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日 星期六

薛承泰/選股與選才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薛承泰/選股與選才
◆  黃介正/台海穩定愈來愈要靠自己
◆  施振榮/王道思維與實踐
◆  陳亮恭/健康照護資源配置的氣球觀點
◆  范疇/為什麼台灣需要廣設靶場?
◆  李清志/火車頭的再造







薛承泰/選股與選才


2021-10-02 05:42  聯合報 /   薛承泰(作者為退休台大教授)
台股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退休之後,時間變多了,常從 LINE 群組中看到朋友們談股市,一會兒貨櫃船乘風破浪,一會兒鋼鐵人所向無敵……朋友說台北股市有機會衝向兩萬點!

我心動了,尤其是退休金將一年一年減少,說不定可以寄望股市;於是,開始研究各種均線與線型,最近突然發現,不是哪張股票會賺錢,而是選股和升學過程中的選才,有異曲同工之妙

首先,大家都知道要選好股與好學生,但什麼條件才算「好」?在股市中,當然是「績優股」,而學校就要選品行端正認真學習的學生。股民做為投資人,而企業從股市中匯集了金錢從事經營,賺了錢股民即可以分紅,經營者與股民的結合宛如「生命共同體」。學校選了好學生,好好栽培他(她),畢業之後有了好工作,為家庭與社會也帶來一些貢獻。這樣的股市與教育,不就是很健康嗎?

可是,看著每天股市的變化,衝擊著我原先的想法,一些績優股偏偏不漲,還跌跌不休,反而一些不賺錢的可以收紅盤。喔!原來股價反映的是「未來」,股市名嘴這麼說。可是一般股民不會知道產業與市場未來動向,會知道的通常就是圈內人」,而這些圈內人可能就是股市中的大戶,有能力帶動甚至操弄股價。原以為的「生命共同體」變成深不可測的「黑洞」,股民無從了解,究竟會是穿過黑洞的柳暗花明,還是被坑殺的莫名其妙?

早期的聯考,是學子人數眾多教育資源稀少下的產物,透過一試定終身,選出書念得好且會考試的人來。升學過程簡單,只要學生自己努力就有機會;過去有許多困苦家庭,靠著子女的爭氣考取了大學,不但成就了自己也改善了家庭

眾所周知,學校教育的宗旨是,開發年輕人的潛能培養其能力,並有助於國力的提升;除此之外,學校教育也是一個平台,讓人們憑著其自身智慧與努力突破先天(家庭)不平等或障礙。如今的升學有點像股市,正朝相反的方向發展。自身努力似乎不如背景與關係,想要賺大錢,就往圈內靠吧!

民國 91 年(二○○二年)廢除聯考改為多元入學」,原意是要提供較多選擇,卻因一些熱心學者,以為引進「先進做法」來當作「改革」,使得升學過程變得複雜。「學習歷程」就是一個例子,這將使得家庭的影響力趨於重要

如果父母具高學歷,不僅會有高學歷的親戚與朋友可幫忙,更能在這些新作為上取得資訊的領先與加值;而事實上,因家庭經濟條件好,早就在學區上取得優勢,父母並開始為其建構「學習歷程」,成為具有未來性的績優股。進入大學後若跟對人,更可能成為「暴衝股」。家庭環境差,父母教育程度偏低者,光是為了每天的生活就陷入劍拔弩張,家庭關係緊張兒虐家暴機會也較高,多的是「瘡痛歷程」!

筆者從小到大學須幫忙雜貨店,有時候還須擺攤子,在記憶中這些生活歷程遠比學校中的學習深刻。當時沒錢買課外讀物,剛好巷子對門老伯每晚八點會收聽「講古」,我只好請他把收音機開大聲一點,就能邊顧店邊偷聽。經過了五十多年了,「三國演義」、「水滸傳」、「封神榜」等還殘存在我的記憶中,這些「學習歷程」還好不必上傳教育部,也不須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