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7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經濟先破再立 挑戰艱鉅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經濟先破再立 挑戰艱鉅
◆  聯合報黑白集/權錢交易,財色不分家
◆  聯合報社論/防疫先反中,陳時中嘴上疫苗還不知在哪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經濟先破再立 挑戰艱鉅


2020-09-27 02:00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感染人數逾 3,200 萬人,死亡人數也在 98 萬人以上。但各國多已走出封城階段,開始試圖與病毒共存,開放解禁但警戒防備;畢竟人們的生活不可能長期封鎖,經濟活動也不可能停頓不前。再度開放後,不但考驗各國防疫是否嚴密有效,各國原存的各種內部衝突矛盾也在壓力下先後浮出,使情況變得更為複雜。在疫苗與防疫藥物問世之前,如何找出疫情與生活的平衡點,對各國而言,都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台灣處理疫情的成效在可謂全球最佳,在國際上頗受矚目,但因屬小型出口導向經濟傳統貿易與旅遊業受創較重,電子業中的半導體、筆電則在遠距教學與遙控辦公等需求下,出口暢旺,整體經濟仍有不錯的表現。及至明年,電子業需求回歸正常,全球經濟下行,台灣經濟難免會受到波及,業者必須及早因應。

但是人們消費行為因為疫情而改變,周轉困難的企業倒閉潮等問題又該如何處理?是否進一步會衍生金融面的動盪?國際資金移動是否會衝擊各地的金融穩定?失業人口大幅增加,經濟社會問題處理的是否得當?全球的供給與需求因疫情而打亂、貿易戰下生產鏈受到波及,造成產業結構摩擦調整的衝擊等,都待持續觀察。

此外,各國因為央行無限印鈔紓困鉅額的財政赤字,成為各方關注的議題。首先是各國的政府債務,日本高達 12 兆美元,是國內生產毛額(GDP)的 2.3 倍;美國 21.4 兆美元,為 GDP 的 1.25 倍。美國 6 月單月的財政赤字就高達 8,640 億美元,大於美國獨立建國至民國68年(1979年)赤字的總和。但是這些國家央行都持有政府公債,日本央行占 40%、英國是 30%、美國 12%,歐盟央行也持有 20%,這是中央銀行的禁忌,即直接印鈔給政府花用

除此之外,各國的央行都大量印鈔,美、日央行都宣布無上限的量化寬鬆(QE),真正讓人擔心的是美國的發展,今年2月聯準會(Fed)的資產才4.16兆美元,6月初,印了3兆多美元的鈔票出去,資產就高達7.17兆美元,預期到年底資產可能會到 9兆美元

本來,在川普的貿易戰策略下,今年美國的貿易逆差減少、物價穩定、利率低、股價高,美元應該能站得很穩;3月下旬,美元指數升到102.99。但是隨著疫情擴散開始下滑,7月一個月就跌了5點,8月底到達92.17,引起坊間許多臆測美元是否出了問題萬一美元垮了,國際金融市場會變得如何另一個爭議則是通貨膨脹會不會出現針對通膨這個問題,有人認為美國是資產性通膨,因為全球化關係,低價進口物品壓低消費者物價,錢轉進股市,股價高漲,所以物價通膨不會出現。但另有一些人指出,股市已達頂點,債券市場避險者增,一旦股市崩盤,資金可能會推動物價。還有人指出,印鈔過多,國際金融市場對美元信心不足而拋售,造成大量資金回流,不但會出現通膨,美元問題也將浮現。

但是市場人士指出,關鍵是美國經濟若受國內多項因素的衝擊,持續弱化,同時,疫情惡化,Fed 再度加碼印鈔或美國經濟力明顯衰退,而中國及歐洲等國經濟慢慢復原,美元的地位就可能會受到挑戰。金融海嘯時,美元大貶,國際上一度規劃後美元時代的金融環境,後來因歐元危機出現,美元回穩而告吹。現在美元又再度面臨另一個轉折點,能否安然渡過,要看未來美國的經濟走向了。

整個世界似乎處於新舊交替的環境中,人們正逐漸走出 20 世紀的舊框架,重新建立新的架構。全球性的新冠疫情,加快了先破而後立的腳步,讓我們迎接這個正在發展中的新未來。











聯合報黑白集/權錢交易,財色不分家


2020-09-27 01:16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農委會水保局台中分局爆發官員集體收賄、喝花酒弊案。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農委會水保局傳集體喝花酒收賄弊案,再次印證權錢交易、財色不分家」。不久前丁允恭前女友因不堪權勢糟蹋而爆料,水保界則有官員外遇女友看不慣而揭露公務機關長年花酒喬事、集體收賄的陋習,相關高層皆難辭其咎。

一個封閉性利益生態圈的形成與延續,均非一朝一夕,其間左右相掩護,上下交相賊,因此只要事件曝光,就是整串肉粽般的集體涉弊。但水保局長表示自己事前「不完全知道」,「如果知道早就處理了」;這話聽起來,竟然也和陳菊說「如果知道丁允恭的行徑,早就要他離開團隊」的口吻一模一樣。

水保局案情還可能向上發展,並燒向國會,朝野政黨都曾有立委牽涉其中,也有白手套打著立委助理名號穿梭喬工程喬人事。相關情節又和蘇震清等朝野立委集體收賄案如出一轍

水保局弊案是因官員外遇女友投訴未見重懲轉向廉政署檢舉,才扯出連串腥臭丁允恭與女記者交往並非祕密,仍受蔡政府重用,直到遭爆辦公桌事件才准辭國會弊案則不但立委長年形同被豢養的家臣」,立委助理都能靠勢索賄

不論層級、無分朝野,也不管行政立法,都被貪或色攻陷,防患機制停擺,高層切割俐落。真不知是何等沉淪的集體共識,才會縱容這般潛規則長年橫行









聯合報社論/防疫先反中,陳時中嘴上疫苗還不知在哪


2020-09-27 01:12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我已與COVAX簽約。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天氣轉涼,秋冬將至,第二波新冠疫情開始捲土重來。歐亞不少疫情已獲控制的國家,又陸續爆發疫情。全球確診人數逼近三千二百萬例,死亡人數將破百萬,世衛組織緊急應變部門負責人萊恩慨嘆,每周奪走五萬人性命,「多到令人無法接受」。面對這種嚴峻情勢,台灣除了一邊繼續封境,一邊「輸出」病例外,中央疫情指揮官陳時中不知有何因應?

陳時中宣布我國已在十八日與 COVAX新冠疫苗全球取得機制簽約,有信心取得疫苗,並且確定不會選擇中國大陸製的疫苗指揮中心更表示,未來疫苗優先施打對象比照公費流感,將涵蓋六成總人口,約一千三百五十八萬人目前全球僅九種新冠疫苗進入第三期,其中四種是大陸研發,但所有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均未確定;COVAX 對疫苗的數量和時程也無法掌握,而且有一百多個國家要分配。陳時中嘴上的疫苗還不知道在哪裡,台灣的防疫確定先反中。

我國新冠疫苗的取得,不外乎本土研發,國際的授權、合作或採購,以及參與 COVAX 分配等途徑。陳時中曾說要爭取國際授權製造,後因擔心訂單太大,影響本土醫藥產能,所以轉向國際採購,同時也要加強扶植本土疫苗產業。但不論是本土研發或國際來源,恐都未必如想像中樂觀。

台灣不同研發部門固然陸續傳出若干突破,但對關鍵疫苗的開發,則礙於可供人體實驗的案例不足,進展有限。偶爾傳出「台灣疫苗研發成果亮眼」的訊息,往往不見下文。八月,美國衛生部長阿查爾訪台,台灣也寄望他能促成台美合作解決台灣的疫苗困境,但只獲得帶回去研究的敷衍回應,蔡政府還須開放瘦肉精美豬叩謝

台灣與 COVAX 簽約,在疫苗取得上算是相對明確的進展。COVAX 是由世衛和全球疫苗免疫聯盟、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共同運作原有一百七十二個國家有意參加,在九月十八日截止日前,包括台灣在內有一百五十六國簽署,預估還有卅多國也會加入COVAX 機制是唯一與政府和廠商合作,確保世界各國不論貧富都能獲得新冠疫苗的全球性舉措,根本精神是要避免富國壟斷

正如川普政府六月買斷新冠藥物瑞德西韋三個月產能導致台灣斷貨一樣,美歐等國已經搶先預購大量新冠疫苗,可能造成壟斷,其他國家根本搶不到,「疫苗民族主義威脅著全球疫苗的公平分配而 COVAX 機制首先就是確保所有國家都能同時獲得疫苗,並優先考量風險最大的人群目標是到明年底提供廿億劑疫苗給加入的國家,並優先分給醫護和弱勢族群

諷刺的是,台灣曾率先指責世衛幫助大陸隱匿疫情,連川普都學嘴台灣痛罵世衛,美國還決定退出世衛,也不參加 COVAX;到頭來台灣卻還是得仰賴 COVAX 的公平分配機制獲得疫苗。陳時中還說,COVAX 的政治力干預不多,對公平分配取得疫苗有信心,但台灣的疫苗選擇卻受到反中政治力干預;即使大陸新冠疫苗具全球領先地位,多次公開鄙斥中國的陳時中,仍然排除大陸製疫苗,而不惜付出較高代價取得選擇權,卻很可能因此延誤疫苗取得時程和分配數量。

看來國際疫苗市場要訂到貨,指揮中心要加大力道。當然,台灣本土疫苗也有一定進度,但還有一段長路。下一波疫情恐更凶猛,但口罩國家隊不斷出包,已讓民眾失去信心;陳時中極力打壓超前部署的彰化縣衛生局,又讓基層防疫士氣備受挫折;反中的疫苗選擇,也可能讓更多人等不到疫苗。下一場戰疫,台灣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