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1日 星期二

朱宗慶/表演藝術「現場」與「線上」的撞擊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朱宗慶/表演藝術「現場」與「線上」的撞擊
◆  楊渡/發一點良心,發現金吧!

◆  王健壯/亂噴口水的人應該保持政治距離
◆  方祖涵/灌籃,抖音,與會議軟體
◆  王正方/新型冠狀病毒與種族歧視
◆  黃介正/「將道」亦為「人道」
◆  薛承泰/在疫情中升學,苦了誰?
◆  趙春山/冷眼看一場無謂的政治口水戰
◆  葉銀華/繼續觀察文曄被收購案

◆  洪蘭/找回同舟共濟的精神
◆  周行一/我們如何一起抗疫?
◆  盛治仁/不讓疫情改變善良的心
◆  林中斌/疫災煞全球 人類共戚休
◆  馬凱/對抗新疫應如世界大戰!
◆  陳立恆/求真者生.魔幻者亡
◆  朱宗慶/紓困藝文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  王健壯/這個獨立機關忘了我是誰
◆  范疇/習近平現在需要蔡英文 川普也是
◆  方祖涵/每天都是愚人節
◆  楊志良/吃人一口,至少還人半口
◆  陳亮恭/兩面夾擊的超高齡挑戰







朱宗慶/表演藝術「現場」與「線上」的撞擊


2020-04-20 23:22 聯合報 /   朱宗慶(作者為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面對疫情衝擊,藝文表演也思考「上線」的可能性。圖為屏東演藝廳陸續取消或延期3至6月的藝文表演活動。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近來因為疫情的關係,在學校教課及工作會議,紛紛嘗試視訊方式進行,作為防疫期間的替代方案。這場疫情扭轉了過去人和人直接面對面的習常,將因遠距離或即時性而使用的網路互動,變成了生活的日常

說實話,作為表演藝術工作者,十分重視「視聽臨場感」與「群體互動感」。但疫情發生以來,為降低人與人互動的接觸風險,在教學與工作會議上,使用網路視訊或電話會議的頻率大增。

這期間,深深有種感受。會議或上課時,大家為了互相保護,必須拉開間隔、戴上口罩,互動關係似乎因而疏離不少;轉換方式,透過視訊授課、開會,大家雖然不在同一空間,但脫下口罩,在鏡頭前的熱烈交流,彼此「互動」的距離,卻是比想像中貼近。

但相較起來,我還是更喜歡現場互動的感覺。這段時間的經驗,也讓我不斷思考:如果回到表演藝術上設想,那麼網路的「線上」觀看和親臨劇場「現場」看演出之間,對參與者、體驗者的選擇差別和意願、「線上」和「現場」彼此間是互斥,還是可並存?兩者是替代,還是互補?使用族群重疊性為何?如何讓線上觀賞者移轉到進劇場「現場」看演出?這些問題值得探討。

目前在台灣或亞洲地區,線上觀看表演藝術節目的普及性,以及素材豐富性相對尚未成熟,是藝文界多所瞭解的狀況。這段時間,許多人提及此時是醞釀各種創新模式的時機點。對於表演藝術觀賞來說,「線上」的新嘗試,在核心價值不變下,或有機會適度地融入到表演、工作、教學與行銷推廣上。

任何機制的推動,總要有個起頭,我認為,此刻表演藝術界已開始思考線上收看機制的可能性。一方面,讓表演團隊在疫情期間有演出動能與維持收入;另一方面,從觀眾需求端切入,透過線上節目的推出,來提增觀眾的擴及性,以及儲備未來恢復日常觀眾回流劇場的能量。

雖然目前要透過線上節目的推動來增加表演團隊收入,仍屬有限,但這個管道的建立,不僅是被動作為因應疫情「不得不」的使用,也是藉此機會,將過去不成熟的機制建立起來,既作為此時的「輔助」,並是未來規畫的重要項目之一。

表演藝術即時共感,有難以被取代的特性;要建置一個被視聽大眾廣為關注、持續引發熱潮,甚至為劇場開發新觀眾的線上收看機制,尚有許多需要討論的實質課題。除了節目來源及內容之外,也包含技術層面問題,例如:節目產生方式、頻道平台、觀眾觀看機制、行銷推廣等等面向;除此之外,收費機制亦有討論空間,如起初的觀眾培養、累積階段,免費及收費都是選項;但未來若能進一步建立付費機制,不僅對整體產業有所助益,同時對創作者也會更有保障。綜觀以上,以現況來說,仍需要時間來累積,更需要多方的集體合作與學習。

螢幕無法完全取代劇場」,但若能讓現場演出與影像呈現相輔相成,做成後續研究用途、推廣管道,觀賞人口的累積,以及讓演出者有額外版權收入,是我所樂見其成,表演藝術的創意無限,藉此機會,也許能激盪出劇場結合科技創新的精采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