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4日 星期三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教育部也應該是護國神山

udn 論壇報十三 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2185/web/ 

◆  挽救中離生 不能用中輟思維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教育部也應該是護國神山
◆  高職升學主義化 學生索性棄讀
◆  有群溫暖向日葵 拉回邊緣孩子
◆  避九二共識 兩岸寄望邱太三?
◆  用電再創新高 台灣別成德州
◆  用相互尊重 讓外送更美味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教育部也應該是護國神山


2021-02-24 01:30  聯合報 /   李家同(作者為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最近有一家半導體公司的股票大漲,因此這家公司被稱為護國神山,這是相當不容易得來的榮譽。大家應該知道,我國所有的半導體公司在世界上都有相當地位的。能夠做到這一點,當然要靠多方努力。可是我們至少可以指出三點:

一、半導體公司是相當注重品質管制的,半導體的製造有至少兩百多道程序,不能等到最後再來檢查成品夠不夠精良。要有精良的半導體產品,必須注意所有程序有沒有問題。假設因為某種原因,前端製程出了問題,後面也不必做了。半導體公司對於每一個程序都有方法來檢定其正確性。

二、半導體公司非常注意製程的優化,比方說,製程中用了某一種精密的材料,很多半導體公司都會和專家合作,發展設備來檢驗這種精密材料的品質。如果材料的品質有些微下降,也就要注意了。

三、半導體公司都會注意最基本的工業技術比方說,他們知道研磨技術的重要性。研磨技術是非常基本的,半導體工業不會忽略這種基本的技術。

教育部應該是護國神山,因為他負責全國人民都有一定的學業程度因此,教育部不妨參考以上三點

一、教育部絕對應該注意品質管制,不能對於小學生沒有任何的品質管制,聽任程度非常差的小學生也能升入國中、高中甚至大學。

二、教育部絕對應該注意教育是否可以改善。對於很多學生沒有學好,必須發現原因。比方說,很多學生寫出來的英文句子完全不合文法,教育部就應該注意教科書有沒有教導學生英文文法。

三、教育部絕對應該注意學生的基本能力,因此絕對不能減少國英數的教學時數,因為學生的能力都建築在國英數的學問上。

和半導體公司相比,我們的教育制度實在應該要檢討了。首先,我們根本沒有注意學生的程度問題。最嚴重的是,對於小學生的程度絲毫沒有把關。很多大學生英文沒有學好,完全是因為他們在小學時就沒有學好。

因為我們的教育制度不注意學生的程度,因此也不會做任何研究來改善教法。我們的確聽到有一些教育方法的改善,但這些方法都是抄自外國的,而不是根據國內學生的問題所發展出來的。

最近教育部在各級學校減少必修課程,這是嚴重的錯誤一○八課綱減少必修課,就表示教育部其實是不注重基本學問。青年學子離開學校以後,一定要能繼續自學。如果國英數不夠好,自學是絕對不可能的事。










挽救中離生 不能用中輟思維


2021-02-24 01:28  聯合報 /   林哲寧/北市教會聯合會乘風少年學園資深專員(台北市)
青少年正處於慒懂追尋人生目標的階段,有的積極學業、有的離開校園,教育單位應更重視中離生的諮商輔導。本報資料照片


聯合報報導台灣每年有超過二萬名中離生。這問題要怎麼解決?可能我們要先了解中離生問題的本質,並非以輔導中輟生的思維可以處理的

中離生是十二年國教後才出現的名詞,是指高中職就學階段中途離開學校的學生。一般來說,單純因經濟因素離校打工賺學費的少年較不是問題,生活較穩定,賺夠了學費就回校。比較值得注意的,是離校後也沒有工作、整天無所事事的少年。這類少年香港稱為「雙失少年」,而我們通常稱為「未就學未就業少年」。

民國 103 年(二○一四年)實施十二年國教後,國中「中輟生」人數逐年下降,高中「中離生」卻節節升高,中間發生了什麼事?

中離生產生的過程常是根源於家庭、顯現在國中、惡化於高中職」,如果原本的家庭問題、國中學業或個人議題沒解決,升學後就把問題延續到高中職。國中沒學好的課業,升上去只會有更深的挫折感,如果身邊沒有足夠的支持力量,終究會走向離校一途。

現行對國中中輟生實施的中介教育」,至少有慈暉班、資源班(或高關班)、中途學校以及合作式中途班,這些特色是有別於主流教育的多元課程,加強輔導人力和生活關懷

但高中生已是半個大人了,個人身心發展任務與生活型態與國中生大不相同,離校原因也複雜許多,上述針對中輟生的服務模式已不足夠。

筆者所待機構每年服務數百名中離生,有一年本會與某市勞動局合作未升學未就業少年的就業輔導計畫。在全年逾四千次的服務中,有七成關懷輔導追蹤服務」,與工作直接相關的推介就業」、「就業諮詢卻僅兩成

常見的工作現場是,社工與少年約好了,到中離生的家卻是家長來開門,小孩躲起來不願見社工…好不容易打開心房,少年卻仍在個人身心狀態不佳、對未來茫然中打轉,多方嘗試也遲遲無法進入工作世界。

儘管如此,仍有些方向可以協助中離生

一、有經濟需求者。輔導人員陪伴打工、關心支持其就業狀況,包括人際互動的學習或是職場的自我(權益)保護等,以使中離生能中長期穩定就業。

二、有身心狀況者。按狀況休養或是陪同及早就醫,許多有憂鬱症傾向的少年容易被誤判為隱蔽少年

三、志趣不合者。離校是因為選錯系或是在校人際衝突,但家長不見得認同轉系或轉校,這類少年需要與家長更多溝通並協助雙方溝通。

四、生活沒目標。看少年狀況,有的需要深度諮商,如自我察覺、自我價值感提升。有的可帶去參與工作體驗,或參與政府勞動部(局)辦的職訓課程。

除政府部門、民間單位協助,許多人用創意的方式協助中離生,包括以咖啡館或劇場的形式,讓少年有生活重心,重新找到自信。也有扶輪社針對中離生提供才藝學習、微創業的協助。

中輟生這端若能解決較多問題,少年來到高中職就更有機會留在學校。中離生確實不好解決,然而台灣是少子化社會,拉上一個就是多一個人力資源不單從國家整體來看,對個人發展來說,每個停滯又開始向前的人生,對其生涯將帶來源源不絕的希望












高職升學主義化 學生索性棄讀


2021-02-24 01:28  聯合報 /   鍾邦友/高工教師(高雄市)


教育部統計,我國每年約有兩萬名高中職生中途離校,數字居高不下,中離主要是因志趣不合、對學校所學沒興趣,其次是缺曠課太多、家庭經濟等。目前教育主管機關的作法,是亡羊補牢的要求地方政府和學校落實通報與追蹤輔導,並定期召開中離聯繫會議掌握學生動向,但身為第一線高職教師的我,認為更該檢討的是高職過度升學主義化,讓學生喪失學習興趣的問題。

歷經多次的課綱改革之後,目前的高職學校已由原本畢業即可就業的完結教育,悄悄轉型成為科大的升學預備教育。實習與技術課程被大幅刪減,課程內容也從實作改變為考科的進度複習,每逢家長會,家長關心的課題不在技藝培訓,而在學校的升學率如何,與有否辦理升學加強的第八節、晚自習與寒暑期輔導,其原因不言可喻。

許多選擇就讀高職的學生不喜歡念書,希冀畢業後取得一技之長順利就業,原本以為至少可以免除煩人的國英數,未料入學之後才發現是「誤上賊船」。這些升學考科再加上專業科目的填鴨情況完全不亞於國中時代,且近年來統測試題年年加難,課本所學與大考內容大相逕庭,學校只好針對考科「加深加廣」學習,嚴重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

去年四技二專統測總人數九萬五千餘人中,英文與數學均有超過七萬考生不及格,國文不及格者也超過六萬五千。以我任教的數學科為例,連續三年的全國平均成績只有四十一、卅四及卅八,考題之艱深連我們這些第一線的數學老師都喊頭痛,對學生更是雪上加霜的挫折痛擊,以致放棄學習者日益增加。

倘若高職升學主義化的現象不改,不喜歡國英數的國中畢業生只能繼續被這種窄化的課程,逼入盲目的升學死胡同,「中離」的問題恐怕只會日益嚴重。












有群溫暖向日葵 拉回邊緣孩子


2021-02-24 01:28  聯合報 /   宋怡慶/南投學生校外會督導(南投市)


拜讀聯合報昨日文教版拉回中離生」專題,凸顯當前中離生追蹤輔導資源不足,極易為幫派所吸收,而成為詐欺、毒品、傷害等犯罪的高危險群,讓這群孩子變成「家長不想管、學校不願管、社會不敢管的矛盾現象,也著實令人為這群曝險少年感到憂心

為了讓邊緣的孩子走向正途、找出自信,十年前教育部在各縣市推動「春暉志工」業務,幫助這群有吸毒、藥物濫用之虞、或中輟、中離等高關懷學生,希望藉助志工愛與關懷的力量,讓他們遠離複雜環境、找尋自我、建立自信,進而重回校園、正常學習,引導孩子找回屬於自己的天空。

以筆者服務的南投縣為例,深刻體會城鄉間的差距、偏鄉資源的匱乏、問題家庭的無奈,以及弱勢學生的無助,而著手召訓了一批具愛心、肯付出、有熱忱的志工,並將團隊命名為「向日葵春暉志工團」,期望能像向日葵一般,帶領高關懷孩子走出陰霾、迎向陽光!

藉由與縣府、學校及相關單位的密切配合,每位志工認輔一至二位高關懷個案學生,稱之為「向日葵爸爸媽媽」,透過各種訪視、關懷,充分了解個案,在孩子最需要的時候,適時出現在身邊,給予最大的支持力量,希望拉回每一位在生活邊緣徘徊的孩子!

去年我們更與地方法院等機關結合,在志工的陪伴下帶領高關懷青少年,攀登包括「雪山主峰」等五座百岳,透過挑戰冒險性的成長活動,讓參與的孩子們體會「大自然就是最好的教育」,讓他們在山林中看見自己、建立自信

我們希望帶給孩子們正向能量,也期待用「向日葵」的溫暖,融化孩子的心,讓每一位孩子都能展翅高飛!















避九二共識 兩岸寄望邱太三?


2021-02-24 01:27  聯合報 /   孔令信/大學教師(台北市)
季青漫畫


當小英總統調整了她的國安團隊人事時,很多媒體標出了「大地震」的標題,問題是為了邱太三而調動相關人事,其上就是搬動椅子,而不是有什麼大的驚人之舉或最新的對台美陸三方與國際戰略上調整。歸根究柢來看,小英根本沒有國際戰略視野。

首先,從民國 105 年(二○一六年)小英上台後,兩岸關係就是停擺。以台灣的戰略位置與國際處境來說,從民國 38 年(一九四九年)以來最核心的還是兩岸關係,兩岸是戰是和都會決定雙方的發展。兩蔣從國共對抗一直到開放探親,尋求人道交流以緩解雙方對抗的局勢,很明顯的就是兩岸關係緩解,雙方交流與談判就有很大的空間。李登輝的特殊兩國論與阿扁一邊一國的政策都讓這個空間緊縮,如今小英更直接避開「九二共識」,讓兩岸根本無從對話。小英新國安團隊只寄望邱太三來打開對岸的商機,這不是緣木求魚又是什麼?

其次,從民國 109 年(二○二○年)八月廿八日小英就押寶川普會連任,所以主動開放萊豬向美方示好,然而十一月大選揭曉竟是拜登出線,當時的國安團隊的所有情資分析可能敵不過駐美代表蕭美琴一席話,讓小英毫無懸念就搬出總統行政命令來孤注一擲。顯然小英迷信川普印太戰略可以幫她擊退所有來自北京的壓力與挑釁,如今拜登上台後接連收回川普的冒進與孤立政策,他與習近平的過年通話,顯然已經明確地告知世界各國一中是美國的對中政策的主軸。美國回來了!那麼川普的印太戰略還有可能再延續下去嗎?小英在年前向對岸送出了橄欖枝,問題是對美與對中,小英的國安團隊(無論是舊的或是新的)有誰可以居中穿梭協調,幫忙兩岸坐下來對話?或者和美方重啟萊豬談判?

再看,一個疫苗採購,陳時中的指揮中心,一再說東說西,就是沒有看到疫苗抵達台灣,說再多都是空話,而一個單純的疫苗採購卻讓陳時中玩成了政治議題。古人有言買賣不成仁義在,先前的東洋採購破局,陳時中沒有向國人說清楚講明白,如今又再扯出香港雅各臣,曝露出陳時中團隊一再「說嘴」,基本就是意識形態掛帥而不是防疫優先。小英團隊引以為傲的防疫成就,如今卻在疫苗上出現了「敗筆」,讓國內民眾還是得用基本的防疫模式來等待,無法超前部署(等「很貴的」疫苗來台再施打,歐美與日韓等國早就可以解禁,我方還得再等等)。防疫作戰是全球戰略,小英國安團隊呢?如何幫忙陳時中來超前部署呢?

最後要說的是,英國外相拉布近日提議前往北京訪問,以尋求中英兩國在香港問題上展開合作的途徑,但中方迄未同意。川普執政時,英國對華為從保留到直接拒絕,在防疫作戰上是對上採取敵對的立場,日前還因英國通訊管理局對中國環球電視網撤照,北京以禁止英國廣播公司世界新聞頻道落地申請還擊。如今英國會有這樣向北京示好的動作,和拜登前後呼應!小英還要迷信印太戰略?還要意識形態掛帥嗎?













用電再創新高 台灣別成德州


2021-02-24 01:29  聯合報 /   葉宗洸/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新竹市)


經濟部能源局近日公布全台民國 109 年(二○二○年)的發電量,淨發電量及廠用電量合計為二,七九八億度,再度創下歷史新高,較民國 108 年(二○一九年)增加五十七點三億度,經歷去年七月廿三日瞬時尖峰負載創下三,八○二萬瓩的史上高點後,略大於二%的用電量成長並不令人意外。相較於前一年,核電少發八點八億度、再生能源少發一點三億度、燃煤少發四點七億度、燃油少發十四點五億度,未來將挑大梁的燃氣則是暴增八十七點三億度

新出爐的用電統計資料中,有兩項變化特別值得留意。首先,在蔡政府如火如荼力推再生能源之際,其發電量與占比竟不升反降,其中發電占比更從前年的五點六%出乎意料地降為去年的五點四%。不過,檢視各項數據即可發現,光、風兩電的發電量其實較前一年增加了廿四點七億度,但慣常水力因去年水情極度不佳,創下發電量新低,少發廿五點二億度,減幅高達四十五%,致使再生能源整體發電量下滑。如此的數據變化又一次凸顯再生能源供電的不穩定性。

其次,氣電占比來到卅五點七%的十年新高,煤電占比卻仍高達四十五%,火力發電占比合計為八十二點二%,較前一年略增○點七%。報載因應用過燃料池業已滿載多時,核二廠一號機必須在今年六月中提前停止運轉,較執照到期日提前半年,運轉功率並自本月下旬起調降為額定功率的八成。在國人普遍反煤的氛圍下,此機組停轉留下的基載電力缺口勢必從今年中開始由氣電補上。然而夏季正逢全台用電尖峰,屆時是否出現備轉容量率不足的情形,有待觀察;更令人憂心的是氣源是否充足,天然氣的安全存量是否可能因新增氣電而短少?

對天然資源匱乏且僅具獨立電網系統的國家而言,能源安全等同國家安全已是多數共識,然而當氣電比重過高、加上天然氣全數依賴進口且安全存量(目前為七至十天,未來規畫為十四天)有限時,國家安全便可能隨時面臨挑戰。

美國德州最近的大停電事故已迫使該州進入罕見的「緊急狀態」,極端氣候下的異常低溫當然是事故的罪魁禍首但未事先規畫因應對策恐怕才是大停電背後主因德州向來是美國再生能源發電的模範,風電在每年的用電尖峰季節可提供超過四十%的電力其餘供電則主要依賴自產豐富天然氣,不需貯氣槽,直接從地下接管至燃氣電廠產出電力。沒想到前所未有的酷寒天氣讓絕大部分的風電與氣電先後掛點,最終導致超大型災難,數百萬戶家庭至今仍無電無暖可用。

台灣當然不可能出現如德州一般的酷寒氣候,但不同形式的外在因素卻仍可能讓再生能源燃氣發電同時出包,尤其是非核家園政策下的氣電占比將達五成、再生能源將達二成,一旦天然氣進口因天候不佳或人為外力干預停擺、風電無法於夏季尖峰用電期間穩定出力,類似德州大停電事故便無法排除,民國 106 年(二○一七年)的八一五大停電不正是鮮明的案例?

台灣要避免成為下一個德州,政府必須拋棄既有意識形態,未雨綢繆並務實調整現行的能源政策,方能確保未來的供電穩定,千萬不可袖手旁觀,坐失超前部署的契機。













用相互尊重 讓外送更美味


2021-02-24 01:29  聯合報 /   鄭志隆/國小校長(屏縣東港)


廿二日開學始業式宣導友善校園時,講到尊重是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對待謙卑自持,午間看到外送員問題的新聞,不禁將兩者做了連結。

外送服務數位科技帶動的新興行業之一根據未來流通研究所的資訊,受到疫情影響帶動,去年四大外送平台產業規模大幅成長,有機會成為全年百億規模的產業。隨著實體零售商的加入戰局,及異業的策略結盟,從冷鏈到宅配送、美食到生活用品,成為「隨點即送」台灣人日常生活的主宰。

然而,姑且不論其勞動人權與商業營利問題,在人文的角度上,頗值得省思探討。以外送餐飲為例,消費端只要滑動一根手指頭,就可「秀才不出門,能嘗天下味」,而服務端則需在限定的時、空中使命必達,於是出現各路人馬「拚命衝奔」的街景,也衍生了許多的問題,如逾時送達、取貨地點爭議、態度、交通事件等,都已成媒體報導的家常便飯了。

數位科技的發展不可缺少人文的厚度。以尊重而言,它不只是公民素養的內涵,更是溫厚人文的展現。有了尊重才會把人當人看,懂得職業不分貴賤,才能設身處地、感同身受。因此,不會要求他人子弟在颱風天外送;不會要求極限時間內送達(何況民國 109 年(二○二○年)三月單筆消費跌破二百元);不會不顧食物的衛生與新鮮;不會以粗暴的態度來待人,才會感恩有人訂餐、有人送餐;才會不苛責因天候及交通問題等的遲到;才會體解食物之鮮熱對食用者的重要。曾經聽聞一家餐廳,服務生替顧客點餐時必須單腳高跪,令人不敢恭維。顧客服務絕非奴顏屈膝,以客為尊,也應尊重服務生吧!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人文的厚度讓台灣的風景更美。十年前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後,日本的社長親自蒞校鞠躬致謝,小學老師也來校報恩當志工,民國 105 年(二○一六年)回訪日本時,看到車站、地鐵車廂等到處貼了許多感謝台灣的標語。我告訴日本友人,對於心裡有美麗風景的台灣人而言,感謝之人情義理已足,而對於心高氣傲的人,過多的感謝反而成為其施恩肆虐離譜行徑的藉口,外送服務不也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