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0978/web/
◆ 聯合報社論/保育最後的石虎,難道只能靠五月天?
◆ 聯合報黑白集/蘇嘉全在幫倒忙
◆ 經濟日報社論/年金政策別淪為發財夢
經濟日報社論/年金政策別淪為發財夢
2019-06-10 02:0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最近韓國瑜市長在市議會答詢,關於年改議題,「政府的承諾不能悔改」之發言,引起媒體一陣是否回復18%的聯想。由此可見,明年初的總統大選,年金改革必成為選戰的焦點之一。
當台灣舉國上下還關注於年改是否要調整時,日本政府金融廳,已經公布報告書,講明政府年金靠不住,一般民眾要及早進行投資,確保自身的「資產壽命」。日本政府的新宣言,值得同樣邁入高齡少子化社會的我們參考。
隸屬於金融廳的「金融審議會」,在跨入「令和時代」後推出第一份的報告書,便是6月3日公布的「高齡社會的資產形成.管理」。這份報告書,簡單來說就是長壽時代的個人資產管理指導方針。
面對長壽時代來臨,首先要認知的課題,便是個人從年輕時代繳納到退休的官方年金,根本不可靠。金融廳在5月下旬先推出了草案,裡面講明「(年金給付水準)中長期而言是實質減少」、「光靠政府年金可能無法達到滿足的生活水準」。這種直白的說法,輿論譁然,6月初的最終版只好改成「未來給付水準會『修正』」比較曖昧的說法。
無論最終版的說法再含蓄,政府年金不可靠已經是金融廳認證的事實。報告書分析,退休夫妻家庭,平均而言每個月會有5萬日圓的家計赤字。如果以退休後有30年壽命來計算(現日本的60歲世代,約25%可活至95歲以上),只靠退休金跟政府年金,每家庭預計會累計2,000萬日圓(約新台幣550萬元)的赤字。
換句話說,如果退休之前無法累積至少2,000萬日圓的儲蓄,退休後可能會面對:個人的生理壽命還沒結束,資產壽命先結束(儲蓄用完)的窘境。如果單一家庭發生這種情形,那將是生活困頓的悲劇。但如果是社會中有一大群家庭有這樣的情形,便是嚴重的社會問題。這也就是為何日本金融廳會從去年9月起召開多次專家會議討論出此報告書的背景因素。
金融廳的報告書,是以「高齡社會資產管理的重點,在於如何延長資產壽命」為主軸,為國民的生涯理財方式做出具體建議。報告書認為,人的一生可區分為三個時期:「現役期」、「退休前後期」與「高齡期」,每個階段都必須做好準備,才能成功延長資產壽命。
「現役期」是指從就職後到退休之前的這段長達三、四十年準備期,除了預防不時所需的保本理財(如定期存款)外,就算金額不多,也應該及早進行長期、定期定額、風險分散的投資。金融廳統計,如果能夠風險分散(國內/國外;股票/債券等四方向分散),20年後的平均年投資收益(以民國74年(1985年)為例),大致落於2%到8%。換句話說,100萬日圓在長期投資20年後,結果會落在185到321萬日圓之間。
「退休前後期」最重要的就是依據擁有的資產,規劃如何延長資產壽命。規劃重點包括,是否再就業繼續維持收入、運用退職金與儲蓄進行投資以獲得穩定的收入,以及計畫性的消耗儲蓄。
在最後的「高齡期」,首先的課題,是要面對因為健康衰弱,考慮到醫療與長照等相關費用,而對資產運用進行新的評估。另一方面,也需考慮到因為衰老而可能出現的認知功能障礙或者失智症,而將金融資產交易給簡單化,甚至及早宣布放棄部分財產自主權,例如我國民法的「輔助宣告」,可以讓長者在「輔助人」的協助下,自主一般經濟生活,但也可防止因為失智而導致重大金融損失。
綜觀日本金融廳這份前所未見的報告書,其主要精神便是認知政府無法保障未來生活,國民要自助也要提早準備。雖然講明政府年金不可靠,在日本社會引起很大的批評。然而平心而論,在一個生育率低於1.5的人口減少社會,不論是日本還是台灣,要讓政府年金給付水準不下調,除非是如破產前希臘般不負責的財政管理,不然都是天方夜譚。
明年的總統大選,候選人不能為了討好選民,不顧實際的喊出各種美麗的年金政策,選後才發現只是一場發財夢。
聯合報黑白集/蘇嘉全在幫倒忙
2019-06-10 00:2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立法院長蘇嘉全出面挺蔡,指蔡英文若有錯,就是「用了不對的行政院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蘇嘉全這樣亂插花,其實並沒有幫到蔡英文。身為總統,用了不對的行政院長,顯示蔡英文識人不明,才會用人不當。蘇嘉全口中那個「不對的」行政院長,當然是遙指賴清德,認為他是搞砸民進黨施政的禍首。但蘇嘉全難道忘了,當初「林下賴上」時,綠營如何一片喝采,讚揚他是「最佳人選」;年初賴清德辭職時,蘇嘉全還殷盼賴清德「留下來」一起打拚。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正是如此,民進黨的好惡,常常不是根據是非黑白。當初閣揆林全被迫下台,主因就在他「不是自己人」,黨內派系對他極不信任。賴清德上任時,蔡英文三請四請虛位以待,看好的就是他的超人氣;蔡賴配「一加一大於二」的公式,不也是基於同一邏輯?
這是民進黨更大的問題。去年底那場大敗,綠營內部至今沒有檢討,蔡英文把敗因推給「民眾沒有跟上進步價值」,蘇嘉全把責任推給「用了不對的行政院長」,反正聖上是英明的。倒是賴清德數出五大缺失,包括民眾對拚經濟無感、一例一休惹民怨、改革造成不滿等。賴清德承認自己該負責而辭職,但那場大敗,只是一人之過嗎?
何止蘇嘉全在幫倒忙,放眼民進黨,都還在稱頌國王的新衣!
聯合報社論/保育最後的石虎,難道只能靠五月天?
2019-06-10 00:1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保育石虎,我們真的需要好好思考,有所作為。 圖/林務局提供
六四那天,苗栗縣議會對《石虎保育自治條例》投下反對票;那廿五位反對的議員大概沒料到,退回一個法案竟會激起全民公憤。網紅砲轟,天團《五月天》成員「怪獸」也在粉專上呼籲「石虎拜託大家了」。這項呼籲,竟然讓一個已經冷卻的反對開發連署案,在兩天內突破五十萬份的目標。
大家的怒火其來有自。全台估計只剩不到五百隻的石虎,最大棲地就在苗栗縣,苗栗縣府也把石虎視為觀光利多。縣府官網上多年來一直列著和「苗栗」諧音的「貓裡喵」,靠它賣萌招徠觀光。既要靠石虎宣傳觀光,就得好好保護牠們;但縣府送入議會的《石虎保育條例》竟遭國民黨議員集體反對,以壓倒性比數否決。此舉,使苗栗政界被批視石虎為「選前吉祥物,選後廢棄物」。國民黨前副主席胡志強也在臉書喊話:保育石虎,「我們真的需要好好思考,有所作為!」
想一想,誰在扼殺石虎生機?某些苗栗縣議員反對保育石虎,早有一堆「狂語錄」:「石虎數量太多,才會跑到路上被車撞。」「不要再花錢清點石虎數量,直接把錢(六百萬元)給環保團體,要他們閉嘴。」對生態無知、對民主無視,令人嘆為觀止。
綜觀民代反對石虎條例的邏輯,不外:保育石虎,就會擋住開發;沒了開發,就無法發財;阻礙發展,就是「看不起苗栗鄉親」。但說出這些理由的人,顯然未仔細看過保育條例的內容:草案旨在「鼓勵」保育,縣府會公布石虎棲地並補助民間保育經費;未來工程應諮詢專家並採友善環境工法。如此而已。
亦即,石虎條例根本未提及敏感的私人土地,也未限制開發,對公共工程更沒有權力限制。諷刺的是,打著「保育石虎」名號,地方容易要到中央補助!去年被踢爆的卓蘭大安濕地公園,以打造石虎生態棲地為名,申請到八千萬元「前瞻計畫」,結果卻用水泥地填掉濕地。作家吳明益痛心地說:「荒地才是棲地!」這座殺死「生態」的公園,後來緊急喊卡。
說穿了,地方政客放出「要石虎就沒有開發」的風向,讓人以為「開發」與「石虎」只能二選一,這才是愚弄苗栗鄉親。曾經,在台灣各地淺山都有石虎的蹤跡;但短短五十年內,因為過度開發,八成棲地消失,石虎族群跟著凋亡。如今只剩苗栗、台中、南投三縣還有數百石虎存活,苗栗是最大棲地。去年苗栗縣長徐耀昌與當時的台中市長林佳龍簽署《石虎保育合作意向書》,兩縣市並各自提出《石虎保育自治條例》草案。但選舉一結束,兩縣市的石虎保育條例皆遭雙殺。
就在苗栗石虎條例被否決當天,又有一隻巴掌大的小石虎遭路殺,學者說屍體被輾壓到已拼不全。事實是,由於道路開發劃破棲地,石虎路殺,無月無之。
生態保育與經濟開發,不應是二元對立。最近,台鐵在與生態團體溝通一年之後,決將已開工的貢寮雙溪河新建的卅五米高「脊背橋」改為一般橋梁,請廠商暫停購料,以保護生態及農村景觀。此舉,令人喝采。
保育石虎絕不只是苗栗人的責任。學界建議,中央政府應將地方保育瀕危物種的成效,納入年度統籌分配款加權項目,提高地方保育誘因。近年積極推動保育的林務局也計畫提供「生態補貼」,只要確認耕地有石虎棲息,公部門即適度補貼,讓民眾不再覺得家有石虎是「懷璧其罪」。在在說明,保育需要更多創意與行動。
當台灣失去雲豹,石虎已是台灣僅存的原生貓科動物。但石虎族群的生存危機,不會等到政客取得共識,才開始重新計時。等到我們失去最後一隻石虎,再多的前瞻、條例,都無法挽回我們曾經擁有的美麗物種。
政府,加油好嗎?留住石虎,不能只靠五月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