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9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戰略競爭 台灣的機遇與風險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0545/web/ 

◆  聯合報社論/開十三次會花八億:少子化沒說的祕密
◆  聯合報黑白集/尚未烏克蘭,已經柬埔寨
◆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戰略競爭 台灣的機遇與風險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戰略競爭 台灣的機遇與風險


2022-11-09 04:28  經濟日報/  社論
美中台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隨著美國公布國安戰略報告、中共二十大落幕,美中戰略競爭的大勢已然確定。戰略競爭指的是全方位、長期的競爭;在軍事、經濟、國際秩序等各種競爭對抗的戰場中,科技領域的主導權,既跟軍事戰力有關,又會影響經濟競爭地位,儼然成為戰略競爭樞紐關鍵,也將牽動台灣乃至於全球未來十年的經濟機遇及風險。

在美國國安戰略報告公布前三周,由谷歌公司前執行長施密特擔任主席的「美國競爭力特別研究項目」(SCSP),提出了「十年中期美國國家競爭力報告Mid-Decade Challenges to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這份以數十位產業領袖訪談為基礎的報告,指出美中科技競爭有三個主戰場,分別是人工智慧、微電子(主要是半導體)及5G。這三個領域分別代表了數據分析及運用能力、支持科技運算的硬體與下世代傳輸網絡能力,影響範圍不僅是商業競爭輸贏,更與軍事國防能量、網路安全、認知戰,乃至於整體國力有關。該報告之所以稱為「十年中期」,原因在於這三個戰場的勝負,對民國一一九年(2030年)以後美、中戰略競爭關係的強弱有關鍵影響,因而建議美國要加速追趕,以確保民國一一九年(2030年)後的領導地位。

三周後白宮發布「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同樣指出美國正進入「決定性的十年」。為確保美國未來十年的國家安全,美國在科技領域將聚焦於微電子、先進運算和量子科技、人工智慧、生物技術和生物製造、先進電信和潔淨能源等七個「基礎關鍵科技」,並且確保相關製造業供應鏈的多元及韌性。

交叉比對二份文件,可以歸納出美國產業及政府已有高度共識,亦即人工智慧、量子運算、半導體及 5G 將會是美國所界定的科技競爭主戰場,至於生技及新能源則是應用層面的競爭重點。這四個主戰場的重要性,是美國認定目前已出現「東升西降」安全威脅的所在。在此定位下,美國未來不但會集中資源全力發展;由過去幾年從 5G、半導體、電池乃至於人才腦力的管制經驗來看,也會伴隨著回流投資升級、審查限制及禁令等「抑制措施」的升級,以及推動友邦新聯盟等建立「替代來源」的擴大。

另一方面,中國大陸當然感到壓力卻不會坐以待斃。習近平二十大政治報告的關鍵字,已經不再高唱「戰略機遇」,改以國家安全與巨大風險,反應出其對情勢研判的結果。在科技領域,中國大陸將加快追求「科技自立自強、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白話文翻譯,就是中國大陸無法阻止美國投資自己,但除擴大投入研發外,也會全力「脫美」來擺脫被卡脖子的困局。

台灣半導體、資通訊等在全球占有重要性,意味我們無法置身事外。而過去30年美中台三角供應鏈結構下台灣的左右逢源,更使得我們跟美中雙方都有錯綜複雜的淵源,就算要脫身也無法一蹴可幾,而需要很長的時間梳理調整。這些美中所定義的科技主戰場及未來各自的出招回應,對台灣而言不能只看到商機,更需評估衝擊。

特別是戰略競爭的概念下為達成目的,除了壯大自己外,通常也包含了利用利誘、威嚇、合作、分離等手段壓抑及貶抑對手的手段。由此觀察,半導體及 5G 設備等台灣已經具有「既有主導者」地位的產業,捲入戰場面對的風險挑戰可能高於機會。至於人工智慧及量子運算,是我國也全力投入的新興科技領域,但對美、中而言,台灣是隊友還是對手,也需要釐清。與此同時,台灣科技業多數是廣義的美系供應鏈,美國脫中要台灣加入相對自然。反觀中國大陸要脫美的「戰略攻關」過程,同樣存在以各種方式「邀請」台廠提供協助甚至加入團隊的可能,都是企業及政府要儘早推演因應的威脅。












聯合報黑白集/尚未烏克蘭,已經柬埔寨


2022-11-09 05:13  聯合報/  黑白集
外交部證實曾聖光加入烏克蘭志願軍戰死。圖/取材自曾煜閎臉書



阿美族青年曾聖光赴烏克蘭擔任國際志願軍,不幸遇難身亡。國人聞訊,多為他感到惋惜,也有人不解他為何不投身國軍?綠委盛讚,曾聖光是阿美族英雄,為民主而犧牲。網民則爆料,司法院系統裡有他八筆民事裁定,遭催討百萬元債務。

烏國招募國際傭兵,曾聖光是因理念或物質選擇這份工作,外人無法替他代言。遺憾的是,綠營愛好喪事喜辦,大選前只想把曾聖光描繪成「民主英魂」,助燃抗中保台。但現實裡,年輕人多數不願打仗,連政府都不敢延長兵役,台灣有何底氣學烏克蘭不惜一戰?

曾聖光前進烏東戰地時,正值國內大批年輕人被騙往柬埔寨從事詐騙,並因而遭到拘禁苛虐。這是台灣年輕人所陷入的另一種生存戰場,他們淪為犯罪者的囚徒,甚至有人枉送性命。諷刺的是,台灣不僅是國際公認「烏克蘭第二」,在蔡政府官員頻與黑道結交的風氣下,已出現「台版柬埔寨」。

詐騙集團虐押被害者的基地之一,在桃園青埔,是北台炒房重鎮。黃金屋裡作人肉生意搬棄屍體從容來去不避耳目。蔡總統對此事置若罔聞,網民諷刺:「總統不是裝睡,就是在輔選」。

蔡政府一路叫賣芒果乾,台灣還未變成烏克蘭,先已淪為柬埔寨翻版,成為弱者的地獄。蔡總統:妳只能給年輕人這兩種未來嗎?













聯合報社論/開十三次會花八億:少子化沒說的祕密


2022-11-09 05:20  聯合報/  社論
應對台灣少子化現象,衛福部2017年成立「少子化辦公室」,提出刺激生育率的短、中、長期計畫。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北市長候選人辯論會,附帶戳破台灣少子化無言的真相。黃珊珊質疑,陳時中在衛福部長任內成立「少子化辦公室」,拿了七.九億元,卻只開過一次會。陳時中當日無言以對,只說指控要有證據;隔日才由衛福部上陣代打,稱少子化辦公室後來移至行政院舉行,會議共開了十三次,七.九億元主要用於協助地方建構○到二歲嬰幼兒公托」云云。陳時中不記得自己為減緩少子化做過什麼,這和他率領防疫居功而不任怨,相映成趣。

淡出陳時中記憶的「少子化辦公室」,成立於民國一○六年(二○一七年)四月,當時確曾開過兩三次會議。因此,黃珊珊稱「只開一次會」,並不準確。由於少子化所涉面向甚廣,衛福部認為無法獨力解決,便在當年底將該辦公室移交行政院底下的「完善生養方案執行。但隨後遇上新冠疫情,行政院連治安會報食安會報等重要跨部會會議都有一年多不曾召開,少子化辦公室被關進冷宮也是可想而知。

這也是蔡政府執政的特色:一項政策剛推出時,志大言大,宣傳得風風火火。俟進入執行階段,官員鬆弛懶散,意興闌珊;甚至像陳時中這樣,完全忘了它的存在。頭也洗了,錢也花了,一旦人民要追問成果,官員就拖拖拉拉支吾其詞,還祭出「封存」、「保密」的撒手鐧以規避監督。這種態度,四處可見。

黃珊珊的質問,顯然點中了行政院的痛處。於是,蘇貞昌也氣噗噗地跳出來反駁說,只問少子化辦公室開幾次會,是「事務性的扭曲」,應該要注意到全國社福預算大幅成長。蘇揆說,蔡總統剛上任時,少子化預算不過一五○億元,今年已增至八百億元,明年則將有一千億元,政府用盡誠意編足了預算。言下之意,少子化預算越編越多,就代表政府重視少子化議題的誠意越足。

但人們更想知道的是:政府年年宣稱要改善並扭轉台灣的少子化,究竟獲致什麼成果?很遺憾的是,不僅毫無成效,我國少子化問題反而日趨嚴重。民國一○四年(二○一五年),台灣還有廿一萬名新生兒誕生;蔡英文上任後便一路下滑,去年已跌至十五萬人,平均年減一萬人估計今年新生兒人數更將降至十三萬人較七年前減少近四成。更糟的是,由於出生率毫無起色,台灣自民國一九年(二○二○年)起已因出生人數低於死亡人數,成為人口負成長國家

換言之,為挽回少子化的頹勢,蔡政府近幾年撒出兩三千億元補貼,包括加發育兒津貼、強化托嬰照顧、提高育兒留職停薪補助,乃至提供不孕症醫療補助等,名目洋洋灑灑。但到頭來,什麼問題也沒解決,少子化現象反而更為嚴峻。其中癥結,當然是政府政策未能對症下藥,在決策過程不肯聽取專家意見,卻只想利用補貼撒錢的捷徑坐收政治近利。

若連陳時中都不記得「少子化辦公室」開過幾次會,衛福部官員豈會把少子化議題放在心上?再說,衛福部揩了前瞻建設計畫近八億元的預算,它所能提出的少子化對策,竟只是「建構○到二歲幼兒公共托育」這樣的老套;政府到底有沒有用心在思考問題,便也可想而知。這點,從衛福部不斷阻擋民間運用可行的方式自我防疫——例如自行進口疫苗及快篩,已一目了然。

因此,爭辯政府為八億元預算到底開過幾次會,其實了無意義。重點是,不論開了幾次會,政府幾年來未曾提出過任何有效減緩少子化的對策。大把的銀子撒出去,卻激不起年輕世代生育的欲望,少子化的國安危機卻越來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