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6日 星期六

方祖涵/台北市萬華運動中心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方祖涵/台北市萬華運動中心
◆  李清志/跟著老照片去旅行
◆  施振榮/從鳳梨事件談台灣農業的微笑曲線
◆  林中斌/以色列海法港 付中拒美
◆  范疇/「卒」、「馬」、「車」角色 台灣不可自欺






方祖涵/台北市萬華運動中心


2021-03-06 04:23  聯合報 /   方祖涵(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
萬華運動中心由返老還童氣功協會接管經營,昨重新開幕,即日至21日開放現場預約,免費使用。圖/陳忠榮提供


在台北這幾個月,生活還算有點規律。我會在早上沿著西寧南路往北走,經過紅樓、尚未甦醒的西門町,有時遇見唐吉訶德排隊人潮,然後抵達每天必須停駐約一個鐘頭的地方—萬華運動中心

或許因為不在台灣長住,剛開始知道有這麼方便的公共運動資源,還有點不敢置信。台北市政府在十二個行政區都有運動中心設置,採取委外經營模式,提供民眾在健身房之外,平時室內運動另一種選擇。

公立運動中心跟一般健身房不同之處主要在收費方式,民營健身房通常以合約制為主,試用期後如果要提前解約並不容易;相對來說,公立場館有單次或單月收費選項,對短期使用者來說比較友善像是在萬華運動中心幾乎每天都會遇到幾位外籍民眾,就是這項特點吸引的族群

既然是公立設施,另一個好處是對低收入、身障者,及銀髮族有優惠。每個場館都有不同規定,以雙北市為例,早上八點到十點皆為公益時段,六十五歲及低收入戶可以免費使用,其他時段皆與身障者一樣有半價優惠。所以,每天八點不到,入場柵門前會排著一列朝氣十足的長者,是幅暖心景象。

其實先前我會為了避開人潮刻意不在公益時段入場,不過習慣幾次以後,覺得剛好碰到這些時間反而會有種特殊激勵效果。不管是看著年紀應該是阿嬤的長者做重量訓練前臂三頭肌,或是隔壁跑步機那位左小腿以下是義肢的大哥健步如飛十公里,都會油然升起一股有為者亦若是的熱血情緒,再累也不敢抱怨了。而且說要避免人潮,從運動中心網站或 APP 皆可看到現場即時人數,比單純用時段猜測更實用。

在同一間運動中心幾個月,熟面孔越來越多,整群銀髮族街坊、夫妻或情侶結伴同行也不少,看來都已經建立起運動習慣。幾年前在舊金山聽過知名作家詹姆斯.克利爾演講,他的原子習慣中譯本後來在台灣盤據暢銷排行榜很長一段時間,說的正是建立正面習慣的困難,以及它的重要性。以運動來說,雖然大家都知道好處,要讓自己養成習慣卻不容易,就算好不容易開始了,還是會有無數個理由放棄。像我不是意志堅定的人,如果從出門到健身房要花很多時間就絕對無法堅持下去,還好每個行政區都有場館在步行距離內,就少了個半途而廢的藉口。

當然,公立運動中心器材不會長久保持新穎,場地清潔仍有加強空間,而且沒有教練幫忙拍美照讓客戶上傳社群媒體,並非符合所有人標準,不過以彈性與方便性而言,確實值得認真當做選項。目前除了先前提到的雙北,六都在高雄以外均有運動中心,彰南運動中心更剛隆重開幕,不妨在新年之際造訪一下這些場館,說不定那就是習慣的起點呢!

而我,除了美食與人情,離開台灣以後,萬華運動中心也會是個思念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