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9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透過高教投資下一代 刻不容緩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這是典型的「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  聯合報黑白集/陳英鈐和他不在乎的事
◆  經濟日報社論/透過高教投資下一代 刻不容緩







經濟日報社論/透過高教投資下一代 刻不容緩


2019-11-09 02:1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大選將屆,青年發展高等教育問題成為近日焦點。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提出的「讓大學生研究生免費出國遊學」及「學貸免息」政策引起熱議。「與其蓋蚊子館,不如投資下一代」是一個無誤卻廉價的主張,且不管技術性的龐大經費或套利爭議,我們總得思考這樣的「投資下一代」策略是不是解決青年困境的最好做法。
出國遊學可培養青年的國際觀,學貸免息意欲讓清寒家庭青年得以安心學習。然而,這些教育上的做法畢竟只是手段,能否真正讓青年透過教育過程培養出真正得以安身立命的就業力才是目的。因此,必須先釐清青年困境的來源,才能對症下藥,再透過成本效益分析,擇定合適的政策,真正解決問題。
現階段的青年困境,簡單來說,主要是失業、低薪與過勞,以及所衍生的不敢婚育問題。就失業問題而言,目前我國20到24歲青年失業率已超過整體失業率的三倍,青年失業問題的解決已變得迫切。高學歷失業是另一個明顯現象,代表存在不小學用落差,教育的內涵與職場難以銜接。此外,青年就業的另一個難題,是實質薪資的停滯。薪資停滯對於正面對成家立業目標的青年而言,承受了很大的壓力,也造成部分青年對職場與企業主的敵意,使得青年就業問題更顯複雜。
事實上,青年就業力早已成為聯合國與許多國家青年政策的重要議題,原因有三。首先是知識經濟與全球化提高了對青年就業的能力要求,青年就業所需的能力門檻逐年提高。OECD的研究報告即指出,要能勝任知識經濟的工作要求,青年必須能展現團隊合作、能在不明確環境中進行協作、問題解決、能處理非例行程序、能擔負決策責任、溝通技能,以及能從較寬廣的脈絡來理解工作場所的發展等能力。也就是說,青年要能在職場成功發展,必須具備能夠滿足知識經濟要求的這些核心就業能力。從企業的角度來看,需要的是具有高適應力、能持續學習、有創新能力的年輕勞動力。
其次,全球競爭與資訊科技革命已造成勞動市場的急遽改變,許多企業都歷經委外化、去層級化、精簡化的調整,使得職涯發展型態愈來愈多元化、彈性化。除了工作內容及所需知識會隨著產業結構變遷而迅速改變,過去直線式的職涯發展型態已逐漸消退,因此必須強化核心就業力,才能適應多元與彈性的職涯發展型態。
第三,是為了擴大「贏者圈」、縮小所得差距。知識經濟與全球化造成的贏者圈效應,有能力勝任知識經濟及全球競爭要求者與缺乏相關能力者之間的所得差距日趨擴大,因此必須普遍提升青年就業力,使其有能力藉由主動積極來改善自身經濟狀況,也才能使社會得以兼顧「經濟成長」與「所得平等」。
隨著就業力在青年政策中愈來愈受到重視,如何在大學中協助學生發展就業力,已成為許多國家高等教育政策的重點。如果高等教育無法有效提升青年的核心就業能力,會使青年在國際化的競爭中漸失競爭力;這種人才的不足甚至成為許多企業外移的原因。因此,高等教育如何讓學生具備可攜式、可移動式的核心就業能力,以提高就業的不易替代性,才是真正重要的課題。提升青年的就業力本是高等教育的天職之一,如果青年就業力仍令人不夠滿意,則負責培養青年的高等教育就必須負起重要責任。
與其蓋蚊子館,不如投資下一代已具有成本效益評估的初步概念,但我們也必須說,投資下一代的做法很多,也應有成本效益評估。既然願意投資,高等教育的當務之急,是儘速在教育中設計培養具可攜性、可以順應產業及職場快速變遷的青年就業力,這應是比遊學或學貸更為重要的課題。










聯合報黑白集/陳英鈐和他不在乎的事


2019-11-09 00:1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中選會前主委陳英鈐遭監察院以「選務違失」彈劾。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監察院近日以選務違失彈劾前中選會主委陳英鈐,指他擅自配合行政院修改公投提案意見,又不執行高等行政法院所下的停止執行令,導致選舉公報刊出不合法的資訊,還另花費公帑登報補正等。陳英鈐對這項彈劾不以為然,認為責任不全在他。
在去年底引爆「投票所之亂」而匆匆辭職後,陳英鈐對於自己該負的責任,恐怕早就拋在腦後了。事實上,監察院彈劾的,只是他任內的諸多離譜事跡之一;即便如此,陳英鈐仍把責任推給全體委員,認為只彈劾他一人並不公平。
有權力自己攬,有責任大家擔」,這就是某類政府官員的東方不敗哲學,在民進黨政府裡四處可見。當初,促轉會前副主委張天欽和一小群嘍囉私下討論「東廠」大計時,當然也不在乎促轉會的宗旨何在,更不在乎主委黃煌雄的苦心孤詣
事實上,陳英鈐硬要在選舉公報上亂動手腳,比起後來蔡政府根本不甩公投結果,強推廢核並制訂同性婚姻專法,恐怕只是小巫見大巫。陳英鈐的錯誤,只是過度屈從、配合行政院的意見,失去獨立機關的脊椎而整個蔡政府的作法,則是根本視民意為無物,一意孤行這才是更可怕的濫權
當一個政府驕橫到此地步,根本不在乎體制與責任,彈劾陳英鈐又於事何補?大家看到的,不是一個陳英鈐或一個張天欽,而是滿朝不在乎責任的陳英鈐們。除了改朝換代,這還有何救治之道










聯合報社論/這是典型的「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2019-11-09 00:3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因購屋案遭圍剿,蔡英文總統(圖)名下亦有驚人房產。記者余承翰/攝影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因一件八年前的購屋案遭到圍剿:先是周刊質疑他當時失業如何買得起「豪宅」,繼則由民進黨立委指控他透過特權「關說」貸款。事實上,建商和介入協調的民代皆稱貸款案是其他住戶請託之「通案」,而非韓家獨享之「個案」,且韓國瑜也早在多年前因難以負荷房貸而出售該住宅,民進黨仍煞有介事地當成弊案來打。其作法,已不純粹是「烏賊」戰術,而是國家機器率獸食人
民進黨對此陳年舊案發動攻擊,目的有三:第一,轉移民眾的焦點,尤其彌補蔡政府近日在學生助學貸款議題上的失分。第二,利用「豪宅」的標籤來汙名韓國瑜「庶民總統」的形象,破壞基層民眾對他的信任。第三,牽制韓陣營的選戰腳步,並閃避對方對蔡政府政策的各種質疑。
觀察這次所謂的南港豪宅案,其實看不出太多驚爆點。首先,這是八年前的購屋案,且在三年前以認賠兩百多萬出售,韓國瑜並未從中牟益,弊在哪裡?其次,林俊憲指控韓國瑜利用特權向建商施壓貸款,這其實是政府政策壓縮貸款成數,住戶共同請託民意代表向建商交涉要求提供貸款,並非韓國瑜獨享,林俊憲是惡意栽贓。最後,韓國瑜夫婦購屋時並無公職,即使後來擔任北農總經理仍無法負擔房貸,因此有關特權的指控是欲加之罪。
至此,此案的發展便出現了新的轉折。其一,任何人民的房屋交易資料應屬於機密個資,這次,韓國瑜的個資包括存證信函卻遭建商台肥洩漏,且鉅細靡遺。台肥雖已民營化,但其最大股東為中華電信及農委會,董事長仍由執政黨派任,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在副主委任內甚至曾「兼任」台肥董事長。這次打韓的南港豪宅事件,把在野黨候選人的個資暴露無遺,能說完全沒有國家機器介入嗎?
其二,蔡英文名下擁有更驚人的財產房地,卻從未受到質疑;而一間買不成的房子就足以讓韓國瑜懷璧其罪,這是台灣討論社會正義的合理尺度嗎?根據今年的公職人員財產申報資料,蔡英文總統在台北市和新北市各有建物一筆,另有北市土地三筆,新北土地一筆,存款五千四百多萬元。這些,雖有些來自家族遺贈,但其中僅位於北市大安區的豪宅,市值即遠勝過韓國瑜最後沒保住的所謂豪宅。其中,沒有值得討論的空間嗎?
試想,如果人們認為「草包市長」配不上一棟像樣的房子,而小英擁有多少億房地產則都是理所當然、不容置喙;這會是正常的社會價值嗎?如果大家拚命在那裡檢驗無關緊要的個人小處,卻放著國家的大政偏斜及行政不當不問,這又會是一場理性的選舉嗎?
所謂竊鉤者誅,竊國者侯」,正是這種景象。蔡總統一上任,即揮霍八千八百億的前瞻建設特別預算,如今遇上選舉,更是東撒錢、西補貼、開支票,還自詡「最遵守財政紀律」。總統專機被用來走私一萬多條香菸,綠委在高鐵放置三百萬現金,最後都輕輕放過;但台大選出一個校長,卻被整個政府東整西卡一年。這就是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再看,蔡總統執政三年多,使台灣接連斷掉七個邦交國;她卻還能因此「撿到槍」,宣稱自己是在「護主權」,全然不顧民間因此而流失的觀光利益和國家因此而喪失的尊嚴與此同時,蔡政府不斷撕裂台灣社會,刻意醜化軍公教族群;更不斷將國家資源分配給民進黨的派系人士,不斷將行政職位犒賞給缺乏專業和民意基礎的官僚人物,卻為小事以造謠為名去起訴小民。在這種徇私、分贓的氣氛下,「國家機器只是執政者的鬥爭工具,會為人民設想嗎
用豪宅攻擊韓國瑜,最後打到的可能是尋常百姓的心中之痛,那是蔡英文從來不必掛慮的生計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