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0日 星期三

名家觀點/2019三大風險 企業如何因應?

名家觀點/2019三大風險 企業如何因應?


2019-02-20 00:30 經濟日報  陳清祥(作者是中華民國企業經理協進會副理事長)
記得民國106年(2017年)發生815全台大停電,某科技公司安裝新機台未掃毒大當機,多家公司營業祕密遭竊,及某科技公司被美國商務部起訴等事件,都造成巨額損失。風險的衝擊可能為單一面向,造成業務損失、財物損失、法律訴訟、商譽損失,亦可能如滾雪球般地產生累積效應造成更嚴重的衝擊,導致公司破產或倒閉。
安聯集團日前發布預測民國108年(2019年)十大經濟風險,前三大風險和民國107年(2018年)相同,分別是營運中斷、網路事件及天然災害。
營運中斷蟬聯七年首要威脅,而其原因愈來愈多樣化及複雜化,包括IT系統癱瘓、產品質量問題回收、恐怖主義、政治動亂、或環境汙染。且營運中斷和網路事件息息相關,日益增加的網路犯罪會用創新及意想不到的方式竊取數據資料、敲詐勒索等。
無獨有偶,美國商會日前發布《2019商業景氣調查》亦提出美中貿易爭端、美國優先政策、大陸對台施壓、網路安全威脅及智慧財產權侵害五大疑慮,將可能影響台灣經濟前景。
台灣對中美貿易依存度高,前三大疑慮涉及美中談判結果及諸多政治經濟複雜交錯因素,短期不易化解,中長期將持續影響全球及台灣的產業發展及企業盛衰,各企業都在密切關注及早因應中。然而,在網路安全威脅及智慧財產權侵害二大議題,企業應加重視,並投入更多資源加以防範。
邁入民國108年(2019年),所有公司都在編製新年度營運計劃,經營團隊對於全球經濟放緩、美中貿易摩擦、新興科技興起、新經濟及商業模式的發展,對公司業務及營運所帶來的機會和威脅都要審慎評估。而對於上述營運中斷、網路安全威脅、及智慧財產權侵害等三大風險議題,更要加以重視及採取因應措施。
風險管理是業務穩健發展的平衡器,公司成員常常僅關注自身業務和績效目標,未能全盤考量公司營運目標並由風險面來判斷事物。因此,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及培養全體員工的風險管理意識,才可協助評估並監控可能存在卻看不到的風險。
上市櫃公司董事會審查年度營運計畫時,建議經營團隊應向董事會報告民國108年(2019年)公司所面臨的三大或五大風險為何及其因應之道。以台積電為例,董事會在幫助公司辨認及管理經濟風險時,扮演重要角色。該公司風險管理組織定期於審計委員會議中,報告公司所面臨的千變萬化的風險環境、風險管理重點、風險評估及因應措施。審計委員會主席並於董事會報告風險環境及所採行的風險控制措施。這是其他上市櫃公司董事會及審計委員會可以仿效學習的最佳實務。
民國108年(2019)公司面臨的三大或五大風險為何?建議參考企業營運目標、過往風險事故紀錄、各類研究報告等,透過高階主管腦力激盪,才能正確辨識前幾大風險。除前述三大風險,常見的其他風險包括:新興科技日新月異、破壞式創新快速,但企業缺乏創新、拒絕改變、或改變不夠快,因而落後於競爭者;接班挑戰及頂尖人才的吸引與留任等。
無論從公司使命願景的達成,股東價值的提升,到企業永續經營,都需要做好風險管理。建議上市櫃公司的董事會應督導經營團隊確實建置及落實企業風險管理,必要時應找外部專業的風險管理顧問協助,主要包括風險管理教育訓練、風險管理發展藍圖規畫、風險管理基礎架構建置、風險辨識與評估暨風險回應與報告等。由上而下建構系統化風險管理,進而朝風險智能企業邁進。

陳清祥

陳清祥是會計師,第一個工作就在勤業眾信,一待就超過30年,從基層查帳員做到企業總裁。陳清祥的英文名字叫「Clark」,與超人同名,同事們稱他為「超人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