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8日 星期一

趙春山/大小氣候變動中的兩岸關係--解讀聯合報2020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趙春山/大小氣候變動中的兩岸關係--解讀聯合報2020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

◆  薛承泰/勞保改革轉彎了嗎
◆  朱宗慶/前進或倒退?取決一念間
◆  蘇蘅/新聞台審查的十二月風暴
◆  賴英照/大法官的戰爭
◆  沈呂巡/美台關係可否提升為「官方關係」?
◆  黃介正/「堡壘台灣」是代號 還是防衛構想?
◆  羅智成/點金成石—美化莫如除醜

◆  王健壯/蔡清祥該聽聽昆德拉的控訴
◆  方祖涵/「廣播」「電視」金鐘獎?
◆  王正方/天下沒有教不會的笨孩子
◆  盛治仁/資本主義是環保解方或病因?
◆  楊志良/世間蠢人多?
◆  林中斌/武統台灣?
◆  周行一/迴旋空間

◆  嚴震生/貶抑軍人的川普 還能發動戰爭嗎?
◆  薛承泰/道路上的無知之幕
◆  馬凱/30年前的預言與超級全球化
◆  洪蘭/讓孩子去做白日夢吧
◆  盛治仁/125個死刑冤獄
◆  劉維公/「靠北」之社會語意學考察
◆  方祖涵/捕手鈴木清的川普紅帽

◆  王健壯/大法官對憲法閉上了眼睛
◆  趙春山/巧婦難為,不要吝於給江主席按讚
◆  黃介正/美對兩岸「戰略模糊」的終結?
◆  葉銀華/康友之公司治理警訊
◆  沈呂巡/美國對台灣主權爭議轉折記
◆  羅智成/「真」的貶值







趙春山/大小氣候變動中的兩岸關係--解讀聯合報2020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


2020-09-28 01:30  聯合報 /   趙春山(作者為淡江大學大陸所榮譽教授)


兩岸關係一直受到台灣內外環境變化的影響,而今年的變化最具戲劇性。先從台灣外部的「大氣候」來看,美國總統川普競選連任陷入苦戰。川普為勝選大玩「反中牌」,不僅因此升高中美戰略競爭,並連帶牽動台美和兩岸關係。

在中國大陸,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十三五規畫」的「收官」之年;中共能否打贏這場「脫貧攻堅」之戰,迄今難下定論影響所及,習近平不會和川普攤牌,但也不會在台灣問題上讓步

再談台灣內部的「小氣候」。民進黨因香港反送中運動「撿到槍」,成功操弄「抗中」贏得今年的「二合一」選舉。蔡政府控制疫情得宜,其執政權力並未遭到在野黨的有力挑戰。我想蔡會繼續以「聯美抗中」和不挑釁、不冒進的立場,來維持她眼中的兩岸現狀。

了解上述大小氣候的變化,可以幫助我們解讀聯合報這次調查所反映的下列台灣民意走向

第一,民眾認為外交關係,仍是兩岸最為競爭對立的領域。這代表民眾對拓展國際活動空間的需求,沒有改變;對中共的外交打壓,則心存惡感。

第二,民眾雖認為「台獨」仍是導致兩岸緊張的第一排序,但其破壞性已較去年大幅降低;相較之下,認為民進黨執政可能起的消極作用,卻較去年升高。這意味著民眾理解政府不會跨越這條紅線,但仍怕民進黨「走偏鋒」。

第三,在民眾看來,兩岸官方和兩岸軍事的競爭,才是造成兩岸緊張的主要原因。因為調查結果,認為這兩項因素處於緊張狀態的比率,都創了歷次新高。

民眾的感受容易理解,由於兩岸缺乏溝通管道,所見所聞都是雙方隔空叫陣的場面;此外,「武統論」近期甚囂塵上,共軍的對台威嚇也幾呈「常態化」。民眾雖認兩岸開戰的可能性不大,但憂心戰爭爆發的比率,卻較去年增高。

第四,「永遠維持現狀」仍是台灣民意主流,但主張「急獨」和「緩獨」者的比率日增,已大幅超過主張「緩統」和「急統」者的比率。這應該和民進黨執政下的「獨化」教育有關,但不排除對岸「反獨促統」起了「反作用」。

第五,民眾願赴大陸就業、創業和就學的人數,都出現了降幅。我想這應歸咎於兩岸氣氛不好,而兩岸執政當局對兩岸交流採取的抑制政策,也影響台灣民眾西進的意願。

第六,台灣民眾今年對大陸民眾的好評,以及對大陸政府的負評,都是創歷年調查新高,顯示民眾對「中國」和「中共」是採「區別對待」的立場。

民調顯示,蔡總統處理兩岸關係的能力,已獲得民意高度肯定,滿意度為歷次調查最高我認為原因如下:一是她的兩岸政策,符合目前台灣多數的民之所欲;二是民眾相信支持蔡政府的美國,有足夠的能力和意願,保障台灣的安全;三是中共連串對台「文攻武嚇」,已引起不少台灣民眾的反感;四是在野黨在大陸政策方面,未能提出具體有力的訴求,吸引人民有其他更佳的選擇。

最後,我還是要提醒執政者:「民意如流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兩岸大小氣候無常,民心是有可能隨之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