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3日 星期三

陳亮恭/做大事?做大官?哈姆雷特的獨白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陳亮恭/做大事?做大官?哈姆雷特的獨白
◆  周行一/「斜槓」好嗎?
◆  劉維公/台灣文創轉型關鍵:影響力投資








陳亮恭/做大事?做大官?哈姆雷特的獨白


2023-09-13 05:01  聯合報/ 陳亮恭(作者為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


如同許多開國帝王,朱元璋誅殺功臣,透過權位制衡朝臣以穩固帝業。中書省左丞相的胡惟庸掌握生殺罷黜大權,讓朱元璋日生忌憚。洪武十二年,來貢的占城國使臣在京多日未覲見皇帝,中書省與禮部推諉卸責,朱元璋逮到機會整肅,胡惟庸與其部屬入獄,以謀反罪名處死胡惟庸,共三萬餘人受牽連而亡。

胡惟庸案後,朱元璋逕廢中書省,治理天下不假手他人,後建文帝改制「內閣」,設「首輔」一職,由內閣大學士擔任,協助皇帝理政。然而,朱元璋子嗣對政務興致缺缺,索性由首輔主政。為制衡首輔的權力,明英宗設置「掌印太監」,負責公文官印,其中司禮監太監擁有詔令文書審閱批示與否決權,明朝中後期便由首輔與宦官掌政,演變成宦官亂政而至滅亡。

嘉靖年間,明世宗一心修道,大權旁落內閣首輔嚴嵩,嚴嵩媚上而專擅,二十年間再無人能面見皇帝。內閣次輔徐階藉道士之言,讓明世宗剷除嚴嵩,接任內閣首輔,並重用他的學生張居正。張居正原任七品官員,對時政多有不滿卻無能為力,稱病返鄉後目睹「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慘況,遂立志取得大位改變社會。三年後返回朝廷,張居正搖身變成敵對陣營與宦官的公約數,自內閣大學士迅速爬升為「次輔」,聯合宦官勢力,於短短一年間讓當時首輔高拱被辭職,取而代之成為掌控朝政的首輔,在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支持下,一統萬曆年間的政治權力,而張居正也果真力行新政,開創明朝晚期的萬曆盛世。

異於立志做大官以成大事的張居正,民國十二年國父在廣州嶺南大學勉勵學子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他說「職業無論大小,官階無論高卑,若不能立志,雖做皇帝,做總統,亦無事可做;若能立志,則雖做一小官,做一工人,亦足以成大事。」他進一步詮釋道「古今人物之名望的高大,不是在他所做的官大,是在他所做的事業成功。」由國父的說法觀之,立志重於職務,但沒有合適的職位又怎成其志業?許多人在追求足以實現理想的大位過程中,對競逐「大官」的手段反客為主地超越對「大事」的使命,取得職務後總以大事未成,汲汲營營於權力掌控,持續當大官反成為立志所為的大事。

然而,立志做大事而不做大官是否真能成就志業?北宋邵雍少時刻苦好學,博學多聞,但憂心受書中知識限制思想,便透過周遊天下增廣見聞,立志成就有益世人的功業,而非文人追求的功名。終生不參加科舉的邵雍,在中年移居洛陽後,多次稱病婉拒任官的舉薦。他的學問與風範形塑了當代洛陽,各級官員或文人到洛陽爭相拜訪邵雍,洛陽居民視邵雍為師,以面見邵雍為榮。邵雍品德高尚,學識淵博,卻從不故作高深,他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洛陽百姓,儼然成為洛陽的品牌。其所留下的文學作品與哲學思想影響千年,成為時代與歷史的巨擘,堅持不當大官卻成就有益世人的萬世功業。

張居正死後歷經抄家與平反,後世評為「功在社稷,過在身家。」做大官的張居正做了大事,但也重演「朱門酒肉臭」的惡習。無論是否做大官,大事可以不同方式成就,以做大事為由迷失於做大官的競逐,恐也難成就有益世人的志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