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3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打造產業有感的台美經貿協定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4320/web/ 

◆  聯合報社論/詐騙早已是國安問題,只有政府仍然無感
◆  聯合報黑白集/十八路諸侯
◆  經濟日報社論/打造產業有感的台美經貿協定




經濟日報社論/打造產業有感台美經貿協定


2023-04-13 03:05  經濟日報/ 社論
台美經貿協定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談判,部分議題已有具體進展;相較於較早啟動,包括美國等14國的印太經濟架構,有可能後發先至今年正式簽署。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基本是由美國所主導,排除市場自由化,納入可凸顯美國價值議題例如勞工權益保障、良好法規實踐、貿易便捷化、反貪腐、環保、制衡非市場經濟,以及其他公平透明化的措施

由於未包括市場開放措施,產業對多數議題仍感陌生,對產業直接助益有限。目前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部分議題是以整合各國政府法規為主,甚至還會要求產業配合;另外有些規定主要是完善經貿制度,對於產業發展長期雖有助益,但效果不易彰顯。

美國與其他國家簽訂協定立場大致與台美情況相同,絕不觸及市場開放。拜登政府的貿易政策更加明確,除了大力推動「美國版」經貿協定外,更多次宣示美國不會重返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各國不要白費力氣,冀望美國開放市場。

美國透過雙邊及複邊協定,除了壓制中國大陸擴張外,也可在全球經貿秩序重整下,取得主導地位。各國雖然不滿美國不納入市場開放,但在美國強勢主導及談判籌碼差異下,仍然配合在美國框架下與美國談判。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能順利推動,當然值得肯定。然而台灣不應過度誇大效果,形成「政府有感產業無感」,而應積極向美方展現台灣價值,爭取更佳待遇。例如攸關台灣命脈的供應鏈安全議題,台灣雖然居於全球關鍵地位迄今台灣仍以配合者角色,以協助他國打造韌性供應鏈為主。目前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並未直接觸及供應鏈議題;供應鏈議題是在台美科技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TTIC)下推動,迄今仍未有具體進展,未來應是台灣優先關注的重點。

其次,美國最近將產業與貿易政策更緊密結合,以通膨削減法為例,雖被視為產業補貼法,卻帶有貿易保護色彩。例如規定生產電動車的電池零件及礦物原料,必須有一定比例來自美國或美國盟國,而且電動車必須在美國生產,才符合補貼優惠條件。這項措施引發在電動車與美國處於競爭的日本及歐盟強烈反彈,要求美方改善,甚至將採取反制措施,一反過去與美談判採取的守勢立場。而近日美國與日本達成協議,未來日本也將受益於通膨削減法電動車補貼措施,預期美國與歐盟也將達成類似協議。

美日電動車例子可了解「開口未必有但不開口絕對沒有」,我國也應由台灣角度出發,主動向美方提出更多訴求。無論加入美國原料礦物同盟,使台灣原材料來源不虞匱乏;或是在鞏固台美供應鏈下,向美方爭取更多優惠措施,才能達到互利雙贏目的

另外在美中長期對抗趨勢下,未來美國會擴大對中國大陸制衡,加速與中國脫鉤。所以各式出口禁令、進口管制、投資限制,仍會繼續加碼並推陳出新,對於與大陸產業分工密切的台灣有直接影響。但是台灣目前仍然是被動接受資訊配合美國需求為主;台灣應與美國建立事前溝通機制取得話語權,才能增加企業應變時間並降低風險

美中貿易戰促使不少企業將在中國大陸生產移到台灣,台灣對美國出口因而成長;但由於台美之間沒有自由貿易協定(FTA),若干傳統產業對美出口存在關稅劣勢,無法和與美國原有 FTA 盟國例如南韓公平競爭。在市場自由化已不是美國貿易政策選項下,如何藉由其他管道發掘台美合作機會,為傳統產業創造更多商機,也是未來推動的重點。











聯合報黑白集/十八路諸侯


2023-04-13 04:51  聯合報/ 黑白集
國民黨公布第一波立委提名,台中市長盧秀燕(左起)、新北市長侯友宜、黨主席朱立倫、台北市長蔣萬安、桃園市長張善政一起展現團結氣勢。記者胡經周/攝影


民進黨正式提名賴清德為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總統候選人,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高喊藍營準備好了。不過,情勢仍然混沌。朱立倫和郭台銘都倡言整合非綠聯盟下架民進黨侯友宜聲勢浩蕩藍營大將軍擂鼓鳴金;柯文哲、王建煊也摩拳擦掌。但除柯文哲反對下架民進黨、非綠聯盟之外,更大問題是誰來當「非綠盟主」?

此情景令人聯想起三國演義情節東漢末年董卓紊亂朝政,以袁紹為首十八路諸侯成立討伐董卓關東軍事聯盟,一開始氣勢如虹,以為復興大漢指日可待,成功近在眼前,諸侯們開始各懷鬼胎,扣糧、卡關、扯後腿,內鬥不已,雖然猛將如林,但誰也不服誰。

師心自用盟主袁紹無疑是「豬隊長」,十八路諸侯宛如一盤散沙的「十八路豬隊友」,原本討伐董卓的目標,演變成自家人互打、互卡,最後不只是功虧一簣,根本是兵敗如山倒。

民國一○九年(二○二○年)總統大選,國民黨就曾上演過十八路諸侯的戲碼,原以為扳倒民進黨只剩最後一哩路,最後竟輸在「情勢大好」,讓國民黨內鬥內行老毛病復發,把一手好牌打成一手鬼牌。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總統大選在即,國民黨將採徵召方式,「卡侯」、「郭朱配」等各式陰謀論滿天飛,引發基層「藍色憂鬱」。

民進黨固然不是董卓,但國民黨可千萬別成袁紹,否則鬧劇將變悲劇。













聯合報社論/詐騙早已是國安問題,只有政府仍然無感


2023-04-13 04:51  聯合報/ 社論
台版柬埔寨求職詐騙三死案首腦藍道杜承哲遭拘提到案。記者蕭雅娟/翻攝


詐騙在台灣可說無所不在,全民幾乎都有接獲詐騙電話或簡訊的經驗,跨境詐騙的手法之多與危害之大,早已不只是治安問題,更是國安危機。但政府官員口頭說重視,卻至今束手無策,任由詐團不斷進化,公權力難以遏阻,眼睜睜看著全民陷入隨時可能被詐騙的危機。

內政部長林右昌二月初視察刑事局時便說,詐騙演變為結合暴力、科技、金融等新型態犯罪,更是國安問題。但連官員都無法否認的社會實情是,檢警抓詐欺常只抓到車手與提供人頭帳戶者,詐團首腦逍遙法外,民眾被騙的錢財多數追不回來,甚至挹注詐團持續成長壯大,還透過各種炫富生活樣貌吸引未成年加入。

接到詐騙電話與簡訊,幾乎成為台灣民眾的日常,百姓天天活在處處虛假謊言的環境裡,從大學教授到販夫走卒,都逃不過詐團的魔掌。民眾難以理解為何詐騙集團如此輕易掌握每個人的身家資料?更難以想像是什麼樣的政府,可以任由詐騙蔓延至社會各角落?詐騙集團如此囂張且永無休止,政府卻無視民眾每天面對的不安與痛苦。

去年的柬埔寨事件,涉及人口販賣詐騙囚禁年初就有國人求助,到年中愈來愈多殘酷凌虐暴行在國際上曝光,愈來愈多國人求助官方無效轉而求助民間有力人士,但政府大半時間忙著警察人事鬥爭更甚於社會治安,直到輿論沸騰從內政到外交各機關才被迫有所行動。但「台版柬埔寨」隨後卻在國內遍地開花

更離譜的是,去年詐騙案件已比前一年倍數成長今年前三個月台北地檢署已有破萬件詐欺案,遑論全國有多少民眾遇騙受害而焦急無奈。不小心就受騙的民眾,有人畢生積蓄或準備養老的退休金瞬間消失;有人家裡孩子求職被騙,心急如焚只能付出高昂代價救人。

基層執法人員都感受到詐欺案件超速成長壓力,也看到愈來愈多的少年被吸收加入幫派與詐團。他們紛紛示警,直言詐騙案件在台灣已宛如失控犯罪。尤其幫派、詐團等犯罪組織都擅於運用最新科技,並跨境結合各方勢力與資源;反觀政府,科技偵查相關立法遲滯多年,對於運用科技偵查對抗犯罪,政府立法腳步更被學者形容有如用 UBike 追高鐵

連執政黨民代都曾發聲提醒政府,虛擬貨幣遊戲點數成為詐團新洗錢工具,呼籲立法管控,但相關部會至今仍不願積極面對、解決此一問題。今年我國還要面臨國際洗錢防制組織來台評鑑有關洗錢防制相關作為,對於這些犯罪洗錢漏洞,政府還能繼續視而不見?

此外,國人的隱私個資近年來在網路上被四處販售,不管是政府主管的全民戶政健保資料全都露,還是民間各種企業的客戶資料遭駭,人民的身家資料、消費行為,甚至金融帳戶、就醫紀錄等敏感個資,輕易就讓詐團掌控,甚至量身打造詐騙手法。但對於嚴重個資外洩問題數位發展部始終堅稱不關他們的事,更不見任何機關或官員願意負責任地解決此一問題

諷刺的是,蔡英文總統不久前在紐約僑宴上還意氣風發的說,台灣近來在外交上有非常大的進展;但執法人員最常談及詐騙無法斬草除根的一大理由,就是跨境犯罪追查困難,尤其是台灣國際處境困難,難以取得境外罪證資料外國相關單位協助

政府成立「打詐國家隊」,宣稱全力查辦詐騙惡行,強力抑制詐欺集團犯罪氣焰。這樣的大內宣,相對於老百姓時時刻刻都可能迎來的詐騙之惡,恐怕只讓人覺得政府也是另一個詐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