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之眼】左右兩翼的冷戰:美國真會爆發內戰?
◆ 【專家之眼】中二補選混戰 彰顯另類藍綠共識
◆ 【專家之眼】竹竹合併是政治版神鬼第六感
◆ 【專家之眼】民進黨大聲唱國歌 心中難道不流血?
【專家之眼】左右兩翼的冷戰:美國真會爆發內戰?
2022-01-04 08:42 聯合報/ 湯紹成/政治大學兼任教授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極具爭議,導致在2021年一月美國國會大廈遭突襲。路透
自民國一O五年(2016年)川普當選後,美國的兩極分化效應急速惡化,有關可能暴發第二次內戰的討論,正式進入美國產官學界主流。在川普首次被彈劾審判,再加上新冠疫情大流行的經濟和政治影響,還有黑人弗洛伊德(George Floyd)被白人警察跪頸而死所引發的社會動盪,以及極具爭議的民國一O九年(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導致在民國一一O年(2021年)一月美國國會大廈遭突襲,和川普的第二次彈劾審判等,都是引發暴亂的重大事件。
尤其在民國一一O年(2021年)初的國會大廈襲擊事件之後,越來越多的美國菁英人士都斷言,美國正陷入政治左右兩翼之間的冷戰。那些預見未來會發生內戰的人士,將公民高度兩極的分化,視為內戰的前奏。但有些人反對此立論,並稱此乃一種非暴力的文化戰爭,主因缺乏對立的常備軍,以及政治分歧雙方都以非暴力佔多數云云。
可是一些民意調查卻發現,全美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地區居民,預計在未來幾年內會發生內戰,尤其是在共和黨或保守派的農村中。從文化、道德和宗教價值觀的衝突,到從種族對立和槍支氾濫與墮胎問題和宗教自由等,都是衝突的根源。而且當前衝突的表現方式多元,除局部性的矛盾可能導致星火燎原之外,訊息與網路的攻擊更是難以防範。
回顧林肯於1860年當選總統時,當時美國南方奴隸制的捍衛者,不承認該次選舉的合法性而引發南北戰爭,並在後來出現了白人至上以及殘害黑人的恐怖組織,如三K黨與白茶花騎士團等,其影響至今難消。因而一些史學家把川普擔任總統期間的加州分離運動,以及川普批准對非暴力抗議者使用催淚瓦斯而形成的鎮壓,再加上有爭議的民國一O九年(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相對比,確實發現與林肯時期的雷同之處。
同時還有新冠疫情大流行,和隨後的社會與經濟影響,以及封城政策被認為是政府的過度干預,還有極右派組織的孳生,比如驕傲男孩(proud boy)與「匿名者Q」(QAnon)等,致使密西根州首府多次遭到襲擊,以致於被認為將導致未來的內戰。
美國政治學教授托夫特(Monica Duffy Toft)認為,世界所有內戰至少有三個共同點:首先,大多數內戰都發生在先前的衝突之後,通常是先前的內戰,或是對過去內戰的嚴重扭曲和政治化的記憶,而新的交戰方和爭議,都不需要與以前相同。大多數情況下,有魅力的領導者會散佈他們意識形態與政治野心,甚至是簡單片面的歷史經驗,去連結過去的榮耀或屈辱。
其次,民族認同沿著關鍵軸分裂,例如種族、信條或階級。每個國家都存在斷層線和裂縫,而想重新分配財富或權力的國內外有心人士,更會利用一些較深的裂縫。例如,前蘇聯以及現在的俄羅斯,通過加深美國現有的裂痕,成功地將大量資源用於削弱美國及其盟國的民主運行。
更重要的是第三個元素:從部落主義到宗派主義的轉變。在部落主義中,人們開始嚴重懷疑,國內的其他群體是否在追求更廣泛的社會利益。然而在宗派環境中,經濟、社會和政治精英以及代表他們的人開始相信,任何不同意他們的人都是邪惡的,並正在積極地破壞社會,以至於忠誠的反對派遭到排擠;那些屬於不同部落的人被認為是最不忠誠的,此乃與某些宗教對待叛教者和非信徒的方式有雷同,比如對川普的忠誠與否。易言之,這也就是兩極分化已上升到信仰層次而無法調和,而這三個因素都已在美國顯現。
政治學家和內戰專家沃爾特(Barbara F. Walter)還將出書認為,國內恐怖主義的升高,例如民國一O七年(2018年)匹茲堡猶太教堂槍擊事件,和美國槍枝暴力的高發率,可能是即將爆發第二次內戰的指標。更值得注意的是,華爾街的金融投資者也對內戰進行了一些討論。
民國一一年(2021年),億萬富翁對沖基金經理達利歐(Ray Dalio)預測,美國在未來5到10年內發生內戰的可能性為30%,理由是金融狀況不佳和衝突激烈,州和聯邦兩級政府崩潰的危險升高,從而造成不同方式的暴力衝突。尤其更有學者擔心,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的期中選舉或民國一年(2024年)的總統選舉,將在美國引發內戰,特別是如果川普或類似候選人,再度對選舉結果提出異議之際,將可能成為導火線。
綜上所述,這些都是美國各界菁英人士所提出的警告,也已開始引起歐洲國家的重視,而這也可能是拜登以民主峰會來加以粉飾的原因之一,確實值得警惕,而台灣方面可能更須加以關注。
【專家之眼】中二補選混戰 彰顯另類藍綠共識
2022-01-04 08:40 聯合報/ 楊穎超/銘傳大學副教授
台中市第二選區立委補選進入白熱化,民進黨參選人林靜儀(右)與國民黨參選人顏寬恒(左)日前在沙鹿區興安社區防疫宣導活動中相遇握手致意。記者黃仲裕/攝影
台中立委第二選區補選進入最後階段,雙方都到了王牌盡出的地步。但在台灣面臨少子化、房市泡沫、物價上漲、RCEP生效…等各項急迫問題下,政客無能解決,卻把一場補選當頭等大事來辦,在華麗陣容與熱烈攻防大戲下,只見藍綠政客為黨派利益四處穿梭、人民眼花撩亂卻倒盡胃口的空虛。此次選舉暫時麻痺人民,又讓政客有事可忙,這恐怕是兩黨當初提名時,無心插柳的最大共識。
此次補選起因在於前任立委無法善盡國會議員職責而遭罷免。政黨應傾聽民意,挑選適任人選,並告訴選民為何他們值得推薦。但看雙方選戰策略,慘不忍睹。
綠營戰法非常傳統,就是負面競選。他們主攻顏寬恒個人才德,乃至於顏家魚肉鄉民形象,沒在想自家操盤手過去曾掌台中市政,中央又完全執政6年,顏家如果真有問題,國法伺候即可,但按綠營描述,顏家一直大尾到現在,是故意縱容還是等待時機?如此捕風捉影的選戰作法,不是治國正道。
而這樣批判顏家,他們所提的候選人也不是純潔無瑕的白紙。除了口不擇言外,她該開會卻常缺席、過去在立院到底做了什麼也讓人不知所以。未來如果再進國會,她能代表誰、扮演甚麼角色令人存疑。
但藍軍也沒高明到哪去。在國民黨被打壓,缺人缺錢情況下,提名在地派系代表雖然相對合理,但綠營會選舉大家都知道,完全執政之後國家機器在手更是如虎添翼。當初顏家要跳下來選曾躊躇再三,顯然明白對手厲害,既然如此,為何不能在補選階段先找形象牌一新選民耳目,或者不留下那麼多把柄讓人追打,到現在違建還是要拆。人家講千金難買早知道,藍營明明知道卻心存僥倖,實在不夠聰明。
整個選舉到現在讓人看不到願景與希望,就是烏賊戰,讓選民倒盡胃口,不論是要投給誰,都無法讓人看到更好的未來,既然如此,為什麼要出來投票?投票率低可以預期。就是好奇據說投票率低有利顏家組織票,但綠營一邊動用檢調,另方面又用負面選舉壓低投票率,不知最後會便宜誰。
而此次補選或許有一點積極面值得肯定。自民進黨籍總統府前祕書長蘇嘉全民國一O一年(2012年)參選副總統時,位在屏東的違建農舍引發爭議,後來捐作公益用途,到民國一O八年(2019年)國民黨籍總統參選人韓國瑜太太名下一塊位在雲林的農地,也因涉嫌超建違建,最後自行拆除。
此次違建爭議再起,除了顏家要處理外,當地還有其他政客服務處,包含:蔡其昌、林靜儀、陳柏惟、李天生、王立任、張家銨等人亦被點名。我們除了可以持續關心這些政治人物能否以身作則外,以後政治人物要選舉,總會開始先把自己的違法事蹟清一下吧?!
說藍綠合謀麻痺人民當然有些誇張,但在台灣面臨系列問題,政府拿不出解方的前提下,兩黨明明至少可把此次補選作為偶一為之的政治新標竿,讓人民還願意相信政治有變好的可能,現在卻操作成這樣,讓人感嘆不已。只是未來能解決問題的寶貴時間,又少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