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5日 星期一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魔咒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7556/web/ 

◆  極端熱島求生 如何趨吉避凶
◆  四接將永久扼殺基隆港
◆  建立知識體系 科技發展關鍵
◆  「堅」稱原創 告余及竹科啊
◆  球場興建設計 納入使用者角度
◆  官場醜陋 誠信值多少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魔咒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魔咒


2022-07-25 01:08  聯合報/   林一平(作者為科技部前代理部長)
伊藤博文。林一平/繪



我曾撰文《美國總統的魔咒》,敘述名列美國十大印第安酋長之一,印第安肖尼族(Shawnee)的酋長特庫姆塞(Tecumseh;1768-1813)一生奔走聯合不同印第安部落,想成立統一的國家,抗拒白人擴張。失敗後,死不瞑目的特庫姆塞留下了有名的帝珀卡努詛咒(Curse of Tippecanoe)。他詛咒凡在尾數為○的年份當選的美國總統,會橫死任內。七位美國總統應驗了這個詛咒。第八位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1911-2004)則在任內遭到槍擊,逃過一劫。據說第一夫人南茜愛夫心切,請靈媒以及占星家來保護雷根免受詛咒的影響,雷根果然安全下莊。西方的五行八卦永遠破解了帝珀卡努詛咒。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二○二二年七月八日遇刺身亡後,引起討論「暗殺首相」的熱潮。日本「暗殺首相」和美國「總統的魔咒」雖然都是政治領導者的魔咒,但實現方式不太相同。美國的魔咒是細水長流,每隔廿年發生一次,且都是現任總統。日本的魔咒則較密集,無時間規律,且不限現任首相。不過被殺的卸任首相都仍然擁有很大的實權。

這些(前)首相包括伊藤博文(遇刺於一九○九年十月廿六日)、原敬(一九二一年十一月四日)、濱口雄幸(一九三○年十一月十四日)、犬養毅(一九三二年五月十五日)、高橋是清(一九三六年二月廿六日),以及齋藤實(一九三六年二月廿六日)。伊藤博文是點燃日本軍國主義的關鍵人物之一,策劃中日甲午戰爭以及日俄戰爭。伊藤博文很猶豫是否要發動對俄戰爭。他問兒玉源太郎,若對俄作戰,勝算是多少。兒玉源太郎的分析,勝算不大。伊藤博文說,那就不打了。兒玉源太郎卻力勸開戰。因為此時不打,未來就沒機會了。於是偷襲俄國,戰勝之後,就走向軍國主義的不歸路。

伊藤博文被暗殺,原因是他支持軍國主義的侵略行為。而接下來的五位首相,卻都因為不積極支持軍國主義而被暗殺。換言之,當日本軍國主義的意識被啟動後,接下來那一位首相想煞車,他就會被激進派暗殺。這波暗殺潮被美國兩顆原子彈平息,並被麥克阿瑟的捆龍索鎮壓了近八十年。

當年「暗殺首相」啟動,成為第一個目標的伊藤博文四度拜相,而安倍晉三也二度拜相。伊藤博文欲擴張而發動對中、俄的戰爭,而安倍晉三生前想掙脫捆龍索,其假想敵仍然是中、俄。歷史一再重複,因為人們無法吸取教訓。希望日本這次掙脫捆龍索後,能致力於維護和平。












極端熱島求生 如何趨吉避凶


2022-07-25 01:21  聯合報/   拱祥生/土木技師、大地技師、水保技師(台北市)
連日熱浪來襲,花蓮富源測站觀測到40.4度高溫,板橋也出現39.4度高溫,創下測站歷史紀錄。民眾在酷熱的周日,前往河濱公園頂著烈陽慢跑或撐傘散步。記者侯永全/攝影


「極端高溫」或是「類熱浪」預報已成為近年來暑假常聽到的名詞,特別是台北都會區感受特別深刻,為何台北緯度比高雄更靠近北極,反而在夏季幾乎溫度都比高雄高?不論人民居住或是產業發展,顯然夏天住在台北,不僅體感溫度不舒適,荷包更因為高額電費而縮水。面對這樣的極端氣候環境,該如何趨吉避凶?

近日板橋創測站以來最高溫卅九點四度,氣象局曾分析台北盆地夏季高溫四個主因,一是太平洋高壓搭配沉降因素;二是華南暖空氣往台灣方向吹;三是盆地散熱不易;最後是都市「熱島效應」。簡單說,前二項「氣候熱效應」是主要因素,大區域的氣候環境主導了短期各地天氣如溫度的差異,台北所處的大地環境就決定了它夏季溫度是全台灣最高的區域,再搭配盆地地形及熱島效應等次要原因,同時讓最高溫環境更加惡化。「氣候熱效應」也解釋了從日據時期,夏季台北就是台灣最高溫原因,而當時台北開發引致熱島效應並不明顯。

在瞭解台北夏季極端高溫原因後,單就氣溫因素考量,配合氣象局卅年來台灣主要測站平均氣溫資料,西部六都台中應是首選,平均溫度比台北低近一度,比台南、高雄低零點五度。若以整年度分析,春秋兩季氣候與緯度因素影響不大,台灣各地因氣溫差異造成用電差異不大,但是冬季則回歸「緯度」因素,越往北溫度越低,台北整個月均溫比高雄低超過三度,這時台北市暖氣需求又比高雄高許多,台中冬季均溫則介於高雄與台北之間。顯然住在台北相對台灣其他區域,是標準「冬冷夏熱」不宜居地點。

中央應該加速微氣候研究及建立資料庫,作為「極端高溫」區域整體開發及勞工作業準則參考。短期應該積極研議「極端高溫假」及公共工程不計工期辦法,極端高溫大都位於每個日曆天中間時段工時特性,往往因為不易計算而作罷,但無形中對於勞工健康及施工品質有不小影響,面對未來可能只會更熱情境,政府應該及時針對「氣候熱效應」做出妥適因應政策。

盆地或是「熱島效應」影響雖然遠不及「氣候熱效應」,但還是會展現在市郊與都會區中心的溫度差異,除都會區採用「韌性城市」建設來降低熱島效應影響,各都會型城市應該審慎考慮,夏季大型活動規畫地點盡量往溫度相對偏低的郊區移動,避免參與民眾熱中暑。

不論早期「風水」或稱勘輿術,都是希望找到「趨吉避凶」的福地,若採科學數據單就夏季氣溫或全年溫度分析,台灣西部都會區台中受氣候熱效應影響不大,具有相對移居優勢。但政府機構與重要產業,也應該就風險角度針對氣候、地質條件整體篩選,落腳最符合經濟價值與減少碳排放永續發展的福地,好讓國民一起趨吉避凶。













四接將永久扼殺基隆港


2022-07-25 01:21  聯合報/   楊吉利/基隆市船務代理公會理事長(基隆市)
台電要在基隆協和電廠填海造地蓋四接,最新版本東移到基隆港港嘴,引發航安、塞港等爭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聯合報日前大幅報導台電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四接)選址基隆港問題,明確指出基隆航港界心聲與疑慮。目前最新方案剛好就位於基隆港的港嘴(進出港口處),規畫的區域將會影響到基隆港的未來發展,也會重創基隆港的營運商機。港區業者對此問題普遍有以下看法:

首先,四接規畫在基隆港嘴西南處興建儲槽,位於東北季風期強勁風力、波浪潮流首當其衝的位置,無法完全避免失控船舶碰撞的風險,更增加 LNG(液化天然氣)船舶靠泊困難。此外,原西防波堤亦將拆除二百公尺,使基隆港消波能力喪失,加以方正港型、直線岸壁,均會增加港池振盪機率,產生複雜的駐波,降低港內靜穩度,增加繫泊困難,危及人員登、離船,增加裝卸困難,甚至增加船舶斷纜、碰撞風險;開發單位雖一直強調會顧及操船安全,卻難否認操船技術困難增加的問題。其實這已涉及港口港型結構的問題,會讓基隆港變成一個具有高風險的港口,不但降低國家稅收最高的基隆港的效能及安全評等,更降低台灣的國際競爭力 。

第二,四接衍生安全問題。在基隆港進入港口處,也就是主航道附近設置 LNG 接收站,一旦發生任何意外,將使基隆港全面癱瘓,就算只有一些小失誤,也會造成港口封閉的情況,而增加船舶進出港作業困難。更何況容易形成軍事上的目標,一旦有戰事發生,易受攻擊,同步造成商港、軍港(港內)、電廠、接收站受損,在經濟、民生、軍事上都會造成損害,對國家經濟產生重大影響。此外,接收站就在主航道附近,如有船隻(包括 LNG 船)在進出港口時突然失控或故障,將無緩衝區可供操控運作,而直接危及 LNG 儲槽、碼頭,徒增基隆港遭封港的風險。

其三,四接將導致基隆港營運及交通問題。LNG 船係危險船舶,必須限制在日出及日落間作業,依規定更須有安全距離,船艏須二海浬、船尾一海浬都是管制區,如遇七級風要暫停、能見度低於二浬都不能作業,對基隆港其他船舶的正常作業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基隆港的錨區會因為接收站的建置,而造成無錨區使用的狀況。而且引水站的距離將會拉長,更衍生出引水費、拖船費、相關費用的增加,國際航商會因 LNG 接收站的設置就在進出港口處,而視基隆港為不安全港口,再加上航運成本的增加,而對基隆港卻步,讓基隆港的營運雪上加霜,重創基隆港的經濟發展。

如果再加上天候的因素,問題將更明顯。基隆港每年從十月到來年三月處於東北季風期,風浪很大,尤其是外港地區更加劇烈;再從五月到十月這段時間為颱風期,尤其近年來的氣候變遷,在極短的時間內就由熱帶擾動變成颱風,都會使 LNG 輪因不能在港內避風而駛離不及造成損害,而讓基隆港的安全等級再下降。

最後,比例原則問題。二○五○年達成淨零碳排放已是國際減緩氣候變遷的共識,但天然氣發電並非無碳排放能源,而興建四接需至二○三二年完工,距離二○五○年僅十八年,此後能否繼續使用都還是未知數,此刻草率規畫除造成環境生態不可逆的破壞,更永久扼殺基隆港的生機,是否值得,值得深思!










建立知識體系 科技發展關鍵


2022-07-25 01:20  聯合報/   徐作聖/陽明交通大學退休教授(新竹市)



七月十日是一代科技奇葩—現代電力之父特斯拉的生日,科技部也順應時勢推出「人文沙龍講座」,大談科技/人文對話議題。

「科技來自人性」,但「人性」是什麼?筆者認為人性就是文化的自信、開擴的胸襟、旺盛的企圖心及使命感、前瞻思維、宏大願景,也就是本身獨特的「知識體系」。

「知識體系」是國家産業經濟、政治體系及科技實力的綜合表現。「知識體系」就是國家在策略哲學面、經營管理面、科技創新面的共同認知,同時也在執行層面的規範,包括組織治理、技術發展、經濟效益、社會影響等四大項,而這個「知識體系」呈現的關鍵元素就是國家整體科技發展的藍本。

近年來,中國大陸頂尖科技人才輩出,雖仍有「卡脖子」技術有待突破,但在關鍵技術的發展上仍然成就非凡。但由於大陸科技發展較遲,現行科技政策體系呈現了高度碎片化、各自為政的現象,故有專家學者大聲疾呼重建自身「知識體系」的迫切性。

事實上,台灣也從未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除了模仿、代工製造外,搞網路黑科技也從未建立自己本身的「哲學思想」及「策略前瞻」,但科技部在搞「大內宣」的同時也從不論及本身知識體系的議題。

科技部搞「科技與人文對話」多年,從扁時代的雙兆雙星到現在國家隊「們」的設置,切入點瑣碎任意、自我感覺良好、目標不甚明確的政策方向、缺少領導力的前瞻規畫,碎片化、瑣碎化毫無章法的研究科技發展未來,好像就剩下消化預算的主要功能?

科技/人文對話的最大目標應在於培養自身的知識體系及前瞻視野,但畢竟工業革命及高科技先進技術都是來自西方,兩岸都是在急起直追的環境下在特定領域取得了傲人的成就,但時至今日兩岸科技發展及 STEM 教育體系仍沿襲西方的思維模式,急待建立本身的「知識體系」。

另外一個關鍵就是「領導力」的問題,也應該是「知識體系」中重要著墨的。科技人專業聚焦,文法商管學習領域寛廣,兩者之間存在對「科技認知」及「技術細節」極大差異,現在雖然有區塊鏈行人工智慧等技術可逐漸磨合兩造在認知上的差異,但「知識體系」的建立仍然是個不可或缺的條件。不同領域的人對學術真理與實際生活的詮釋有截然不同的出發點,這就是「領導力」可以發揮的地方。

「讀史明智」本應是科技/人文對話目標之一,也是培養前瞻視野的重要手段。但多年運作下,在「領導力」不足、「知識體系」尚待發展的狀況下勉力而為,這種對話的論壇不也就是「另類」蹭經費、「另類」消化預算的表面功夫嗎?「全世界都比不上台灣」是另類台灣奇蹟,不知是否包括科技/人文對話與國家未來?

劃時代的科學發展必須長期投入,尤其在本身「知識體系」建立及「領導力」提升等方面,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不該再是個瑣碎、零星的戰術問題,重新檢討「知識體系」中策略面、經濟面、科技面才是當下重要的關鍵。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是該改變的時候了。










「堅」稱原創 告余及竹科啊


2022-07-25 01:20  聯合報/   林清汶/世新大學法律系兼任副教授(台北市)
民進黨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上午舉行記者會,強調自己論文是原創,絕無抄襲。記者葉信菉/攝影



民進黨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近期風波不斷,其中論文門一事愈演愈烈,對此他在民進黨中央黨部召開碩士論文記者會,他先向中華大學、台灣大學致上歉意,並且列出時序表,強調「我是原創,絕無抄襲」。

林智堅表示,與他論文雷同的余先生本來研究「陸生認同」,但研究過程有狀況,因此找上陳明通指導,陳明通覺得新竹市長有很多題目可延伸做研究,因此把他做的民調資料、論文大綱提供余「以相同方法、相同資料『研究林智堅』」,因此兩人論文第一章第三節,國字三、四、五的研究設計才會雷同。

上述說明對於曾經寫過論文者簡直是睜著眼睛胡扯,僅就「論文大綱提供」,但後來論文內容包括錯別字居然可以完全一樣?既然自稱二部論文都是原創、無抄襲,如此義正詞嚴回應,那顯然是余先生涉及抄襲?應該立即對余及竹科提告涉及侵害其著作權,以回應舉發人及質疑民眾,以杜全國悠悠之口。

論文大綱僅是文章架構,如同蓋樓房要蓋幾層、外觀形式、工期等初步草圖;但論文撰寫過程中時有新資訊、新觀念注入,作者因而調整大綱者有之,並非一成不變。但不可能大綱一樣,內容可以完全相同或雷同。又一般學術論文引註他人文章是不可或缺要件,但均需註明作者出處,否則即有構成侵害著作權之虞;據報林智堅與余之文章相同處,余的論文有引註作者出處,林智堅文卻不見了,到底何人抄襲不言可喻了。

教育部正在研議未來碩士班是否取消論文,如果屈服於政治壓力下近期公告取消論文寫作,則林之非議性恐隨之降低。然而,廢止論文寫作等同於大開方便之門,完全無法對碩士生品質控管;現在很多年輕人文書寫作詞不達意、錯字連篇、誤用成語等,惟有透過論文寫作,可以有效訓練、調整、改善,發揮研究能量及寫作技巧。

林智堅的論文已弄得舉國沸沸揚揚;雖有諸多質疑,但在政治力強勢介入下,是非真理顯無著力點。唯一寄望的是台大已組成論文審定委員會,擬在二個月內完成調查,期待委員本著公正、客觀、合理、審慎學者風骨,抽絲剝繭讓真相大白。












球場興建設計 納入使用者角度


2022-07-25 01:20  聯合報/   余宗龍/中興大學運動與健康管理研究所所長(台北市)
新竹市立棒球場。記者張裕珍/攝影



斥資近十二億元重建的新竹市立棒球場隆重開幕後,才進行兩場中職的賽事,卻狀況百出、頻頻出包,職棒選手和球迷負評如潮。有鑑於近來國內運動風氣盛行,各城市熱中籌辦國際或國內綜合性運動賽會,運動場館興建的重要性也日益提升,因此,政府不妨冷靜下來面對問題,找出解決問題對策,以下三方向供主事者省思問題之開端:

一、建造委員會應納入各界代表,以使用者角度檢視球場環境。平心而論,包括棒球場在內的各類運動場館,都不是營造廠商、設計師所熟悉的工程,且職棒球場高於一般簡易棒球場標準,興建過程從設計、施工到驗收,就應找聯盟及球團場務專業人員、教練或退休球員、資深記者,參與討論與監製,以提點需要注意的場地安全細節;而觀眾席的規畫與驗收,也應納入球迷粉絲團的看法,精進觀賽環境與體驗。目前在場地規畫或驗收時,多是由政府官員、學者專家與民意代表參與勘查,較難以使用者角度全盤檢視球場問題。

二、重建啟用前應先有一系列實戰測試賽,作為修正調整依據。球場要準備好,而不是倉促的趕著開幕剪綵。若遵循國際運動場館啟用的前例,這回應先舉辦一系列相關的測試賽,讓運動選手和觀眾先就場地安全與使用經驗的部分,給予回饋作為廠商改善的參考。

這次重建案雖有舉辦實戰測試賽,但過少且與實際開幕日期過近。雖然賽後有給予施工單位諸多的場地回饋,無奈礙於期程緊迫、調整成效有限,導致幾位選手因場地因素而受傷。這次的經驗也提醒政府,球場興建及改建的測試、調整,再到正式啟用的期程規畫要更加確實,對使用者經驗的回饋也應更加重視,有更充裕的時間進行修正調整。

三、地方政府能力有限,教育部體育署責無旁貸。新竹球場重建後的問題一籮筐,政府相關單位恐難辭其咎。但並非所有縣市政府皆設有運動(體育)部門,新竹市政府即由教育處為棒球場重建的督導單位,教育事務與運動場館興建有天壤之別,畢竟隔行如隔山,應由更專業的單位予以協助。

而教育部體育署設有運動設施組,掌理公營運動設施工程興(整)建施工品質查核、管理之推動及輔導等事項,應主動給予協助。像是這回職業球員所提出投手丘的黏土和紅土比例不對、外野牛棚沒有設計室內通道、草皮及紅土鬆軟等維護問題,皆不是教育處官員所能理解的。所以中央的體育署應主動邀集專家學者從各賽事舉辦對球場要求的規範中,彙整出各類運動項目場地設施的興建指引,以供未來各縣市於興建運動場館時的參考,避免上述類似情形在未來其他運動項目的場地興建中發生。














官場醜陋 誠信值多少


2022-07-25 01:20  聯合報/   王瑞興/公退(南投市)
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獲提名後,坐擁總統級選戰規格挹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官場現形記」是晚清小說名著,揭露官僚齷齪卑鄙行徑,上至軍機大臣,下至文武百官。魯迅稱「所敘述皆迎合、鑽營、矇混、羅掘、傾軋等故事」。反思台灣官場生態,何嘗不是如此?

民國七十七年李登輝繼任總統後,為拉攏地方派系,鞏固權力,開啟黑金政治先河,「以黑謀金、以金謀權、以權謀私」於今難止。已故立委朱高正說「政治是最高明的騙術」。李宗吾的「厚黑學」闡述臉皮要厚而無形,心要黑而無色。政黨再度輪替後,民進黨的青出於藍,將兩李一朱之論發揚光大。

陳時中的表現,可為經典代表,蔡政府賦予尚方寶劍—防疫紓困特別條例與八千四百億特別預算,防疫初期好說大話、粉飾太平,將陳時中拱上神壇。今年疫情猛爆則推諉卸責,但其巧舌如簧,政壇無人可及,毫無誠信可言。去年初疫情告急時,民間義捐疫苗,卻被百般刁難,這種只存在封建王朝腐敗的官僚,活脫脫在當前官場上演。

至於林智堅論文爭議事件,有無抄襲,國人心中有數。但民進黨就是厲害,善於詭辯,在權力慾望下,誠信又值多少?人民要一個簡單的真相有多麼困難。

西方民主國家的政治人物,誠信是基本信條,但對民進黨來說,為了權力,不擇手段,才是核心價值。擁有權力卻無起碼政治良知,是當前官場醜陋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