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純網銀、國銀的競與合
2018-10-30 01:21 經濟日報 林士傑(作者是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所長)
我國預計明年底誕生第一家純網銀,繼監理沙盒後金融科技創新又向前邁進一大步,然而純網銀在經營上仍然面臨許多挑戰。近年商業銀行主要業務臨櫃率下降,提高網銀業務比重將是趨勢,預估純網銀成立之前,國銀今、明二年將會全力卡位搶攻數位帳戶及網銀業務,網銀市場未來競爭會愈來愈激烈。
觀察國際具規模的純網銀可分為結合「即時通訊平台」(中國大陸微眾銀行)、「電子商務平台」(中國大陸網商銀行及日本樂天銀行、Japan Net Bank)、「電信業者」與「零售業者」(韓國K Bank),以及「搜尋引擎業者」(中國大陸百信銀行) 四類商業模式,以決策模式來看,前三大持股股東通常主導該家純網銀的重要營運決策。台灣發展純網銀經營與現有銀行競爭態勢及合作機會為何?
這幾年國際科研機構調查,北美25~35歲新世代族群消費者金融服務需求,前三名分別是「支付交易型服務」、「客製化服務」、「理財及財務支出規劃服務」,可見年輕族群雖剛踏入職場所得財富不多,但小資經濟學市場不可小覷,未來純網銀發展新世代「微理財」業務頗值得期待。在經營模式方面,新世代消費者最期待「全通路」(Omni-channel)銀行服務,其實不只金融業,電信業、電商業也受到數位通訊產業強大挑戰,產業界線已愈趨模糊化,結合異業提供創新通路服務,是各產業轉型必須思考的路。
一般認為,純網銀可結合電商平台商業模式,但以今年上半年上市櫃公司財報為例,電商業營收增加,但獲利成長表現卻遠不如實體通路業者,原因是近年數位行銷成本已經大幅提高,據研究,去年數位廣告支出成長達17%,預估民國108年(2019年)Google、臉書的營收,更有高達有32%及19%,來自數位廣告收入,實體通路在民生必需品及百貨方面,仍難以被虛擬通路取代,二種模式實各擅勝場。
沒有實體分行的純網銀雖然能大幅降低營運成本,可是傳統國銀的實體分行也已經逐漸朝向社區金融、在地金融、智慧ATM及異業結盟的實體通路模式發展,未來不限虛實的全通路銀行模式,將是純網銀與傳統銀行競逐焦點所在。
以普惠金融信用風險來說,過去低度銀行服務(underbanked)族群由於沒有信用紀錄,利潤貢獻度不高,並不是傳統銀行業的客群,純網銀要將之納入主力客戶,難度頗高,要投入的信用系統建置及展客成本也高,這部分,可與傳統銀行業合作,將純網銀客戶信用條件及狀況,同時列為該客戶與傳統銀行往來的信用評分項目,以信用連線的控管,降低二者的信用風險成本。
資料方面,純網銀擁有最多的網路大數據,除了要解析並過濾異常、偏誤、偽造的dirty big data問題,必須特別注意今年5月歐盟GDPR正式上路後,各國對網路使用者個資的保護意識逐漸興起的趨勢,未來純網銀業者或傳統銀行,要跨產業運用合作夥伴個資將會受到限制,未必能夠充分運用客戶的大數據進行行銷。
技術方面,純網銀首先要解決的是遠端非自願性開戶的身分與自主性多重複合認證問題,未來如能朝利基型業務發展,運用科技背景優勢開發生物辨識、AI微型融資等技術,以及開發Open API整合應用技術服務平台資源分享給銀行業,將可創造更多與國銀業務客戶合作機會。
最後,如何透過「鯰魚效應」創新商業生態模式運作,來幫助台灣培養更多本土具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金融科技專業人才,應是未來評估純網銀團隊長期經營決心的重要效益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