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清志/市長的品格
◆ 方祖涵/運動發展與洗白的界線
◆ 嚴震生/為何台灣有仇中和親中,沒疑中?
◆ 葉銀華/海外投資不能只看信評等級
◆ 劉憶如/當前全球經濟的三大挑戰
◆ 趙春山/中共廿大:看習近平如何走向「強國之路」
李清志/市長的品格
2022-10-22 01:18 聯合報/ 李清志(作者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南韓前總統李明博當年擔任市長時,大膽整治清溪川,讓死亡城市河川重生。 歐新社
日本電視台民國九十六年(二○○七年)曾推日劇「派遣員的品格」,描寫日本社會派遣員現象,為工薪階層加油打氣,此劇推出受到極大歡迎;暌違十三年後,民國一○九年(二○二○年)又推出「派遣員的品格第二季」,因為編劇中園美保始終能夠抓住社會議題及新聞事件,整齣劇依舊受到好評與歡迎。
其實不只「派遣員的品格」需要被討論,「老闆的品格」、「教授的品格」,甚至「員工的品格」、「網美的品格」都值得被討論與思考。但奇怪的是,在市長選戰趨白熱化,關於「市長的品格」,卻很少被提出來討論與研究?
直到現在,市民聽到與看到的,都只是造勢與當選口號呼喊,及接連不斷地攻擊、誹謗與抹黑造謠,選民們永遠無法真正認識參選人,也無法知道他是否具備「市長的品格」,的確令人失望。
每個人對「市長的品格」要求不同,但對我而言,有幾個品格卻是必須具備的。首先一個好市長應該具備富有「創意」的品格,提出對這座城市未來的願景與想像,不只是陳腔濫調口號,也不是電影裡科幻想像,而是真正可實現,且令人耳目一新的施政構想。
英國學者 Charles Landry 認為:「城市要達到復興,只有通過城市整體的創新,而其中的關鍵在於城市的創意基礎、創意環境和文化因素。」這幾年台灣確有幾座城市,在市長領導下,展現創意活力,為原本城市帶來新機,令人驚豔!但是也有些城市,卻毫無創意思維與動力,以至逐漸衰敗,人口流失。
「美感」是另一個市長的重要品格。過去首長幾乎都強調經濟發展,在那個經濟掛帥、追求金錢至上年代,或許賺些錢,變得稍微富有些,但是卻犧牲了城市的美感,也犧牲了生活品質。
所以我們可能變得比較有錢,消費能力可能增加了,但是城市卻越來越醜,越來越亂;讓我們不得不將賺來的錢,花在出國旅遊,去欣賞別人的美麗城市,羨慕別人的居住空間。
台灣大部分政治人物都缺乏美感與文化修養,所以不會、也不敢將「美學文化」當作城市治理主要政見,以至我們的城市慢慢被形塑成醜陋又缺乏文化深度的房地產炒作天堂。
可能很多人認為,市長如果具備「美感」品格,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但是我卻不滿意,我期待市長除了「美感」品格外,更需要有「浪漫」品格。常常有人以欣羨口吻說,國外哪個城市多浪漫,漫步河畔的夜晚是何等令人陶醉,但是我們的城市卻與浪漫一點也沾不上邊?
我一直期待有市長提出「河流復興運動」這樣政見,一個真正大膽而浪漫政見,可以讓新生南北路瑠公圳重見天日,至少可將新生南路台大校門口到大安森林公園信義路口,整段路挖開,恢復成運河河道,兩旁種植搖曳柳樹,正如早年台大學生談戀愛時漫步瑠公圳情景,市民甚至可搭小船漫遊,飽覽沿途教堂建築之美。
李明博當年擔任市長時,就大膽整治清溪川,讓死亡城市河川重生,也成為他留名青史的重要政績。我們的城市值得擁有一個有創意、美感,及浪漫品格的市長。
選戰雖然已進入肉搏戰,但是選民們卻還在等待,等待著具有這些市長品格的參選人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