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報:
◆ 聯合報黑白集/小英和柯P的社宅大夢
◆ 聯合報社論/歷史教育名存實亡,蔡政府坐收政治紅利
◆ 經濟日報社論/儘快改進反洗錢四大痛點
經濟日報社論/儘快改進反洗錢四大痛點
2021-10-02 03:49 經濟日報 / 社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本報日前推出《反洗錢惹民怨》專題報導,引發外界不少回響。首先是有民眾主動分享近年到銀行開戶耗時費工的經驗,還因一線銀行員嚴格執法,留下被當成「嫌犯」的不舒服陰影。另外,政府部門在本報報導專題見刊後,也主動追查到底是哪些銀行未妥善拿捏反洗錢圭臬與公平待客分寸,徒增民怨,足見近年上路的這一波反洗錢措施,又到了需要好好檢視、調整的時刻。
近年國人對於反洗錢的高度重視,首推民國 105 年(2016年)時兆豐銀行紐約分行因違反美國洗錢防制規定而遭重罰 57 億元。這張天價罰單,無異昭告天下,當時的台灣對國際反洗錢法制不甚熟悉,國內法規亦有落後之處。於是政府亡羊補牢,在當年底通過新法,不僅擴增通報圈,更要求金融機構對現任或曾任國內外政府、國際政治性職務者(PEP),及其家庭成員及有密切關係者,都應加強審查。
拜當年修法及國內金融機構認真執行洗防法之賜,我國很順利地在民國 107、108 年(2018、2019年)通過「亞太防制洗錢組織(APG)」的十年大評鑑,讓台灣對外的金融往來得以通暢迄今。近年,政府也積極填平各種洗錢漏洞,亦將虛擬貨幣納入反洗錢管制,法規看似完備,不料來自反洗錢現場的民怨卻也快速累積。
常見的民怨包括銀行欠缺彈性,讓民眾感覺被當成了「罪犯」,甚而還有銀行為了迫使客戶前來更新資料,竟發出統一格式的銀行警告信函,威脅民眾要關帳戶。另外,未設定年限的 PEP 管理原則,只要過去曾經為官,其本人、家人與親信都要終身列管,似乎也違反了比例原則。
蘇揆剛上任時,曾到銀行訪視反洗錢法是否過於擾民,隨後金管會也宣布,凡是民眾的常規或例行交易,金融機構就不要採取過嚴措施,例如,銀行在更新客戶資料時,如果只是用來扣繳水電費的帳戶,就不能因為客戶未更新資料就不准扣水電費。不料,兩年過去了,反洗錢惹民怨的問題依舊在,就連金管會自己也收到很多陳情案。
凡此種種,都凸顯了現行反洗錢法規,在制度面與執行面上存在落差。綜合在國內反洗錢現場上,一般民眾最常與銀行出現的拉鋸,以及主管機關與金融機構常見執法認知落差,至少有四個反洗錢「痛點」,必須儘快來改進。
首先是,洗錢防制法強調要以「風險」為基礎,執行包括對 PEP 與一般民眾在內等客戶審查。但何謂「風險」、何謂「比例原則」,有沒有存在法律所容許的「抓大放小」空間,就需要立法者、主管機關,經常性地說明內涵,並不厭其煩地從反洗錢現場上蒐集案例、回饋,以清楚的釋例說明政府尺度何在。否則,在欠缺共識下,一線的反洗錢人員只好寧濫勿錯,反覆深陷在反洗錢與公平待客原則似有矛盾的精神分裂狀態之中。
第二是,一個人的政經影響力,並不會永遠存在。PEP 應務實訂定合理年限,不是只要當過首長,就得終身被嚴格管制。
第三是,善用 AI、大數據等科技,既厚植政府與金融機構的反洗錢能力,也彌補一線人員人為盤查的不愉快。目前在國內外,已有一些金融業者在 AI、大數據與演算法的協助下,布建出可預測高風險事件的模型,找出可疑的洗錢份子,避免把每個人都當成是賊。
第四則是,爭取民眾觀念扭轉。反洗錢是國際趨勢,近來像是中國大陸也加高了管理城牆,台灣自然是不可能走回頭路。為了化解民怨,政府除了要定期移除不合理的無效管理措施外,也需要不時地與民眾溝通,讓民眾理解「不便」的背後,其實是有更高的群體價值要守護。
聯合報黑白集/小英和柯P的社宅大夢
2021-10-02 05:54 聯合報 / 黑白集
波波漫畫
央行幾度出手打炒房,但房價不為所動,越打越漲。總裁楊金龍老實承認,「目標太難」,房價無法回到一般人買得起的水準。這就不禁讓人要問:蔡總統當初承諾要建廿萬戶社會住宅,而今目標達成了幾多?
蔡英文執政已五年半,迄今完成的社宅只有四萬戶,僅達目標兩成。她日前參加新北市一處社宅開工典禮,宣布第二階段八萬戶全面啟動;換言之,廿萬戶必然跳票,能完成半數就偷笑了。但總統畢竟不是一般人,她仍大剌剌說,「八年廿萬戶的目標沒有改變」。只要你繼續相信文青語言,你就永懷希望。
相形之下,台北市長柯文哲的信心就不如小英飽滿。當年,他曾喊出「八年五萬戶」社宅的口號,但迄今僅完成三千多戶,即使算上施工中或待開工的一萬多戶,他已預知跳票。去年底柯P就承認五萬戶是「吹牛」,最近他出席「居住正義論壇」時更直言,這個政策應「停看聽」了,以免債留子孫。
沒想到,內政部次長花敬群立刻跳出來奚落柯文哲,說台北市如果要暫緩,不如把土地交出來給中央接手興建。柯文哲怒罵對方是故意扭曲,是在搞「認知作戰」,還嗆花敬群有本事「先蓋一戶」來看看。
這就是小英和柯P社宅大夢的今況。只出一張嘴的中央,總是穩贏不輸。
聯合報社論/歷史教育名存實亡,蔡政府坐收政治紅利
2021-10-02 05:52 聯合報 / 社論
季青漫畫
一○八課綱實施兩年多,歷史一直是頗具爭議的一科。兩年多來,教師往往拿到新課本就會有新驚嘆,教學現場也不時出現新問題,不少家長也為歷史的空白感到不可思議。國中歷史老師還在感懷消失的三國時代,高中老師又發現歷史已被切得細碎;更讓家長哭笑不得的是,去中國化後的台灣史,竟然帶著孩子大玩歷史跳接遊戲。
最近網路社群流傳一段作家吳淡如的錄音檔,吳淡如提到教導國一女兒和其同伴時驚訝發現,從小學到國一的小孩都不識孫中山;在學生認知裡,在當今「民國」之前不是清朝,而是日治時代,再之前是荷蘭時代,更之前則是猿人時代,其中的歷史都消失了。吳淡如強調沒有批評的意思,也不願以偏概全,但仍懷疑這樣的教育對下一代有什麼好處?
在此同時,一位高中歷史老師投書本報指出,歷史被議題式的設計切得細碎,學生學到的不是具時間意識的歷史,而是破碎的歷史事件記憶;而諸如人民與國家權力等議題框架,則讓歷史教育公民課化,歷史教育名存實亡。這位老師也懷疑,沒有歷史感、沒有集體記憶的一群人,缺乏感情凝聚力,無法產生歸屬感,如何團結成一個國家?
吳淡如和高中老師所指範疇不同,但憂心相同;兩人所談合起來,也就是歷史變色加上肢解歷史,卻正好反映了一○八課綱從國小、國中到高中的十二年國教歷史教育根本問題。
根據一○八歷史課綱,國中採通史架構,高中採專題設計,原意在以國中學習通史的知識基礎,在高中進行主題探究,除避免重複學習,也提升學生思辨與批判能力。但國中歷史略古詳今,壓縮內容,加上大砍教學時數,不但中國史隋唐以上極簡、三國魏晉南北朝消失,世界史同樣中古時代也不見了。當通史變成胡亂橋接的歷史,國中生如何習得完整的歷史基礎知識?到高中又如何能深度探究?
時間軸殘缺的歷史教科書,只是歷史事件堆積簿。當學生在去脈絡化且不具時間意識的歷史裡探索,若得出時空錯置的結論,大概不必太過驚訝。而如果歷史課本講完戰後的台澎金馬一體化,再回頭討論日據時期的政治與社會運動,那麼學生努力去探究岳飛如何大戰張飛,不也只是剛好而已?
至於「歷史教育公民課化」的疑慮,則涉及課綱對歷史主題的選擇與設定。例如,刻意強調在史學界屬相對冷門專史的「人群移動」,難道真如學者所質疑是要淡化台灣自陸移民的源起,讓台灣人變成東亞移民的一環,從而去中華民族化?學生不是不能被教導以今非古反思國家暴力與轉型正義,但如果刻意抽掉當時歷史的社會脈絡,又如何能誠實面對過去?
尤其,中華民國也被課綱攔腰切斷。中國史在民國 38 年(一九四九年)逕由中華民國改朝換代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國 38 年(一九四九年)以後的中華民國則銜接日據時期成為台灣史。這完全符合蔡英文總統的史觀:「中華民國台灣」橫空出世七十年,民國 38 年(一九四九年)以前在中國大陸建國、北伐、抗日乃至國共內戰的中華民國,儼然是另一個國家。然而,去中國化的台灣史,就像從猿人、荷蘭、日治跳接現代台灣,根本是殘破不全的歷史。
歷史學習要求思辨與批判,課綱卻以意識形態裁剪歷史,又以政治正確批判歷史。民進黨執政通過扭曲歷史教育創造了一整個世代的天然獨,蔡政府更坐收歷史變色的政治紅利;歷史教育名存實亡,後果卻由中華民國和整個台灣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