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3日 星期四

馬凱/全球化的奇幻旅程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馬凱/全球化的奇幻旅程
◆  洪蘭/幼教打基礎 影響孩子一輩子
◆  王文華/家裡的自己
◆  林中斌/華府調降反中強勢






馬凱/全球化的奇幻旅程


2023-04-13 07:07  聯合報/ 馬凱(作者為經濟評論者)


台積電在高壓下赴美設廠,創辦人張忠謀先生在動土現場喟然感歎:全球化幾已死亡。這深重的歎息,震盪於所有人的耳際。

這一聲歎息,不僅僅是為台積電或半導體產業而發。因為,「全球化」三個字緊緊連繫著數十億人的興衰禍福;一朝動搖,後果無比慘重。

追本溯源,全球化始於何時何地,有種種不同的說法;有人回溯到數百年前,甚至始於洪荒時代。但不容諱言,全球化這樣的說法直到民國七十九年(一九九○年)代初方才逐漸傳誦眾口,顯然在此前後,這個世界出現了引人矚目的變化。

就其實質而言,全球化就是跨越國境商品與生產要素愈來愈頻繁的往來;而且參與的國家也不斷增多,不再侷限於小區域中的少數國家。

就此而言,最早期全球化,出現於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之後。若干先進國家利用地下能源突破動力瓶頸大規模機械化產出相對於傳統手工業,具備完全無與倫比的優勢,這些國家乃挾此優勢打破落後國家的國門,強勢取得市場、資源乃至主權,造成許多國家都被迫加入全球化;形成全人類只有不到一成人口主宰全體命運悲慘世界

這樣的全球化一直持續到民國四十九年(一九六○年)代,少數落後國家才覓得翻轉悲慘命運的巧妙竅門:那就是利用窮國最豐富也最低廉的勞動,爭奪先進國家高價勞動的市場,利用其間的差價,快速提升國力。一馬當先的,就是亞洲四小龍中的台灣,巧妙地避開資本與技術密集的重工業,直接引進外來的資本、加工技術與半成品,利用廉價勞動大量生產極其低廉的民生用品銷往先進國家近卅年,創造出經濟奇蹟。直到民國六十九年(一九八○年)代末期,才在內外交迫之下,整個加工出口業一夕之間移往東南亞及中國大陸等勞動更低廉國家。

卅年是從前一個階段帝國主義全球化過渡到其後的高速全球化關鍵,它改變了全球化的形態與方向。跨越國境的不再只是先進國家的工業產品,數量愈來愈多而且加速成長的是落後國家廉價勞動的加工產品;先進國家固能從資本與技術密集的產品、資本及技術等獲得豐厚的報酬,落後國家更藉廉價勞動與高價勞動之間差價,使工資與所得大幅提高,國際影響力也隨之不斷擴大。

從民國六十九年(一九八○年)代後期自東南亞、中國大陸飛躍發展的全球化,由於全人類九成落後國家趨之若鶩,勢如破竹地向世界各地擴散;過去故步自封,或被迫打開的國門,如今完全自願而且求之唯恐不及地快速開放,因而出現人類亙古未見高速全球化階段

高速全球化弭平先進國家與落後國家之間的鴻溝,人數更多的落後國家因而取代先進國家成為人類世界的主要力量,終於引發了先進國家的反撲。身為全球獨霸者的美國,數年來以種種手段重擊全球化,包括提高關稅、貿易限制、在地化生產、友岸外包、杯葛 WTO 仲裁功能等不一而足。

然而商品與生產要素跨越國境往來,既是最大的利益來源,而且已經覓得正確的道路一往直前。尚在急起直追的中亞、西亞與非洲國家,正渴求均霑全球化的雨露,這是誰開歷史倒車都阻止不了的事。而這也正是身為開路先鋒,而且累積卅年經驗、技術與人才的台灣大顯身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