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8日 星期六

【專家之眼】當沈富雄遇上克魯曼

◆  【專家之眼】北溪破壞事件應被視為人類共同威脅
◆  【專家之眼】當沈富雄遇上克魯曼
 
◆  【專家之眼】義大利變天 震撼歐盟
◆  【專家之眼】是誰把香蕉的價格搞砸了?
◆  【專家之眼】比找理由擋小三通更重要的事
◆  【專家之眼】核不擴散的雙重標準:誰說了算?
◆  【專家之眼】為何蔡英文和毛澤東都愛用有污點的人?
◆  【專家之眼】巴拉圭呼籲我國投資十億美元 ,該同意嗎?








【專家之眼】當沈富雄遇上克魯曼


2022-10-08 07:59  聯合報/ 盧信昌/台大副教授
前立委沈富雄在臉書撰文分析美中爭霸與台海情勢,引發關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一向能言善道的前立委沈富雄,最近聽聞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對台海情勢的發言,分析出所謂中共追求台海新常態」,意味兩岸開戰的可能性,非常不高。他在臉書撰文強調:「美中爭霸,此後五十年將無寧日,… …,由北至南容許北京營造所謂新常態之處也只有台海而已。」

沈大老特別提醒國人:「但別忘了習大舞劍,意在拜公,台灣不要窮緊張,要以『新頭殼』對付『新常態』。」信然,就在拜登總統與其國務卿布林肯陸續做公開表述,絕不與中國進行新冷戰之際;一時三刻的策略示好,當然不等於船過水無痕啊!像財長葉倫女士幾番提議取消關稅,中國大陸即不置可否

沈前立委更大聲疾呼,中國大陸對台灣的敵意最淺;就第一島鏈的國家,中國最恨日本!這樣的推論頗符合名嘴邏輯,畢竟收視觀眾最大,說學逗唱之餘,笑笑就好;有誰承受得起對岸強大到能四海顯神威?何況是有地基飛彈,在睡夢中打從頭頂掠過台灣上空啊。台、日民間再怎麼親善,要死,死道友;可不能死貧僧。很能有共鳴的。

無獨有偶,一路預測通膨不會發生,即使有也在幾個月內消失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教授,最近提醒地緣政治可能對台灣產生嚴格挑戰。他的觀察,全球化受地緣政治影響而在開倒車;因此受惠於科技供應鏈區域整合,像台灣企業稱雄多時的半導體代工,很快會發現並非是牢不可破,而要比想像當中更加脆弱的!

兩位大老都提及台灣社會的經驗值,可能經不起被細細推敲:中國大陸的軍事實力,既不像表面顯示般的強大;而東亞供應鏈緊密程度,也不是涓涓滴水所難以穿透過去的。當沈大老提出的警訊之一,中、美將會爭霸五十年;相信克魯曼教授該會回他說:這就對了(That’s right)!

克魯曼教授進一層認為:私部門的投資考量與最終決策,定然因為繼續在特定國家做供應,政治風險一旦提高,因而要時時擔心、甚至是以避秦心態,速速外逃才好。反觀,台灣高層的公開說帖,主要擔憂異地做生產的人力素質與敬業心,均不足以挑起大樑,之下的前瞻顧慮和有的現實隱憂

正因為地緣政治所涉及的面向非常複雜,克魯曼教授說美國的國安考量,有必要把境外生產鏈搬到就近的墨西哥和加拿大等地。回顧歷史過往,早年台灣企業主即幾番請纓,上陣到中美洲、東南亞。有像是 La New 跟燦坤,在賺足第一桶金即能風光轉型成功的;當然,更有鎩羽而歸的草帽大王,跟牛仔褲專用料丹寧布廠

美國的國安有需要,再自然不過。問題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究竟誰來買單啊!經濟學者考量總體效益與中、長期效果;但企業家,尤其上市公司,還得面臨每一季的獲利報表年度成長預測。畢竟,看人挑擔,一向不腰疼。

在民國一一一年(2022)世界投資者聯合論壇,克魯曼教授以視訊方式講演:「Inflation and the future of financial assets」;關於利率展望,他提出兩年內即能回歸到民國一O八年(2019年)的狀態,新冠疫情之前的美好過往。媒體普遍報導,可能在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前後;但克魯曼教授則在臉書上,親自寫下他預計在國一一四年(2025年)之後。

今年的美國房市與房貸機構表現已然顯現房產市場後繼無力;究竟聯準會利息政策的回跌,所謂的兩年內,該如何起算才好呢?可真是如人飲水,任憑想像卻又處處充滿玄機啊。

經過媒體的報導吹捧,相信樂觀的人泰半會聽成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但克教授臉書,白紙黑字則只給用功追蹤的人做參考。至於大老,可否幫忙解讀克教授的濃厚口音,看看如何精準翻譯視訊會場雜訊和口語英文啊!













【專家之眼】北溪破壞事件應被視為人類共同威脅


2022-10-08 08:05  聯合報/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俄國與德國之間的北溪天然氣管線上週發現4處洩漏點,各方都立即認定此係人為故意破壞事件。路透



9月26日由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 俄語«Газпром»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所負責營運,連接俄羅斯與德國輸送天然氣之北溪一號與二號海底管道系統,發生洩漏嚴重事件。

事件發生後,各方都立即認定此係人為故意破壞事件,並完全排除意外事故可能性;但應為此負責主導破壞行動幕後黑手,卻顯然是缺乏共識。各國政府甚至還運用官方發言機制透過媒體放話,相互指責並歸咎於政治敵手。

面對此等人為破壞事件,各國政府缺乏真誠合作共同尋找元凶意願,反而是冷言冷語相互猜疑,此種對立參雜冷漠態度,將是國際社會未來發展最值得擔憂之處。

許多尋常百姓其實並不理解,人類社會隨著科技發展產生多項相互連結網路,而此等網路體系都要藉由各類纜線、管道以及交通隧道相互支持,其中包括全球海域隨處可見,並位於海床表面或是埋藏於底土,甚至是深藏於海溝,傳輸傳統電話與電報信號,建構網際網路與電力輸送系統之海底纜線。

同時還有輸送原油與天然氣等能源產品,甚或是淡水、汙水或是任何流體物質之海底管道;甚至還要再加上為容納鐵公路或是地鐵交通路線,所專門建構之海底隧道。而前述纜線、管道與隧道,都要穿越全球不同國家領海、專屬經濟區以及公海海域,因此自然就構成與商業航運體系平行存在另類海上交通線SLOCs:Sea Lines of Communication 或是 Sea Lanes of Communication)。

此等海底纜線、管道與隧道必須面對多重天然威脅,其中包括海底地殼運動與地形變化,甚至在特定海域因為底土沉積效應產生滑坡現象,更會對其結構與輸送作業產生威脅。至於洋流與波浪衝擊,或是高緯度海域海底所鋪設之纜線、管道與隧道,還可能受到冰層擠壓或是融解後所產生引力破壞,更是家常便飯。

此外就人為方面來說,其中就包括鋪設與既有設施交錯之纜線、管道與隧道時,因為施工佈設所產生破壞效應。漁業活動撈捕與採集過程中,相關漁具所造成意外損傷。船隻錨泊作業時,由錨具與錨鍊碰觸海底設施產生損害。最後就要提到多項軍事活動中,使用水雷、魚雷或水下爆破作業,所造成意外損傷或誤擊。

說起來真是很奇怪,假若運輸船隻在特定海域遭受到不明破壞產生損傷,有可能會影響到商業航運活動,國際社會不論各國都會極度重視國際海域之海上交通線受到威脅,並且各方都會想盡辦法尋找威脅真正源頭,絕不容許任何進行破壞海上交通線之國家或是恐怖組織,能夠讓其輕易躲避過制裁行動。

同時當國際商業海運受到威脅後,必然會在國際經貿界以及金融圈產生市場波動效應,此等經濟誘因亦不容許各國坐視不顧,必然是要積極有所作為,絕不能讓整個破壞事件搞到不明不白,最後沒有下文不了了之,讓背後元凶逍遙法外。

但相對上北溪破壞事件,顯然就未曾獲得相同關注,各方調查與追緝破壞者,各項行動看來亦不算是積極。誠然目前俄羅斯與烏克蘭發生衝突,造成歐洲與美國聯手,採取各項反制措施,對俄羅斯進行制裁行動,但這並不意味著在發生此等破壞事件後,可以對莫斯科這個受害者去講風涼話,袖手旁觀看好戲。

尤有甚者是刻意釋放各種陰謀論,將懷疑箭頭導向直指莫斯科,放話指控不無可能是俄羅斯自導自演,利用破壞北溪天然氣輸送管道系統,希望栽贓或是嫁禍至特定對象。此等短視近利作法,嚴格來說,確實都不是強權希望扮演全球領導者,掌握領袖地位時應有之風範。

只要思考到全球社會仰賴各式各樣纜線、管道與隧道,跨越不同海域相互連結;而許多人跡罕至之海域,根本就無法經常性派遣海空巡邏兵力,對不同之纜線、管道與隧道提供保障維護其安全。維護各個不同海域內之纜線、管道與隧道安全,讓其不會受到陰謀破壞,這亦是在維護保障全球共同利益之海上交通線。國際社會面對北溪天然氣管道破壞事件,須從保護共同利益角度切入,才是最正確應對挑戰與威脅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