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8日 星期六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國慶日的聯想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智財權因選舉雙標 傷學術自由
◆  官員巧辭善辯 教壞囝仔
◆  「陳教授」的問題 「陳局長」不敢答?
◆  國慶許願 揮舞國旗找回感動
◆  賣「芒果乾」 飲鴆止渴
◆  戰雲密布 軍火庫旁難掩焦慮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國慶日的聯想
◆  偷渡台獨 政客自嗨
◆  日艦干擾科研船 我不應軟弱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國慶日的聯想


2022-10-08 02:41  聯合報/   潘襎(作者為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館長)



每個人都有生日,我們從小到大都會記住自己的出生年月日,填寫任何資料時,生日是人們藉以核定個人資料依據之一,同時這一連串數字,據以判定教育程度及身體健康程度,看似簡單,其實蘊含著許多文化意義。

傳統漢民族出生時,在古代,殷富人家都會找來算命先生,依據出生歲次、月分、日期以及時辰,推演這個人一生的禍福吉凶!相對於農業社會遊牧民族沒有明確生日記載

屈原在「離騷經」指出:「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初度」為古人出生日,屈原父親就其生辰思索,賜予美好的名字。在物資貧乏、著重倫理尊卑、信仰濃厚的時代,年歲具有崇高的社會意義,二十加冠始為成年,孔子以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最終七十而從心所欲,說明生命的成長狀態

年輕人不言壽,而言生日,壽誕乃由晚輩為長輩祝福,六十為一周甲,始為祝壽,還有喜壽米壽、白壽、茶壽之別,透過字體與筆畫關係取其名字。譬如喜壽乃七十七歲之壽慶,因「」的草書連綿狀似「七十七」,米壽則中央為「十」,上下為兩個八組成「米」;白壽為九十九歲,因為「百」字少一劃,故為九十九。

玄宗皇帝初次制定自己生日為千秋節,歷代皇帝節日名稱各有不同,明代以後逐漸定為萬壽節,皇帝於當日接受群臣祝賀。日本天皇生日延續中國傳統,只是名稱不同,稱為「天長節」。世俗人壽慶多以滿數為主,然而滿招損為民間之禁忌,故而男性為陽滿數前一年做壽,女性為陰則於滿數做壽。

天地生成之日無人能知,在舊約聖經裡面首先提到世界的創造,新約聖經提到耶穌誕生,往後以太陽曆十二月二十五日耶誕節佛教則以農曆四月八日訂為佛誕孔子生日定為九月二十八日古代法國日曆上幾乎天天是殉道聖人紀念日天主教影響既深且遠。

戰後,台灣經濟逐漸繁榮,深受西方禮俗影響。慶生時配合「Happy Birthday to you」的詠唱、許願、吹燭火等儀式,炒熱氣氛,除了長輩過生日偶有壽帳、壽桃、壽麵等傳統外,傳統壽慶幾乎全盤西化

人類透過太陽、月亮或者星宿之間的運行關係,制定曆法,依據大自然時間的規律變化制定農業節氣或者捕撈時節,我們的生活作息規律因為曆法而獲得安頓而有秩序。信仰與自然時序背後超越力量之間關係,譬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陽及春節,讓人類不忘人類得以緊扣人與自然紐帶之間關係。

人類文明發展中的重大事件,諸如美國獨立紀念日法國大革命紀念日台灣的雙十國慶,成為一個國家以及民族歷史變動中的重要事件,簡言之為國家生日。古人稱生日為「父憂母難之日」,今日世人早已不解。雙十節為國家誕生之日,我們關心牌樓設計煙火施放地點之外,又關心什麼呢?










智財權因選舉雙標 傷學術自由


2022-10-08 02:27  聯合報/   呂光璧/法律顧問(台北市)
波波漫畫



全世界對智慧財產權保護,儘管語言文字及法系不同,但基本理念是趨於一致的;在著作權形成上,歸納成人格權財產權兩部分。

以普世價值及立法趨勢看,因為學術上研究,及非營利目的,使用公開資料或報告,是沒有所謂侵害財產權問題,台灣相關法令也是這樣規定。

近日高虹安論文問題,因為她採用了自己在資策會工作時公開研究的報告,有媒體以此大肆撻伐,網路負面評價也爆量。

她曾在資策會任職是受雇人,在職務上相關著作,一般言財產權是屬於雇用人的,意即資策會擁有該報告財產權。由於她使用目的是寫公開學位論文(不像有人寫論文不公開),純粹是學術研究,公認屬於合理使用範圍,是不需要經過資策會同意的。另外,高是作者即原創人,擁有著作權中的著作人格權,更沒有所謂抄襲他人問題。

資策會是提供政府及資訊工業領域重要專業幕僚機構,還設有科技法律研究所,專家猶多;對智慧財產權領域、著作權相關規定應不陌生,在學術上合理使用範圍,不構成侵權亦無抄襲之虞情況,卻也發表負面看法,實令人不解。這是一份公開研究報告,如果禁止原作者在學術上合理使用,這恐怕侵害到她的著作人格權,也將開了一個有悖學術自由精神惡例,不能不注意這嚴重影響

人生在有形資產上不盡平等,經過教育學習、思考寫作、創作研究等,呈現出知識結晶,可以成為無形智慧財產。這種財產的特性及寶貴之處,不在於個人持有排除他人,而在於人類知識共享。不論對人格的尊重或順應世界潮流的標準,都應該重視智慧財產權,包括保護其合理使用,切莫因一時選舉產生雙重標準。












官員巧辭善辯 教壞囝仔


2022-10-08 02:34  聯合報/   李國朋/高中教師(高雄市)



日前有學生在課堂上向我說想上廁所,未料一去不回,後來查出是去打籃球;於是我依校規以「欺騙師長」名義記該生及同行者各一支小過。事後同行學生不服,表示「上廁所」不是他講的,所以欺騙師長的不是他,他只是單純曠課,只能記他曠課,所以申訴成功。

未料說要上廁所學生也稱其真的有去上廁所,只是後來曠課了,因此沒有欺騙師長,最後小過一樣記不成。目睹一切超乎能力可掌控的翻案過程,讓我十分傻眼。然而再想想,根據一○八課綱編的高中公民課本,皆是教孩子「被記過、處罰該如何申訴」的維護自我權益篇章,過去講授尊師重道、品德操守的內容早已蕩然無存,而這不正是現下政府期望培養出來的學生典型嗎?

為什麼短短幾年間,孩子會變得如此沒有是非對錯觀念,卻深知如何鑽漏洞,把自己的無理說成了似是而非的言之成理?事後在電視上看見立法院官員答詢,我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了。

國安局長陳明通被問到林智堅論文抄襲案,擔任指導教授的他是否要向余正煌道歉時,他表示「陳局長不回答陳教授的問題」;四兩撥千斤的轉移視聽,讓人歎為觀止。

何以堂堂政府官員、大學教授可以巧辭善辯至不知羞恥境地,任是非對錯追究變成「你打不到我」的閃躲遊戲,他難道不知道全國孩子們正在有樣學樣,老師正在搖頭歎息嗎?












「陳教授」的問題 「陳局長」不敢答?


2022-10-08 02:33  聯合報/   孔令信/大學教師(台北市)
國安局長陳明通(圖)在林智堅論文門事件後首次公開露面,對外界詢問不發一語。記者林澔一/攝影



當「陳局長不回應陳教授的問題」時,陳明通就是「堅壁清野」的回應立委質詢。陳表示他已向台大學倫會說明了,等於是要立委自己去查。陳局長閃躲,當然是有備而來,此前他為了這場質詢還特別宴請立委,卻有超過十名立委婉拒!為何?

觀察陳局長幾次被立委「激」而想回應,卻又忍下來,讓林智堅論文抄襲案真相依舊無法被公開。耐人尋味的,則是說「老師為學生辯護是天經地義的事」、「他們兩個都是我的學生,我為他們一一辯護」。

首先,陳局長刻意避談林智堅論文抄襲案,只是忘了抄襲案已把綠營選情打到谷底,必須要找高虹安、侯友宜等人論文的「毛病」轉移社會注意力。陳若說出真相,恐怕綠營選情會更難看。屆時就會是執政黨內的「國安問題」。所以陳局長還是把陳教授硬生生給吞忍下去。

其次,陳局長代陳教授說,他已向台大學倫會說明了。目前尚未知經台大學倫會審查確定林生抄襲後,指導教授陳明通應負起怎樣的責任?只是,余正煌最先到學倫會說明,林智堅則先拒絕出席,等台大公布論文比對結果當天凌晨才表示願意出席。如今陳教授說他去過學倫會,他真的說清楚這個案子的來龍去脈嗎?可以還小智和自己的清白嗎?

還有,陳局長代陳教授說,老師為學生辯護是天經地義,余林都是其學生,但他先後發出三次聲明都是在為小智辯護,陳教授若真是為兩生辯護,為何陳教授的聲明中直指林生才是原創者,還大方把資料提供余生參考。陳教授不但沒替余生辯護,這是天經地義為學生來辯護呢?還是為林生脫罪讓余生背鍋呢?

最後,台大學倫會已證明林生論文是抄余生的,陳教授卻說自己天經地義為學生辯護,可惜卻不是為是非公理與事實真相而辯護,余生據理力爭,為的就是自己的清白;相對地,小智和陳教授迄今還在閃躲,不敢讓事實攤在陽光下。因此當陳局長不回應陳教授的問題時,顯示出箇中真的是有太大的問題不敢告人啊!













國慶許願 揮舞國旗找回感動


2022-10-08 02:46  聯合報/   黃映溓/文史工作者(屏東市)
針對前總統馬英九呼籲不要用台灣國慶日,國慶籌備會秘書長陳宗彥表示,主視覺相關還是有國旗意象,中華民國並沒有不見。本報資料照。記者曾原信/攝影



今年中樞國慶日主視覺日前出爐,主題是「守土衛國、你我同行」,但主視覺看不到「中華民國」基調,甚至出現「TAIWAN」字眼,形同慶祝台灣國慶日,事實上,蔡政府上台迄今七度國慶主視覺,完全淡化國旗元素,儼然顛覆中華民國。

曾在滇緬度過烽火童年的異域孤軍後裔張老旺,連續廿八年國慶日自費舉辦升國旗典禮。他每年自掏腰包外加募款購買上萬面大小國旗,飄揚在桃園市平鎮區內,贏得「國旗達人」讚譽。相較於蔡政府,面對國旗朝冷野熱,感受大不相同。

蔡英文兩次總統勝選之夜,偌大的競選總部廣場,滿場只見民進黨綠色黨旗飛舞,竟難找到一面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飄揚,竟然當選中華民國總統,諷刺至極。

曾經離開國門的遊子學人,想必都有這樣的共同體驗,身處異地看到中華民國國旗飄揚,置身外邦落寞孤寂的心靈頓時獲得撫慰,那份雀躍驚喜和莫名感動,實非筆墨所能形容。

中華民國在台灣,曾經挺過八二三砲戰、退出聯合國與台美斷交的處變不驚、莊敬自強,國旗一次次伴隨國人同胞攜手共度國難。看到國旗旗海飄揚,不禁讓我懷念起多年前費玉清主唱的「中華民國頌」,以及伍思凱主唱的「愛到最高點」,在那個台灣仍然處在風雨飄搖的大時代裡,國旗凝聚國人的情感,堅定同胞的信心,讓人民鬥志昂揚,這是台灣人民共同的驕傲與歷史記憶。

縱使政黨競爭,朝野對立,國旗和國歌,無疑是對一個國家認同的最大公約數,蔡英文曾經公開指謫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民進黨全面執政,卻不敢兌現「公投制憲」競選承諾,任令統獨論戰衍生紛爭擾嚷,揮舞「抗中保台」大纛,狂賣「芒果乾」,企圖藉由統獨製造族群矛盾,坐收漁利,進而轉移執政無能的焦點。

當這個國家絕大多數的人民,願意主動揮舞國旗,曾經被政客蓄意分化撕裂的國族情感,已經為創傷癒合邁出成功的第一步,此時此刻,無聲更勝有聲,期待國旗再次創造感動。十一月廿六日,全民用具體行動展現對國旗的熱愛,有朝一日,國旗可以自然融入台灣人民的日常生活當中,讓國家重現希望,創造驕傲,引領人民追尋榮耀與感動!












賣「芒果乾」 飲鴆止渴


2022-10-08 02:44  聯合報/   趙興鵬/自由撰稿者(台北市)
前總統馬英九(左)在臉書呼籲,蔡政府不要再以「Taiwan National Day」(台灣國慶日)作國慶名稱,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右)聲援馬英九。本報資料照片



前總統馬英九呼籲總統府不要以「台灣國慶日」做國慶英文名稱,並稱兩岸絕非兩個國家。但行政院長蘇貞昌卻指責馬,一輩子吃台灣米喝台灣水,領高官俸祿,不要自己對台灣沒感情還要批評。如此責備馬英九是不合邏輯的。

依據憲法,台灣是中華民國一省,吃台灣米喝台灣水,也就是吃中華民國米喝中華民國水,硬要分開扭曲是不合理的,是荒謬的。民進黨眼見九合一地方選舉形勢非常不利,又開始玩「芒果乾」,這是飲鴆止渴。

中華民國國慶日在總統府牌樓,用英文稱台灣國慶日,這等同挑釁大陸耐性。國防部邱國正部長說只要共軍侵犯我領空,台灣會實施第一擊,還真是觀察入微,做了超前部署。













戰雲密布 軍火庫旁難掩焦慮


2022-10-08 02:42  聯合報/   王良言/公退(高雄市)
國慶光雕展演6日晚間在總統府點燈,5日晚間試燈預演,本次主題為「寶島有光.土地之愛」,將重現跨足影視音和文化藝術等各領域的台灣國寶級世紀經典,其中已故藝術家黃土水作品「甘露水」為投影壓軸。中央社(文總提供)



國慶將至,國慶活動主辦單位自六日起展開總統府建築光雕展演,主題「寶島有光.土地之愛」,重現台灣文化藝術經典;十日晚間也將施放煙火。但是近來台海上空戰雲密布,為國慶準備的這些絢爛五光十色,能夠掩蓋國人心中的焦慮與不安嗎?

最近幾年,國慶日氛圍每下愈況。前年國慶前,共軍機艦不斷擾台,直接進入我防空識別區。去年十月一日,大陸軍機擾台達到單日卅八架次新高。二日,再度日夜侵擾,總共卅九架次。四日,擾台共機竟高達五十六架次。

今年則變本加厲。八月二日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執意訪台,導致共軍發動圍台軍演。共軍機艦肆無忌憚地越過海峽中線,形成「新常態」,使台灣遭到前所未有壓迫。

九月十八日,美國總統拜登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六十分鐘」節目專訪時表示,美國對捍衛台灣具有承諾,如果台灣遭到前所未見攻擊,美國將會出兵防衛台灣。拜登承諾看似對台有利,然而此話的潛台詞卻是共軍終將武力犯台。這對台灣是福是禍,豈不是不言而喻?

紐約時報五日報導稱,為確保中共武力犯台時,台灣能撐到美國介入,美國擬將台灣建成「巨大軍火庫」。對於此報導,國人應該喜,還是憂呢?台灣一旦成為龐大軍火庫,國人就如同生活在火藥庫旁,只要中共一顆飛彈,或者如同韓國日前發射飛彈誤射自己般,台灣將陷入一片火海。美國以上作為看似友台,其實正一步步將台灣推上火線。台灣能對美國說「不」嗎?

日前網路流傳一段影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頒發褒揚狀給陣亡將士家屬。網友留言稱,陣亡將士家破人亡後,這項頒贈有何意義呢?

人稱最上等領袖是使人民安居樂業。最下等領袖則是施政無能,使國家陷入戰火,導致人民家破人亡。八月廿四日是烏克蘭國慶日。烏克蘭人民卻在恐懼與痛苦中度過國慶。

俄烏戰爭爆發後,「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之說甚囂塵上。眼看中華民國國慶日一年不如一年,衷心盼望執政者發揮睿智,設法緩和兩岸緊張情勢,切莫讓台灣真的步上烏克蘭的後塵。















偷渡台獨 政客自嗨


2022-10-08 02:36  聯合報/   林法/公(彰化市)
季青漫畫



雙十國慶日將屆,除放假外,面對國家認同及其牽動的台海情勢,心裡卻只有「煩憂」兩字。

「守土衛國,你我同行」是今年國慶主題,視覺設計則以「雙十造型的勳章」呼應,用平面表現立體,採多色線段向中心匯聚營造穿透感,「代表融合各方」、「象徵集體榮耀」。但對曾歷經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的我來說,這些動人文字或意象,不足以讓當時就存在的「為誰而戰、為何而戰」響聲,獲得任何平息。

先不論誰的國家認同,單論這兩天新聞,我便不知民進黨兩岸政策有何邏輯。例如美方欲讓台灣成為「巨大軍火庫」,國防部長邱國正也說對於中共挑釁,已「改變第一擊的想定」;但另方面,陸委會主委邱太三又說小三通一定要開。請問這是「國安高層的類切割」,邱主委不回答邱部長的問題,還是台海情勢真能如我所願「政經分離」?

因此前總統馬英九呼籲綠營在雙十看板上,勿以「台灣國慶日」作為英文名稱,柯文哲也希望國慶時不要有意識形態,好歹保留「中華民國」,都是白費力氣。因為正如馬英九質疑「偷渡台獨」,除了「自嗨」,對台灣安全繁榮並無任何助益,但民進黨一路走來,只要有選票,「自嗨」就是其存在的意義和追求的價值。

國家太抽象、權力太現實,所以「你的國家不是你的國家」。「台灣」也好,「中華民國台灣」也罷,理應光榮的國慶,在政客操弄下,除了「赤裸」、「醜陋」,我不知還能用什麼形容!










日艦干擾科研船 我不應軟弱


2022-10-08 02:40  聯合報/   周怡/海洋大學海洋法所兼任助理教授(基隆市)
日本海上保安廳波照間型巡視船(右,PL-61)日前在東部海域逼近我新海研一號,海巡派遣花蓮艦(左)趕抵戒護,隔在兩艦之間,三艦對峙長達十小時。圖/新海研一號提供



日前台大科學研究船依計畫前往台灣東北方海域進行科學研究時,被日方海巡單位干擾,後與我國海巡艦對峙並互相喊話。事隔多日,似乎未見主管單位對此進一步說明,似乎有意淡化衝突。但政府能以民主制度,言論自由,科技實力為基礎,力抗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然對日本這種明確不友好行為竟噤聲,著實讓人狐疑,攸關國家利益的海洋政策,碰到日本就退避三舍。

對我國來說,爭議海域就是歸屬未定地區,凡有法律權利主張者都可進入,無論是進行科學研究,甚至是捕撈作業。對日本而言,該海域或許是我國與日本海域主張的衝突地區,但我國科研船舶不宜進入,一旦進入,其官方必然採取作為,確保日本海域主張的不可挑戰性。

既然雙方法律主張有所衝突,在台日友好前提下,雙方應該會進入協商,並以法律協議確保爭議不再發生。如為多年的漁權爭議畫下句點的台日漁業協定。就算日本認為科學研究可能是新的海域法律主張,如主張自然延伸的大陸礁層之前置鑽探作業,而深感不妥,更應透過具官方角色的交流協會來表示立場,而不是派艦干擾科研。

日方無非是想藉由對峙驅趕的重複性,建立主權的不可挑戰與執法權威性,我國實在不應採取軟弱的應對作為,而應更積極面對與說明態度。既然我國已以專屬經濟區與大陸礁層法,對外宣稱我國主張的專屬經濟區,就不能僅以暫定執法線當作法律主張的界線,更該由官方在海圖上明確標出我國主張的外界,並對周邊國家說明暫定執法線涵蓋範圍與日方所主張專屬經濟海域重疊海域,不是雙方爭議海域真正的重疊範圍,因為我方真正主張之專屬經濟海域,涵蓋範圍遠超出暫定執法線。重疊區域可以外交協商,如果採取對抗措施,我國也不會膽怯。

最後,海洋科學研究是國家發展海洋政策的基石,也是帶動產業發展的敲門磚。如果有關單位不能確保研究單位在採樣與測試之時的安危,與不受外國干擾,那麼海洋科技發展永遠只是實驗室的閉門造車,也永遠是追著看先進國家的車尾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