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報社論/從時力與民眾黨的公投立場看端倪
◆ 聯合報黑白集/陳其邁丟給昌仔的難題
◆ 經濟日報社論/「半球化」是吃力不討好的事
經濟日報社論/「半球化」是吃力不討好的事
2021-11-29 00:48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經貿示意圖。(本報系資料庫)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接受日本 NHK 電視台訪問時說,考量到與中國抗衡,美國打算與印太區的同盟國及友好國家合作,建立有別於《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經濟新架構。她指的是拜登總統前不久在東亞峰會宣布的「印太經濟架構」。戴琪與商務部長雷蒙多正為此走訪亞洲各國。此一籌建中的「印太經濟架構」涵蓋供應鏈、半導體、基礎設施、網絡安全及頂尖技術領域的對中國牽制策略。
據了解,美國此一新經貿組織,有別於 CPTPP 的重視關稅,而是更多地側重於供應鏈的聯繫與穩定,可以推論它是一種非傳統的貿易安排。其次,這個新的多邊經濟組織希望邀日本、南韓、印度、澳洲加入成為會員,那麼其貿易總額將占全球比重超過 30%,規模將比 CPTPP、RCEP 等組織還要高。
對於這個積極推動中的美國新策略,我們有以下的觀察與評論:首先,美國自己都承認這是為了與中國抗衡,聯合相關國家,建構成一個聯合體,並企圖在技術與供應鏈方面與中國切割,達成一方面孤立中國同時又能壯大己身的新策略。
眾所周知,為了對付中國,在歐巴馬執政時期就展開了「重返亞太」戰略,除了增強美國軍事在西太平洋的部署之外,還拉攏一眾國家組建刻意排斥中國的 TPP,未料川普上台之後即宣布退出 TPP,採取更具有針對性的貿易戰、關稅戰與科技戰,但幾年下來一無效果,反而讓繼位上台的拜登騎虎難下:貿易戰的目的是要縮減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結果中國對美的出口及貿易順差反而愈來愈大;關稅戰的目的是抑制來自中國的進口、降低對中國商品及技術的依賴,結果不但效果不彰,反而成了美國當前通貨膨脹的源頭;至於科技戰,除了捉放華為財務長孟晚舟搞成一場鬧劇外,從長遠看,一如比爾蓋茲所言,反而對中國形成倒逼效果的技術進步效應。不誇張地說,幾乎是三戰無功。於是拜登政府不得不改弦易轍,在顧及顏面不願重返 CPTPP 的情況下,想出了所謂的「印太經濟架構」。說到底,仍是不脫冷戰思維。
其次,基於不成功的經驗,戴琪說要跟中國「脫鉤」是很難的,所以應該「再掛鉤」。但她所謂的脫鉤或再掛鉤,指的是貿易,所以「印太經濟架構」側重的不是關稅與貿易,而是科技與產業的供應鏈。這是一種全新的嘗試。與貿易及投資的實體整合不同,這比較接近類似於 APEC 等鬆散的虛體的經濟框架,所以拿貿易總值及規模將大於 CPTPP 及 RCEP 的比較,並沒有多大意義。也因此,就打冷戰的意義而言,這個被美國視為「TPP 2.0」的架構,其實質作用可能還比不上美國不欲重返的 CPTPP。
再其次,無論 TPP 或所謂的「印太經濟架構」,都有與中國經貿體系一切為二的動機,也就是將上個世紀全球一致努力推動的全球化,予以放棄,並重新建構一個仍是以服務美國最大利益的「半球化」。這對美國而言,全球化於我有利則全球化,全球化於我不利則「去全球化」或「半球化」,固然符合其霸權邏輯,但作為最老牌資本主義的美國難道就不懂市場經濟最基本的邏輯「那一隻看不見的手」嗎?這些被美國選中擬邀請加入「印太經濟架構」的日本、南韓與澳洲,願意追隨美國也站在反中第一線嗎?但它們又何嘗願意放棄 RCEP 或願意堅拒中國加入 CPTPP,畢竟中國現在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及全球最大市場了。全球化既是大勢所趨,浩浩蕩蕩,如違逆大勢,硬要搞「半球化」,恐怕吃力不討好。
最後,關於台灣,有無機會加入這個新的多邊經濟組織,取決於此一組織設定之成員的身分是否必須為國家,及是否能積極取得以初始會員加入的機會而定。
聯合報黑白集/陳其邁丟給昌仔的難題
2021-11-29 00:56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高雄市焚化廠降低焚化量,大量減收外縣市事業廢棄物,減燒垃圾控制部分空汙。圖/高市環保局提供
沒聽過什麼是「垃圾大戰」的年輕世代,現在終於有機會見識了。由於高雄市拒收外縣市事業廢棄物,造成多個縣市廢棄物在全台大逃竄,連帶使得一般大樓住宅及餐飲業垃圾處理費用高漲。接下來,政府更要嚴防垃圾四棄的亂象會到處上演。
陳其邁以減少空汙為由拒收外縣市垃圾,理由看似正當;但把空汙全推給焚化爐,明顯避重就輕。如此一來,原本委託高雄代燒的桃彰中南等縣市只能大跳腳,許多工廠廢棄物已堆得像小山,黑心一點的就往山谷海邊偷倒。陳其邁這一拒收,難題就丟到閣揆蘇貞昌身上:這麼多縣市垃圾無處可去,中央不要出來協調一下嗎?
蔡政府常提「同島一命」,說台灣是命運共同體;但碰到垃圾問題,就變成「各自保命」了。高雄人會說:別人的垃圾,憑什麼要我們處理?廢氣留給我們吸?但對昌仔而言,「一縣市一焚化爐」的老路已證實走不通;自命「會做事」的政府,除了要求暖男繼續收垃圾,還有其他妙計嗎?
廿多年前的垃圾大戰,垃圾堆滿街頭無處可去,許多廢棄物被棄置溪邊和山谷;這樣的景象,絕不能再重演。這其實正是蔡政府的執政困境:誇稱經濟成長創新高,卻不解決企業「外部性」的問題,最後把環境衝擊和社會成本都倒給了公眾。
聯合報社論/從時力與民眾黨的公投立場看端倪
2021-11-29 00:54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民進黨「四個不同意台灣更有力」公投宣講,嘉義縣大型說明會,蔡英文總統演說。記者魯永明/攝影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左)前往北投市場出席「1218場公投全台街講」,宣傳公投四個同意。記者林伯東/攝影
距離四大公投投票不到三周,朝野激辯,民進黨強打「四個不同意」,國民黨號召「四個同意」。更值得觀察的,是兩個在野小黨的立場:「小綠」時代力量的定調是「三好一壞」,民眾黨則決定「二好」;但兩黨內部各有一些雜音。這顯示,民眾黨和時代力量對公投案保持足夠的自主性,與民進黨保持相當大的差異,僅在「重啟核四」一案向民進黨對準。由此可見,蔡政府再怎麼硬拗,從時代力量與民眾黨與它保持距離的景象看,民進黨很難把歪理說成直的。
時力的成立,是集馬政府執政後期反服貿及太陽花學運的年輕世代力量而起;它在立法院的動向一直唯民進黨馬首是瞻,因而被稱為「小綠」。柯文哲則是因民進黨「禮讓」而當選台北市長,他所組的民眾黨雖標榜「白色力量」,但柯文哲自稱是「墨綠」。不論是「小綠」、「白色」或「墨綠」,這次時力和民眾黨在「反萊豬」及「護藻礁」公投上,皆站在民進黨的對立面;時力在「公投綁大選案」也不同意民進黨的立場。可見,從環保、食安及正義的觀點,它們難以在公投案選擇追隨民進黨。
特別值得觀察的,是時代力量的立場。時力對四大公投的訴求是宣示「三好一壞」,除不同意重啟核四,其餘三項包括「反萊豬」、「護藻礁」、「公投綁大選」都主張投同意票。如果以它過去的「小綠」定位,原本應該都跟著民進黨投下「四不」;但時力這次選擇訴求「三好一壞」,顯然知道如果不反萊豬、不護藻礁、貶抑公投,都將嚴重違反它和其支持者的價值。最後,時力僅在「重啟核四」案和民進黨站在同一立場。
此一決定,顯然讓民進黨大為光火。政務委員張景森甚至嚴詞批評,時力的「集體智力只有十三歲」,還預言它明年議員席次「會消失」云云。儘管張景森近日為此致歉,但仍稱時代力量下次選舉會很困難;其潛台詞就是:「不當側翼,就成泡沫」,可見他充滿「老大心態」。時代力量近年歷經幾次分化,陸續有人退黨或加入民進黨;包括這次內部對公投的歧見,邱顯智和王婉諭決定成立「行動辦公室」,被視為是「另立黨中央」。而張景森的道歉,就是選在「行動辦公室」開幕茶會上所說;他更大的用意可能不在致歉,而在分化時力。
再看民眾黨對這次公投立場的游移變化。一開始,民眾黨主張「二好二壞」,也就是反萊豬和珍愛藻礁投同意票,重啟核四和公投綁大選投不同意票。經過內部的民調和意見徵詢,發現其支持者對四項公投都傾向投同意票;為此,黨中央修正立場改為「二好二開放」。這次的四大公投無關統獨,除可能分歧較大的重啟核四案外,在野小黨的主張從「三好」起跳應該十分合理;但民眾黨從「二好二壞」變「二好二開放」,甘願對「公投綁大選」放水,著實令人費解。這是柯文哲對民進黨仍存有幻想,或者被綁架久了,得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民眾黨只敢主張「二好」,反對立場比「小綠」的時力都不如,這是首鼠兩端?還是本身的政治信仰太弱?
觀察台灣近年的政治發展,扮演「小綠」的政黨雖能在棍子與奶水之間勉強存活,但最後終將失去自己的政黨自主性,終致泡沫化。面對這次公投,時力選擇「走自己的路」,但民進黨的大棒打壓及分化隨即接踵而至。民眾黨試圖走中間路線,卻顯得畏畏縮縮、缺乏主見,看不出「白色力量」的堅持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