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封閉了經濟 什麼路都不通
2018-09-10 01:18 經濟日報 丁予嘉(作者是國票金控總經理丁予嘉博士)
以追求「自給自足」的封閉經濟體在貿易熱絡的今日何其稀有,距今較近的一例是泰皇蒲美蓬在民國63年(1974年),以「知足常樂」為訴求所提出的,這在當年十分罕見,而後又過了20幾年,泰國因放棄固定匯率制而點燃亞洲金融風暴時,估計泰皇肯定是感觸良深,果真同年泰皇生日時又提了一次「自給自足」,其子女也按此哲學、務實地套在農業發展的應用上,即以四到五人組成的家庭制、規劃了一套土地使用規則,來分配種米、養地、儲存和居住的空間,初步以求溫飽為先,之後再以社區為單位、擬透過互助而壯大,一切「不假手外人」的思維很具時代精神。
泰國成了亞洲金融風暴的起火點卻是事實。很多經濟學者都事後諸葛地提出診斷,但事前質疑的專家不多,當年還未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克魯曼即是其中珍稀的一位,他在風暴前三年曾撰文指出,亞洲經濟奇蹟乃長期資本投入的結果,如扣除資本和外來勞動力、從「全要素生產率」的角度來看,應當會發現經濟本身的實力少有進步,以至於奇蹟的來去與熱錢的進出同步,且由於動亂來自於外力,單憑國內當局的氣力自是難平,無怪乎國家治理者會動了尋求「自給自足」的念頭;久而久之,「自給自足」一詞似乎成了泰國政界的避風港,在泰國政史上除了民國86年(1997年)外,民國96年(2007年)、民國106年(2017年)還兩度被執政當局提出(如圖),如回頭看民國97年(2008年)的慘烈,民國107年(2018年)發生波動的機率之高似乎也見怪不怪了。
但是,走向自給自足的封閉模式缺乏效率,對多數習慣、或早已享受規模經濟果實的我們按理很難適應。簡單來說,封閉限制了部分資源的供給,因此除非生活其中的人們真的具備泰皇口中「知足常樂」的信念,能夠在物價因資源稀缺性而上揚時,認份地縮衣節食,所謂的封閉模式才有平穩過渡的機會;不然,在全球化盛行的今日,往非規模經濟走去,對企業主、消費者而言,無非都是種對追求效率的懲罰,非常不合邏輯,尤其是對側重消費文化的美國而言,我以為老美就算現在不生氣,估計一段時日後,部分後知後覺的美國人終會發現,川普口中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恐怕正是泡沫,幾個談來的工作機會怎麼杜絕眾人的悠悠之口呢?
平心而論,歷史上倡議封閉的經濟政策很難持久,這或與封閉的本質有關。至於上文談到的泰國算是史上少數推動「自給自足經濟」的民主政體,即便如此,泰國的民主之路依舊艱難,各方力量找不到傳統與現代間的平衡,總使「自給自足」的概念看起來過分理想;相對之下,其他曾推動封閉經濟的執政當局,多數帶著極權色彩,政策的施力點多透過強迫、壓抑意志而為,正說明了在現實世界中,幾乎鮮有自願不與外界互動的經濟模式,更遑論美國如此高收入的發達國家,主事者拿著關稅大刀換了一些工作機會,獻祭的卻是美國消費者的購買力,對自詡發達的美國情何以堪!姑且先看年底大選的動向吧,手握大權的美國選民有否翻轉封閉的機會,就看這一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