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1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中國面對貿易戰的不敗策略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聯合報社論/這個政府如此耽溺表面文章
聯合報黑白集/柯P應幫鄭文燦看報表
經濟日報社論/中國面對貿易戰的不敗策略







經濟日報社論/中國面對貿易戰的不敗策略


018-07-21 01:0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路透

元朝末年群雄並起,有高人指點朱元璋「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九字真言,明太祖接收建言而終得天下。民國60年代(1970年)代初期美、蘇冷戰正值高峰,毛澤東學步古人,發出「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指示,使中國成為舉足輕重的第三勢力。鄧小平時代對內改革經濟,對外韜光養晦,為中國爭取發展的時間,江澤民、胡錦濤基本上仍持續此一路線。中國與國際間,尤其是中、美之間,雖偶有摩擦,卻未見衝突。
到習近平主政,量變已激發質變。亞投行成立,人民幣入籃;內有「2025」,外有「一帶一路」,中國一心要轉型成一個相對富裕、科技發達的全球經濟強國,西方國家對此豈能無動於衷。美中貿易衝突其實是反映全球既有的經濟與軍事強權,與新崛起的強權之間敵對升高,也是國家指導體制與自由市場機制間的衝突貿易戰可能只是中美角力的開場而已。
眼前這場貿易戰基本上是一種「不平衡」的賽局,美國具有相對優勢。第一,美國是世界最大市場,且有龐大逆差,貿易戰對美國傷害較小。第二,美國經濟的出口依賴度僅12%,中國為20%,中國仍較依賴國外市場。第三,美元享有超尊貴地位,貿易緊張立即使資金湧向美國公債,使殖利率下降,美股也因而回升,中國則是股、匯雙挫。第四,美國在全球的結盟基礎遠比中國雄厚,中國在國際間的信任度還在建立階段。第五,美國經濟、科技及金融實力仍遠超過中國,如果川普效法1980年代雷根對付蘇聯的作法,全面貿易戰打下來很可能拖垮中國經濟。
至於中國的優勢,在於經濟與政治上都比美國更能承受痛苦中國計畫經濟的比重仍高,政府更能掌控、也更能夠調適貿易戰對總體經濟面的干擾。而且中國經濟規模已達12兆美元,絕不脆弱;即使美國真對2,500億美元中國產品課稅,各機構估計只會使中國經濟成長率損失約0.5個百分點,絕不足以使中國繳械。在政治面,中國領導階層多經過「文革」磨練,他們可不是被嚇大的
儘管中國並不怯戰,但畢竟處於守勢。許多策士提議大舉拋售美債,讓人民幣重貶,騷擾大陸美商營運,發動群眾抵制美貨,這些基本上都只是小動作,甚至是餿主意。中國政府持有的1兆美元美國公債一旦拋出,很快就會被市場吸納;人民幣貶值的同時必然是資金外逃,加上美國正在升息,中國龐大的企業負債將更難償還,引發金融風暴;騷擾美商營運只會使外商認為大陸經商風險升高,把直接投資嚇跑;群眾運動更是易放難收,反而可能使貿易衝突升高為外交及政治對抗。
中國該如何應戰?「廣積糧」仍是首要。中國中央財政實力雄厚,已經在研擬減稅計畫,重點放在中低所得者,以維持民眾的消費能力;必要時還能夠擴大公共支出,防止經濟成長大幅減退。人民銀行也開始選擇性放鬆貨幣政策,並儘量維持股、匯市穩定。但除此之外,還須有更前瞻性的作法。首先是持續改革,至少在減債及削減過剩產能方面不能虎頭蛇尾。再者,科技是中國最容易被攻克的軟肋;如果不能提升自主科技實力,在川普的攻勢之下,中國絕對達不到「我自一口真氣足」的境界。
中國另一項重點工作,就是「伐交」。中國現在已經無法再回到「緩稱王」或「不稱霸」的策略。中國雖在國際場合不斷以「全球化」的捍衛者自居,最近更降低「2025中國製造」的宣傳分貝,但只能算是亡羊補牢。中國要想建立堅固的「統一戰線」,必須有更積極的動作。如果能做到「2020中國開放」,就算中國在貿易戰上不能算「贏」,至少不必向美國「認輸」,雙方也都有了下台階;不僅能化解貿易戰於無形,也才是經濟長期健康發展的正道。







聯合報黑白集/柯P應幫鄭文燦看報表


2018-07-21 00:1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桃園市長鄭文燦日前宣布桃捷上半年「淨賺」二億,最快十月起全線降價十元,引起各界討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桃園市長鄭文燦宣布桃捷上半年「淨賺」二億元,因此最快十月起全線將降價十元。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快人快語,直言「我才不相信」。鄭文燦立即隔空回應,邀柯P一起來看桃捷的財務報表。
桃捷蓋了廿幾年才完工,去年開始營運,每日運量不過五、六萬人次,竟然誇口有盈餘而且還能降價,當然令人難以置信。反觀北捷,上路超過廿年,如今一天載客量超過二百萬人次,竟然說「本業」近年還在虧損,得靠業外收入才有盈餘。兩相比較,若不是鄭文燦太強、柯文哲太弱,就是鄭文燦浮報戰果,誇大渲染。
其中奧妙,說穿了,可能一文不值。鄭文燦自詡桃捷賺錢,是將所有的興建成本都撇開不論,只算人事、燃料、物料及維修等費用,如此宣稱「賺錢」自然不難。桃捷公司更大剌剌地說,機捷」是國家重大建設,建設成本一概由中央負擔;「桃捷」公司負責營運,沒有攤提責任。至此,一般人弄不清楚的「桃捷」與「機捷」之分,也就很清楚了:賺錢的歸桃捷,虧損的算機捷
有人說,台獨在利用中華民國「借殼上市」。機捷和桃捷的關係,其實也類似借殼。問題是,借殼的一方說它賺了錢,但留下龐大的興建債務要由誰承擔?難道現在裝作看不見,它就會消失?
柯文哲必須陪鄭文燦共同看看財務報表,北捷既然也是桃捷股東,就有義務了解詳情。若桃捷這麼會賺錢,北捷也該學學吧!







聯合報社論/這個政府如此耽溺表面文章


2018-07-21 00:11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宣布,行政院及所屬機關要在兩年內達到「零派遣」目標,引發勞團批評。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行政院長賴清德宣布,行政院及所屬機關要在兩年內達到「零派遣」的目標,將七千多名派遣人員全部改為「臨時人員」;同時,也要求各縣市配合。對此,不少縣市唯唯諾諾表示遵從,但也有些縣市不滿中央事前未作溝通,認為徒滋困擾。勞團則批評,「零派遣」恐變相淪為勞務「真外包」,勞工無法受惠。
蔡政府要做到「零派遣」,主要是派遣工容易受到剝削,但政府部門卻是派遣工的使用大戶,變相助長低薪,因而備受指責;這項汙名必須洗刷。但是,把派遣人力改為「臨時人員」,就能提升勞動者權益嗎?只怕未必。人員直接受僱於政府,固可避免不當剝削;但終究只是臨時人員,期限到了又得另覓他職,工作穩定性還不如派遣工。政府當然可以提高臨時人員的薪資,但這勢必增加人事支出,中央政府或者不愁經費,但財政困頓的縣市就很為難。
簡單說,對蔡政府而言,「零派遣」是洗刷自己汙名、標榜施政成績的捷徑。但政府獲取美名,對受僱者的權益其實沒有多少增進,包括薪資和工作的安定性皆如此。也因此,行政院要達到所謂「零派遣」,不過是個表面文章,旨在美飾政府,對勞工權益及經濟發展無任何實質助益。
進一步說,如果政府認為派遣業是一種「邪惡」或「不公義」的存在,那麼就應該修法嚴格禁止如果政府認為派遣業是因應不同領域人力需求的「必要之惡」,那麼就應該修法予以規範導正,並對違規或不法的業者展開強力取締及監督,協助派遣工獲得合理及正當之待遇若對於派遣業的惡行不聞不問,卻只是把行政院畫條線圈起來,自詡政府內部「很乾淨」,絕無任何派遣人力;這樣畫地自限的政府,稱得上負責嗎?又值得敬佩嗎?
賴揆去年上任後為了展現新氣象及示範作用,宣布公務員加薪三%;其用意固然良好,但也讓財政拮据的縣市感到無法支應。這次推動零派遣情況也是如此,不少縣市在未經諮詢下突然接獲指令,對於經費與人力的調度能否因應,感到無所適從。再說,財政上能否應付是一回事,人事的運用是否合理又是另一回事。政府機關之所以進用派遣人力,多半是應付短期或臨時性事務之需,這也是節省人事成本的必要途徑之一。更嚴重的是,許多縣市政府早就利用「承攬」的手法將工作外包;表面上看,它們已經做到「零派遣」,但這解決了什麼就業問題?又提升了誰的權益?
民進黨政府這種好作表面文章,卻無視整體現實的施政手法,俯拾皆是。蔡英文總統最近會見企業界「三三會」成員,標榜自己任內的經濟政績如何亮麗,絕不許任何人以偏見來唱衰台灣。事實上,蔡英文拿股市指數、外銷訂單、出口年增率等數字傲人,看到的只是局部面向的台灣經濟,那些只是關涉大企業、投資人、出口廠商收益的指標。如果把眼光轉向以內需為主的觀光、餐旅、小店、工廠,蔡總統應該聽到的,是更多業者難以為繼的哀號。那麼,只相信抽象的表面數字,卻不相信市井的真實民怨,難道不是自閉與偏聽?
再如,兩度修法鬧得沸沸揚揚的「一例一休」也是如此。政府大動作修改《勞基法》,並不是為了打造一個讓勞資雙方便於尋求互利共榮的環境,卻只是為了凸顯蔡總統要讓勞工能休假的「美意」,結果鬧到社會不能罷休,勞權並沒有進步。更經典的例子,則是能源政策先喊出「二○二五非核家園」的競選口號,當選後再回頭去張羅、思考走到這個目標的路徑,把整個台灣弄得烏煙瘴氣,同時還得提心吊膽。
遠大的目光,要搭配寬宏的心胸,才能造就美好理想如果主政者只想著自己的光鮮和便利,國家將不知要走向哪裡。