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5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瑞典環保少女呼喊 台灣聽見了嗎?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英國大選揭曉:脫歐已定,難題猶在
◆  聯合報黑白集/清網軍,差很大
◆  經濟日報社論/瑞典環保少女呼喊 台灣聽見了嗎?








經濟日報社論/瑞典環保少女呼喊 台灣聽見了嗎?


2019-12-14 23:3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德國看守協會日前公布一年一度的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評比結果台灣在61個被評比國家中,排到倒數第三名,比去年的倒數第五名又再倒退兩名而排名在台灣後面的兩個國家分別是沙地阿拉伯和美國,這兩個是全球擁有石油最多的國家,台灣的排名竟然跟他們差不多,實在很難令人接受。如果再與全球排碳量最大的中國大陸來看,今年排在30名,比去年的33名要進步,不禁讓人要問,我們的能源政策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
基本上,氣候變遷績效指標分成四個大項指標,包括溫室氣體排放(占40%)、再生能源發展(20%)、能源使用(20%)及氣候政策(20%)。在四項大指標中,台灣在溫室氣體排放排名第60名、再生能源發展第59名、能源使用第54名,只有能源政策第40名,算是排名比較好的。由於今年的排名是利用民國106年(2017年)的資料來計算的,而過去兩年來,台灣用煤炭和石油發電的比重不但沒有下降,反而是增加的,因此明年的排名結果應該不會比今年更好
針對此一排名結果,我們的環保署跳出來抗議說,台灣人少地稠,能源使用完全仰賴進口,再加上政府正在大力推動能源轉型,因此這些指標並不適合用來評比台灣的現況,所以這是一個不公平的評比,台灣不能接受此一評比結果。
我們可以理解環保署官員的心情,因為排名這麼後面,表示台灣的能源政策和環境政策都出了問題,但這是國家政策方向的問題,並不是環保署能決定的。但是,從幾個很簡單的指標,我們就可以看出台灣在能源政策和氣候政策上有很大的問題,比方說,人均碳排放量全亞洲第一、過去多年來死於氣管支氣管肺癌的人數逐年增加,以及火力發電的比重一直在上升等
其實台灣的能源政策和氣候政策有幾個很大的問題:第一,台灣完全不產任何能源,因此傳統上合理的能源配比就是能源安全上重要的一環。現在民進黨政府推動急遽減核政策,由於短期內綠能跟不上來,於是只好增加火力發電,結果當然造成碳排放和空氣汙染的增加。第二,造成台灣人均碳排放全亞洲第一名的主因在於,我們有很高比例的耗能產業例如石化業鋼鐵業,而這些要經過重大產業政策的調整才有可能解決。
第三,更重要的是,台灣雖然不產能源,卻有幾乎是全亞洲最低廉能源價格,包括油電價格都是如此。在低廉能源價格下,開車方便,成本又低,大家當然都喜歡開車,造成的空氣汙染和碳排放居高不下。同樣的,低廉的能源價格造就了高比例的耗能產業,也就是說,未來如果不能適度調整能源價格,調整產業政策可能也達不到任何效果。第四,當政府試圖努力調整能源供應結構,卻沒有任何相對應的能源節約政策;提高能源價格只是其中之一,另外例如鼓勵綠能建築等相關政策,尤其是當政府願意出高價購買綠能的同時,就應該同時說服民眾支付較高的能源價格,應該全國一起來推動能源轉型,同時達到節能減碳的目標。
最近時代雜誌選出瑞典環保少女童貝里做為民國108年(2019年)的年度風雲人物,凸顯國際間對於氣候變遷的重視,其中最關鍵指標之一當然就是各國的碳排放情況。相較之下,核能使用與否受到國際重視的情況要少得多,因為現階段全球氣候暖化所帶來的問題與可能災害,要比核能嚴重得多遺憾的是,民進黨政府只知道拚命減核,即使台灣人民公投通過廢止「非核家園民國114年啽(2025)」的政策,政府仍然執意要達到此一目標,結果不但造成能源供應安全上的問題,還必須賠上更多碳排放及空氣汙染成本。最後造成台灣氣候變遷績效指標大幅倒退的結果,又能怪誰呢?













聯合報黑白集/清網軍,差很大


2019-12-15 00:2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卡神」楊蕙如涉及網軍事件,迄今話題仍延燒。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網軍意外成為大選新戰場。繼PTT清除親蔡英文網軍、北檢認證楊蕙如豢養網軍之後,臉書也移除挺韓粉專社群。雖然臉書強調守護台灣的民主自由價值,但政治陰謀論紛傳;看似藍綠互有攻伐,其實本質差異甚大。
檢視三起網軍事件PTT原以學術性質為目的,期許建立平等、開放且自由的言論空間,驅逐以不公平手法帶風向的網軍,當然有其必要而這些異常帳號有九成、高達七百多個屬於蔡英文網軍系統,其中包含楊蕙如網軍
更可議的是,隨著人脈金流曝光,各界驚覺楊蕙如專靠民進黨喬事承攬政府標案,其網軍再幫民進黨相關人士圍事,可謂正牌網路綠衛軍
相較之下,臉書雖根據其自訂社群守則清理粉專社群,但粉專社群是因志同道合組成,就算多重帳號、以虛假手法提高貼文人氣,多半只能讓眾粉自嗨;拿政府錢打反對黨的網軍,相差不可以道里計何況藍綠粉專社群何其多,臉書只標示清韓並上綱為保護台灣選舉公正」,難怪引發境外勢力介入台灣選舉」、「臉書綠了等質疑
聯合報民調顯示,認為民進黨收買網軍及抹黑對手較嚴重的比率達四成五及四成八,認為國民黨較嚴重的不到二成。對比這幾椿網軍事件,不難看出誰在危害民主自由價值、誰在影響選舉公正?
有人靠養網軍治國拚選舉,網路平台言論逐漸失控。但要清除網軍之害,與其靠平台,不如先加強自我資訊識讀能力!













聯合報社論/英國大選揭曉:脫歐已定,難題猶在


2019-12-15 00:1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英國大選揭曉,保守黨取得壓倒性多數,有利首相強生(右)兌現脫歐支票。 (美聯社)

號稱二次大戰後最重要的英國大選終於揭曉,不出意料,保守黨取得壓倒性多數,總席次比其他政黨加起來還多,可以確保議事的絕對優勢,也解決了脫歐方案的國會僵局。但這並不保證保守黨政府執政順利,脫歐同時也開啟了新的難題。
其實贊成脫歐與反對脫歐的選民比例,與民國105年(二○一六年)公投時並沒有差太多,但是愈來愈多選民厭倦了國會的紛擾無能,希望趕快解決,而保守黨立場堅定,首相強生從頭到尾一再強調「get Brexit done」(搞定脫歐),證明爭取這些中間的厭倦選民是有效的
反觀工黨,則不願與脫歐正面對決,談的不是打擊犯罪,就是大學免學費,或是國家健保系統改革;對脫歐採取含糊立場,主張向歐盟再要六個月寬限期,與歐盟達成新的脫歐協定,然後舉行二次公投,換句話說,把問題再推給已經厭煩透頂的選民
工黨脫歐留歐態度不明確,一方面導致過去的鐵票區英格蘭北部老工業區,想脫歐以保護現在工作與產業的選民紛紛叛離;另一方面,工黨留歐不夠堅定,那些想留歐的人被自民黨或反脫歐政團「Change UK」所吸引,工黨兩頭落空。
保守黨勝選後,宣布要在耶誕節休會前提出脫歐案,明年一月底前通過;有了壓倒性多數,過去兩年來國會對脫歐案的僵局,可望迎刃而解
但是脫離歐盟之後,英國會是什麼?是歐洲的一部分?還是美國與歐洲的中間地帶?而英國如果是單獨的存在,要與歐盟維持怎樣的關係?
強生政府準備以不到十一個月的時間與歐盟達成各項協議,然後在明年底前完成脫歐,「絕不逾期」。但這非常困難,歐盟與加拿大花了七年半時間才完成自貿協定;與英國談,強生要改變政府補貼方式,歐盟怎麼可能同意?更何況還要完成農業、漁業、移民與金融等協議,十一個月絕無可能完成。
如果明年底前未能達成協定,硬脫歐派當政的英國又拒絕延期,歐盟就只能依照世貿組織規定與英國互動,這等於是無協議脫歐,今年夢魘重來一遍。
脫歐派每每許以脫歐後的美麗遠景:英國不用與歐盟綁在一起,可以自由與世界其他國家簽署貿易協定。但這禁不起事實的檢驗,英國若要與其他五十二個大英國協成員重談貿易協定,以紐西蘭為例,在民國50年(一九六一年)歐洲共同市場成立初期,有一半的貿易額是與英國來往,但現在對英國出口比率僅剩三%,外面世界是殘酷的,英國要有心理準備。
至於與美國談自由貿易協定,川普總統雖然在保守黨宣布勝選後推文祝賀,也表示「脫歐後,英國和美國可以放開手,談一個貿易大協議」,但這不是沒有代價的;選戰期間,工黨質疑強生計畫在英美貿易談判中把健保制度給「賣了」,美國已要求美國企業參與英國健保,並從中獲利,英國納稅人將為此付出代價,這個質疑獲得相當大的回響,強生不能不慮及於此。
強生不僅要面對英國何去何從的挑戰,還要處理內部的政治問題。未來歐盟與英國若未達成貨物自由貿易,勢須在愛爾蘭與北愛之間設立檢查關卡,形成硬邊界,破壞之前的北愛政治協議,甚至會觸發北愛內部尋求與愛爾蘭統一的政治運動
真正的麻煩是蘇格蘭再度尋求獨立蘇格蘭民族黨這次大贏,比上次多了十三席,顯示主張獨立的人更多,由於蘇格蘭上次公投時大部分人都反對脫歐,現在聯合王國脫歐,就給了蘇格蘭再一次要求獨立公投的正當性,強生雖然明確拒絕,但是蘇格蘭不會就此放棄。
這次大選是英國五年裡的第三場大選,過去三年多也已更換三任首相展望未來,英國與歐盟的談判將進入深水區,「脫歐」可能變成「拖歐」,國家則面臨分裂的隱患保守黨政府完全執政,也需要為英國的未來完全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