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5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對抗通膨 需有完整規劃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7556/web/ 

◆  聯合報社論/用港換電,蔡政府正將基隆港送上斷頭台
◆  聯合報黑白集/廟是民進黨開的嗎?
◆  經濟日報社論/對抗通膨 需有完整規劃







經濟日報社論/對抗通膨 需有完整規劃


2022-07-25 00:01  經濟日報/   社論
美國6月通膨率高達9.1%,創1981年以來新高。圖為紐約超市販賣的水果。法新社



通貨膨脹已成為影響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的最大變數,美國及歐元區上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均超過8%,是1980年以來最高幅度。台灣也承受很大物價上漲壓力,上半年消費者及生產者物價指數分別增加3.1%及12.7%,也是近年來最大漲幅。

此次通貨膨脹主要是因為新冠肺炎衝擊全球供應鏈,由生產到運銷成本大增,在供給短缺下供需已經失衡;之後更無法滿足美國及歐洲疫情和緩下所增加的需求。再加上俄烏戰爭使得原物料價格再度攀升,進一步加劇全球性通貨膨脹。在供給面瓶頸短期仍難以化解,以及俄烏戰爭延宕,預估全球性通膨仍會持續。

在物價蠢蠢欲動初期,政府主要是以公權力介入方式,勸阻業者不要漲價,或是要求不可全部轉嫁給消費者。但是因為台灣原物料大多仰賴國外進口,要求業者吸收成本來解決輸入型通貨膨脹,不但不切實際,更是無法持久。而且在初期強力抑制漲價下,而後企業原先所吸收的成本會全部宣洩到消費品價格上,反而可能導致更明顯的物價波動。

所以政府查察物價,重點不在於禁止漲價,而是根據市場狀況有效調節供給,以降低上漲幅度。例如目前在消費者物價指數中漲幅最大的食品類中的部分項目,即可根據需求,調整國內生產來降低價格波動程度。

通貨膨脹對於中低所得階層衝擊更大。這些中低收入者先前受到新冠肺炎影響,薪資已經大幅縮水;物價高漲更會減損實質所得而直接影響生計,對中低所得可說是雪上加霜。政府除了應再強化短期救急措施外,也應有更多的配套政策。

台灣去年在疫情緩和下,失業率開始下滑,但在今年因疫情再度升溫,以及通膨影響經濟成長下,失業率又開始上升,其中仍以年輕層級及大專程度的失業率最高。而在通貨膨脹短期難以消除下,會降低企業雇用新人意願,對於初入職場的年輕人或是大專畢業生更為不利;如何協助青年步入職場也是政府必須正視的問題。

在金融市場方面,由於美國通貨膨脹問題較為嚴重,所以升息頻率高且幅度大,台灣並不需要配合美國步調。美國下半年通膨壓力仍大,所以預期還會大幅升息;此會使美台利差持續擴大,而會進一步使新台幣貶值,增加通貨膨脹壓力。所以央行除了權衡利率政策並穩定匯市外,對於整體物價有顯著影響的項目,例如房地產市場,是否需調整信用管制措施,也可納入考量。

未來全球性通膨即使可以和緩,但物價不太可能下跌回復到先前水準。再加上由追求效率轉而重視經濟安全,所引發全球供應鏈重組會增加成本。企業為因應國際淨零排放,建構綠色生產體系也會推升成本。全球多數國家面臨少子化問題,會使勞動市場供需失衡,也會助長薪資及物價上揚。另外在全球環境變遷極端氣候頻率增加下,也會影響農礦產品生產,以及大宗物資供應而使價格居高不下。

所以長期而言,未來全球將進入高物價時代,如何對抗通膨,並預防出現失業率攀升,以及經濟低成長的「停滯性通膨」現象,將成為各國的首要挑戰。前次對抗停滯性通膨經驗,可以回溯到1980年代初期。與1980年代相同,各國仍會採取貨幣緊縮政策;但與前次不同的是,各國並不會施行全面性緊縮的財政政策;反而會針對攸關經濟安全的關鍵性產業,例如半導體產業,以及新興領域項目,例如人工智慧及5G,挹注大量資源,以期未來在全球產業競爭中取得優勢。針對此趨勢,台灣也應不落人後而有所規劃。











聯合報黑白集/廟是民進黨開的嗎?


2022-07-25 00:01  聯合報/   黑白集
民進黨昨天在白沙屯拱天宮上香祈福,宣示苗栗隊成軍,但眾人等待上香時,一名婦人情緒不滿,在桃園市長鄭文燦、苗栗縣長參選人徐定禎等人面前飆罵。圖/民眾提供



桃園市長鄭文燦跨區到苗栗助選,陪著民進黨縣長參選人徐定禎前往拱天宮參拜。一行人浩浩浩蕩蕩在殿前排開,當時仍有一名婦人在案前跪拜,卻被廟方要求讓開。婦人當場飆罵「政客真丟臉」,占著一個廟,別人都不能拜。

民進黨一到選舉就拜廟,官威大了,就胡亂趕人。那天在萬華龍山寺,陳時中遇上民眾陳抗,警方不由分說就把人扛走,去道歉還這麼粗魯。這回,在場的女士是動過手術來還願,人家正在向媽祖祈願,民進黨仗著官大勢眾就要把婦人趕走,這廟是貴黨開的嗎?

廟方看到大官來參拜,就要信徒靠邊站,這是對神明不敬。在媽祖眼中,眾生平等,豈有「官優先」這一套?鄭文燦一行明明看到別人正在祈願,卻好意思打斷,這麼盛氣凌人,能得到神明賜福才怪。

林佳龍昨天也到新北頂泰山巖參拜,並機巧地帶上蔡總統和蘇院長致贈的匾額當伴手禮,以壯行色。但由於是臨時抱佛腳,廟方司儀竟兩度口誤,把他喊成「侯友宜」,當場真尷尬。不僅如此,原本通知說蘇巧慧要陪林佳龍拜廟,結果卻沒現身,正國會與蘇系的「不對盤」又被說了一番。

當年蘇貞昌在保安宮發誓「不再參選」,最後仍食言,政客「連神明都敢騙」的烙印已洗不掉。那麼,民進黨至少保持一點敬神之心,別在廟裡耍官威。









聯合報社論/用港換電,蔡政府正將基隆港送上斷頭台


2022-07-25 00:01  聯合報/   社論
基隆協和電廠擬填海造地蓋四接,改了3個版本,都擺脫不了基隆水產動植物保育區。圖/協和發電廠提供



為填補二○二五廢核的電力缺口,台電規畫基隆協和電廠從燃重油改為燃氣,並興建第四座天然氣接收站。然而,四接因要填海造陸危及海洋生態,環評屢遭卡關。本月初環評會議,台電乾坤大挪移,突送出四接東移案,改在基隆港內填海興建,並讓LNG(液化天然氣)船與其他進港船隻共用航道,看似饒過珊瑚礁生態,卻引爆塞港甚至滅港危機。蔡政府為了錯誤的能源政策,已讓台灣的農地、魚塭、海岸支離破碎,現在又為了強建四接而可能讓基隆港陪葬。

協和是全台唯一燃重油的火力發電廠,地方長期飽受汙染之苦,期待盡早退場;然而,蔡政府鐵了心要讓核二明年除役,北北基將面臨缺電危機,只好讓協和轉型燃氣繼續服役。

台電原規畫在基隆港外的外木山大規模填海造陸興建四接,預定地卻是珊瑚礁生態與漁業資源保育區,將重創北台灣漁業資源種原庫。因而,即使台電將填海面積從廿九點八公頃縮減到十八點三公頃,在環評初審仍多次被打回票。

上月底,依前次環評初審會議決議,台電本應提出原方案的補正資料,卻突拋出四接東移四百公尺,改在基隆港堤內填海造陸興建LNG船卸料碼頭的新案。台電雖稱可大幅減少覆蓋珊瑚面積,卻淡化此舉不僅讓基隆港出入口,即宛如咽喉的「港嘴」,就緊臨LNG船卸收站,更讓LNG船與所有商船、郵輪共用單一航道,大幅增加基隆港安全風險。

由於LNG船屬危險品運輸船舶,依規定左右兩側船隻均需保持一百五十公尺以上距離,水面、離岸也要淨空一百公尺。未來只要LNG船進港,其他船隻都得在港外等待,基隆港還有競爭力可言嗎?也難怪航運界憂心形同滅港。

面對四接,不論是新舊案,剛辦完城市博覽會,誓言要讓基隆港打造成「首都圈國家海洋門戶」及「東亞國際郵輪營運中心」的基隆市長林右昌,卻是曲意配合中央,對填海造陸不置一詞,也無視全世界根本沒有如此靠近港口及人口稠密區的LNG船碼頭。

四接東移案不僅內容充滿爭議,更無視程序正義。從外木山東移基隆港,實質內容已是全新的開發方案,應重啟環評,但台電刻意忽略新案對基隆港營運及安全的衝擊,就企圖夾帶闖關;該把關程序的環保署,更瞎扯台電是按照上次初審會議辦理補正,開發仍在原本申請計畫範圍內,將裁判角色矮化成護航的啦啦隊。

另個弔詭場景,面對無異將基隆港送上斷頭台的新案,當天環評會議上,身為當事人的台灣港務公司代表卻未置一語。事後媒體追蹤才發現,港務公司早已被政院下封口令,難怪從交通部到航港局、港務公司完全噤聲。政院為推動四接,粗暴地閹割環保署,更要相關部會閉嘴。

更令人不解的是,不論是外木山的原案,或移至基隆港內的新案,都對生態、景觀及公共安全造成巨大衝擊,過去國民黨執政時,那些勇於捍衛環境正義的環團大半不見了,只剩下基隆在地議員及非民進黨籍的市長參選人發聲,莫非原本對生態環境的堅持只是藍綠之爭?

然而,北北基用電只能在珊瑚礁滅礁或基隆港滅港之間二擇一嗎?事實上,核二廠發電量與協和相去不遠,若核二延役,汙染基隆近半世紀的協和電廠就可除役,如今協和不僅沒有退場,還要出賣海洋生態與優良港埠。看看能源局最新電力資源供需報告,當中盡是畫大餅與忽略現實的數字,而數據失真的代價,卻是賠上台灣的環境與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