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日 星期四

【重磅快評】刀口上的口罩封鎖與口罩外交

◆  【重磅快評】刀口上的口罩封鎖與口罩外交
◆  【重磅快評】「叔姪說」惹議 壞了防疫難建立的信任感
◆  【即時短評】紓困慢半拍 政府面對疫情不能太樂觀
◆  【重磅快評】「明文規定」沒洗錢 碧仲老早已斷言

◆  【重磅快評】檢方認證「明文規定」 好個愚人節大禮
◆  【即時短評】高官父子欠染病父子一個道歉
◆  【重磅快評】利嘴蘇貞昌如何評論「官官相護」大陋習?
◆  【重磅快評】陳玉珍不適任立委?蘇貞昌打臉蔡英文
◆  【重磅快評】抗疫防線逢官就轉彎 誰還願意順時中?
◆  【重磅快評】主秘之子染疫 陳時中忘了防疫SOP







【重磅快評】刀口上的口罩封鎖口罩外交


2020-04-02 17:49 聯合報 /   主筆室
蔡政府享受口罩外交光環,不過現在已經開始要求搭乘公共運輸必須戴口罩,4月9日後也無法滿足上班日每天一片的需求。圖/報系資料照片
新冠疫情剛開始時,亞洲民眾紛紛戴起口罩,但歐美民眾普遍排斥戴口罩,隨著亞洲趨緩,歐美暴增的疫情翻轉,歐美民眾也開始接受戴口罩了。圖為戴口罩的紐約市路人。美聯社


蔡英文總統宣布捐助一千萬片口罩給疫情嚴重的地區及友邦,民眾謗譽相隨而來。但歐美等相關受贈國家紛紛表示感謝,美國更稱台灣是「真正的朋友」;中共在表示「樂見其成」的同時,也嘲諷說「在中國疫情剛剛發生的時候,台灣當局是不是有人發布公告說不允許口罩出口。」

台灣民眾當然對我國有能力幫助各國對抗疫情感到驕傲,全球合作遏止疫情蔓延也是地球公民的責任。但是,在中國疫情初發之際,蘇貞昌明白衝著中國大陸下達口罩出口禁令太令大陸民眾刻骨銘心」;他那句「自救才能救人」的辯詞,也太令台灣民眾印象深刻。

如今蔡政府享受口罩外交光環,民眾卻還是必須頂著日曬雨淋辛苦排隊買那一周3片的口罩;這些折磨據說將會在4月9日起兩周9片口罩的新制上路後解決。不過,現在已經開始要求搭乘公共運輸必須戴口罩,4月9日後也無法滿足上班日每天一片的需求;所以口罩只能是現在儉約克難,未來勉強湊合。

諷刺地是,相較各國疫情發展,台灣迄今防疫有成,除應感謝防疫人力的努力外,恐怕很大程度上必須歸功於民眾不信任政府說詞當初政府說健康的人不必戴口罩,還找來網紅醫師說搭捷運也不必戴口罩;幸好民眾不相信政府,再辛苦也要搶口罩,終於在口罩之亂下,造就了台灣迄今傲人的防疫成果

現在歐美疫情大爆發,全球確診感染者即將突破百萬人。疫情剛開始從中國大陸往外蔓延時,亞洲民眾紛紛戴起口罩,但歐美民眾普遍排斥戴口罩,甚至歧視、攻擊戴口罩的亞裔和華人。隨著亞洲趨緩歐美暴增疫情翻轉歐美民眾逐漸相信戴口罩有助於防止疫情擴散,也開始接受戴口罩

歐洲部分國家已經要求民眾出門戴口罩.美國也在考慮建議民眾在公共場合戴口罩。美國CNN指出,許多國家開始建議國民戴口罩,等於肯定亞洲大半地區的防疫措施;亞洲感染率較低防堵速度較快,似也反映戴口罩確有必要

但由於全球口罩等防疫物資奇缺,因此蔡英文拿出排隊民眾眼中彷若「隱藏版口罩」捐贈疫情嚴重國家,其實是把口罩用在「刀口」上;就像在大陸疫情剛發生時,蔡英文滿口口罩供應無虞,蘇貞昌一口決絕的口罩出口禁令,更是頒布在「刀口」上。

台灣人從來不吝惜捐輸急難救困解厄。不過,從口罩封鎖口罩外交,蔡政府在刀口上的禁令與捐贈,都顯示疫情無國界防疫有政治










【重磅快評】「叔姪說」惹議 壞了防疫難建立的信任感


2020-04-02 14:52 聯合報 /   主筆室
衛福部長陳時中指揮防疫兩個月來,獲得民眾高度肯定,但近日在觀光局高階官員爭議上,護短發言對防疫好不容易建立的信任帶來影響。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陳時中指揮防疫兩個月來,守住新冠肺炎第一波強攻,獲得民眾高度肯定,也成為疫情險峻國家學習對象;但近日在觀光局高階官員公器私用、欺上瞞下接疫區返國兒女,還意圖找基層人員扛責時,他短護的發言引起社會憤怒,甚至成為談話性節目重點。對防疫好不容易建立的信任帶來影響。

中央防疫指揮建制以指揮官為核心,專家小組、醫療數據專家輔佐,這樣的部署最關鍵的人是指揮官;專家人選可以補替更易,指揮官的權威、被信賴卻是最關鍵的資產,必須要盡全力守護。

多個疫情失控國家有正反不同對照。美國躍居全球疫情慘重第一名,原因大家都看到了,初期川普雖派副總統彭斯處理疫情,但全程仍由川普主導,總統不屑、輕忽疫情的態度,造成全美淪陷;直至察覺可能對連任有不利影響,川普才稍稍改變態度。

紐約州長郭謨(Andrew Cuomo)及時呼籲疫情嚴重,醫療系統面臨崩潰,呼籲無疫情、或疫情較輕的州協助紐約;郭謨每天記者會、開直播報告疫情,扭轉亂成一團的全美防疫,被認為他才是防疫指揮官,甚至力拱他出來選總統。郭謨可望壓制紐約險峻疫情,但更可貴的是喚起美國民眾守護家園的熱情;醫療物資缺口補上,更動員各地數萬退休醫護人員、心理健康師站上第一線再戰病毒。

義大利3月初疫情大爆發,醫療系統、社會安全幾乎崩解,原因是防疫系統一團亂。3月8日總理康地接手防疫指揮,一切應對他說了算,每天透明地向民眾報告疫情,每項緊急措施、限縮民眾自由的行動都及時公布;指揮官強而有力地重建防疫系統,義大利疫情3月下旬大致有趨緩跡象。

觀光局接機事件暴露太多官僚系統陋習,陳時中雖對「親如叔姪」不當發言稍後軟道歉,但類似事件不只一樁;之前,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兒子在疫情指揮中心2月下旬發出「醫事人員出國限制」要求後,3月上旬仍然赴美,陳時中的回應是「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想法」,這話國人怎麼看?

3月初澳洲音樂家來台演出趴趴走,帶來可觀的群聚感染,陳時中說「路徑單純風險低」,意味不必深究,這話對遭到損失的國人並不公平。

成為談話性節目主題其實不是好事。台灣需要強而有力的防疫指揮官。










【即時短評】紓困慢半拍 政府面對疫情不能太樂觀


2020-04-02 12:36 聯合報 /   本報記者陳熙文


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台灣防疫堪稱楷模,但在經濟紓困上卻顯得慢半拍,雖然已通過600億元的特別預算案,今更加碼推出第二階段紓困,但當初相關議題卻是由在野黨搶先發動,得見蔡政府在防疫中一再強調的「超前部署」,未能轉移到經濟層面上。

就在國民黨拋出比照SARS期間提出防疫紓困特別預算案的想法,民進黨政府進入一個「是或否」的決斷過程,最後終於從「緩不濟急」變成提出600億元的特別預算案,但600億元這個數字從何而來,為何要比在野黨的版本多出100億元?蔡政府其實一直說不明白

由此可見一絲端倪,蔡政府的紓困提案原則就是,不但要比在野黨好、比SARS期間好,更要與前朝不同,不論前朝做法是否為佳。不但在預算數上有所增加,過去強調防疫和紓困,蔡政府硬是要加碼協助企業振興、轉型。而馬政府時代的消費券想法,更是不能「重蹈覆轍」,非得推「振興券」。

不過蔡政府最大的疏忽,或許不是在做法上,而是觀念打從紓困案提出時就過度有企圖心,也過度樂觀,尤其紓困尚未結束,就強調要協助企業轉型,以顯政府運籌帷幄,更有疫情在短期內就可能和緩的暗示。如此「超超前部署」,即是輕忽肺炎疫情的表徵。

而台灣的防疫成果無疑也成為一個陷阱,尤其起初疫情始於中國,台灣多年與中國在政治、經濟上交手,防疫工作操作起來得心應手,卻也始終把目光集中對岸,當中國疫情開始走緩,台灣也似乎有所鬆懈,未能預見全球大流行可能面臨的金融風暴

防疫以來,台灣太專注於供應面,包括口罩、物資等,全力確保供應能滿足需求,然而此時的經濟問題,在於需求面消失,該如何確保產業撐過市場冷淡的過度期,同時維持金流的穩定,以免金融海嘯重演。

蔡政府現在提出第二階段紓困,目標紓困總額要達到1兆500億元,相較於歐美等國的紓困GDP占比,仍處於低水位。誠然,台灣防疫領先,但經濟衝擊全球皆然,幾乎與疫情同步,防疫視同作戰,面對疫情後的海浪,政府是否應該抱持「未慮勝先思敗」的戰略思維











【重磅快評】「明文規定」沒洗錢 碧仲老早已斷言


2020-04-02 09:35 聯合報 /   主筆室
立委陳明文(左)去年在高鐵「遺失」300萬元,檢方調查半年後查無不法,作出不起訴處分;圖為去年底總統蔡英文為陳明文站台,指「明文規定」只有一條,就是不出賣台灣。圖/本報資料照片


立委陳明文去年在高鐵「遺失」300萬元,政壇沸沸揚揚,結果檢察官調查半年後,雖認為陳明文資產遠超過300萬元,向人借錢的確不合理,甘冒遭竊風險提現金搭高鐵也有違常情,但因查無不法,才作出不起訴處分其實這個結果早在事發之初就可以預知,法務部次長蔡碧仲斷言沒事,檢察官查半年也只是走完司法程序而已

陳明文在高鐵放300萬元「失而復得」,遺失後並不著急,找回後也無喜悅之色,與他交情甚篤法務部次長蔡碧仲在非正式受訪的場合中說陳明文是分次提領,不會有洗錢的問題 ,很多人也用這種方式規避洗錢防制法;為此,蔡碧仲一度被藍委大罵爛官,蔡則揚言提告,但一陣針鋒相對後,檢方還得收拾善後,結果查了半年還是做出自己也認為「不合理、有違常情的不起訴處分,讓陳明文鬆了一口氣,但卻讓民眾對司法的信任皺起更深的眉頭。   
                 
檢方的不起訴處分書指出,陳明文稱300萬元是向他的胞姊借貸,但捨棄一般轉帳丶匯款,甘冒攜大筆現金不便及風險,不符常理,有刻意規避金融金構,對於大額通貨交易申報義務製造金融斷點因此檢方積極調查金錢流向

但檢方查了半年,竟全盤採認陳家對金流的說法,陳明文說家中經濟都是妻子處理,事後才知道錢是向大姊借來支付服務處裝潢費,是從外甥名下帳戶提領;陳妻稱,她從去年4月底開始向大姊借錢,每次金額都不一樣,從4月30日到9月3日總提領12筆,合計350萬7,000餘元。

檢方調查,這12次的提領或單日提領合計金額都未達50萬元,難認構成「規避」大額通貨交易申報,檢方也沒有證據證明這300萬元為不法所得,也無法推翻陳向胞姊借貸說詞,無法以洗錢罪論處;至於贈予沒有辦理申報,則因事發時尚未到達公職人員財產申報的日期,也無法認定陳明文有隱匿財產之嫌。

說實在,如果要全盤採信陳家對300萬元金流的說法,其實檢方不必花半年時間才結案,檢方不起訴起分書不脫蔡碧仲半年前所言分次提領、沒有洗錢的問題的主軸,檢方唯一多做的事情,是陳明文贈兒300萬元也沒有隱匿財產,這大概是檢方這次「窮盡偵查之能事」的唯一努力吧!              
但單筆或單日提領合計未達50萬元真的就沒有洗錢的問題嗎?先不說陳家擁有可觀身家,陳家化整為零分12次提領外甥帳戶內350萬餘元,如果不是規避洗錢防制法通報門檻,為何要如此大費周章?是不是以後大家不想通報就可以比照?只要分次提領,次數不超過12次、金額不超過350萬元就沒事?

其實洗錢防制法有規定,同一客戶在一定期間內多次提款,金額雖低於洗錢通報門檻,但若累計達一定金額,金融機構仍有義務通報,此屬特殊洗錢罪」,民眾就是告發陳明文違反洗錢防制法第15條第1項第3款規避第7條至第10條所定洗錢防制程序」,目前實務上還沒有人因觸犯此條文而被判刑,但分幾次、提多少才算規避申報,檢方並無交代,如此結案,形同告訴百姓,既然有「明文規定」,以後大家就看著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