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辛翠玲/全球化之後—變動中的國際經濟秩序
◆ 嚴震生/書僮進化論
◆ 朱宗慶/前有理念,後有行動
辛翠玲/全球化之後—變動中的國際經濟秩序
2022-08-31 05:19 聯合報/ 辛翠玲(作者為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
從全球化時代走來
當前國際經貿往來的方式,乃以二戰結束之後,由美國領軍打造的秩序為依歸。九○年代冷戰結束之後,在一超多強的後冷戰新局中,美國獨占鰲頭,這套訴諸自由化的國際經貿制度更是全面展開,並吸納不同體制背景的國家加入。在自由化的浪潮下,各國經濟邊界的開放、各種生產要素的交流,開啟了當代全球化時代的篇章。
然而時代的變化未曾停止。當人們逐漸認識全球化是怎麼一回事,好不容易學會新的跨境分工思維,也終於趕上新的產業布局時,全球化時代的下一章卻已經迫不及待等著登場。
事實上,變化是漸進累積而成的。十四年前,民國九十七年(二○○八年)的金融危機是個明顯的變化起點。源起自美國、擴及至歐洲、影響及全球的金融危機,讓西方國家元氣大傷,也給予崛起中的中國,得以領軍開發中國家,競逐定義國際經貿制度話語權的契機。
而後,越來越檯面化的中美之爭、五年前開打的貿易戰、大國角力連動從太平洋到大西洋的地緣政治、乃至於仍為現在進行式的俄烏戰爭—各種因素相乘、疊加,十年下來,當前國際政治局勢早已非可同日而語。政治大局的變化,也牽動三十年前美國獨霸之下所主導的全球化國際經貿秩序。國際經貿體制受到衝擊,勢所難免。
如何看待這個變動的時代?
早在民國九十七年(○八年)金融危機爆發時,敏感的觀察家們即意識到,國際經貿制度與秩序可能將有所不同。如何看待這樣的情勢呢?看法很多元:
以西方學界的對話來說,有憂心忡忡的學者擔憂,後冷戰以來、也是人類文明有史以來,最為自由開放、制度化的國際經貿體制恐怕難再。尤其挑戰者來勢洶洶,唯有極力捍衛,以免崛起的挑戰者侵蝕了自由化的國際經濟秩序。
但也有論點反思既有體制,認為西方所主導、架構的國際經貿秩序確實有其缺陷,也未曾真正反映開發中國家的需求。標榜自由主義的國際經貿體系,卻在有意無意間走向讓多數人失去自主選擇能力、只能被動配合既得利益者的新自由主義。因此,國際經貿體制的修正與調整既是必然,也是必須。
不過,另也有這樣的觀點,主張自由化、全球化是條不歸路。無論美國能否守住其霸權,即便國際經貿自由化的過程會因各種政治因素而有起伏,但是市場也有其影響力。過去數十年自由化所形成的國際經貿分工、經濟互賴現象並非輕易可被打散。這類的觀點並非主張以不變應萬變,而是強調著眼於長期的大方向。立場看似對立的國家之間並非沒有共利,也或許並非真的那麼不可共處。
這個世界走向何方?
不同的觀點,不同的主張。那麼,實際上,這個世界又是朝哪個方向走呢?
面對瞬息萬變的每一天,很少有人能信心滿滿,回答這個問題,但是我們可以退而求其次,觀察、記錄、辨認各種眼前可以捕捉的發展。所以在後續篇幅中,將會依序探討國際貿易體系、國際金融體系、區域整合等各個面向,在國際政局變化中的變與不變。
雖然國際政治角力將會如何收場,仍未可知;我們能觀察的,終究有限;但這是身處變動時代的你我,面對不可測的未來,少數能掌握,或許也該掌握的蛛絲馬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