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

【即時短評】丁怡銘案當保全給特權 警行政中立如無物

◆  【即時短評】丁怡銘案當保全給特權 警行政中立如無物
◆  【即時短評】統戰童書?乾脆訂18歲才能讀中國文宣吧!
◆  【即時短評】給台灣地緣政治三鐵律 馬凱碩不過徒勞






【即時短評】丁怡銘案當保全給特權 警行政中立如無物


2020-11-30 20:17  聯合報 /   記者李奕昕/台北即時報導
行政院前發言人丁怡銘指台北市牛肉麵節冠軍使用萊劑美牛被告發「假訊息」,昨天赴台北市中正一警分局說明。本報資料照


行政院前發言人丁怡銘的「牛肉麵謠言」風暴,拜這兩年政府努力打假之賜被連串舉發,警方從起初消極以對、公開聲明不構成「惡假害」要件,到昨天丁到案時種種禮遇,接連非議;身為國家公器,一些警界高官帶頭「未審先判」,甚至當起私人保全,視行政中立如無物,自傷警察尊嚴與威信。

從九合一、總統大選到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警方大動作法辦市井小民假訊息,對青年學子、家庭主婦、上班族、退休老人雷厲風行,不少人只是言論「對政府不利」,法院審理屬言論自由而裁不罰。月前國民黨台南市議員指振興三倍券有假也被查辦,行政院長蘇貞昌稱「移送法辦剛好而已」,警方還在法院裁定不罰後抗告「追殺」。

反觀丁怡銘案,刑事局表示是針對政府公共政策的提倡、說明,引起輿情對特定商家誤解,丁已及時發布新聞澄清說明,與假訊息「惡假害」本質不同。

丁怡銘司職行政院發言人,比議員、民眾掌握更多公部門資訊,且發言代表政府機關,言論應受更高標準檢驗。若民代與老百姓是「法辦剛好」,何以在未經地檢署調查或法院審理,便將丁輕輕放下?警方兩套標準,難不成看高層「眼色」辦事?

以往刑事局搶著辦假訊息,這次卻在議員向地檢署告發後才開始「積極」,還是由台北市中正一警分局「主導」,面對外界質疑是否要通知丁怡銘,均推給分局回應,私下卻又派員偵詢,以示清白「沒有不辦」,作為刑事業務的最高中央警察機關,將壓力丟到地方,有權無責。

丁怡銘到案說明時,分局在地下停車場出入口設紅龍柱,讓丁駕車進出警察駐地,躲開媒體全身而退;想當然一般民眾不可能有這種禮遇,試問這不是特權,什麼才是特權?

警察是國家公務員,應依法行政,嚴守行政中立。這些諸多不合理,若是上級下令,在民主法治國家是很嚴重的事;若為揣摩上意,何以致之?近年警察升遷混亂,政治力斧鑿之深不是秘密,答案恐已不言自明。











【即時短評】統戰童書?乾脆訂18歲才能讀中國文宣吧!


2020-11-30 12:59  聯合報 /   記者陳熙文/台北即時報導
「等爸爸回家」童書有「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等字眼,被指是為中國宣傳,民進黨立委要求出版業者內部審查,盡到把關的責任,幫忙防衛台灣小孩的心靈。圖/議員陳怡珍服務處提供


近來一本「等爸爸回家」的中國童書在國內引發軒然大波,被指稱是中國統戰台灣兒童的工具,有綠委甚至舉行記者會,呼籲出版業者要幫孩童把關,不惜要求「內部審查」,可說對「紅色入侵」避之唯恐而不及。

然而,整體社會的氛圍顯然對青年學子有很兩極的看法。談到選舉,稱現在年輕人早熟,早就該下修投票年齡限制至18歲,甚至更年輕;然而談到中國文宣,又堅稱學齡兒童一定看不懂其中含意,必然淪為統戰受害者。

不過,沒關係,就矛盾吧,畢竟青年與兒童還是有一段差距,更不論現代兒童早早使用3C產品,透過網路學習、接收資訊,會不會在圖書館借書讀都還是未知數,若細讀「等爸爸回家」,除了美化武漢防疫,其中就是「中國加油」、「武漢加油」兩句話讓人「詬病」。

然而台灣自詡以人權立國,不知從人道角度而言,中國蒙受疫情打擊,喊喊中國加油、武漢加油,何罪之有?還是台灣言論自由已走回頭路,只要對中國抱以悅色都不行、皆有罪?

綠委批評,童書沒有讓孩子看盡事情的全貌,那不如請孩子看份專案報告算了。絕對鉅細彌遺,絕對客觀中立,絕對正反並呈。只不過從古到今,不知有沒有童書是這樣寫的。

不然,處理完「等爸爸回家」一書後,建議也可以改改「小飛俠」,彼得潘沒有知會父母,就帶主人翁去夢幻島,分明是綁架,須得與孩子分說分說;童話「灰姑娘」裡,兩位姊姊為了能穿上玻璃鞋,情願去肉削骨,只為了當上皇后,如此貪婪血腥,一定要給孩子們形容的清清楚楚,才算誠實。

現在的「台派」政治人物,不知是恐中到了極致,還是慣於貼人紅標籤,以換取政治聲望,連台灣人讀的內容、說的話,都要再三檢驗,不得帶有任何中國色彩,不斷的排除異己,只會破壞台灣的民主,深化國人的對立,更透露對「台灣價值」的沒自信。

倘若,當真這麼怕台灣人被中國文宣荼毒,對台灣的教育、社會的氛圍感到擔憂,怕國人隨意讀個隻字片語就會國族錯亂,那不如訂個標準,未來凡書裡提到中國好的書籍,一律禁止,再加一個年齡限制,非要年滿18歲,做過台灣價值的思想審查後,才能讀中國文宣。這樣,就萬無一失了!











【即時短評】給台灣地緣政治三鐵律 馬凱碩不過徒勞


2020-11-30 08:14  聯合報 /   本報記者 程平
美國總統川普(左)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新加坡前駐聯合國大使馬凱碩所著,《中國贏了嗎挑戰美國的強權領導》中文版,日前上市;馬凱碩特別在中文版的序中寫給台灣「地緣政治三鐵律」,提醒台灣處在大國周邊的生存之道,恰巧遇上蔡政府面對美國政權轉移之際,頗令人玩味。

馬凱碩給的第一點鐵律是,「大國不會容許周邊有敵對勢力的存在」。從馬凱碩的提醒,我們可以發現美國就是最好的例子。

美國靠著「門羅主義」箝制南美殖民勢力發展,藉此站穩在美洲的領導地位,甚至全世界,然後繼續利用門羅主義,干預美洲共產、左派勢力的發展。從古巴的「豬鑼灣事件」,到推翻多明尼加、尼加拉瓜左派政權,甚至是民選的智利共黨政府,蕞爾小國格瑞那達,美國就是容不下眼前有一粒左派色彩的沙。這樣就更能理解,中國為何難以容忍台灣、香港,出現他們眼中的分裂主義。

第二點鐵律是,「大國的選擇,總是以自身國家利益為優先」。這個提醒,或許也可以讓台灣民眾深思,川普政府挺台,有沒有虛情假意。

川普首次參選美國總統最主要的口號就是「讓美國再次強大」。從川普政府來看,舉凡退出萬國郵政聯盟、巴黎氣候協定、跨太平洋夥伴協定、WHO等諸多國際協議、組織,無不是為了算計美國利益,並抑制中國崛起。就算是之前歷任美國政府,從二戰結束後出兵多個國家,扮演世界警察,不過是為了維護美國霸權、價值,甚至不惜推翻自己一手扶植後卻不願再當傀儡的政權。

最後一點鐵律,「處在大國周邊的小國,必須掌握先機、時時保持敏感度」。這一點,更可以看出,民進黨政府在面對美中衝突的彈性不足。

做為一個城市國家,新加坡深諳中立就是利益的生存之道,如同新加坡的地理樞紐位置一般,總是能面面俱到,因此也成為馬習會、川金會舉辦地。反觀台灣,蔡政府掌握美中對抗的先機,但選擇的不是天秤穩定而是槓桿操作,增添台海變數;又在美選關鍵時刻,被華盛頓郵報貼上靠攏川普的標籤,就連拜登確定勝選後,外交部長吳釗燮還要國人對川普閣員來台畢業旅行感到振奮,豪無敏感度。

馬凱碩是新加坡李氏政權長期倚重的對外發言管道,他從新加坡的觀點,提醒台灣生存之道,但李氏政權致力內部族群融合、平等,好團結內部周旋於外部各種勢力的挑戰;民進黨政府卻是靠的製造族群矛盾取得政權,寧當川普政府馬前卒,就是不求取夾在兩大間的平衡。

馬凱碩提醒的三鐵律對民進黨政府而言,不過徒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