的議合程序)。
綜合而言,在永續發展趨勢下,我對企業經營目標是先確保「非股東之利害關係人」的合理權益下,追求股東價值最大(公司治理的目標);同時,在利害關係人議合下,從事環境、社會、治理面向重要議題的活動,藉以促進永續發展。如此一來,公司的利害關係人,因其所承擔的風險,皆受到合理對待;而且公司亦投入利害關係人所要求的永續發展活動。因此,上述經營目標可引導公司進行決策,同時可明確、有序地衡量公司的表現,避免治理目標衝突的問題,以及追求永續發展。
李清志/殯儀館可否再利用
2023-12-30 00:16 聯合報/ 李清志(都市偵探、建築學者)
巴黎104創意藝術中心前方廣場,擺設了由藝術家Nikki所設計,一顆巨大閃亮又繽紛的骷髏頭。圖╱李清志提供
歷史建築再利用是二十一世紀世界建築風潮之一,在環保及歷史文化保存的考量之下,愈來愈多地方的歷史建築被保留,並且重新再利用,賦予其全新的功能,同時也為老建築注入新的生命力!
例如倫敦的老舊發電廠被改造成時髦的商場,紐約的舊高架鐵道被改成最受歡迎的帶狀公園,馬斯垂克的老教堂則被改成旅館或書店,京都的廢棄小學校被改成高級飯店,伊斯坦堡的老發電廠竟然成為大學校園,而奈良的監獄也被改造成星野集團的豪華飯店。
不管是工廠、倉庫,或是軍用碉堡,發電廠,教堂、寺廟等,幾乎所有的建築都可以被再利用,但是卻有兩種建築是無法被再利用的,其中一個就是核電廠,因為其中隱含著某種看不見的惡靈,是我們人類至今仍然沒有技術能力,可以解決的輻射汙染問題;另一種無法再利用的建築則是殯葬空間,因為殯儀館對於很多人而言,也是某種靈界惡魔的附著存在空間,即便是進行完驅魔儀式,仍然無法消除人們對這類空間的恐懼。
台北第一殯儀館被認為是「北市最大嫌惡設施」,最近終於決定拆除,但是拆除後該作為什麼用途?是蓋豪宅呢?抑或是商場、公園,社福單位?成為大家討論的焦點,似乎大家對於這個長久以來與死亡有關的建築空間,總是充滿無法消除的恐懼。即便是拆除改建都已經很多人害怕了,更不要說是保留建築再利用了。
西方人似乎比較不信邪,巴黎104藝術中心的前身就是市區最大的殯葬空間,104藝術中心的建築主體於1873年建成,從1905年起就開始殯葬業務直到民國八十六年(1997年)。業務鼎盛的時期,每年有高達二萬七千輛次的靈車駛出,一千四百多個人在此工作,殯葬相關產業如靈柩、雕刻、喪服製作等都在此設立,有點類似台北市民權東路行天宮附近的第一殯儀館。
不過民國九十年(2001年)起巴黎市政府開始著手改造這座廢棄的殯葬特區,請來擅長於古蹟翻新案的十一月建築師事務所(Atelier Novembre)全新規畫將104打造成一個與社區結合的文化中心,讓這個原本令人害怕的暗黑建築,搖身一變,成為藝術家盡情舞動、抒發夢想的空間。不僅有書店、餐廳,也有大型表演空間、展示空間,讓人絲毫感受不到死亡與惡靈的陰影。
有趣的是,104創意藝術中心前方廣場,竟然擺設了由藝術家 Nikki 所設計,一顆巨大閃亮又繽紛的骷髏頭,似乎宣告著死亡的必然與生命的歡愉。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雖然亟欲逃避死亡,卻終究無法免於死亡」。
巴黎人竟然可以將殯儀館改造成藝術中心,這樣的事台灣人應該完全無法接受吧?不過殯儀館重新再利用作為藝術中心之後,附近的房地產果然馬上漲價,可以預知的是,第一殯儀館的拆除,也將為民權東路附近地段的房地產,帶來新一波的漲幅。
過去我們總是將殯葬設施,放置在都市的邊緣地帶,明顯區分活人與死人的空間,但是隨著城市的發展擴大,原本是邊緣地區的殯葬空間,反而變成城市的蛋黃區。以台北市為例,西門町紅樓附近原本就是墓園,日治時期開發西門町,才將墓園改建成紅樓;而南京東路、林森北路旁的康樂公園、林森公園在日治時期也是墓地,戰後則成為違章建築的密集區,後來才改建成為公園。
或許我們應該開始改變過去的觀念,不要再努力區分活人與死人的空間,而是讓這些空間融入城市生活之中,就像巴黎市區的墓園,成為觀光的景點;或是像東京市區的櫻花靈園,成為人們賞櫻休閒的綠地公園。這些死亡的空間存在於城市之中,也可以提醒終日忙碌或醉生夢死的人,「人生是有限的,必須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