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6日 星期五

名家觀點/成長2.0…台灣該怎麼進化



名家觀點/成長2.0…台灣該怎麼進化


2018-11-16 01:10 經濟日報  紀志毅(作者為中興大學財金系教授)

羅默是今年經濟學諾貝爾獎的兩位得主之一,所貢獻的領域是「經濟成長。這個領域,在民國39年(1950年)代由梭羅(R. Solow,民國76年(1987年)獲得諾貝爾獎)的新古典成長理論集大成,再加上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陣營各國的實驗與經驗,讓我們對經濟成長的源頭,有了相當的了解,透過他的理論,也許有助解決台灣經濟成長的問題。
羅默最重要的文章發表於民國79年(1990年),那時學界對經濟成長的共識是:(1)貧窮國家只要能有穩定的政治環境(通常也會犧牲人權),以及對外開放,就能吸引外資,利用廉價的勞力,達到脫貧;而且,能否脫貧,與該國的天然資源多寡並無關係,而是因為此時各項生產要素的邊際報酬都高,大家願意流汗,就能有成果。(2)技術如果沒提升,只增加生產要素,一定會因為邊際報酬遞減,而減緩經濟成長。因此,許多國家脫離貧窮成為中等所得國家後,就停滯不前。要跳脫中等所得陷阱,要能提升技術才有機會。
羅默提出的問題是:技術進步從哪來?羅默認為,技術來自於人的腦袋,成長1.0理論中,雖然已提到人力資本的重要性,也呼籲各國要重視教育,但卻忽略了,由人腦所產生的知識,其性質與其他物質不同。一般的東西,我用了你就不能用;但知識的使用卻不同:我學會畢氏定理,你也可以會。
另外,一般的東西,有些有財產權,有些沒有(公海、空氣)。相同的,知識的財產權,有些受智財權保護,有些沒有,但即使是受保護的知識,還是會被模仿或抄襲。
對知識的性質有這樣的認知後,羅默分析,知識產出於產、官、學界的人,而讓人產出知識的誘因,不外名、利、與做功德。從國家或全人類的立場,愈多人使用的知識,其價值愈高,但知識的生產者卻只能得到部分的利益。
羅默主張,競爭才能選出「有用」的知識,提高知識的價值。蘇聯以政府主導知識的生產,雖然比美國早進入太空,但卻沒帶來經濟的成長。蘇聯的米格機相當優良,因為米格機需跟美國的戰鬥機競爭,但國營生產的汽車或家電卻很糟糕,因為沒有競爭者。
拿英國跟美國比,一樣是資本主義國家,20世紀這100年,平均每年的成長率,美國是2.1%,英國是1.6%。這兩國的差異就在於,美國每個知識生產者面臨更多的競爭,包括:美國歡迎移民、學術圈競爭壓力大且與產業的互動密切、不保護大廠商等。
粗略的說,成長1.0的理論與政策,可以讓國家進入中等所得羅默的成長2.0版則指出要成為已開發國家的道路方向
成長1.0需要國家開放市場,並持續讓廠商相互競爭。成長2.0除了繼續開放市場外,還需要建立生產知識的產官學制度,它必須在「政府主導」與「市場主導」之間找到平衡點,而目前的成功案例,都不盡相同,也就是道路不只一條。
羅默認為,各國都還有可以進步的地方,問題是大家都要經濟成長,但大家都拒絕改變。當知識的生產與分配出了問題卻無法修正,成長必然減緩能持續解決問題的體制,才有持續成長的可能。台灣的問題,也可以從這角度思考。

紀志毅

為國立中興大學財金系教授,研究領域為產業經濟學、賽局理論、個體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